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午睡

智慧人生

    午时刚过,屏幕的另一端,好友静君,照例发来一条短信:“请睡会。”叮咛甚殷,阅罢,心弦为之一动。
    
    午饭毕,小睡一会,的确是美事一桩。孔老夫子也曾感慨:“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红尘滚滚,世事嚣嚣,你为名来,他逐利往,斯世纷乱而浮躁。能枕肱而酣眠,则非人尽可焉,这里需要有一种“不义富且贵,与我若浮云”的人生境界。心无挂碍,方能享得这份清福。
    
    你瞧,《诗经•关雎》中的那位摔锅,就因心事太多,以至“辗转反侧”,只好数羊。数着数着,眼皮渐沉,于是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那朝思暮想的窈窕淑女,终于和他在梦里相会了……
    
    春困夏乏秋打盹,冬寒正好眠。午睡,乃生活习惯,古来有之。在诗人的眼里,午睡是那么的逍遥、潇洒、闲适、自在……一桩俗事,诗人却睡出了诗意,睡出了才情,睡出了禅机。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是杨万里的闲逸。读之,一种宁静,油然而生。就在这一瞬,人们会忘记怨恨,抛开纷争,也不觉得薪水总是太少了,也不抱怨房价总是太高了……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到耳边。——这是丁崖州的闲情。将睡未睡,饮茗待息,耳边水声,权当催眠之曲,够自在的了吧?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睡,一半西窗无夕阳。——这是陆放翁的逸致。主客对榻,你有事自去,我闲暇即卧,各取所安,各享其乐。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这是诗僧有规的禅悟。读书或劳作疲倦之后,酣然一觉,以使身体骨节和,真可谓文武之道,弛张有度了。
    
    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这是诗人蔡确的午睡诗,堪称史上最雅致的午睡诗。可惜本斋没这福分,就怕午睡后,晚上要失眠。
    
    可叹的是,如此雅致的一首午睡诗,却被其政敌当成讥讽朝政的证据,一朝宰辅,竟在流放岭南的途中,断送了卿卿性命!
    
    最有情趣的午睡诗,当推半山老人王安石了:
“细书妨老眼,长簟惬昏眠。依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午梦觉来闻语鸟,歌眠似听朝鸡早”。这些诗句,与其说是抒写午睡,不如说是由午睡而悟道。王老先生不但午睡诗写得清新脱俗,他还搞过一项小发明——方枕,人问方枕有何妙处?他说:“夏日睡久,气蒸枕热,则转一方冷处。”若在时下,老王不知要赚多少专利费了。
    
    比较来看,最有境界的午睡诗,非诸葛武侯莫属: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境界之高,至今令人叹服。
    
    午睡究竟兴于何时?无从考,亦不必考了。若从“宰予昼寝”算起,至少有2500余年了。尽管宰予昼寝,受到老师孔子“朽木不可雕也”的训斥,但历代文人如杜牧之流嗜睡者,大有人在。这一首首午睡诗,也让这桩俗事,变得如此风雅。
     
    朋友,今天你午睡了吗?愿这充满诗意的午睡,为你的人生画卷,添上美丽的一笔!


                                                清风斋何叟完稿于得胜河之畔

文章评论

紫贝壳

懒懒夏日骄阳似火的午后,如能小憩一会的确利于养生保健。一个午睡场景也会被你写的如此传神细致,足见笔墨功夫深厚啊。[em]e160[/em]

夏日炎炎正好眠,狐疑花仙抛媚眼。酣然不觉日月浅,醉没自在身似仙。

秋水落霞

实在佩服清风斋先生的眼界开阔,于文字信手拈来也是洋洋洒洒,似看到了先生飘逸的儒雅之风!

山花

午睡是一种俗,但在文人妙笔之下已然生花,变的脱俗而高雅起,好文章,赞了。

秋风琴韵

先生美文,读来醉人。闲情雅趣,远超俗韵。

秋灵

[em]e160[/em][em]e183[/em]

几多诗画

只笔下凡情呈雅意, 千字中午睡有禅机。

任天乐

随便一个题目,你就有一大堆说辞,你真的太厉害了。[em]e100[/em]

作家彭雅伦

其实用“粉色”更有意境和发挥想象力。即赋予一个人可以天花乱坠的想象,又留给其思索的空间跨越,只可意会不可言全,远比粉丝要好。

任天乐

你就是百科全书,没有不知道的知识。所以必须跟你永远同行。

任天乐

我也和你一样,午睡之后晚上会失眠。所以不必客气。

夏日清荷

大梦谁先‘觉",唯有清风斋,何老先生[em]e12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