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庭教育》作业五

在路上

 

第六章游戏与玩物

 

原则一: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

原则三: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原则四:小孩子玩好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

原则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原则七: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

原则八: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

原则九: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

原则十: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好的玩物、可以引起兴致的、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等。)

 

小孩子生来是喜欢游戏的。但一个小孩子不可能都是自己和自己做游戏的,我们大人也不可能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这里他就需要有适宜的小伙伴陪他一起了。小伙伴可能会是邻居家的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有朋友的孩子,在孩子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我们需要观察自己的孩子或伙伴是否有不良之行为,因孩子之间相处也会受其影响。记得女儿小时与前一幢楼一女孩儿玩得挺好,那时我家住一楼,女儿很方便出去找伙伴玩的。有一次我发现厨房的纱窗破了一个洞,当时我还以为是老鼠所为,于是缝了回来。过没几天又破了。我没在意,有一次我从外面回来,发现女儿正通过这个小洞往外递食物给她的小伙伴。我并没训斥她们,只是告诉她们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要玩要吃什么正当地告之父母,以免让别人看见而仿之。

 

孩子除了和小朋友相处,应给予他们与小动物玩耍的机会。像现在的孩子大多自己家都有很多玩具,如玩具车、拼图、积木等各种各样的玩具,我曾在同事家打牌,她家的孩子就一个人玩一堆的玩具,不停地用手拼搭着玩具,嘴里还不停地跟这些玩具说话。陈鹤琴老师说好的玩物是可以刺激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的,启迪知识,强健身体,培养美感。除了玩具之外,我们还给孩子活的“玩具”,这种“玩具”不是拿来玩,而是与这些小动物玩的同时,能够知道小动物的习性与生理。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小动物是小鸡、小鸭还有狗和猫等,对于这些动物,我们需注意的是卫生和安全,在孩子与这些动物接触的时候需我们大人在旁边陪伴着,以防出现意外,如孩子一时受到惊吓,孩子长大后会对小动物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无论是玩玩具还是和小动物相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需养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玩玩后学会收拾东西。或许有些孩子会说,明天还有玩啊,不用收拾的,老是收拾来收拾去的多麻烦啊,这是不好的,我们应引导孩子每次玩完之后都得收拾一下,如果他们不配合的话我们可以动手一起收拾,如比赛谁收拾得快而且好,然后看谁摆得整齐。如与小动物相处,要从友好相处的角度出现,不能能孩子用抓、扯小动物的皮毛,以免小动物反过来抓、咬孩子,如摸过小动物之后还需让孩子洗干净手,如有条件,让孩子重新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玩具是孩子所爱,游戏是孩子所爱,但爱有适度,孩子不懂的,需我们做父母多引导罢。

 

 

                        2014612于钦州

文章评论

雪花

合情合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教材。有孩子没孩子,值得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