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提高用韵质量
个人日记
第十节 提高用韵质量
1、选好韵。选韵,宜择其与诗题之主旨,或所欲表达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诗词韵辙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 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因素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韵仄音色上的特点,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诗词情感。如"发花"`"江阳"`"中东"`"言前"等韵的收音是放口(开口)韵,音色比较洪亮,选择这样的韵仄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热烈奔放的豪情壮志。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就是选择的"中东"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激越壮阔的情怀,也使读者朗诵该诗时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一七"`"姑苏""梭波"等韵的收音是收口(闭口)韵,音色比较柔和,选择这样的韵辙就适合表现忧郁凄婉的情感。如陆游的《钗头凤》一词选择的是 "梭波"韵,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回忆与表妹唐婉的深厚感情时,那种百感交集`悲苦难忍的心情,也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悲痛和哀怨。
(2) 韵辙本身的特点因素
汉字十三韵辙中,无论是哪一种韵辙,都有一个包含汉字的多少问题,有宽韵和窄韵之说。
宽韵如言前、江阳、中东、人辰、发花、遥条、一七等韵辙,因包括的常用汉字多,构词能力较强,被大多数作者选择其作为韵脚用字。特别是写较长的诗篇时,要选择宽韵。窄韵如乜斜等韵辙,包括的汉字屈指可数,构词能力也较差,一般诗词作者较少采用。
(3) 诗词的音乐性因素
因为好多的诗词是可歌的,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假如考虑到谱曲的功能,就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了。若是雄壮豪迈的歌曲,就应该选择言前、江阳、中东等韵辙了。若改编的是女声歌曲,用一七韵就会使女歌手更易唱得响亮动听。
总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韵辙,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照抄照搬。尤其是在写短诗时,完全可以跟着感觉走,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写。如果越写越觉得别扭,难以将意思表达的透彻,也可以换个韵辙重写,直到满意为止。
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引何无忌与人论诗云:欲作佳诗,必先寻佳韵,未有佳诗而无佳韵者也。韵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题韵适宜,若合涵盖。唯在搆思之初,善巧拣择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扬转换,用顿挫处,尤宜吃紧。理会此处,最见人平日学力浅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长篇,亦宜斟酌。韵脚稳妥,庶无牵强搭凑之失。可见工诗者,未有不留意于韵。今人冲口吟哦,但求协韵,甚而次韵、叠韵,连偏累牍,徒使脣焦腕脱,令人生厌。
一般说来,"尤、侵"韵之诗,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周济【宋四家词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学者宜引为箴戒。
1、选好韵。选韵,宜择其与诗题之主旨,或所欲表达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诗词韵辙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 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因素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韵仄音色上的特点,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诗词情感。如"发花"`"江阳"`"中东"`"言前"等韵的收音是放口(开口)韵,音色比较洪亮,选择这样的韵仄适合表现慷慨激昂`热烈奔放的豪情壮志。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就是选择的"中东"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激越壮阔的情怀,也使读者朗诵该诗时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一七"`"姑苏""梭波"等韵的收音是收口(闭口)韵,音色比较柔和,选择这样的韵辙就适合表现忧郁凄婉的情感。如陆游的《钗头凤》一词选择的是 "梭波"韵,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回忆与表妹唐婉的深厚感情时,那种百感交集`悲苦难忍的心情,也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悲痛和哀怨。
(2) 韵辙本身的特点因素
汉字十三韵辙中,无论是哪一种韵辙,都有一个包含汉字的多少问题,有宽韵和窄韵之说。
宽韵如言前、江阳、中东、人辰、发花、遥条、一七等韵辙,因包括的常用汉字多,构词能力较强,被大多数作者选择其作为韵脚用字。特别是写较长的诗篇时,要选择宽韵。窄韵如乜斜等韵辙,包括的汉字屈指可数,构词能力也较差,一般诗词作者较少采用。
(3) 诗词的音乐性因素
因为好多的诗词是可歌的,所以作者在创作时假如考虑到谱曲的功能,就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了。若是雄壮豪迈的歌曲,就应该选择言前、江阳、中东等韵辙了。若改编的是女声歌曲,用一七韵就会使女歌手更易唱得响亮动听。
总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韵辙,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照抄照搬。尤其是在写短诗时,完全可以跟着感觉走,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写。如果越写越觉得别扭,难以将意思表达的透彻,也可以换个韵辙重写,直到满意为止。
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引何无忌与人论诗云:欲作佳诗,必先寻佳韵,未有佳诗而无佳韵者也。韵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题韵适宜,若合涵盖。唯在搆思之初,善巧拣择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扬转换,用顿挫处,尤宜吃紧。理会此处,最见人平日学力浅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长篇,亦宜斟酌。韵脚稳妥,庶无牵强搭凑之失。可见工诗者,未有不留意于韵。今人冲口吟哦,但求协韵,甚而次韵、叠韵,连偏累牍,徒使脣焦腕脱,令人生厌。
一般说来,"尤、侵"韵之诗,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周济【宋四家词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学者宜引为箴戒。
由上可见,尽管将阴平、阳平归纳为平声,上声、去声归纳为仄声,但仍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做法,因为每一声都有每一声的特点,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风格。因此,尽量不通押。如果通押混用,在声音的循环回归艺术效果上没做到完美,会有一种拗口的感觉。如:
2、阴平阳平尽量不通押。大家知道在格律诗中押韵必须是平声,但严格地、更细致地分析,平声韵仍然还包含了阴平和阳平声调的二种声调的韵,仄声韵也同样还包含了上声和去声的二种声调的韵,即使同处一个阵线,但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如下表:
四声特征表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高平调 升 调 低平调 降 调
高-高 低-高 低-低 高-低
ā á ǎ à
5-5 3-5 2-2 4-2
紧-紧 松-紧 松-松 紧-松
上-上 下-上 下-下 上-下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三个韵中"吴,壶"是阳平,"孤"是阴平,阴平与阳平通押,同样有些拗口。
《金陵怀古》朱雀抬头访孔丘, 桃源际会武陵舟。一条林带乌衣巷,两扇蓬门紫府沟。坟起金陵芳草,火烧赤壁乱荆州。茅庐山上仙人洞,凭吊瑶池把泪抽。这首中五个韵"丘,舟,州,沟,抽"全是阴平。所以读起来很顺口。而且生动明快。有用"韵更上一层楼"之感。
古人在押韵的时候,往往是平声部阴平、阳平通押,仄声部上声、去声通押的(在古声中也出现上、去分押和入声分押的情况,但没有形成明确的要求),这是普遍的现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更上一层楼的用韵,不一定非要做到,对于我们初学者能够分平仄就可以了,如果做到就更完美了。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