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再别康桥》[一]
个人日记
徐志摩,现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再别康桥》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代表作。康桥,即剑桥,是英国的一座文化名城,此处有著名的剑桥大学。诗人24岁时,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两年的康桥生活,对作者一生有重大影响。一是他确立了“康桥理想”。正像他自己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得,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从此,他不遗余力地追求“康桥理想”的实现。二是“康桥爱情”1920年来英国后,结识了在英国上中学的林徽因,这个才貌出众的17岁的女孩子,使徐志摩一见钟情,倾心爱慕,并公开向她表示了爱情。林徽因也深为这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青年所打动,两人都坠入了爱河之中。但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的爱情终成泡影。但康桥的两年生活,他永远不能忘怀,因为,那是他生命的摇篮,是他理想的天国。在康桥,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文学艺术,也有爱情。 1928年故地重游,是为“寻梦”而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显然,此时的徐志摩正处在精神危机的痛苦之中,越痛苦,越容易怀旧,痛苦越深,怀旧心就越切--这就是1928年他去康桥寻梦的感情动机,
这首诗,作者以缠绵委婉的笔调书写了自己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微妙地展露了因“康桥理想”和“康桥爱情”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难言情怀。实际上整首诗,就是写了一个完整的寻“梦”的感情历程。当然,这个“梦”不是生理学上一般意义上的“梦”,而是一个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梦,是一个诗歌意义和美学意义上的“梦”。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光波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一节——第七节{开头和结尾}写梦醒时的情景--再次与康桥依依惜别。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走”;我“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诗人来康桥,离开康桥,都用了重叠的形容词“轻轻”“悄悄”,是因寻“梦”而来,这个“梦”是诗人对八年前,康桥生活的一段美好的回忆,这是一个不便张扬的梦,是深藏心底的隐秘世界,是只属于自己的一块感情净土。诗人不忍心惊动这个梦,所以用了“轻轻”、“悄悄”。诗人不说“作别康桥”而说“作别西天的云彩”;不说“不带走康桥的一草一木”,而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他把康桥,把“康桥理想”和“康桥爱情”比作“云彩”,足见其在诗人心中是多么神圣和高洁。“轻轻的招手”“挥一挥衣袖”的告别动作,表面看起来,十分潇洒,十分超脱,但这挥手之间,又蕴含着诗人多少留恋和情爱!又充满着诗人多少泪水和无奈!
第二——第五节是人“梦”中的情景。从时间看,河中诗人从夕阳晚照写到夜色深沉;从空间看诗人从河畔写到水底,又写到河中;从感情看,诗人从暂时的欢心、陶醉写到永久的遗憾和哀伤。
先写柳树。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夕阳把柳染成金黄色,所以说是“金柳”。诗人把她比作“夕阳下的新娘”,表面看是用比喻写景,但诗人把“金柳”和“新娘”这两个意象对举,却暗示出一种更深的感情世界。怎样的感情世界?倒映在康河里的金柳的“艳影”{美丽的倩影}搅得我内心不能平静{在我心头荡漾}这就是含蓄的表白。诗人触景生情,看到河畔美丽的金柳,在感情上立刻给它定位为“夕阳中的新娘”,“新娘”在水中倩影,又在诗人“心头荡漾”“荡漾”什么?可以想见,是幻灭了的“康桥理想”,在是人的心里复归了,未果的“康桥爱情”又在诗人的心里重现了。
文章评论
海云霞蕊
很喜欢徐志摩的这首诗![em]e160[/em]
↓睡莲[em]e257378[/em]之母↑
诗好评的也好音乐陪得更好
海纳
[em]e179[/em] [em]e166[/em] [em]e178[/em] [em]e183[/em] [em]e163[/em] 喜欢这首诗,姐姐老师讲解的非常精彩,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我转走了 带回去细细品味学习,谢谢您!
苏州人
[em]e181[/em] [em]e179[/em] [em]e178[/em] [em]e160[/em] [em]e163[/em]
蓝色的梦
知音,这是上帝赐给人的一件最珍贵的礼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