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浅识(一六零)——天生德于予
个人日记
在上一章里,孔子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指出,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正自己和缺点,只要有了这种态度,人才能进步。
云中雁 20:11:45
今天学习第二十三章。原文是: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一闲人 20:14:16
本章中孔子对于宋国司马的侵害,表明了一种态度。先注意对几个字和词的理解。天生德于予:于,介词。予,我。桓魋:人名,任宋国的司马,就是管理军事的官。是宋桓公的后代。其:代词,指桓魋。
云中雁 20:14:58
本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一闲人 20:17:05
公元前492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离开曹国,到达宋国,孔子正与弟子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桓魋听说后率兵阻拦,砍掉大树,并且要杀孔子,弟子们催促老师赶快逃走,孔子说了上面这番话。
云中雁 20:19:46
孔子说这样的话,是情急之下,给弟子们和自己壮胆的吧?当然也能看出孔子相信天命,处变不惊、无所畏惧的心态。桓魋为什么要杀孔子等人呢?
一闲人 20:23:26
孔子的政治主张,触犯了一些国家贵族的利益,有不少国家的君臣或阻止孔子的进入,或对孔子围攻驱逐。就是这么一个老师,带领这么一群坐而论道的书生,有什么可怕的呢?这就是思想、品德和道义的力量。它使一切自私狭隘的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惶惶不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云中雁 20:27:16
当以无礼去侵犯有礼,以无知去压服智者,除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还有什么话可说?孔子在这个场合,表现出了自信,但也不逞无谓之勇。可以看出一个儒者对于无礼举动的态度。
一闲人 20:29:28
本章讲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一个事件。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