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竟是如此简单

个人日记

       这是肝郁气滞血瘀。肝主疏泄,长期郁郁寡欢,情绪不能发泄,就会使肝的疏通能力退化,气运行的管道就会越来越堵。所以感觉胸口憋着一团气,老想把这团气给“叹”出来。气为血帅,是推动血行的动力,气不走了,那血也走不动了。河流缓慢,淤泥会变多,血行缓慢,脸上这些星星点点的色素沉淀也就多了。瘀血不定发生在什么地方,所以内脏会突然有小疼痛,但是没什么大问题,身体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这时要祛斑,光靠往脸上抹东西是不够的,“相由心生”,要调整内环境才行,这就是要恢复肝的疏泄功能,外加活血化瘀。
        肝的“出气筒”在太冲穴上,也就是脚背大拇趾的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
陷处。用手指或者头钝的东西按压都可以。还要配合合谷穴,中医称合谷为“开四关”,它能调全身的气机。将食指拇指并拢,合谷就在手背后肌肉最高点。每天睡觉前各刺激两穴位3分钟,闷气就都出去了。
       活血化瘀的穴当然非“血海”莫属,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
       饮食建议:坚持每天早餐前空腹喝一大杯温水。平时用玫瑰花、月季花泡水吃饭,或者熬粥时放些花瓣进去,因为玫瑰、月季能疏肝气郁结。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者多吃西红柿可以预防雀斑。
       介绍一道食疗菜谱:用当归12克,石决明30克锤碎,用纱布包好,红枣6枚,生姜5片,放入砂锅中,加水,中火煲3小时,用精盐调味即可。
       外洗方:每晚用胡萝卜涂在脸上,第二天早上洗去。
       番茄汁,加入适量少许面粉调成膏状,涂于面部20-30分钟。
       红花、桃花各10克用水浸泡后洗脸。
       心病还需心药医,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心情愉悦。多参加户外活动,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沟能这,心情好了,斑才祛得快。
留住乌黑秀发的秘密
     (怎样让头发保持乌黑光滑柔顺,每晚泡脚后刺激双侧太溪和涌泉2-3分钟,从内部来为头发补充营养。)
       每到梳头洗头时,头发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发质干枯没有光泽,睡觉不实,老做梦,容易醒牙龈肿痛、牙齿松动。
       这是肾气不固了。
       肾为先天之本,就是身体的基础。肾气不固了,就像大厦的根基动摇了,那处于最上面的头发、牙齿自然不能稳稳地呆着。肾五行属水,肾气虚,也就是体内的水少了,那靠水压制的火就变旺了,人就要上火,所以牙龈又红又肿。五脏里的火脏是心,心火烧得太旺,人被要扰得心神不宁,睡觉也不踏实。
       想从根儿上解决烦恼,也就是说,这儿可以直接与肾的原气沟通,是补肾的“近道儿”。手指从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捋,跟腱前的凹陷就是太溪穴所在。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揉太溪空,除了有酸胀的感觉,还要有串向脚底的麻麻的感觉。这儿也可以艾灸,每天睡前艾灸几分钟即可。肾不虚了头发、牙齿就有了坚固的根基,自然能健康生长。肾水足了,心火有所克制,自然不会四处滋事了,人也就能安安稳稳的睡到大天亮了。
      涌泉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穴位,因为它的位置在脚底,第二和第三趾缝与脚跟的连线,差不多
在正中线上,这条线的中上三分之一就是涌泉。它是肾经的井穴,穴如其名,肾经的经气就像水一样从这儿涌出。它除了补肾之外,还能降浊气,把过旺的心火向下压。这也是养生保健的必用穴。每天睡前用手指按压3分钟,或者艾灸,想省事的话,还可以用大脚趾顶另一只脚的穴位,轮换进行。
        操作方法:睡前先用热水泡脚5-10分钟,使脚充分放松。按揉或者艾灸双侧太溪穴2分钟,务必产生酸胀或麻的感觉,然后刺激两侧涌泉穴3分钟。
       饮食建议:多吃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黑色的东西。因为五色(青赤黄白黑)中与肾相对的是黑色,所以黑色的食物可以补肾。
怎样让皮肤干净而清爽
       (每天敲打胆经,点揉太冲,那老爱附在脸上的讨厌灰尘就不见了,皮肤变得干净,面貌顿时清爽。)
        有些人老给人灰头土脸的感觉,脸色偏黄,没有光泽,像蒙了灰尘,但是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平时情绪不好,老叹气,没什么食欲,遇事老犹豫不决。有的还会在额头两侧长暗红色的痘痘,并且不容易消退。
       这是胆经出问题了。《黄帝内经》说胆经是,提到“甚者面微有尘”。胆被称作“中正之官”,是藏胆汁的,胆汁味苦,黄绿色的,能排泄到小肠助消化,主要代谢油脂。如果老是情绪好,肝胆之气就会郁住,胆汁不能正常排泄,会影响消化,没食欲,嘴里发苦。日子久了,油脂不能正常代谢,附在皮肤表面,会出现脸色偏黄,面微有尘。同时额头两侧胆经循行处也会长痘。
        这时要敲胆经,配合揉太冲。
        胆经是很长的一条经,走在身体的两侧。最简便的刺激胆经的方法是坐着的时候,两个拳头分别敲打两腿的外侧,要从上向下顺着经络的方向。经络通了,面微有尘的症状自然消失。胆经的气血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时最旺盛,此时敲胆经最好。但是没有晚睡习惯的人可以退而求其次,先三焦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晚上9点到11点,因为两经同属少阳经,可谓一母同胞。  
       太冲的操作方法同上。
       操作方法:敲打胆经5分钟左右,至两腿两侧胆经部位微微发热。然后点揉两侧太冲1分钟即可。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怎样拥白里透红好肤色(要坚持每天早上7-9点按揉或艾灸丙侧足三里3-5分钟,不必选用任何昂贵的化妆品,皮肤照样可以白里透红。)
       脸色苍白,少光泽,没有食欲,甚至见到吃的就想吐,浑身没劲儿,整天没精打采的,动不动就头晕眼花、拉肚子。
            这些都是因为脾胃功能弱。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全身能量的来源。脾胃功能弱的时候,身体为了保护自己,就会自发调节,少吃东西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同时再好的东西吃进去都不能吸收,这样体内能源不足,所以感觉没劲儿,没精神。原料不足,气血生成少,不能滋养皮肤、头、眼、脸上就没血色,没光泽,还会头晕眼花。“脾主升清”,也就是负责把食物中的营养向上送,脾功能弱,升的力量不足,所以拉肚子,这就好像举东西举到半截没劲了,东西就会重重地砸下来。
       提高脾胃功能最好的穴位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保健大穴。《灵柩》有“邪在脾胃.........皆调于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弯腿的时候,把四指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胫骨外侧一横指既是。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3-5分钟,或者用按摩捶之类的东西敲打,使足三里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时间最好在早上7-9点,这时胃经气血最旺盛
。 还可以用艾灸。艾条很便宜,而且很好买,随便一家卖中药的药店里就有(当然那叫清艾条是当年的,最好是五年以上的金艾绒)。把艾条点燃后,放在离皮肤2厘米高的地方,具体根据每个人的耐热程度决定,要让足三里有温热的感觉但又不觉得很烫,每次灸半根艾条。可以在睡前一个小时左右灸,灸过以后要喝一杯温开水饮食建议:多喝粥,比如小米粥、大米粥等容易消化的东西,切忌暴饮暴食、多食肉类、油腻的东西。
怎么改善粗糙、爱起疙瘩的皮肤
      (要想皮肤细腻光滑有弹性,别只盯着化妆柜,坚持每天上午9-11点按揉或艾灸两侧列缺3-5分钟,半月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皮肤粗糙,爱起小米粒一样的疙瘩,上面还有小黑头,尤其是胳膊和腿上密密麻麻的,摸起来棘手,夏天不敢穿裙子和短裤。
       这是肺的功能不好。“肺在体合皮”,管理汗孔的开合。肺的功能不好,汗孔就不能正常开关了。而皮肤代谢的垃圾是要随着汗液排出去的,汗孔半开不开,垃圾过不去,就要在毛孔堆积,慢慢把毛孔堵住了,所以会在那儿起小疙瘩。而胳膊外和大腿更是很少出汗的,所以这儿的疙瘩最密集。
       想标本同治就要找列缺,同时想办法多出汗。
       列缺是肺经上的的穴位,又是三经交会穴,能同时调节肺经、大肠经和任脉,可以通经、调肺气。《资生》说它“主汗出”!肺的功能正常了,汗孔当开则开,当合则合,体内垃圾自然排得畅通无阻。
       两手交握,左手食指在右腕背部,食指下就是列缺穴,打到之后直接用食指按压3分钟就可以,肺经经气最旺盛是在早上3-5点,正是睡觉的时候,我们的按压可以改在上午9-11点脾经最旺的时候。脾经跟肺经最亲近,它们是同名经,一个在手,一个在足。除了手指按压,还可以艾条灸。
       多出汗的方法很多,最好的就是运动和喝水。
       曾经有个女孩胳膊上长了很多这种小疙瘩,去医院试了各种药膏都没用。我告诉她是肺的问题,多出汗把毛孔打开就好了,她半信半疑,但坚持了每天跑步锻炼,用她自己的话是“运动时身上的衣服从来没干过”。结果半个月过去,人苗条了,小疙瘩也不见了。喝水里面也有学问。大夏天的,毛孔都开着呢,一杯“沁人心脾”的冰水灌进去,鸡皮疙瘩立马起来,还能有汗吗?所以水要喝温热的,还要慢慢喝,直到皮肤微微出汗。


医技妙手;出身太行山脚下中医世家,中医康复专业;QQ:691712550 (点此加为好友)   
图片
  • 〓要健康欢迎光顾《医技妙手》中医社区〓※※※
     

  • 【郭氏骨康贴----专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 】
    http://user.qzone.qq.com/691712550/blog/1404096702

    【店铺地址 】http://shop62475943.taobao.com/ 
     
    “郭氏乳康贴”解除女性乳腺疾病的烦恼:http://user.qzone.qq.com/691712550/blog/1413791454

  • 郭氏“痛可清”....专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http://user.qzone.qq.com/691712550/blog/1414402901 

  • 医技妙手;出身太行山脚下中医世家,中医康复专业;QQ:691712550 (点此加为好友)  

  • 改善消化功能食疗偏方 
  • 小儿发热的偏方3 
  • 治疗妊娠期感冒的桑菊饮药方 
  • 山药内金粥治疗儿童的厌食症 
  • 民间常用验方之二 
  • 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中药方剂 
  • 孕初期准妈妈饮食注意事项 
  • 按摩法治疗男人阳痿 
  • 脑震荡的偏方3 
  • 慢性心肌梗死中药方剂 
  • 心慌胸闷治疗偏方 
  • 诱发食道癌的8种病因 
  • 绿茶煮蛋止咳化痰缓解哮喘 
  • 肝炎治疗偏方 
  • 治疗肺癌临床常用有效偏方 
  • 男子性欲减退中药偏方 
  • 美味茄子在生活中的六个妙用 
  • 男性前列腺肥大治疗偏方 
  • 补血方九 
  • 妊娠呕吐中药方剂 
  • 治湿疹偏方7 
  • 治疗炎性外痔的经验小妙方 
  • 肺癌偏方17 
  • 治疗小儿肺炎的秘方 
  • 花生芝麻糊可抗衰老 
  • 多次单腿站立可瘦小腿 
  • 产后排尿异常中医治疗方法 
  • 治疗甲状腺肿瘤偏方 
  • 根治脚气难 用中医八个小偏方巧治脚气 
  • 水果蔬菜巧治流鼻血 
  • 白发方一 
  • 蛤蚧鹿鞭酒治疗阳痿有显著疗效 
  • 祛痘的中药配方 
  • 脓疱疮治疗偏方揭秘 
  • 治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偏方 
  • 减淡雀斑的几个小偏方 
  • 眼部美容护肤小秘方 
  • 补气方五 
  • 常食番茄红素增加人体抗氧化力 
  • 夏季时令水果治疗烫伤 
  • 止咳定喘汤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1 
  • 治糖尿病的小偏方 
  • 应对五种不同肤质经济实惠的美容小偏方 
  • 急性牙槽感染中药方剂 
  • 美容养颜秘方 
  • 治荨麻疹一法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15 
  • 烧烫伤的民间治疗偏方 
  • 中医辩证治疗头痛的新处方 
  • 男人养生保健处方 
  • 治雀斑方4例 
  • 葡萄紫色防衰老黑色缓解疲劳 
  • 治疗糖尿病的民间偏方 
  • 抗衰中药话枸杞 
  •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 抗衰防老方10 
  • 治疗便秘的偏方20 
  • 枕边放洋葱生姜治失眠 
  • 最有效的肺癌偏方 
  • 名目方治眼睛偏方 
  • 减肥中药及方剂 
  • 6则治疗发烧的偏方 
  • 治疗黄褐斑方5 
  • 女性月经延迟的治疗小验方 
  • 治疗胃痛病的自拟胃痛经验秘方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