第六讲 谋篇——绝、律的起承转合

个人日记



    (一)什么叫做谋篇?
    谋篇就是在“立意”之后,在主题思想的统帅下,构思的第二个阶段,是指一篇完整的诗如何安排结构和层次,所以也叫“成篇”。
    千百年来,诗人们总结格律诗的章法,无非是“起、承、转、合”四个字。也就是说: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结尾。
    (二)什么是起、承、转、合?
    这在绝句中比较明显。一般来说,第一句是起句,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句,第四句是合句。
    先讲一个传说。清代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一天傍晚,天上飞来一群白鹤,弘历想试试侍从的才思,叫大家赋诗吟鹤。有一个叫冯诚修的脱口吟道:
    “远望天边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古音读wei)”。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沿着第一句的起,把朱顶白衣的鹤具体化了。
    这时弘历有意为难冯成修,开口道:“我要吟的是黑鹤,你怎么飞来一只白鹤?”对突如其来的为难,冯诚修略加思索,接着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第三句这么一转,第四句巧妙把白鹤变成黑鹤,切合弘历的题意。
    再举一个例子: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起句;主人翁是少妇,地点是闺中,她天真烂熳不知道什么是愁。
    承句:承上句,时间是“春日”,凝妆即盛妆,她涂脂沫粉,穿上华丽的衣服,到翠楼上去。
    转句:这里省略了她到翠楼去干什么,笔锋突然一转,说少妇看见杨柳已经转青了,陌头的风光让她心动。这正是游春的时候,应当和自己的丈夫双双去踏青的(诗里潜在着——别的男女正在春游),可是自己的丈夫不在身边。
    合句:将通篇主题集中到合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原来说“不知愁”,由于这春色撩人,春情萌动,现在愁了,后悔不该叫丈夫去塞外从军,想一刀一枪地搏个封侯拜将,误了这美景良辰,误了青春。

    (三)写什么?怎么写?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统称格律诗。格律诗篇幅小(绝句四句,律诗八句),但要以小见大,以情感人,这就要求作者切实把握好两点:写什么和怎么写。
    一是写什么,一定要做到谋篇在先,动笔在后。要先有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想写什么,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明确你要告诉读者什么。诗言志,歌咏言。你的作品能感染和打动读者吗?你的作品贴近时代、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吗?你的作品为读者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正能量?这些事先都要慎重考虑的。
    毛主席篇篇诗词都紧扣时代脉搏、鼓舞人们斗志。我们常读杜甫李白的诗,他们的诗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环境、人或事。远离生活、凭空臆造,这就完全偏离了文艺的方向,自然写不出什么感人的作品。
    二是怎么写,要保证脉络清晰,不仅要让读者看得明白,更要让读者受到启迪共鸣。这就需要精心安排章法,把握好起承转合。如戴铁杵老师的舟泊池州:
舟泊池州众忆贤,安良除暴万民天。
而今百姓惩贪吏:岂可多沾不义钱!
注:包拯曾任池州知府。
    起句“舟泊池州众仰贤”直接明起。题为《舟泊池州》,起句只用四字后随即写情,池舟暂泊目的是“忆贤”。
    承句“安良除暴万民天”,递进式承接,即次句承接首句,意思更进一层递进关系。写诗一般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在布局谋篇的时候,是离不开景和情的。
    一首诗有了起,接下来我们看如何承接呢?那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顺势而发,也就是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要做到一个“紧”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篇的第一个过渡。承句一定要生动,句意要开阔;要清楚明白;要通贯
全篇。承句不但内容要相承起句,承句的情感更是要和起句的情感协调。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炼字”。起句后三字“众忆贤”,忆贤什么,承句紧扣起句,“安良除暴”,万民拥戴百姓心中的青天。
    转句“而今百姓惩贪吏”,是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又叫做层层递进,是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与起承是关合的。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向高峰。一般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忆前贤赞前贤是铺垫,不是主题。古为今学,古为今用,学前贤,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才是本诗要写的主题。但诗不直接写,而是站在民生的角度,民生的期盼,用“而今”作为转句,引出合句点题。这就叫,转句荡得开,合句收得回。  
    合句“岂可多沾不义钱”,发人深省!中国的反腐倡廉必须有制度约束,人民干部人民选,人民敢责万户候。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诗歌“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明确主旨,拓出远神,感染读者,抒发情怀,勾起读者遐想等收结全诗。合,必使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回味无穷。总之,起句和结句。要做到一点就是“起的自然,结的深远”,首尾相映。
 

    起承转合这种章法布局是绝句最常用的写作手法。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起承转合是为文章服务的。它们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总之, 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这个指的是出人意料,有新意等等。当我们表述的题材蕴含事物的发展顺序、情感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时,一般采用起承转合法。也就是说: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四)七律诗的起、承、转、合,按照联来分:
    绝句是四句,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比较明显。
    律诗是八句(四联),一般来说,可以分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例]《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细草微风岸独夜舟”。首联是起,以介绍景物、地点、时间来开头。景物——“细草”;“微风”、地点——船上;时间——夜晚。这个跟写抒情散文的开头有一些相似。
    但是,不是每一首诗都是这样开头的,只是写以景抒情的诗,一般是这样开头的。比如说前面讲过的一首七绝《学诗悟道》,就不是以写景开头。直接写事由,写诗开头有多种方法,以后再讲。
    再就是你所写的景要与抒发的感情色彩相符合,杜甫诗的前两句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颔联是承,就是承接首联写意,人在舟中,先看天幕,后看大江。
所谓承,就是承接首联的写意,进一步深入、细致,不能再停留在首联的写景上了,不然,就显得不利索,反复无常了,必须具体描述,给人有一种在意思上递进的感觉。
    同时两句的意思不得合掌,一句写动,另外一句就写静,一句写远处,另外一句就写近处。大家过细看:“
星垂平野阔”,这一句就是写的静和远处;“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就是写的动和近处。一静一动,一远一近,是避免合掌的。这个是破解合掌的方法之一,我以后再讲。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颈联是转,颈联转到主题,抒发感慨:那些达官贵人哪里是文章好升上去的;我这个小官,又老又病,人家叫我退休呢!
    所以说,颈联必须切入主题思想,如果还按照颔联的方法写下去,就显得延伸、散漫,主题难以突出,甚至突出不了主题思想。这样,很可能就要成为一首废诗。一首诗没有主题,就好比一个精神恍惚人在做一件很无谓的事情,别人始终看不出来他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诗的后半是“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颈联是作者抒发感情的重点地方,是大海航行的目的地,同时也是写七律最难写的地方。大家写七律时,对于转句不可有丝毫的马虎。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尾联就是合,要写好合句,必须承接转句的心情,抒发身世之感:我到处飘泊,居无定所,只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啊!
    合句就好比散文的结束语,或抒发感情,;或呼吁召唤;或引人深思;等等,结尾的方式很有多,以后再讲。
    但是,它与散文的结束语有一点不同,诗的合句必须在转句的基础上写,进一步地突出主题,抒发自己的感情,阐明自己的观点,既要点题,又要让人回味,有的诗是召唤式的结尾,要让人有共鸣,有的则是以比喻句子结尾,发人深思。杜甫诗的
最后两句是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五)七律的起、承、转、合,还可以按照句分
    但是,有的律诗,四联的起、承、转合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有人认为律诗的一、二、七、八句已有起承转合的意思,三四句的颔联,五六句的颈联用了两副对仗工整的句子,只是起文采修饰的作用,甚至把当中四句抽出来,也能成为一首意思完整的诗。例如: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起),行舟绿水前(承)。
中间的四句可以抽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转),归雁洛阳边(合)。

七律的起承转合安句分式:
第一句(起)
第二句(承)
第七句(转)
第八句(合)
 

    (六)起、承、转、合技巧的运用。
    所谓起承转合,就是一首诗,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变化,怎样结尾。元代范德机在他的《诗法》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率直,承要舂(chōng)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这种方法曾经被当作“八股”批判过,但实际上这是可取的。虽然不能说每首诗都要生搬硬套,而是布局谋篇上应该有逻辑思维,把整首诗的框架安排好。
    ①起要直率:就是要生动、突兀,能统领全篇,紧扣主题,给下文留下空间;同时要有吸引力,能打动读者。起句有明起、暗起、反起、兴起等。以兴起最为常见。
    ②承要舂容:一般来说,诗的第一层意思在这里完成,或承意或承景或承事,要与上联衔接,又要为下句作好铺垫。所谓舂容就是冲击容器,使之扩大,换句话说,承句的内容要对起句内容发展扩大。
    ③转要变化:就是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跌荡、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如果承句是写景,转句便开始抒情或议论;如果承句是抒情,转句便可写景或议论,要为结束主题作好准备。
    ④合句要渊永:所谓“渊永”就是深刻有余味。结句最要紧,他是全诗的概括和总结,在意境上要升华到高峰。要言有尽而意无穷,渊永就是深长隽(juàn)永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网上抄来的诗,你是否能一眼看出作者写得不像、没入门呢?如果没有这种能力,说明你七绝欣赏还没入门,可要加紧训练。
    
柳岸高堤隐百家,甍烟缕上细风斜。何家新妇依门首,弄巧纤云捋乱麻。

    这首诗的主要问题就是不合文法,出现了病句。

 首先,“柳岸高堤”这个短语是有问题的。七绝只有28个字,是极精炼的一种文体,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能在一首诗里重复相同的字词,因为每个字词都要发挥其最大效力。按照古诗写作习惯,你可以说“柳岸芦滩”,但不能说“柳岸高堤”,“岸”“堤”意思相近,这样写就重复了,这说明作者写诗的功力尚浅。其次,“甍烟缕上”这个短语不通,属于拼凑,古诗里没有这样说的,现在也没有这样说的,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最后,“弄巧纤云捋乱麻”是病句。“弄巧纤云”就是“纤云弄巧”,来自秦观的名篇《鹊桥仙》,这种熟语应该尽量避免。重要的是,“乱麻”指什么?是写实还是指头发或心情?不明确。“弄巧纤云”怎么捋乱麻?也不明确。怎么与上一句关联?还是不明确。

有些人为了押韵或主观感觉需要,喜欢生造一些词汇,如“此日坟前始吊游”的“吊游”,“焉携竖子坐同舆”的“坐同舆”。卧游、串游、潜游都可以,但你不能想当然以此类推,以为什么行为都可与“游”合成一个词。“吊游”闻所未闻,也容易使人想到吊着吊车或缆车游,这是应该避免的。“同舆”就是同车,同乘一辆车的缩略,类似同床、同房,你只须说“昨夜与他同床、昨夜与他同房”即可,无须画蛇添足再添加动词,写成“昨夜与他睡同床、昨夜与他住同房”了。还有一些人喜欢根据自己的特殊经历或特殊感受来解释诗句,这当然解释得通,因为世上万物都有联系,只要你愿意总能绕过去,但这里有一个社会大众一般接受理解力问题,你不能以自己为标准。如果这样读诗,读者就不是读者而是福尔摩斯或考古学家了,诗歌也就成了一个谜团。

符合文法是写诗入门的基本要求,不论一首诗写得多好,一旦出现语病就是硬伤,有如鱼刺在喉,总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雨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这是王禹偁的名诗,但有语病:春风可以吹折花枝,怎么会和莺一起吹折?显然不合事实,诗再好也会留下遗憾。

王禹偁的诗倒也写得意顺气畅,只是偶尔疏忽落下了一个伤疤,这和“柳岸高堤”这首诗是不同的。后者显然不知怎么把一首诗写得连贯通顺,属于未入门者,不可不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