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丛谈

传统文化

    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作为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它已伴随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算盘也因其独特的数理内涵,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决定,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说到算盘的来历,叟查阅相关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或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摆弄。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棍子、小珠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可谓功不可没。而它们的发明,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大约在公元前600多年出现的“算板”,可以说是算盘的前生。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拨动算珠进行计算。最早关于算盘的文献记录,是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这种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与现代的算盘几与差别了。

尽管算盘的发展历程,走过数千年的历史,但这项古老的国粹,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是在高科技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建国之初,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现代计算机在我国曾十分匮乏。正是这古老的算盘,助科学家们解决了巨量的数据计算难题,为我国第一代卫星上天、核弹爆炸、核潜下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算盘,似乎已无立锥之地,不仅退出了课堂,在传统的商业、财会、金融等行业,也逐步被计算器取代,算盘没人用,也没人会用,珠算的故乡,正面临极其尴尬境地。中国珠算的未来在哪里?“千年算盘”怎么拨响?这似乎成为比申遗更重要的事情!

其实,在算盘退出课堂不久,人们便很快发现,使用计算器的学生,其计算能力明显低于使用算盘的学生。尤其在四则运算方面,算盘的计算速度、准确率,远高于计算器。使用算盘的学生,不仅脑、眼、手、心并用,协调自如,而且计算过程,也直观展现了数据演算推理过程,从而达到启智功效,其优势,电子计算器根本无法与之比拟。

算盘作为日常实用器具,不仅融入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也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中。

算盘入画,自古有之。但无论是北宋名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元初画家王振鹏的《乾坤一担图》,算盘都仅作画面小小点缀物而已。单以算盘为题材入画,并出自名家之手的,大抵唯白石老人的《发财图》了。 

那年,65 岁的白石翁家中来了一位求画的客人。他既不求白石老人的游虾、雏鸡,也不求他的葡萄、紫藤,只求其从未画过的《发财图》。白石老人面露难色,问道:“画赵公元帅图 ? ”客人摇头。又问:“官印官袍耶? ”客人还是摇头。再问:“画能猎取不义之财的刀枪、绳索?  客仍摇头,并出说出自己的心思:“一只算盘,如何? ”白石翁闻言,连声称妙:“太好了 ! 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 ! ”于是一挥而就,算盘一只,跃然纸上,取名为《发财图》,并以纪实风格,将主、客对话,题写画中。客人携画满意而归。 

客人离去后,齐白石仍然沉浸在刚才创作的亢奋中,越琢磨越觉得回味无穷,于是依原样再画一幅《发财图》作为家藏,这便是北京画院秘藏的齐白石作品第 116 号《发财图》,每次展出,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行文至此,叟想起春节期间,与一位合肥友人的谈话,这位教育战线的朋友,正在其所辖的学校推展新优质教育活动,苦于活动内容难选,大吐苦水。叟建议,如能将算盘、书法重新引入课堂,当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素质教育实践。

 


                     清风斋何叟完稿于得胜河之畔 

文章评论

几多诗画

计算器使人越来越懒,越来越傻;算盘的使用,才能让人由直观到心记到联想到激发出求知欲,好处多多,是该回归课堂。

性感又会感性

星期天去哪里玩?w崔.情.香.水[em]e125[/em]+我的号:771099204[em]e111[/em][em]e156[/em]5404533192768654969

童心

[em]e177[/em] [em]e179[/em] 文章写的很好!中国文化理应传承下去,要让算盘和文房四宝回到学生的课堂,设珠算和书法课程,而且书法要从研墨开始,这样才能体会到书法的真髓。

3273937184

假聊疗锻厩[em]e2312[/em][em]e2021[/em][em]e7059[/em][em]e7137[/em][em]e6059[/em]

清风斋

@{uin:52471968,nick:天道酬勤,who:1} 会打算盘么?

绿野仙踪

我们这里抓中药结账时,用的计算工具大都是算盘,又准又快![em]e100[/em]

紫韵

呵呵,工作中我习惯用算盘[em]e11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