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毽概述 花毽古今:花毽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体育运动,它是从踢球游戏逐步发展而来的,经历了几个朝代,流传民间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花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由于踢毽子能够增强体质,增加新陈代谢,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毽子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帝京景物略唐释道宜僧传二帐卷十九佛陀禅师传》记述:“入洛将度有缘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反踢毽子,一连五百,众人惊叹而观之”。意思是说:五世纪末,北魏有个和尚佛陀禅师,在路过洛阳天街时,见十二岁少年慧光在井栏上一连踢毽五百下,众人观后,赞叹不已,佛陀禅师见慧光人小胆大收为少林寺小和尚。 踢毽在我国汉砖画像艺术中有优美的造型,充分说明了踢毽子有其悠久的历史。唐宋时,踢毽子在我国民间已很盛行,踢毽子的方法也相当多,据宋代高承著《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联,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等各色……。”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日杭州)踢毽子曾风靡一时.在<武林旧事>一书有记载:”以经营毽子为食者,则有数十家之多…..”。可见当时踢毽子就已相当普及。 我国地域辽阔,踢毽子各地有不同的踢法和不同的名称,经过近年的收集整理踢毽动作共分盘踢类、跳踢类、缠绕类、静止类四种。这就为今后花毽的全国统一和发展找出了一条重要的依据。中国踢毽由于动作一样,而名称不一样,名称一样,而动作不一样,所以我在编写此书时采取了统一名称的方法,以利于大家学习。 “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这是明代流传甚广的一首童谣,记载在《帝京物略》一书中,说明当时踢毽子的季节性,到了清代,踢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据清代阮葵生著《茶余客话》一书中这样记载:“它千态万状,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门几百余种”。据瞿景《通俗篇》一书中这样记载;“北京一带民间表演毽子,不论顶额、口、鼻、肩、腹、胸、头都可代足,一人可应数敌,自弄到毽子终日绕身不堕”。潘荣阶所著《帝京岁时记胜》一书中记载:“他手舞足踏,不少停息,著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据清代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中记载:“每年正月十五日,广州有踢毽子会,男女老少云集五仙观进行比赛,毽子有大小,大者市井人,踢小毽子者豪贵子”。小踢又叫小式或称文式和盘踢拔巧,难度要求低一些,适宜少年和老年人:大踢又叫大式,或称武式和交踢,踢的花样很多,成套解数,而且不能前后调换或漏做一种,规格很严。和现在全国花毽个人规定动作的规则相似。踢毽子也为我国古代妇女所喜欢,清初著名诗刊人陈维松这位流落它乡四十多年的老秀才,曾赞美女子踢毽子,谈她们踢毽子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到了近代踢毽的记载就更多了,在陈忠著的《文华书院的体育活动》一书中,有一段是反映武汉文华书院一八九九年至一九零零年间学生体育活动的:“晚饭后,学生们有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操场里呈现着生气勃勃的景象。这一组学生玩中国毽子,他们用脚板把毽子踢到空中,或者用脚甚至用脸来接毽子……”。又据《建国前武汉体育大事年表》中这样记载:“从一九一三年恽代英《我党早期领袖》进入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创体育专栏提出体育与德育并列,积极参加体操、拳术、乒乓球、网球、毽子、爬山、棋类项目的活动实践。” 京津两地踢毽子极其盛行,被誉为毽子谭的谭俊川,他从小喜欢踢毽子,简直入了迷,终于练就了一套绝技¨他七十八岁时还能一口气平踢六千多下,还能踢出二三十套动作,譬如串蔓儿、三条腿钓鱼、飞葫芦、跳铁门坎等,五花八门。他还能用头顶,脚底踢,反踢、前踢、后踢、并能用头顶侧脸把各种踢法交织起来编成一套套动作,真是毽飞人舞,娇健多姿。 北京曾有一名女士叫宋惠玲是踢毽能手,他可以把三个毽子全踢到头顶着的一个小碟里去。并经常到天津舞台献技演出。天津有一踢毽高手周占元,他的拿手招数是把四个毽子用不同动作踢到头顶上的四个小碟儿里,技巧难度之高令人咋舌。天津的毽坛高手邱凤阁老人一生以自己独特的碟飞毽舞活跃在津门的各个角落,五十岁后传艺其二子邱明宽,三子邱明德。二子邱明宽力攻大活,三子邱明德玲珑小巧,并继承父业用四种不同的动作将铜碟踢上头顶,在用四种不同的动作将四个毽踢落在头顶的碟中。在全国举行的各种比赛和表演中一鸣惊人。 天津的集体毽是盛行一世的传统踢法,四人同踢一只毽子,有正转、反转,可以用八种基本动作完成八八六十四式,其中“苏琴背剑”、“二郎担山”、“跨虎登山”姿式优美,娇健多姿,毽子踢到高潮时令人眼花潦乱,以刘焕铭等为代表的天津踢毽元老创造了天津轮子毽的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每上中下又分一上,一中,一下的九路踢法,把天津集体毽发展到了有快有慢、高低起伏变化无穷的地步。刘焕铭先生踢了一辈子毽,在他七十五岁高龄时还能跳踢“切面刀”、“外迈”等大活。 我国有踢毽比赛的记载是一九二八年十二月间,当时在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举行,主持评判者为褚民谊,冠军被陈鸿泰获得,交踢毽子一百二十二个。一九三三年初汉口举行全市性踢毽子比赛。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气习在北京举行首都踢毽会,普通赛由杨介人、溥子衡、金幼申获前三名。踢九百一十对。戴金尧、杨颂恩、朱友壮获特别赛前三名,跳剪七十九个。同年四月十六日,三上海举行上海踢毽会,普通赛凌云鹤和郁去非踢四百三十对,特别赛由陈鸿泰获冠军,跳剪五十四个。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二日,举行了全国运动会,普通赛由上海认的周柱国获冠军,踢二千四百九十三对,北平队溥子衡、金幼申获二、三名,特别赛由上海队陈鸿泰获冠军,跳踢五十七个,上海队周柱国,北平队金幼申分别获二、三名。 解放后,我国花毽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天津市在刘焕铭的倡导下,四位津门花毽老人以“四联健康社”的名誉起草了一封要求市政府扶持踢毽运动的信。很快得到答复,从此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体育运动,由红桥区体委出头成立了第一支“红桥区体委业余花毽队”,当时由体委负责人徐连祥任花毽队队长,刘焕铭、刘士刚任副队长,队员五十多人。这支队伍从此一直活跃在天津的每个花园和体育场馆,并经常到厂矿企业、机关学校、花园馆所做花毽表演,并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精彩的毽技倾倒了观众,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一九六四年在刘焕铭的倡导下又成立了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红桥区永明寺花毽队”经过刘老师的精心培育,培养了张克俭、张克虹、杨玉兰等一批年青花毽高脚,使花毽后继有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九七一年在红桥体委的直接领导下,刘焕铭又从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乱中重新组建了红桥区体委花毽队,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培育,又培养了齐贵明、宋广明、张连康、王春辉等一批花毽新秀,他们经常活跃在津门毽坛,多次参加全国和本市举行的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国家体委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一九八五年三月在苏州市举办了首届全国花毽表演赛,当时有天津、河北、北京、辽宁、广东五省市参加,设有单人、双人、集体自选表演,结果北京的张桂梧、范恬远、河北的吴善之、辽宁的周海燕、广东的邓贵明和天津的邱明宽、邱明德、齐贵明、魏玉萍获优胜表演奖。 全国表演赛后,天津体委田广武同志(中国毽协花毽委员会主任)觉得要想让花毽能够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登上大雅之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竞赛规则。回津后积极筹备,并提出了根据天津踢毽的特点编写天津花毽比赛规则,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收集了天津大部分花样踢毽动作,齐贵明起草了第一部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评分规则。经过天津毽界的讨论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份举行了天津市首届花毽锦标赛,通过激烈地、有依据的对抗产生了男子青年组的个人自选动作冠军邱明德、集体自选动作的冠军由河西区队夺走。通过这次比赛摸索了一条花毽登上大雅之堂的道路,从此花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花毽运动在天津开展的热火朝天,每年一次全市性的锦标赛、南开区的擂台赛、河西区的邀请赛、棉纺一厂的葵花杯赛、天津钢厂的天钢杯赛,并从一个组别发展到(一九八九年)第五届的六个组别:男青组、女青组、男成组、女成组、男老组、女老组,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比赛项目。 天津花毽发展到今天是和体委田广武同志的艰辛努力和支持分不开的。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天津市踢毽协会”,并每年召开毽协年会等活动,并根据一九八八年全国花毽邀请赛的成绩,大胆地以开拓者的魄力,在一九八九年年会上命名了天津花毽“四大名腿”他们是邱明宽、邱明德、齐贵明、魏玉萍、并命名了刘士刚花毽优秀教练。田广武从陌生的花毽业务中,用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责任心和刻苦钻研的事业心,成为懂毽,知毽的门内汉和推动者。 由于天津对踢毽的重视,天津市南开区体委的崔爽生同志不但连续四年举办了南开区踢毽擂台赛而且还带队参加了全国的邀请赛,并取得了集体自选第二名,个人规定动作第六名、第七名。一九九八年八月由南开体委呈办的“天津市毽王擂台赛”,经过激烈竞争,多轮次对抗,共产生了三位毽王,他们是齐贵明、张连印、吴富元。同时河西区体委寇相臣同志也热心于踢毽事业于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两次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取得集体自选动作第三名。足球有足球之乡,兰球有兰球之乡,排球有排球之乡,游泳有游泳之乡,踢毽之乡是河北承德,现在看来可以说天津城是踢毽之城了,因为天津有领导支持,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一批优秀的运动员,更主要的是有一大批热爱踢毽事业的群体。 第二章 踢毽的好处 踢毽运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坚持不懈地锻炼能够增加人的耐力和毅力,陶冶人的情操,磨炼意志品德,增加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踢毽动作由易到难能增加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启发人的右脑创作精神。 通过踢毽动作的完成,在技巧掌握的同时能提高人在方向、速度、落点、用力、角度、时间、启动时机等等方面的反应能力、爆发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踢毽是一项以下肢运动为主的全身体育运动,其运动形势有激烈、有温柔,老少适宜。踢毽时不仅下肢而且腰部、颈部、胯部、膝关节、及上肢关节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活动,起到增加各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达到了强身健骨之功能。踢毽的各种动作,是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悬起或两支脚同时悬起时完成的,因此起到了增加腿部力量和掌握人体平衡的能力。 踢毽运动是腿、眼、身、法、步、拖、稳、闪、越、巧的综合运用。毽子踢起变化多端、落点无穷,脚不离毽、毽飞人舞、随其高下、眼不离毽、能起到调节视力的作用。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和书写,踢上十分、八分钟的毽子能减轻眼睛的疲劳和身体的疲倦。劳动、工作、学习之余,踢踢毽子能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经常进行晨练和室外锻炼得以淋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同时能增加抗寒能力,预防感冒和其它疾病,达到由筋骨肌肉到内脏机能的全面煅炼。 踢毽运动,能增加肺功能,心脏和脾、胃的功能,以及脑细胞的调节和兴奋抑制作用,得以换换脑筋,使之有强壮的体质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劳动之中。 踢毽运动能调气,一些空中跳越动作是用丹田气托住完成的,晨练和室外锻炼、深吸新鲜空气也是养气之道。 踢毽群体范围广泛,能广交朋友、解除烦恼、团结互助,所以我们总结出:踢毽能达到煅炼身体,广交朋友,又能提高毽技,宏扬民族体育的特点。 第三章 花毽运动前准备工作 《毽子操》 毽子操是由踢毽基本动作和人体各部位关节的活动范围编排出来的。一共八节每节4-8拍。通过实践证明,长期坚持练前训练,对掌握踢毽基本动作有一定辅助作用。特别是对儿童和初练踢毽的收益更快、更大。 第一节:压腕 双手自然下垂,立正姿式预备。1拍——8拍: 右腿向前迈半步,足外侧着地,身体重心随拍节向前用力压腕。2拍--8拍: 右腿收回成脚尖着地,2拍——4拍须顺时针旋转,4拍--8拍逆时针旋转,3拍——8拍时换左腿,4拍——8拍时换左腿(动作同上右腿) 第二节:踢胯(盘踢) 双手自然下垂,立正姿式预备,右腿抬起,足内侧端平用力向左手心拍打右足内侧,用2拍,互换左腿的复动作。动作要求:底腿站直,上身要正,五趾用力向里勾。 第三节:蹲踢 抬右腿的大腿与身体成90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尖朝地的连续抬腿动作,用2拍互换左腿的反复动作。 第四节:蹦踢 抬右腿向身体前方使大腿小腿及脚面成一直线,用拍。动作要求:用胯关节为轴,大腿膝关节带动小腿,腿带动足关节的连续动作,互换左腿的反复动作。 第五节:拐踢 外拐运动,双手自然下垂,成立正姿式,抬左腿,大腿与小腿弯曲,足五趾用力向外勾,向上用力,使足外侧成一平面。抬右腿与左腿相同。第六节,弯腰运动 双手自然下垂,成立正姿势,双手高举,手心朝外,用力向后仰,随拍节向下弯曲,手指冲下,做两次下伸动作,成立正姿势,用4拍。 第七节、后踢运动 双手自然下垂,成立正姿势,上身要直,右腿小腿向后弯曲,中部向后使劲,成鞋底向上,然后用左腿完成。4拍。 第八节、跳越运动 大腿用力向上,脚尖朝下,做双腿连续交换跳越动作。 第四章 花样踢毽的基本功与基本动作 经过广大踢毽爱好者的多年实践证明,平踢(足内侧踢)是花毽中的基本功,平踢又分单踢和盘踢两种。 通过基本功的练习,能够熟悉和掌握毽子的运动规律、脚给毽子力的大小以及控制和掌握毽子的能力,为练习花样踢毽打下基础。 天津的花样踢毽共有八种基本动作:抹、砸、骗、蹦、蹲、拐、落、抄,这八种动作不仅在集体轮子毽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单人花样套路中也离不开,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基本功与基本动作的练习。 第一节、平踢《足内侧踢毽》 在没介绍“平踢”的练习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些踢毽的常识和一些常用名词,为练习花样踢毽打下基础。 一、看筋斗: 筋斗是指踢毽时,脚将毽子向上踢起后,由于毽子受地球的吸引力,开始向下运动时,毽托部分所起的变化,叫毽子的筋斗。 一般情况下,不论花毽的哪种动作,都要求脚给毽子的力要垂直向上,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毽子要直上直下。毽子的筋斗翻下以后如不受外界其它条件的影响(如:风的影响)时,毽子会沿着翻下的筋斗垂直向下做直线运动,不会改变毽子的运动方向。 明白了毽子的筋斗,就能更好的掌握毽子的活动规律,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毽子的落位和毽子的方向。 二、慢抬腿:慢抬腿就是当毽子翻下筋斗以后,降到最佳位置时再抬腿踢毽。这样可以控制抬腿过早时产生的毽子没有筋斗和踢出的毽无力;腿抬晚了有时会造成失误;用力过猛,毽子出现急速向上运动的“愣腿毽”,所以要在长期的花毽练习中不断摸索和掌握抬腿的最佳时间,以便达到控制毽子。 三、刹小个:指的是基本功练习时,踢起的毽子由高到低的过程。开始时毽子踢的要高,抬腿较高,慢慢的将毽踢低,抬腿也就低了,这样就能控制住毽子,充分活动足部关节,为以后脚腕的花样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常说的踢毽的三要素,即:看筋斗、刹小个、 慢抬腿。 以上我们讲了踢毽时的三点基本常识,还有不少其它常识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再做介绍。 下面介绍基本功“盘踢”练习前的一些辅助动作。 一、踢空腿:踢空腿不受场地、时间、地点、器材、季节和人数的限制。坚持锻炼能够活动、胯、膝、足关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血,灵活下肢各部位关节。 “盘踢”的踢空腿练习,就是模仿踢毽时“盘踢”的动作,左腿抬起用力踢右手,右腿抬起用力踢左手。训练时上身要自然略向前倾,双手要放松。头、肩、腰、胯要协调摆动,脚的五趾用力抓地,呼吸要自然,一分钟可连续完成35—40对。盘踢是小腿带动大腿,大腿带动胯、胯带动腰,腰带动肩,足内侧端平保持与地面平行的双腿互换动作。桩腿不能弯曲过大,腰部不能弯曲,双手自然摆动。 什么是桩腿:桩腿就是踢毽时不触毽,着地的一条腿。 二、压腕:压腕如同踢空腿不受场地、时间、地点、器材、季节和人数的限制,坚持锻炼能够活动足关节的灵活性。 压腕的练习不但能为“盘踢”打下基础,同时为花样踢毽打下基础,通过压腕训练能够将毽子垂直向上踢起,做到原起原落。压腕时将足外侧着地,五趾用力向里勾脚心,双腿可同时压,脚心对脚心,双腿并齐。也可单腿压,单腿压腕时,将力用到压腕的腿上,然后可变换腿,一般可压10分钟左右,压腕前可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活动,以免压伤。前面我们讲了“盘踢”练习前的辅助动作“踢空腿”、“玉腕”,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盘踢”的练习方法。 “盘踢”的练习:“盘踢毽”是用足的内侧将毽子垂直向上踢起,双腿互换的连续动作。 动作要求:足内侧踢毽时,要与地面平行,触毽时的力不要过猛,将毽拖起时的力要垂直向上,否则毽子的筋斗向外或向里翻,影响毽子的质量和踢的数量。盘踢时双手要自然放松,头部、肩、胯、腰及大腿、小褪之间的动作要协调,不能有别劲现象,以免影响今后的其它花样动作的练习。 盘踢是花样踢毽中的基本功,所以要注意坚持长时间的锻炼,在不断增加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并且可以通过长期锻炼,磨练人的耐力,掌握毽子在运动中的规律,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盘踢的练习一般在起脚时就能完成,盘踢毽子千对左右时就能掌握住毽子,可以练习一些其它花样动作了。几种盘踢的练习方法: 一、 单腿踢:单腿踢一般练习桩腿的力量,是一种常见的踢毽方法。 单腿踢时可以先将毽子踢高到胸部再踢矮到腰部,这样越踢功夫越深,数量越多,个踢的越小,速度越快。 二、 单腿不落地踢也叫悬踢:不落地踢也是练习桩腿的力量,同时练习掌握毽子的方向,为以后的“金鸡独立”动作打基础。 三、 垒塔式:就是以固定的一条腿为基础,踢一次增加一次数。例:右腿踢1次左腿踢1次,右腿踢2次左腿踢2次一直往上垒,看谁垒的数多。 这种踢法是对双腿基本功的同时练习,也是对双腿桩的练习,比较容易学会,这种游戏能增加踢毽的兴趣。 四、 旋转式:就是单腿将毽踢起后,人体马上向左转或向右转一周,继续踢第二次。旋转式的踢法不是常见的,但是通过旋转踢的练习,可以增加人对毽子活动的判断能力和人的反映能力及灵活性。 盘踢的练习方法还很多,我们就不都一一例举了,不论哪种踢法,长期坚持练下去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总而言之,“盘踢”是花毽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全国各地都有。“盘踢”这种动作,只是有些地区叫的名子不一样,但动作是一样的,它属于盘踢类。 第二节、抹踢《交踢》 抹踢,以右腿为例,左腿在前,右腿在左腿后面,靠身体的左侧用足内侧平踢毽子的动作叫抹踢。要领:毽子在空中翻下筋斗以后,左腿找毽子的落位方向,上步跃过毽子1尺一1尺半,当毽子落到左腿膝盖以下15——20厘米时,用右脚在左腿的左侧将毽子踢起,一般抹踢时抬脚踢毽时的高度为3—5寸之间为最佳抹踢时脚要端平,触毽时的力要垂直向上,否则毽子踢不正,容易失误。 动作要求:桩腿不易弯曲太大,一般为150—170度之间,用胯带动腰,腰带动肩的连贯摆动动作完成,足触毽时要五趾勾脚心。 注意:抹踢练习时容易出现的毛病是桩腿下蹲太大,手别劲及其它不协调动作。一般初练时容易出现上步早、抬腿早、抬脚过高、毽子踢不高和不能直上直下等现象, 这些有待我们在长期坚持锻炼中摸索,功到自然成。抹踢动作一般分两种两类,一种伸腿抹,一种不伸腿抹,一类弹抹,一类不弹抹,伸腿抹和弹抹较难练,但动作出来较帅。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抹踢练习的方法。 一、踢空腿:将一物体系在一条细绳上另一端固定, 使物体离地面5厘米以内,用抹踢的动作,模仿踢毽子,踢空腿时要不断改变站的位置,练习上步,同时要不断拉大距离练习伸腿抹,双腿要同时练。踢空腿时要注意培养抹踢的正确动作,出现毛病时注意及时纠正。 二、手送抹踢:手送抹踢是抹踢初练的一种方法, 初练时左手抛毽右腿踢毽,右手抛毽时左腿踢毽,这样可以控制手别劲的毛病出现,也可以用手送毽子练习伸腿抹踢。手送抹踢时要求将毽踢正,把步上足,把毽子不断踢高,一般到头部,这样可为以后的动作和花样踢毽打下基础。 三、连抹:有了手送抹踢的基础就可以练习用其他 动作如足内侧搭、外拐搭毽等连续踢毽了,也可以连续抹踢。连抹时一般都不伸腿,要求将毽踢正,高度到胸部、肩部、腰部,要求把步上足,抬腿要慢,桩腿要稳,重心不能后移,各部位、各关节自然放松,呼吸时要自然,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连抹练习时要注意双脚同时练习。 四、抹落:有了抹踢的基础我们可以在练习抹鱼落,抹鱼落就是当毽子翻下筋斗后到桩腿的膝关节时,将腿抬起用慢于毽子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毽子落到足内侧时停止运动,然后再给毽子一个向上的托力,将毽托起到胸部。抹鱼落是花样毽中一种常见的动作,不但在集体轮子中应用较广泛,而且在个人花样套路编排中也有很大用处。 五、双抹:双抹是天津的传统动作,双抹,要求毽 子踢起直上直下,毽子要踢得高点,一般高度到腰以上,胸以下,用桩腿上步,腰部摆动使左右脚互换踢毽。抹踢的练习我们就介绍这些,还有很多的练习方法,如旋转踢,堆塔踢,滚脸踢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抹踢是天津的独特踢法,早年天津踢毽名将云集宫南,在娘娘宫一带切磋毽技,有一老者见毽飞落入八仙桌底下时,乘式一个“夜叉探海”用伸腿抹将毽落在脚上,身体与地平行,将毽抽回走了个“鹞子翻身”博得众人喝彩,赞叹不已,此人姓于名庆,从而以“抹子于”闻名津门。 经过近年来花毽界人士的来往,交流,天津的抹踢在北京,保定,山东,上海等地也大有发挥。 第三节、砸踢《跳踢》 砸踢与抹踢的动作相似,是跳起来的抹踢。以右腿为例,左腿随着提气跳起后,小腿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上身成90度,右腿在左腿后的足内侧踢毽。 要领:毽子翻下筋斗后,落到腰以上,胸部以下时,提气跳起,左腿找毽子的方向落点,一般定在大腿的中间位置,靠左腿3厘米左右,用右腿足内侧跳起踢毽。抹踢是天津的独特踢法,早年天津踢毽名将云集宫南,在娘娘宫一带切磋毽技,有一老者见毽飞落入八仙桌底下时,乘式一个“夜叉探海”用伸腿抹将毽落在脚上,身体与地平行,将毽抽回走了个“鹞子翻身”博得众人喝彩,赞叹不已,此人姓于名庆,从而以“抹子于”闻名津门。 经过近年来花毽界人士的来往,交流,天津的抹踢在北京,保定,山东,上海等地也大有发挥。 (那天偶然看到没有太觉得有意义,随后细读节选,发现对练花毽太有益了,再找怎么也找不到了,许多网友要我都找不到,今天终于找到赶紧发到这里供自己和雕毽爱好者学习,希望不要说我侵权。呵呵)隰县阿文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