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南湾

个人日记

                                                                                                         
   带上他88岁的老父亲,我74岁的老妈妈,出发。请工作,债务,人情往来……统统让步,感恩老天爷我们依然是有父母的幸运儿。
   南湾,一个老父亲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个年青时代的避难所,惭愧,我都去过四次了,才把你的功臣(他的父亲曾在此挖河开渠)带回来!南湾也是我的妈妈最喜欢的好地方,同样有着妈妈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是第二次带着妈妈游玩。
  我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在信阳长大,闲山是爸爸从小砍柴的地方,爸爸的老家在狮河边,属于信阳市蔬菜队,那时还叫信阳州。爸爸是家中的老大,青少年时代在家中主要的活儿是上山砍柴,供应一家人的烧火做饭;闲时才是种菜卖菜的小活儿。16岁时,信阳解放,才得以上学进入小学一年级。每天爸爸必须把属于自己的活儿干完才能上学,爸爸的活儿依然是砍柴,直到爸爸读完信阳农校。妈妈儿时住在信阳市老城,姥爷用骡子贩各种小吃,姥姥就在家门口摆摊儿。在我小的时候妈妈曾带我去过那里,两层的青砖小角楼,街道很窄,但在当时可能就是信阳州最繁华的地段。妈妈出生在信阳谭家河,因姥姥姥爷做生意才搬到了这里并在这里长大。妈妈是独生女,父母又做着小生意,家境应该还算殷实。解放前,妈妈还在信阳城读过两年的私学。南湾是妈妈儿时父母带她玩过的地方,妈妈喜欢这里的山水,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解放后,听说祖籍老家能够分土地,姥姥姥爷就赶紧回了祖籍的老家正阳乡下,一个非常非常偏僻的小村庄。没想到从此,有了土地,却开始了贫困的生活。尽管姥姥姥爷为人中厚,可三门里只有我妈妈一个后人,乡下不同城里,在这里除了贫困,还备受邻里欺辱。妈妈上师范时,那个每周要步行80里路,为妈妈背口粮的男同学退学了,妈妈只好随之下学。爸爸农校毕业后分配到这里的公社,他们的偶然相遇使爸爸看中了我的妈妈,姥姥姥爷觉得他老实能干,又是国家干部,就直接应允了。尽管妈妈一万个不同意,可还是嫁了。爸爸妈妈千里条条地回信阳老家办婚礼,没想到婚礼上妈妈还能见到儿时的同学和玩伴儿。后来淮河北的地区从信阳州分开来,划给了驻马店,州府的称呼改作了市区。父母生养了我们兄弟姐妹5人,由于爸爸是国家干部,我们都随着父亲失去了拥有土地的权利,打小我们属于没有土地的农村人,全家7口人依靠爸爸一人的工资艰难度日。虽然每年我的爸爸妈妈都回信阳老家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可妈妈一直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南湾重温儿时的旧梦。
   我刚成家后,和夫去过南湾玩,那时我的爸爸妈妈还在农村。后来爸爸妈妈进了城住进了二哥的家。我第二次去南湾湖时问过妈妈去不,妈妈说:“不去,太花钱。”我以为妈妈是批评我乱花钱,不让去。竟然没理会,一家三口就出发了,压根没想到要带上父母。再后来爸爸离开了我们,我又去过南湾两次,每次都是和朋友,虽然想到过带着妈妈,可总觉得不方便,心口不一的问一下妈妈去不,就撇下妈妈玩去了。
  近几年妈妈把二哥小院的一半房屋租给了上学的孩子们,手里才有了点儿积蓄,去年的五一妈妈央我带她去南湾,好像当时我还竟然没心没肺的说:“从前叫你去,你总说不去!,我都去几趟了,现在你要去了。”妈妈没和我一般见识,只说:“闺女,现在我有钱了。妈出钱!”我一下子愣住了:有没有这样没良心的女儿,自己都去好几次了,反倒怪上妈妈从前自己不去的了!
  那是妈妈第一次出门旅游,尽管我多么想让妈妈花我的钱,可二哥和爸爸的亲侄儿——我的堂弟,都争着塞给妈妈钱。妈妈拿着钱,又一个劲儿地塞给我,说:“他们的钱我要——你挣钱不容易!”我可爱的妈妈啊,你知不知道,女儿挣钱如果不给妈妈花,岂不是都便宜了他们王家!
  从此妈妈说想去北京看望毛主席,我们就去了北京,妈妈说想去哈尔滨看望赵老师,我们就去了哈尔滨。
   妈妈近两年身体真好,去年游南湾,她不累,我累。今年更是健步如飞,总是走在我和儿子的前面。由于人太多,送游客前往码头的免费的游览车供不应求,大家都抢座儿,来了两辆游览车,夫和儿子都斯文得落在了后头,还是妈妈抢了个座儿,忙忙的给我占一个。夫和儿子太斯文,说宁出钱坐大巴。结果大巴夜抢座儿,连着两辆大巴车来了又走了,儿子耐不住了,最终斯文扫地,并给爷爷也抢了一个。儿子和姥姥叙述坐车情景,妈妈说,你和你爸,一对儿磨蹭!哈哈,七十多岁的妈妈绝不是磨蹭的人,岛上游玩健步如飞,很多人都特地来和妈妈打招呼,询问妈妈年龄,夸妈妈身体真好。妈妈笑得满脸花儿,谁能知晓两年前妈妈只能走很短的路程呢。
   婆婆生病后,公公随婆婆一直住在我家,婆婆“走”了,公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还记得十五年前公公初进我家,他把那个100多平米的三居室说成是“猪圈”,说像圈猪娃子似地把人都圈起来了,有啥好的!的确,我家在三楼,上下楼都不方便,怎比得上乡下的家,坐在家里都能够看见一马平川的田野。三年前我游说夫在新买的宅基地上盖房子,最有力的说辞就是:咱大咱妈(公公婆婆),将来肯定得偎着咱,大(父)说咱这鸽子楼的家是猪圈,咱还不赶紧盖个大院的!夫当时不太相信:弟兄恁多,乡下又方便,谁说将来就在咱家?我说:我说的啊。夫信了,不再忙着外面挣钱,赶紧把房子建起来。占地6分多,模样就是本地最普通的农家小院,院落很大。公婆来后果然欢喜。婆婆"走“后,公公相中了西院的幽静,要孙子陪着睡,直到大哥来做手术和他一起睡……四弟曾问过公公想去哪,盼望老父亲能够住在哈尔滨因果道场,哪怕只是去一趟那里也好啊,因为照佛说父亲的这个年龄得赶紧储备去往西方的资粮了。结果,老父亲最想去的地方是两个:北京和南湾!这一点和我的妈妈是那么的相似。公公想去北京,也是要去看望毛主席,至于南湾,公公有着不一般的情结。
   解放前,公公随夫的爷爷奶奶从北方逃荒到我们这里,解放后公公凭着最红最专的身份当上了生产队长  。五八年吃食堂,接下里就是大跃进,亩产吹嘘上万斤,就连人民日报上都刊登了娃娃坐在稻穗上的照片。五九年开始饿死人,远远近近的村庄都传来了饿死人的消息,老庄的百十号人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偌大个村庄空了。我们的村子也早就断了粮。年青妇女不洗身子(不来月经),全村没有一人怀孕,小伙子开始躺在家里,不再轻易消耗体力。孩子生病没法看,夫七岁的姐姐没死透就扔在了田野。眼看我们村也要面临饿死人的厄运,公公做了一个有史以来最英明的决定:分粮!公公在去南湾的路上还在讲述,当年饿死人的状况,公公说,生产队里不让存粮,粮食集中在大队部里,大粮仓封存起来,等着上级来检查,食堂断了粮,只好解散,家家户户便都没了吃的,别说榆树叶子了,树皮都被人剥光,上级来了人,逮住谁家开小灶还批斗。
公公说,放着粮食,不让吃,这不是天理啊,天理都没有了,就不在理!当远远近近都在饿死人的时候,生产队里还留有下半年的豆种,个个颗粒饱满。公公一夜之间率领村里的青年搬出了豆种,每家一袋大豆,半夜时分搬送到家家户户的门口,自然家家户户连夜掩埋这袋救命的口粮。私分国家良种是死罪,公公连夜逃跑,第二天果然有人不顾救命之恩,大义灭亲,汇报给了公社。上级来人抓他时,公公已经跑到了信阳界。听说南湾在修水库,粮食随便吃个饱,公公就赶了去,并留下了。直到毛主席视察信阳时,龙威震怒,命令立刻放粮。公公这才敢回家。从此公公再没到过南湾,用公公的话说:太远了,走不到那儿(路过不到附近的地方)。
   走近水库,公公没想到这里还要门票,而且是八十块!好在满七十岁的老人是免费的,妈妈很欢喜,说国家对咱们的照顾呢,公公却还是不满意,说:“咋还要钱呢,水库是大家修的,远远近近几千号人呢。”在公公的心里,南湾是国家的地儿,水是上天的恩赐,堤坝是老百姓修筑的,自然应该的全方位地开放。我笑了:“大,这,不是对你这个当年修水库的大功臣没要钱么?走呗。”
进大门后,船票买了五张,可公公说啥都不愿坐船。我耐着性子给公公讲,门票他和我妈妈是免费的,儿子是半价的,国家够开恩的啦,再说逛三哥岛屿,四截子的路程,几十里的水路呢,每人才四十块钱,够便宜的啦。可公公就是坚持不上船,夫也不想让老爷子去,怕节假日人拥挤,老人会有摔倒的风险。我一想也是,人太多,万一上个厕所也要排队的话,公公可能会憋不住。人老了,可毕竟有尊严,万一……那就太不好了。也就随他们在堤坝上走走看看。
 
   南湾的水依然清澈,可到处都是排长队的人们。随处人头攒动,码头上来来回回地忙碌着数不清的船只。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很。不知公公是否还能找回南湾当年的模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信阳的名吃,猜猜是什么好东西?儿子喝了两杯,10块钱呢。
 

文章评论

だ如ベ馨

钦佩!娓娓道来的遥遥往事叙说了父辈们艰苦奋斗的一生,那些悠悠岁月仿佛就在昨天,珍贵的文字,珍贵的历史,回忆沉淀了精华,因为有着深刻的印记,才至今向往那个地方,孝女孝媳![em]e179[/em]

逍遥

孝顺孩子。遥远的往事,记录了老人们的坎坷人生,今昔对比,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珍惜幸福生活,珍惜有父母的日子!

原野清风

写得非常好,质朴的文风,有时光的深度,土地的味道。

随风漂泊

我坐好咯!听老一辈子的真实回忆录![em]e193[/em][em]e160[/em]

假面

小伙变帅了[em]e113[/em]

随风漂泊

文中的开始,我笑了;彷佛中我能感受到当日当时的情景呢!特别是那句老奶奶说的话:“你和你爸,一对儿摸蹭!”[em]e113[/em]关于五九年饿死人的事儿,我真心难过了,想想我们这代人多么幸福啊!吃穿不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再说到旅行门票的事儿,哎,时代变了,在这个物质纵横的时代,只要还能有一点点良知,不收老人的钱就已经很不错了!

五月:-D

淳朴 善良 可爱的小手 尊老爱幼 我们学习的榜样![em]e163[/em]

在@伊

老师五一去南湾了呀,景色好像还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