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庭教育》作业四

燕言燕语

 

第四、五章 卫生上的习惯

 

陈先生说:卫生的习惯与身体的健全是有密切关系的,强健的身体是小孩子幸福的根源,若身体不健全,小孩子固然终身受其累,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原则五: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则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原则七: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

原则八: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原则十: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原则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十二: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原则十三: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原则十四: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原则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原则十六: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原则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该有适当的娱乐。

原则十八: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

原则十九: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

原则二十: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原则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

原则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原则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二十四: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

原则二十五: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当我们面对一个干净讲礼貌乖巧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小孩时,心情应该是愉悦的。陈先生列出来的二十五条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卫生上习惯的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始做母,不懂得很多育儿心经,只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养自己的女儿。因是女儿,穿衣方面是不愁的,哪个女孩儿不喜欢整洁漂亮的穿着呀,自小就把打扮的清爽干净。也是受我的影响,小时即使是玩沙子,她也从不坐在沙堆上,只是蹲着玩,沙堆碰到小屁屁了,她还会挪开呢,衣着总是干净的。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是定时作息、讲卫生、爱整洁等,卫生习惯须从小养起,有调查说明,小孩良好习惯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二是渐进性,三是反复性,“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小时教育不当,把握不好,这样会使得小孩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因着自己的作息是比较有规律的,所以女儿也跟着我一样作息无二,也不存着更多的操心。如独立睡眠,自小我都不敢与她同睡,主要是她小怕压着了她,两岁前一房两床,这样可以方便照顾她,也可以养成她不依赖与父母同床的习惯。只是她特别渴望能和父母在一起,我的原则是睡前可以偎依在一起看电视,看书、讲故事,但一定得回自己的床上睡觉。女儿知道我的脾气,睡前能赖多久就赖多久,但要要睡了就自觉地回自己房间休息。


    对于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女儿的吃饭问题倒没什么,只是自身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深。小时住农村,房屋门前皆是泥砖彻成的,一下雨肯定且泥泞不堪。据大姐回忆,那时我七个多月,父母外出劳动,由大姐在家带着我,下雨天,我哭着不肯吃东西,于是大姐把我抱出屋,就是屋檐在喂我,她一手捧着碗,一手抱着我,不料阶梯滑,她手中的碗首先摔下来摔碎了,她一抖,我紧接着从她怀里滑下,额头正好与碎碗相碰,顿时血流如注,幸好父母正好外面回来,要不我的小命早就没了,现在一条长约三厘米的伤痕仍留在我的额头。现在回想起这事,老妈还说,你的命是捡回来的。所以小孩即使没有自己适当的椅桌,吃饭时还需在饭桌上完成,不要捧着碗跟在小孩后面追着喂他。如果捧着碗在外面吃饭,一是风尘大,不卫生,二是不利于养成小孩独立吃饭的习惯。


    卫生习惯的好坏,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做父母的应从小就养成孩子饮食、起居、洗漱、排便等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有规律、整洁的,卫生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自动化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适应。


                                                        2014年6月5日于钦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