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斋诗话》,品有爱人生。

个人日记


看完文先编著的《闲斋诗话》,很早就想写点读后感。多因大部分诗的背后,都有极其感人的故事,说的不准怕会有影响诗话品味……犹豫再三,一段激情燃烧的五年共处经历,唤起我放下不应有的顧及而把想说的写出来。使我的朋友阅读之后,更接近了解文先和文先的《闲斋诗话》。
我与文先是同龄.同乡.同年加入空降兵部队,是朝夕相处五年的同窗好友。十九岁那年,我们响应祖国召唤,满怀激情跨入军营,起跑在实现青春梦想的同一条线上……同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文先,由于勤奋与努力,留在部队走向领导岗位,一干就是二十七个年头。而我由于诸多原因复员回到家乡,重复着父辈的农耕生活……文先.宝顺.振忠.德臣.树芳是我们在部队中老乡的佼佼者,我们同龄人的骄傲。由于部队需要保持青春和活力,文先根据个人爱好转业到郑州市文联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讲,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箧意又轻松之。
欣赏文先的作品,一方面是分享精美诗句的快乐和箧意,另一方面从更多篇幅中会深深感受到本诗集无时不在对感恩和大爱的释怀……
打开诗集,当读到《忆童年》,顿使鼻子发酸,两眼起雾—
"我生黄龙府,家居伊水旁。五间草房旧,三铺土炕凉。房漏雨铺地,室寒霜染墙。庭院竹篱短,树冠不遮阳。黑土地流油,难收五谷粮。胃荒枯肠闹,仓空鼠雀伤。每日锅煮泪,三餐菜充粮。灯昏母容倦,飞针补儿裳。窗破父声叹,粗手编席筐。风烛皱纹深,霜落鬓角苍。愁浓伴月饮,梦残五更长……盛夏披麻代,遮雨上学堂。寒冬絮鞋草,踏雪防脚凉。黄粱梦夜短,腹空白昼长。捉蛙开荤宴,扑雀梦留香……"
我与文先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同为农村孩子,穿不起袜子的脚丫,都曾趟过”人民公社天堂”里滴水成冰的日子。长白山下的冬天更是难熬,他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没有袜子可穿,只得靠“絮鞋草”’—将玉米叶絮在鞋子里“防脚凉”。这样的诗句,既使在炎夏读来,也让人心尖结霜。
这本诗集,从一九七三年萌出第一棵幼芽,至今在他生命中成长了三十九年。占篇幅最多、感染力最强的篇章,是对父母亲朋、故乡热土无尽的怀恋。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走进故乡。对故乡绵绵不绝的魂牵梦绕,是"远在异乡为异客"者终生割不断的感情脐带。
远在异客的心,往往比常人离故乡更近。二零一零年十月,当文先在电视里看到家乡残秋降雪,打电话提醒母亲添衣御寒,母亲第一句话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啊?挂断电话后,他含泪赋诗—
"雁阵声声又南回,关东十月雪纷飞。一声话语两行泪,故乡慈母盼儿归。"
"黄河滾滾日夜东,千古不变赤子情。""寒署无情催白发,勤劳简朴承家风。"文先对母亲这份愈来愈烈的赤子情,既是人性的自然涌流,也源于对母亲的深深理解和无限感恩。
游子还乡,是给萍漂波寄的心灵的特别报偿。他在《故乡情》中诗化的母土,恣意挥洒的快意,心花烂漫的人生佳境,让我感动又令我羡妒—
"商城思母情切切,金秋时节又还乡。庭院深深金鸡舞,白云淡淡燕翔。醉眼微开牵牛艳,酥怀半敞秋菊芳。村头稚子追逐戏,树下少妇针线忙。炊烟袅袅绕村舍,杨柳依依恋夕阳。喜鹊浅唱怨秋早,蟋蟀低音悲夜凉。新宅老路寻旧梦,薄酒素菜约同窗。青梅竹马同煮茗,老友新朋共举觞。清茶两盏品岁月,小烧三杯饮沧桑。笔落尽洒游子意,诗成醉卧慈母旁……"
"醉卧母怀心倍暖,梦回摇篮身犹轻。"文先多次写到"醉卧母怀",然而这最珍贵的幸福时刻,依然是有所缺憾的。因为他父亲的早逝,不仅让他心创难癒,也给身为儿子的他,留下沉重的愧疚。从《雨夜思父》里不难品出他郁结于心的伤痛—
"苍天垂泪洒窗格,挥毫向纸缭乱多。几番诉爱黄泉阻,数载寄情邮路绝。夜幕藏愁吟长恨,晚风含悲逐逝波。寂静更深听雨落,声声尽是慈父歌。"文先的父亲沉病卧榻,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他正在驻开封的空降师服役。他没能给生病的父亲端过一碗饭,喂过一片药。一九八零年老人病故时,他的母亲不忍心儿子往返八千里奔丧,没有告诉他这个噩耗。自然,初上黄泉路的父亲依依回望阳路时,没能看到遥远的黄河岸边,儿子为他洒两行悲泪,燃一炷心香。直到有老乡探亲归队,才带回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当他日夜兼程扑倒在父亲坟前时,坟头已蔓出萋萋野草……他给父亲的报答,是他积攒下的津贴费,还上了埋葬父亲时家里欠下的一百五十元的丧葬费。每一次拜读,有每次的触动,每一次拜读都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和最好的洗涤。
文先的抒情诗感人肺腑,写景也不落俗套,他笔下的榆树,也长得形神辉映—
"名不惊人貌不扬,无忧无虑无感伤。老来枝干坚如铁,乐为农家做栋梁。"
"有爱人生多诗家"。因为心中有爱,文先才会写出亲情浓烈.乡思绵绵的诗篇;因为心中有爱,祖国的雄山丽水.断柱残碑,皆能激发他的歌吟激情;因为心中有爱,双鬓染霜的文先,依然在他号称闲斋的书房里,用逸然洒脱的精神姿态,续写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人生诗篇。

"两架财富书千卷,一池墨香字百幅。""人生天地阔,一笑大江东。"我特别期待,我的人生境界,有朝一日也能升拔到文先的诗境里。

文章评论

晓风

谢谢国兴用心品读我的拙作,知我者,国兴也!

幸福的家

@{uin:741293312,nick:小李飞刀,who:1} 谢谢表弟拜读!还望多给予点评。

江河

[em]e179[/em] [em]e179[/em] "醉卧母怀心倍暖,梦回摇篮身犹轻。"文先多次写到"醉卧母怀",然而这最珍贵的幸福时刻,依然是有所缺憾的。因为他父亲的早逝,不仅让他心创难癒,也给身为儿子的他,留下沉重的愧疚。从《雨夜思父》里不难品出他郁结于心的伤痛— 朋友说的很好!! [em]e179[/em] [em]e179[/em] 人生 各有各的活法 各有各的幸福!

雁在林梢

首先非常感动并钦佩两位兄长间四十年如一日珍贵的感情!幸福大哥对晓风大哥的诗歌的喜爱再字里行间显露无遗!我也拜读过几首,最直接的就是诗词的感染力,那是集丰富的经历,厚重的文学积淀与敏锐的捕捉力和真挚真情的诉说于一体所具备的超强的震撼力!老实话,雁林很感谢你加了我,也很感谢你介绍了晓风,认识你们是雁林的幸运!从此雁林多了两位师长!谢谢!

晓风

国兴:出这本诗集实属无奈,(我在后记中说过)人的情感总要找个发泄的地方啊!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违背了古训,所以要承受情感的煎熬、、、、、。”当年如果不当兵离家,今天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思乡念母之情。“得失荣辱身外事,人生归路总相同“,等想明白了人也老了,这就是人生、、、、、、。看到你生活的很幸福,甚慰!望多保重!别忘了我们”相约黄龙酒千觥“啊!

江河

黄河滾滾日夜东,千古不变赤子情。 寒署无情催白发,勤劳简朴承家风。 "文先对母亲这份愈来愈烈的赤子情,既是人性的自然涌流,也源于对母亲的深深理解和无限感恩。

江河

"黄河滾滾日夜东,千古不变赤子情。""寒署无情催白发,勤劳简朴承家风。"文先对母亲这份愈来愈烈的赤子情,既是人性的自然涌流,也源于对母亲的深深理解和无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