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讲堂(入门篇)113 星云大师开讲《佛教奇人谭(四)》

个人日记

 图片
 
 
 
  【编者按】    佛经云: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普贤菩萨又云:此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还有何乐 ?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莲友们,勿忘发菩提心,让我们如理如法,见贤思齐,一起在佛道上勇猛奋进吧!下面给道友们推出觉悟讲堂(入门篇)113:《星云大师开讲<佛教奇人谭(四)>》(作者:星云大师),文章来源于网络。    
 

   

         《 星云大师开讲<佛教奇人谭(四)> 》

 

 


    三、从智慧看佛教的奇人(下)
 
  

在佛教里面,还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

 

“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我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问。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

 

“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

 

“你们佛教徒常常讲:人们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既然没有证验过,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要是拿这个问题来问各位,你们怎么回答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

 

“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当然痛!哪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候的快乐,所以我当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还是不服,便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

 

“你们出家人奉信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开颜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子砍掉吗?”

 

“不会!”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是了!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计上心来:

 

“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譪地回答:“这就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以后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就像柳橙的种子一样地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弥兰陀王问:“你们出家人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呢?”

 

那先比丘:“身体只是四大五蕴和合的色身,我们出家人是不爱的!”

 

弥兰陀王一听,正中下怀,立刻狡黠地反驳:

 

“哦!你说你们不爱自己的身体,但是,你们出家人一样穿衣、吃饭、睡觉,还不是在保护这个色身?若说不爱,岂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罢,另作别解:

 

“大王,如果您身上长了一个脓包,您爱不爱它呢?”

 

“包?那么脏的坏东西,谁会喜欢它?”

 

“既然不喜欢它,为什么要把它洗净、敷药,时时守护它不使恶化,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好一点?若说不喜欢包,这种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弥兰陀王很不服气地辩驳:“我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才要保护它的!”

 

那先比丘击掌而笑说:“这就对了!出家人不爱这个身体,但是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顾这个空幻的身体啊!”

 

弥兰陀王屡仆屡起,紧接着又问:

 

“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当然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你们,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你们慢慢历练呢?”

 

聪明的那先比丘举重若轻,先问:“大王,如果您是个医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种治病的百药呢?”

 

“当然啦!医生对于什么药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医生知道百草药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药都开给一个病人吃呢?”

 

弥兰陀王大不以为然的回答:“当然不能!治病要对症下药,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调理,病人才会好,怎么能胡来!”

 

那先比丘顺势就下的说:“同理,佛陀传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点一点逐步传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则,偃苗助长,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弥兰陀王面露赞叹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对答如流的智慧,继续问到底的说:

 

“那么,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心,会不会发脾气?”

 

那先比丘答:“佛陀没有嗔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可是,经典上这么记载: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却很生气地斥责他们:‘出去!出去!’这不就是嗔心使然吗?”

 

“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阐释说:“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法会,但是这五百个人成群喧闹,不尊重庄严法会,佛陀喝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这就好比大地覆载我们,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弥兰陀王频频点头,这才心服口服了。各位听了这么多非难的问题,仔细思量,就可以体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佛教里面有类似的智慧如山如海,经典卷帙间俯拾皆是。例如:有名的一休禅师,就有在谈笑间旋干转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个信徒来向一休禅师告辞:

 

“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

 

禅师问:“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寻短见呢?”

 

“师父啊!您不知道,我经商失败,现在债台高筑,被债主们逼得无路可走,我没有办法应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难道一定要死才能解决吗?没有别的路可以行了吗?”

 

“没有了!我家里只有一个幼小的女儿,已经山穷水尽别无生机了!”

 

禅师灵光乍现:“哦!我有办法了!”

 

信徒急问:“师父,您有什么办法?”

 

“只要你把女儿嫁给我,我做你的女婿,问题就解决了!”

 

信徒大惊失色:“这……这……这简直是开玩笑!您是我师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禅师胸有成竹地挥挥手说:

 

“要帮助你解决问题啊!好啦!好啦!你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到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里让你招女婿!快去!快去!”

 

这个生意人素来十分虔信一休禅师的智慧,回家后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家里来做他的女婿,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立刻轰动全城。到了迎亲那一天,看热闹的人把商人家里挤得水泄不通,争着一睹这种奇人奇事。一休禅师安步当车抵达后,什么话也不说,只吩咐在门口摆一张桌子,上置文房四宝,围观的人更觉稀奇,一个个屏气凝神要看好戏。一休禅师安安稳稳坐了下来,眼不跳心不惊地写起书法来了,不一会儿功夫就摆了一地的楹联书画,大家看一休禅师的字写得好,争相欣赏,反而忘了今天到底来做什么的。结果,禅师的字画不到一刻钟就被抢购一空,买书画的钱推成了小小山。

 

禅师问这个信徒说:“这些钱够还债了吗?”

 

信徒欢喜得连连叩首:“够了!够了!师父您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变出这么多钱!”

 

一休禅师拂拂两袖说:“好啦!问题解决了,我女婿也不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好!再见!”

 

智慧能够解决许多困难,佛教里有许多这样的奇人奇事,把智慧的妙果献给众人分享。

 

又有一天,一位将军下帖子请一休禅师到家供养,禅师一向不修边幅,到时就衣着随和地去赴约了。没想到守门的卫士一看到他,就连声怒喝:

 

“哪里来的疯疯癫癫的和尚,走开!走开!”

 

禅师忙说:“喂!你家主人请我来吃饭的,你怎么赶我走开?”

 

守门的卫士白眼一翻:“胡说!我家主人怎么会请你这种和尚吃饭?他今天请的是庄严伟大的一休禅师,你也不照照镜子?快走!快走!”

 

一休禅师被挡驾,只好回转去换了一身庄严的法服,再度来到将军府前。卫士看到一休禅师穿着那么庄严,连忙毕恭毕敬地礼请入内。开席后,禅师坐在丰盛的筵席上,不但不把菜吃到嘴里,反而一样样夹进衣服袖子里。将军心里十分惊诧,以为禅师要留藏菜肴回去吃,当着众人颇觉难堪,就低声暗示禅师:

 

“师父,席上这么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办些菜让您带回去好了……”

 

禅师淡淡地说:“你啊!不是请我吃饭,是请我的衣服吃饭!我人到了,不能进来;要穿上这件衣服,才能进来,这不是请衣服吃饭吗?”说着,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着破烂的僧衣回去了。

 

当今的社会上,不是也有很多人只敬衣冠不敬人,只问权势不问操守的吗?一休禅师的智慧随缘随化,机锋相对时,平实接众时,都显现无上的智慧,更具有高瞻远瞩的功力。

 

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信徒,请一休禅师到他家里参观他收藏的古董精品,参观了之后,富翁请禅师评价评价。一休禅师说:“你这些东西呀,都很平凡,我的寺院里有几样宝贝,那才是真正价值连城、无与伦比的!我寺里有一万年之久的盆,五千年之久的碗。”

 

富翁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刻问:“有这样的宝物啊!师父,您行行好,快开个价钱出来,我通通买了!”

 

禅师想了想说:“你要真喜欢的话,我也可以割爱,只算你三千两银子好了。”

 

富翁大喜过望,立刻叫家人捧出三千两纹银奉上,说:

 

“一句话!好!这银子您先收下,明天我就到寺院里去取那些宝贝回来。”

 

隔天富翁来寺里取宝物时,一休禅师吩咐侍者:

 

“带这位居士到后院去,那里所有的盆子、碗啦都是他的!”

 

富翁喜孜孜地来到后院一看,哪有什么宝贝?!就只有一个猫喝水的碗,一个狗吃饭的盆而已。富翁面如土色,气呼呼地跑回跟禅师理论:

 

“一个狗盆,一个猫碗,哪里就能值三千两银子呢?”

 

一休禅师大笑:“岂只值三千两?三万两以上的价格我都不肯卖呢,你如今能买到这两样宝物,还算你的福气呢!”

 

富翁一听,无可理喻,只得怏怏然回去了,内心懊悔不已。

 

不久,社会上传出了富翁布施三千两银子的盛事,一夜之间,这富翁受到众人的赞叹、崇敬,成了慈悲的象征。这时候富翁才明白:一休禅师是在教他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两银子买来的,不是猫碗、狗盆,而是慈心、高义,这个大功德哪里是区区几千两银子的价值所能比拟?一休禅师运用他的智慧去救人、教人、度人,可以起死为生,化衣冠为正见,转悭吝为布施,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衣服、一样小小的笔墨、一对肮脏的狗盆猫碗都可以用来说法,他的大智大慧岂是我们所能衡量的?而这些大智大慧都源自佛教的诸佛菩萨,又岂是我们所能轻忽怠忘的?下面,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佛教的奇人。
 【未完,待续】         

 
                       敬请继续关注《觉悟讲堂(入门篇)11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借道儿近照】 






                                          【借道儿放生近照】 
  图片
                           【借道儿近照】 


   
                                   图片

                                  【推荐阅读】
 
图片  
 

一、日志精华 

12千套《法华系列丛书(白话文)》长期火热结缘中! http://user.qzone.qq.com/1813188353/2 
2大乘古今神奇感应故事连载(比丘比丘尼篇  在家居士篇)  http://user.qzone.qq.com/1813188353/2

3、仿效佛陀实践菩萨道时的放生义举  http://user.qzone.qq.com/1813188353/2 
4、“看佛陀教化”专题系列(精彩案例26篇) http://user.qzone.qq.com/1813188353/2
5、文殊菩萨圣诞诸供、课诵、祈福、超度与放生【附图】  http://user.qzone.qq.com/1813188353/2
6、《 法华音乐大剧场》广播节目(附链接地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