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书叫——迫不及待
手机日志
她把这事当作谈资跟朋友们说起,大家也都把这事当个鬼故事来听。后来,她遇到了一个见识比较广的朋友,人家告诉她:那是一本限时阅读的书。林心如这才知道,在国外有这么一种书籍,采用特殊的油墨印刷,出售时用真空袋包装,一旦拆封,油墨就开始跟空气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如果3个月内不把书读完,字迹就会完全消失。这种书有个名字——迫不及待。 林心如在那本书的封底发现了这么一行字: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她若有所思:20万字的一本书,摊到3个月,每天只需读2000来字,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不过10分钟。可是,自己为什么会忙到每天连10分钟都抽不出来,真的那么忙吗?她冷静下来,开始远离浮躁的种种场景,审视声名与事业、人情与爱情、男人和女人。
再次去英国时,她一口气买回了20本“迫不及待”书籍,每5本一组,一次拆开一组,逼着自己3个月内必须读完5本书。结果,原计划半个月看完的书,往往一个星期就看到了结尾;原计划一年的阅读量,5个月就全部读完。这些书中,有那么三四本是她觉得值得反复阅读的,于是她将常规版本的再买回来,郑重其事地放进书柜,书柜就这样慢慢充实起来。 书看得多了之后,林心如慢慢养成了书一到手就必须尽快看完的习惯。在国内买回普通印刷的新书,她也会抓紧时间看。一年之后盘点自己里看过的书籍,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大的阅读量:6本全年杂志、4本金融类的书籍、1本哲学书、11本畅销小说以及3本人物传记,平均每天数万字的阅读量。
接下来,她去做了一件想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推进的事情——珠宝设计。她先在地质大学报名学习GIC,证书到手后是继续学习FGA和DGA这两门国际上都认同的课程,最后才是GIA的全日制学习。钻石入门科目、钻石分级科目、钻石分级实习科目、彩宝入门科目、彩宝科目、彩宝实习科目、宝石鉴定科目、宝石分级科目、宝石鉴定实习科目……9个阶段的课程,她断断续续地花了接近三年的时间。获得GIA文凭后,林心如就成为了CC卡美珠宝公司的瑰宝设计师。她设计的第一款作品被命名为海豚首饰,投放市场后卖得很好。她做的最大胆的一件事是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网站、注册、跑税务局、请律师,甚至买标签、印名片、跟人谈剧本、拿着剧本找演员、带着意向书拉投资……两年后,由她制作并主演的《倾世皇妃》播出,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广告收入都好得超出想象。又一年后,她工作室的第二部作品《姐姐立正向前走》开始热播。
说起现在的生活,林心如说应该归功于她买的那本迫不及待书籍,它让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人这一辈子的林林总总,其实都是被限时的。它们不需要放到未来,而应该回归到当下,无论是想看的书、想做的事、想爱的人或是想尝试的新生活,迫不及待地去把它们实施在每一个今天,而不是留到那些不确定的明天。
ps: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生活中,我们总以为时间很多,机会很多,无论是读书,还是想做的事,我们都会找各种借口,来阻止自己去阅读或是尝试。其实,我也有拟定了读书计划,但去年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今年就减少了阅读量。直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个多么可笑的错误。美国人平均每年阅读45本书,犹太人65本,中国人却只有5本……,而我也在为自己找借口,1个星期可以看完的书,我可能要花上半个月或是更长的时间。其实,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或是爱情,我总是在等待,觉得时间还很长,但人生真的很长吗?我想我们不应该活着未来,而应该活在当下。迫不及待地去读完你想要读的书或是想做的事吧,而不是留到那些不确定的明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