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俺爹俺娘
个人日记
中午休息时,看了一下焦波老师在2007年拍摄的纪录片“俺爹俺娘”的采访片,白岩松采访的。
该片是摄影家焦波以口述的形式,用精心挑选30年以来“俺爹俺娘”的静态摄影作品为线索,结合动态纪实影像,拍摄出数个触人心弦的生活故事,串成了爹娘30多年的生活记录,为我们塑造出充满鼓励,充滿爱,一心想培养有文化的孩子的中国农村爹娘的人物形象。
第三场,“最后的离别”。爹和娘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娘出院时,却没能再看爹最后一眼,娘被众人搀扶着,从爹的病房走过。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别离,在路过病房的那一瞬间,(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娘回到家后,还在念叨着,爹说哪里都不去了;确实,爹哪里都去不了了,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躺在自家的田头里;
焦波用了30年的时间来策化,来编排这个片子,只是想留住爹娘;
篇中讲到爹57岁了,出门打工,为的是给儿子减轻负担,而且这一出去,就是10年,直到67岁才回到家,这个年纪别的人爹都退休了,而这个爹为了儿子,却还在辛苦劳作;
我想到了我爸,一个一直不愿意歇着的倔老头,爸这辈子没啥特殊技能,就只会卖劳力,年轻时,我们家靠近港口,船上的货物要上岸,岸上的石头要上船,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传输带,爸就在港口没日没夜的装货卸货;只记得那时总听到妈妈念叨,这上衣的垫肩又要再缝了,那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是肩上一直有沉重的木担不停的摩擦造成的。
等到我上初中时,生活稍好一些了,人力三轮车开始在县城里盛行,爸也加入登三轮的队伍,当时的经济水平可真是落后哟,就那样一辆三轮车,我们市里没有买的,需要到荆州(那时候叫沙市)买,坐客车去,买了后,就骑回家,有90公里的距离,差不多骑一天到家;爸登这个三轮车常年不休,过年时,因为可以稍涨一点价,更不愿意休息了,年三十都是出去半天后,再趕回家吃团年饭;就用这登三轮的钱,供了我念四年中专;如果没有爸登几年三轮车,光靠家里那几亩地,是无论如何也支付不了那些学杂费的。
后面开始兴起了汽油三轮,人力三轮慢慢淡出了市场,爸的眼睛不太好,一直说也要去弄个汽油三轮,我们全家反对,但是爸的这个人力三轮还是没有扔下,而是再用这个人力三轮作为短途货运车工具挣钱;从这以后,爸就一直与三轮车为伴了,直到12年,弟弟整了个
电子商务店,因为每天都有货需要包装发运,就把爸留在了武汉,直到今天;
爸这辈子很苦,在一岁一个月时就没有了爸,爷爷因病因穷去世,在那个时候,一个20岁不到的年轻妈妈怎么可能会守着二位老人与一个小孩子过下去,所以爷爷去世没有多久,奶奶就改嫁了,现在奶奶每次讲到离开时,还是泪水涟涟;爸是曾祖父曾祖母带大的,所以我的童年里也只有曾祖父,曾祖母的记忆会淡些,曾祖母在我四岁时离世的,曾祖父是在十一岁时离世的,离世时我哭的很厉害,那个年纪已经知道离世是一种生离死别了;
爸没有兄弟姐妹,也可以说是没有父亲与母亲(奶奶改嫁后,有她的另外一家人,哪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及金钱来关注),所以很珍惜亲情,村里姓黄的那些自家人,爸一直与他们都处得很好;在这种耳耳濡目染的感召下,我们姐弟俩倒是从小就把这些都当做了自家的亲爷亲奶亲叔亲伯来对待,现在只要是春节回家,我们也会提点礼物去坐坐;
爸为人也很正直,从来不与人计较太多,总是谦让,也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不要去想着占人家便宜,吃些亏不会怎么样?
很感谢焦波老师的这个纪录片,影响我很走心的写下爸的这些,希望我的爸爸身体健康,我会在往后多抽出点时间与爸唠唠,父女之间的交流太少。
明天写写我的妈!
该片是摄影家焦波以口述的形式,用精心挑选30年以来“俺爹俺娘”的静态摄影作品为线索,结合动态纪实影像,拍摄出数个触人心弦的生活故事,串成了爹娘30多年的生活记录,为我们塑造出充满鼓励,充滿爱,一心想培养有文化的孩子的中国农村爹娘的人物形象。
第三场,“最后的离别”。爹和娘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娘出院时,却没能再看爹最后一眼,娘被众人搀扶着,从爹的病房走过。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别离,在路过病房的那一瞬间,(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来),娘回到家后,还在念叨着,爹说哪里都不去了;确实,爹哪里都去不了了,只能静静的躺在那里,躺在自家的田头里;
焦波用了30年的时间来策化,来编排这个片子,只是想留住爹娘;
篇中讲到爹57岁了,出门打工,为的是给儿子减轻负担,而且这一出去,就是10年,直到67岁才回到家,这个年纪别的人爹都退休了,而这个爹为了儿子,却还在辛苦劳作;
我想到了我爸,一个一直不愿意歇着的倔老头,爸这辈子没啥特殊技能,就只会卖劳力,年轻时,我们家靠近港口,船上的货物要上岸,岸上的石头要上船,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传输带,爸就在港口没日没夜的装货卸货;只记得那时总听到妈妈念叨,这上衣的垫肩又要再缝了,那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是肩上一直有沉重的木担不停的摩擦造成的。
等到我上初中时,生活稍好一些了,人力三轮车开始在县城里盛行,爸也加入登三轮的队伍,当时的经济水平可真是落后哟,就那样一辆三轮车,我们市里没有买的,需要到荆州(那时候叫沙市)买,坐客车去,买了后,就骑回家,有90公里的距离,差不多骑一天到家;爸登这个三轮车常年不休,过年时,因为可以稍涨一点价,更不愿意休息了,年三十都是出去半天后,再趕回家吃团年饭;就用这登三轮的钱,供了我念四年中专;如果没有爸登几年三轮车,光靠家里那几亩地,是无论如何也支付不了那些学杂费的。
后面开始兴起了汽油三轮,人力三轮慢慢淡出了市场,爸的眼睛不太好,一直说也要去弄个汽油三轮,我们全家反对,但是爸的这个人力三轮还是没有扔下,而是再用这个人力三轮作为短途货运车工具挣钱;从这以后,爸就一直与三轮车为伴了,直到12年,弟弟整了个
电子商务店,因为每天都有货需要包装发运,就把爸留在了武汉,直到今天;
爸这辈子很苦,在一岁一个月时就没有了爸,爷爷因病因穷去世,在那个时候,一个20岁不到的年轻妈妈怎么可能会守着二位老人与一个小孩子过下去,所以爷爷去世没有多久,奶奶就改嫁了,现在奶奶每次讲到离开时,还是泪水涟涟;爸是曾祖父曾祖母带大的,所以我的童年里也只有曾祖父,曾祖母的记忆会淡些,曾祖母在我四岁时离世的,曾祖父是在十一岁时离世的,离世时我哭的很厉害,那个年纪已经知道离世是一种生离死别了;
爸没有兄弟姐妹,也可以说是没有父亲与母亲(奶奶改嫁后,有她的另外一家人,哪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及金钱来关注),所以很珍惜亲情,村里姓黄的那些自家人,爸一直与他们都处得很好;在这种耳耳濡目染的感召下,我们姐弟俩倒是从小就把这些都当做了自家的亲爷亲奶亲叔亲伯来对待,现在只要是春节回家,我们也会提点礼物去坐坐;
爸为人也很正直,从来不与人计较太多,总是谦让,也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不要去想着占人家便宜,吃些亏不会怎么样?
很感谢焦波老师的这个纪录片,影响我很走心的写下爸的这些,希望我的爸爸身体健康,我会在往后多抽出点时间与爸唠唠,父女之间的交流太少。
明天写写我的妈!
文章评论
无脚鸟
你每天写一篇日志要多长时间呀?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