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开
个人日记
心是莲花开 ~~~~~~~~~~~~~~~ 一时,当佛拈花微笑,四众愕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一笑笑破了沉闷的愕然,这一笑笑出了各色的诠释。当人们依然在为答案想入非非时,答案却在那放了很多年两千多年了:佛陀如是说——观心如心。 观心如心,成了千古以来行人正思惟的准尺,也是修行是否解脱的关键转折点。——观心如心,心花开处见如来。 ~~~~~~~~~~~~~~~ 佛陀曾经教导我们,事物的实相有三个特性:a,任何事生起,都有它的缘份。无论“善”“恶”“好”“坏”,皆是此心一念分别而连续作用。【注:依他起性】b,有了“好”“坏”的不同观念,便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一切事物。因此,我们看到的事物已经不是它本来的样子。这样,内心与外在言行便背离了。因此,才有了心想事不成的遗憾,才有了生生世世所求皆如水月镜花的无奈。【注:遍计所执自性】c,其实种种心绪,遗憾与无奈等,只是心海浪花,即便妄见滔天大浪,浪花也从未离开大海。被情绪所骗,就会迷失在浪花中。其实,心海并未因浪花而生出遗憾与烦恼。浪花本是心海晃出的影像,原本无生,因此也不会因消归心海而灭去。【注:圆成实性】 因此上,佛陀教导了观心如心之训练方法:对心中生起的一切现象清清楚楚而不迎不拒。如是,一个烦恼念头起来,了知这个烦恼;当嗔恚起来,了知这个嗔恚念头;......如是,当心点收缩、扩大,专注、散乱,乃至解脱与否,皆应了知。 如是,从内在观察心,从外在观察心;同时从内在与外在观察心;观察不断生起的心相,观察不断灭去的心相;同时观察不断生起、灭去的心相。 如此,清楚了知“心就是这样幻化的”,照破幻象而安住正念,不再被恐惧与贪求迷惑。 ~~~~~~~~~~~~~~~ 原来,心因投射自己抓取一切,上演一幕幕动画。幻画因心缘境而生,若能观其如幻,幻画即破。心相原本皆非空非有,参破幻即随缘妙用、用而无用。 三世诸佛,唯此禅心。大千依旧,本即如来。 幻从心起,无实无虚。因解如幻,自在游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注:引用《观无量寿佛经》原文】 ~~~~~~~~~~~~~~~ 众生妄见轮回,亦从心想。同是由心生,却因妄执外相取“利益”,颠倒感苦报,迷途不知返。故佛说根尘,犹如交芦,二茎相生,不自独立。如我能执之心与所执之境,本为虚晃而现所见。 真知之上,再立知见,即无明本。若见而无见,即是妙用,即是涅槃。 明此原理,逆返寻源,菩萨初发心,依之入流便得成正觉。 是故大势至菩萨教导行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妙明真心,于无实无虚处立真空妙有。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不假方便入首楞严。 是故智慧行人,择念佛门,舍放六道后续心,身口意与净业相应,故逆流而横超三界。 其中要领,莫过于身口意相应。而下手功夫,唯在明了心念是否一如。故念念在在,皆应明明了了。切不可以六道后续心求无生忍,自欺欺人。念佛人,应随时明了自己现下的心正在计较什么,你计较什么在乎的就是什么,那就是你正在求的,而并非口头喊佛就与佛相应了。 若身口意相应,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当愿念佛人,体解大道,领悟此无可言说的微秒实意。二六时中,在在处处,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身口意如佛实相,此身心即是念佛、佛念。 功夫到处,自得花开见佛。观无始劫来,皆是梦中妄为,本即弥陀,从未失去也不曾拥有啊! ~~~~~~~~~~~~~~~ 祈愿我佛,慈悲加持有情,回头是岸。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文章评论
晶如
花开见我佛!慈悲入我怀!祈愿我佛:慈悲加持有情,回头是岸!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