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上人《第十八愿讲话》--第六章 乃至十念

个人日记

 依止善导、唯凭弥陀誓愿死活往西的念佛
                             
                                                            
                                                                                                                                                                                  
           
 
------------------------------------------------------------------------------------------- 



 
慧净上人《第十八愿讲话》--第六章  乃至十念
 





慧净上人《第十八愿讲话》--第六章  乃至十念
 
第三节  念佛诸行比较

下面引用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的三部著作中的三段法语,简要地将念佛跟诸行做个比较。

一、自余众行,全非比较

善导《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二○五、二○六页)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自余众行」:也就是除了念佛以外的其他行门。「自余众行」包含很广,包含著除了念佛以外的释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说的所有法门。释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说的法门,归纳起来就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广泛的来讲可说是八万四千无量法门,归为三学六度。三学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如果再归纳的话,就如同《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三种定善、三福九品的散善。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代教法,除了念佛法门以外,所有的法门都可以归纳为「定善」与「散善」。因此,善导大师这里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这个「善」,就是定善、散善,就涵盖所有法门了。可是,定善也好、散善也好,显密、顿渐这些法门,如果跟念佛法门来比较的话,善导大师说「全非比较也」。

「全非比较」:就完全不能比较了,相差悬殊,可说天差地别,不能比较。

佛光摄取胜众行

为什么呢?如果要说原因的话,可有很多,如果从根本上来讲的话,念佛,弥陀光明直接摄取不舍;而不念佛,修其他万善众行,弥陀光明不摄取,这是最根本的差别,从这个差别就已经显现出它们的胜劣、悬殊。

弥陀所选胜众行

或许有人会认为:除了念佛以外,譬如说十三种定观,入定观佛,它的境界很高,这是属于定善方面的;不然散善,三福九品,三福之中,「世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很可贵的,「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等「戒福」,也是很可尊敬的,尤其是「行福」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些也非常殊胜,难道都不如念佛吗?

是的,不如念佛!为什么?这些在阿弥陀佛当初发愿救度众生的过程当中,已经一一做为选择对象了,怎么选择呢?这些都是难行道,没办法广度十方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经过观察二百一十亿的世界,在这些世界当中,选舍这些方法,而选取念佛之法,以念佛做为弥陀本愿、往生正因。所以,念佛是弥陀本愿的念佛,而本愿的念佛是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惟所选择的,它是必定往生的,它往生的功德是属于绝对性;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都是相对性。相对怎么能够跟绝对相比较呢?所以也是不能比较的。

心心相印胜众行

何况,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我们。阿弥陀佛念我们,我们在阿弥陀佛佛心之中;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在我们的身心之内。更何况念佛的人,阿弥陀佛的光明永远摄取,永不舍离,永不嫌弃,这岂是自余众行,所能够比较的呢?

念佛与佛心心相印,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肯定地、断然地说「全非比较」。诸行虽妙虽贵,也是释尊所赞叹;但「望佛本愿」,念佛独优,故说「非比」。

当然,善导大师在这里主要是简略地引用正依经典,来显示「全非比较」的道理,如果以其他的教理来说明的话,也会很清楚的。

人天诸善皆不实

我们净土宗的另一位祖师昙鸾大师,他的著作是《往生论注》,这部书,可以说很殊特、很奇妙,它所发挥的、所引用的,往往是历代弘扬净土的大德们很少能够提出来的。昙鸾大师这部《往生论注》里面就说到善事功德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善事功德,一种是非真实的善事功德,这段法语在我们编的《往生论注》第二九页,我来恭诵一遍,然后稍为解释: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这两段法语,如果对名相不太了解、对内涵没有体悟的话,那就看不太懂。简单解释就是:不实的功德,也就不是真正的善,昙鸾大师说一是从有漏心生,二是不顺法性。什么叫「从有漏心生」呢?什么叫「有漏」?有贪瞋痴、有无明,就是有漏。我们凡夫谁没有贪瞋痴?谁没有无明?因此,我们所行的善、所累积的功德、所证悟的,如果没有降伏见惑、断除思惑,都是有漏的,都是不顺法性的。「法性」就是「真如实相」,是不生不灭的、不假造作的,既然有漏 -- 有贪瞋痴的话,一切修行都是有造作的,不是自然的法性,所以不顺法性。

那么,这一种现象,是什么现象呢?昙鸾大师说是「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的现象,也就是说,人间的人,天上的天人,过去世所累积的五戒十善或者禅定,以及现在所得到的人间的人身或者天界的天身。天界包括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无色界天境界最高,寿命八万四千大劫。不管当初所累积的因,以及现在所获得的果,都是颠倒的,因为他不顺法性,都是虚伪的,因为他有漏,昙鸾大师说「是故名不实功德」,因此不是真正的善。

名号才是真功德

真实的功德是什么呢?昙鸾大师说是从菩萨清净的智慧所生的,这就是指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建设的极乐世界,以及为我们所完成的弥陀名号。昙鸾大师在这里说「依法性入清净相」,也就是说随顺不生不灭的、涅槃的、无为的真如法性,而进入绝对清净的境界。所以,极乐世界也好,阿弥陀佛本身也好,乃至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好,这一切境界都不是颠倒、不是虚伪的,所以,这句名号的功德叫做「真实功德」,能够使十方众生往生极乐,而入毕竟清净的境界。

从这两段法语可以看出,「善」-- 包括「有漏的善」以及「无漏的善」。「有漏」就是有为、有造作;「无漏」就是无为、无造作。有造作不顺法性,无造作就是随顺法性。有漏、有造作之所以不顺法性,因为有贪瞋痴;无漏、无造作之所以随顺法性,是因为没有贪瞋痴。有为、有漏、有贪瞋痴,就是颠倒的、虚伪的、不实的功德、不实的善;无为、无漏、无贪瞋痴、毕竟清净的,就是弥陀名号。所以,弥陀名号的本身才是真正的善、真实的功德。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就法来讲-- 就救度众生的法体来讲,有一个名相叫做「名号独运」;就机来讲-- 就往生的机相来讲,有一个名相叫做「称名独达」。所以,念佛胜过所有的善,能够当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刚刚讲一切众生所修的行,都是有漏的,因为他有烦恼;那只要念佛、愿生极乐世界,即使烦恼没有断除,当生已经获得「涅槃分」了。什么叫做「涅槃分」?《往生论注》里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这段法语不难理解。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所谓凡夫,即是烦恼成就,如果不是烦恼成就,那就不是凡夫,就超凡入圣,所以,只要这一口气还在,我们就一定有烦恼。

即使是烦恼成就的凡夫,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有烦恼怎能往生呢?但是昙鸾大师说也能往生。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生生世世以来所造的罪业,他本应该生生世世被这些罪业绑住、永在三界六道轮回,可是,这些罪业不能绑住他,他终必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大师说这种结果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也就说他今生今世还没有往生、还没有断除烦恼,就已经得涅槃分。

「焉可思议」:怎能想像的到呢?真是不可思议啊!

什么是不可思议?能够使具足烦恼的凡夫,不被他的罪业牵绑于三界六道,而且能够使他往生成佛,这种力量(弥陀愿力)才是不可思议,其他的并非不可思议。所以,昙鸾大师赞叹说「焉可思议」。

这里所谓的「得涅槃分」,又是什么涵义呢?「涅槃分」--「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的境界。我们在这里不断烦恼就已经得到佛的境界吗?「涅槃分」,「分」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分」,二是「分齐」。

「一分」就是一部份,或者是一小部份,也就是愿生、称名的人,他所获得的利益,所谓「现当二益」,「现益」就是入正定聚,入正定聚就是所得的涅槃的一部份;「当益」就是往生成佛,往生成佛就是全部获得涅槃分。

第二个解释就是「分齐」。「分齐」也是佛教的名相,以现代话来解释就是等级、等位、位置、果位的意思,也就是往生就能够成佛,获得涅槃的果位。现在是获得少部份,到往生之后,就获得了全部份,所以叫做「得涅槃分」。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也就是愿生、称名,也能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三界系业,毕竟不牵。所以善导大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诸经广赞念佛功能

善导大师又说: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因此,很多部经典都在赞叹念佛的功能。有多少呢?统计起来有两百多部大乘经典,都谈到极乐世界的殊胜、称念弥陀名号功德的广大。也因此,天台宗的一位祖师 -- 很有名的荆溪大师说:

诸经所赞,多在弥陀。

善导大师言:三经唯明念佛往生

如果要把两百多部赞叹极乐、念佛的经典一一引用,那时间要很长,所费笔墨要很多,而善导大师在正依经典及旁依经典之中,引用正依经典-- 净土三经,来作为扼要的显明,首先引用《无量寿经》: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无量寿经》在讲什么呢?在讲四十八大愿。由于有四十八大愿,才有极乐世界、才有阿弥陀佛、才有我们的往生。往生净土之因、往生净土之果,都在四十八愿当中。《无量寿经》分为上下两卷,从头到尾都是在说明四十八愿的因因果果。

而四十八愿,愿虽然有四十八,可是,它的目标、它的目的在哪里呢?善导大师斩钉截铁地说:「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是很惊天动地的一段法语。愿有四十八,怎么说唯独显明念佛呢?那其他呢?

这个「唯」,所谓「唯此一真实,无二亦无三」。

「唯」在唯识中有三种含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

「简持」就是把其他的舍掉,独取当中的核心,这叫做「简持」。「决定」就是这个是决定性的、必然性的,不是不定的,不是或然的。「显胜」,把其他的通通隐蔽,唯独显现其中核心的殊胜。所以,「唯」有这三种含义。

在四十八愿当中,乃至在整部《无量寿经》当中,除了说念佛以外,也谈到诸行来迎、也谈到三辈功行,可是,诸行来迎的目的,是要导归念佛必生;三辈功行虽然各有不同,但每一辈每一辈都谈到「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尤其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乃至命终,一念念佛、愿生极乐,当下就往生,就住于不退转的果位,岂不是念佛很殊胜、超越一切、当生成就!

又,释迦牟尼佛「付嘱文」(释迦牟尼佛交待弥勒菩萨将这个法门传持下去的经文叫做「付嘱文」)就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欢喜踊跃称佛名号,就能够得到大利。所谓「大利」,就是「具足无上功德」。在《无量寿经》当中,只有说念佛能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念佛能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没有说其他的行门能获致如此殊胜的结果。

所以,由这些经文,就可以看出四十八愿,愿愿都在导归专念弥陀名号,虽然有诸行往生、有三辈行门的不同,但唯一要导归的、唯一要显明的,就是念佛,所以加一个「唯明」。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如果就《阿弥陀经》来讲,善导大师就没加「唯」这个字,因为在《阿弥陀经》里,只说「执持名号」,亦即只有阐释「本愿称名」,不说三学六度万行,没有掺杂其他法门,所以,它很清楚,就是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所谓「一日七日」,并非只是一日、只是七日,它的含义是「上尽一形,下至七日、一日、一时、十念、五念、一念」,也就是愿生极乐,从今之后就专念弥陀名号,不夹杂、不间断。所谓「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

所以,《阿弥陀经》也是在说专一念佛,必得往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念佛往生者,为诸佛所证诚、赞叹、护念。也就是《阿弥陀经》之中,释迦牟尼佛说明只要专念弥陀名号就必定得到两种果报:一种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另一种是「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当说明这些利益的当下,十方恒沙无量无数的诸佛,立即主动地从祂们的世界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欢喜赞叹、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你们要相信勿疑。」可知,只要愿生、称名,就受十方诸佛的证诚,证明不会虚假、必定往生;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弘扬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十方诸佛也同样在弘扬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佛佛相同,佛佛互相称赞、互相证明,而且也以弘扬这个法门为祂们的出世本怀。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这段文是在解释《观无量寿经》的。《观无量寿经》「显义」是在谈定善跟散善,「隐义」是在谈执持名号,所以善导大师就说:此经(「此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定善、散善的经文中,都只在标出专念名号必定往生。

定善文中,哪一段文标示念佛往生呢?「定」就是十三种定观,十三种定观最明显的在第九种观,第九观说阿弥陀佛的光明: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十三种定观文中,也谈到念佛。

这里「念佛众生」的「念佛」,是心中观想的念佛,还是口中称名的念佛呢?如果从《观无量寿经》最后流通文,释迦牟尼佛殷勤恳切要阿难尊者弘传下去的那段经文来看,就是称名念佛。也就是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持佛名」,不是「观佛像」。

所以说,十三种定观也谈到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那么,散善就是九品,九品之中有哪段经文在谈称名念佛呢?在于下三品,也就是说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都谈到称名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善导大师就说:《观无量寿经》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虽然说到十三种定观,说到三福九品,但目的在于导归「专念名号得生」,也可以说只在标举「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不是在标举十三种定观,也不是在标举三福九品。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费那么多的时间、讲那么长的经文,来介绍十三种定观和三福九品呢?目的在何处?目的就是「唯标专念名号得生」,目的就是导引修定善、修散善的众生归入专称名号。也就是导引圣道法门的修行者,归投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

这段法语是善导大师引用净土三经来说明诸善万行不能跟念佛相比(虽然只是引用净土三经,其实涵盖了一切世界、十方诸佛,以及所有的经典、法门。也就是不仅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当中,念佛都是诸善万行所无法相比的。为什么?因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大愿,是在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之后,经过五劫思惟所发超越十方诸佛的大愿,当中独独选取念佛为往生的方法,而诸行是选舍的)。由此也可以知道,这三部经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三部经都在说一件事情: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诸经所归

这里谈到「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除了净土正依三经之外,圣道门的经典,比较有名、比较被尊崇的经典,有所谓「富贵华严」--《华严经》、「成佛法华」 --《法华经》、「开悟楞严」--《楞严经》,这三部经最后也都在导归极乐,也都在显示念佛的尊贵。

像《华严经》,最有名,可是《华严经》的归终结顶、最后目的,却是等觉菩萨-- 也就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引导登地的十地菩萨归向极乐,才能够快速成就佛果。所以,有所谓《华严经》是「广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小华严经」的说法,也就是《华严经》、《无量寿经》的性质是一样的,目的是一致的。

《法华经》--「成佛法华」,也在说明修行《法华经》往生弥陀净土,如《法华经》〈药王菩萨品〉言:

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
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楞严经》——「开悟楞严」,也在说明众生但能忆佛、念佛,就能「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到了极乐世界,六根对极乐世界的六尘,根根尘尘当下都能让我们开悟、让我们证入涅槃,所以说「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持名念佛是佛法归趣

蕅益大师于《弥陀要解》赞叹、说明「持名念佛」是一切诸佛菩萨、一切经教法门的归趣、目的,而言: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二、杂善难生,故教专念

善导大师《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四三七、四五○页)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极乐无为涅槃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愚痴、罪恶、苦恼的凡夫所发愿、修行、成就的清净无染的报土。极乐世界又名为「安乐世界」,又名为「安养世界」,因为极乐世界是充满平安、喜乐、清净的世界,是无忧无苦、自由自在、无挂无碍的世界,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极乐之乐、娑婆之苦

《阿弥陀经》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世界为什么名为「极乐」?之所以名为「极乐」,是因为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通通断除烦恼的苦,当下证悟涅槃的乐,所以叫做极乐。

《阿弥陀经》有两部:一部是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一部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上面所引用的,是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也是我们常常诵念的一部经。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对这段文是这么翻译的:

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
由彼界中诸有情类,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
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所有的往生者都没有一切身心忧苦(也就是身体的苦痛和心里的忧愁),都没有,唯有无量的清净喜乐,所以才叫极乐世界。

论身的苦、心的忧,有哪些忧苦呢?我们身体的苦有「老苦、病苦、死苦」,我们心里的苦,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但其实身心是互相影响的,身体有病痛的话,一定影响到心理,从而不能愉悦、舒适;心中有所不平、不满,有所忧愁、瞋恚,也会影响到身体,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那么,身的苦跟心的苦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我们有「五蕴炽盛」,这个虚假的五蕴炽盛导致身心受苦。

而极乐世界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论极乐世界的菩萨寿命,是无量寿。《阿弥陀经》说: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寿命无量。「无量」是超越的、永恒的意思。

「量」有多种含义,如:时量、空量,限量、无量。

「空量」就是空间,譬如说长、宽、高;「时量」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限量」就是几斤重、几吨重。但只要有量就有限,寿「无量」就是寿命无限,超越时间。

所以,在极乐世界,没有死、没有老也没有病,因为都是三十二相,都是金刚那罗延身-- 极乐世界没有老病死的身苦;极乐世界都是俱会一处,所以没有「爱别离苦」;都是诸上善人,所以没有「怨憎会苦」;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么,心念一动,当下现前,所以没有「求不得苦」;同时,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没有「五蕴炽盛苦」,所以说「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极乐无为涅槃界」:「无为」就是「涅槃」,「无为涅槃」才能够极乐。「无为」就是没有造作、天性自然,《无量寿经》说:「彼佛国土无为自然。」「无为自然」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就是无为,也就是自然,就是不经过我们凡夫的造作,天性是自然不生不灭的。简单讲,就是它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忧苦,随顺法性,清净无漏。由此可知,无为涅槃就是天性自然、不经造作、不生不灭,无明除尽、真如自性全现的本具之乐,这个名为无为涅槃之乐。

刚刚所讲的,「量」有无量,我们的真如自性,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无坏,而又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广大无边、遍一切处。所以,这种乐是超越相对、是绝对性之乐,是无量清净的喜乐,所以叫做「极乐」。这种境界,《无量寿经》就说: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也就是我们烦恼凡夫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入无为涅槃,享受无为涅槃的喜乐,身体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广大无边,遍一切处,这就是「极乐无为涅槃界」的意义。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不管是依报(也就是国土,所住的环境),或者是正报(就是阿弥陀佛以及所有的菩萨),依正主伴(主就是弥陀,伴就是所有菩萨),通通都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故名「极乐无为涅槃界」。

凡夫的身心境界

我们六道凡夫,又是怎样的境界?

我们凡夫身心所有的一切,都是烦恼的结晶,我们的身体,每一滴血、每一寸肉都充满著烦恼和罪恶,所修行的,都是有为有漏的,不是涅槃的真性。身体还有分段生死,也就是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生死轮回。

而我们的心-- 我们依什么为心呢?也就是以六识为我们的心性。六识就是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六识,既然是根尘和合所产生的,就是因缘所和合的,因缘本身是生灭无常、没有本体、没有自性的,所以它是虚妄的。根尘相对的既然是虚妄的境界,当然所产生的六识也是虚妄的心识。我们凡夫的所做所为,一天当中起心动念,都是以六识为我们的妄心、为我们的主体,都是没有自性、生灭无常、虚假不实的。由虚妄的六境产生虚妄的六识,由虚妄的六识之心(妄心)产生虚妄的境界,就是所谓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因此来往六道,永无休止。

凡夫如果以这种生灭心,来求不生不灭的真常,那就好像煮沙要成饭,缘木要求鱼,是永无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可以执著过去,不可以执著现在,不可以执著未来。只能一心一意专念名号,向著净土前进。

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以道理劝人容易,以道理自修困难,虽然讲我们的心性都是六识,都是虚假的、不是真实,都是造作的、不是清净功德,不可执著,要回归真如实相,清净本性,但我们即使了解,可是做不到,即使归命弥陀、专念名号,也不是当下因为愿生、称名就清净了,还是一样的五蕴炽盛、妄想纷飞,不过在这里是就极乐无为涅槃的境界跟六道凡夫的境界互相比较。

往生极乐,即是成佛

切实而言,往生极乐,即是成佛,因为既无生死即是佛。生死有二: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六道轮回的生死,往生极乐,永不六道轮回,超凡入圣,已是圣者不是凡夫。而变异生死是菩萨阶位初住以上三贤十圣等圣者的心识升华,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破尽最后一品无明,即由等觉证入妙觉而成佛,这是变异生死的过程。

极乐世界既是涅槃境界,既无分段生死,也无变异生死,是故往生,即是成佛,即受佛之涅槃大乐。佛乐即是涅槃大乐,涅槃大乐,唯佛所受。

不论何人,一旦往生极乐,皆受涅槃大乐,既受涅槃大乐,即是成佛。

「无有众苦」即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要而言之,即是无有分段、变异生死之苦。

「但受诸乐」即是「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要而言之,即是唯有自然、无为涅槃之乐。

故大师言「极乐无为涅槃界」,故往生极乐,即受涅槃之乐,即是成佛。

随弥陀之缘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随缘」就是随众生各自的因缘所学的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譬如说参禅、止观、持咒、诵经、拜忏、念其他的佛、修其他的法门,这些都是「随缘」,也就是所修的八万四千无量的种种诸善万行的法门,都是「随缘」,也都是「杂善」。他主要是随自己的缘,而没有随弥陀的缘。如果随各个众生的缘,就有八万四千法门;如果随弥陀的缘,就只有一个法门,就是念佛。这些杂善要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说很难。

「故使如来选要法」:「要法」就是念佛之法,也就是必定往生、往生的正因,叫做「要法」。不是往生正因,都非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要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且念阿弥陀佛是「专复专」,殷勤恳切地交待我们要「专复专」。

善导大师释「一心不乱」

「专复专」是在解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这首偈子是在解释《阿弥陀经》核心的经文。

「一心不乱」,一般都以其他的法门来解释,譬如说以天台法门解释、禅的法门解释,那都是错误的。把「一心不乱」解释为降伏见惑、断除思惑,或者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把「一心不乱」解释为境界的高低。

但善导大师不是那样解释,「一心」就是「专」,因为「一」者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意思就是:随我们的根机,专一地念这句名号,见思二惑有没有降伏、有没有断除,乃至有没有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都没有关系,不讲那些,只讲以我们十方众生的根机,专一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就必定往生。这个就是往生的要法、往生的正因,除此之外都是「随缘杂善」,往生就困难。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种种法门」,扼要来讲,就是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大小、显密、顿渐通通都属于「种种法门」的范畴。这些法门虽然都能够解脱(四谛是解脱的法门,十二因缘、三学、六度都是解脱的法门),可是,「无过念佛往西方」,为什么?因为那些固然也是解脱的法门,但我们做不到;而必生西方的念佛之法,我们能做得到。

所以,经典上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三、一切善业,不如念佛

善导大师《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四七○、四七六、五九二页)言: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这两句是「比对显胜」,以「一切善业」跟「专念名号」相比,一切善业都不如专念弥陀名号之殊胜、简易。

「一切善业」:或名杂善,「杂」对「专」,不如专念。

「回生利」:回向也能获得往生的利益。有此利益,但非无上大利,与念佛之利不能比,从任何方面来讲都不如专念弥陀名号的殊胜之利。何故?略说有三:

一、顺佛本愿故:专念佛名是第十八愿所言之「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即是专一念佛之意,是正定业,必得往生。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今,弥陀已成正觉,因此,「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故释尊于第十八愿成就文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余行余法,皆无此利。若不念佛而修余行,则需要回向,否则不能往生;虽可回向,与佛疏而不亲、远而不近,而且功德少、力量弱。

二、机法一体故:弥陀名号即是弥陀光寿之体,专念弥陀名号即是与佛机法一体,不相分离,是亲中之亲、近中之近。《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念佛,佛念你。善导大师说:「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因此,「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凡夫只要称名念佛,当下与佛相应,感应道交,不假方便;如以箭射地,无有不中。若不念佛,则无此功能、无此利益。

三、佛光常摄故:弥陀名号即是弥陀光明,善导大师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专念弥陀名号即是在弥陀佛光当中,平生常蒙佛光摄护不舍 --《观无量寿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临终亦蒙佛圣亲来迎接--《小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即得往生,极乐国土」。若不念佛,则不蒙佛光摄护——善导大师说「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又说「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这两句与上两句的意义大致相同。「万行」即是上两句所言之「一切善业」,「俱回皆得往」即是回向也能获得往生之利(回生利),但都不如「念佛一行」之最尊贵最殊胜,其理由亦如刚才所说的三点内容。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念佛之人,观音、大势之等觉大菩萨自然成为他的同学、朋友、兄弟,这是何等的殊荣可贵!《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释尊赞叹念佛人是芬陀利花,如此赞誉,是世上最崇高的赞誉。善导大师解释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如此赞誉,也是世上最尊贵的赞誉。观音、势至是念佛往生极乐的,我等亦然,虽有先后,但「师同、心同、往生同」,故念佛人与二位大圣是同学,亦是兄弟。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念佛有如此殊胜绝比之利,故弥陀示现之善导大师殷勤地「普劝有缘常念佛」,希望我们大家也彼此相劝,自信教人信。若不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则一切善业万行皆无此功能、无此利益。

第四节  念佛的利益

「乃至十念」已经讲过三节。第一节是就「乃至十念」四个字的含义作解释,并说明所谓「念」是以「称名念佛」为主。第二节举出阿弥陀佛为什么发念佛往生之愿作为祂的根本愿,引用法然上人的《选择集》作为说明,也就是之所以以念佛为往生的根本大愿、而不以其他所有法门、所有行持为往生的根本大愿,是因为念佛具有「殊胜」跟「容易」的特点;除了念佛以外,对往生来讲,都比较不殊胜而且非常困难。第三节引用善导大师三段法语,以念佛跟诸行作为比较。现在进一步就念佛的利益来作阐述。

一、真实之利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对自己有利益、对别人有利益,对社会、国家有利益,乃至对现在、对未来都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那所作的事情就未必有意义。当然,这个利益并不是社会上所讲的那种官商勾结、贿赂的利益,或者是名闻利养的利益,而是对我们现世生活有确实需要的利益,以及对未来解脱有绝对的利益 -- 这是我们真正所要追求的利益。

学佛有利益,念佛更有利益,尤其是念佛这种利益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在我们的根本经典--《无量寿经》一开头就有一段文,清楚、明白、简要地显示出来,这一段文是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段经文称为「释尊出世本怀文」,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现世间,祂的目的何在?释迦牟尼佛以大慈大悲之心,悲愍我们三界六道轮回的苦恼凡夫而示现在印度的伽耶城成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祂的目的是为了给我们「真实的利益」。这部经的宗旨是在显扬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念佛法门,所以这里的真实利益就是「念佛的利益」。也就是说念佛最终能够离开六道、往生成佛。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而成佛谈何容易?但是念佛本身是「当生成就」的,「一生成办」的,所以这个利益才是我们能够拥有的利益。

《无量寿经》里面又有一段话:

专求清白之法,
以惠利群生。

也就是说,当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旷劫以来都是勇猛精进地在累积「清白的功德」,也就是「无漏的功德」,「以惠利群生」,来赐给我们,使我们拥有祂的功德的利益。

《无量寿经》也有一段文叫做「弥勒付嘱文」,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将念佛法门继续弘传下去,这段文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文的含义是:只要我们闻说阿弥陀佛的救恩而欢喜踊跃,此后呢,执持名号,专一地称念这句名号而愿生极乐世界,那么就应该知道这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利、拥有了大利。这里所说的「大利」,是指什么大利呢?就是「无上功德」。既然是大利,就不是小利;既然是无上,就不是有上。而这里所说的「大利」也好,「无上功德」也好,就是指念佛的利益。所以,念佛本身就获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在《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也说:

我见是利,
故说此言。

释迦牟尼佛以祂无漏的佛智,所发现的这个利益,当然跟我们凡夫所见的利益,境界是天差地别的。那么,释迦牟尼佛所见的利益是什么利益呢?依据《阿弥陀经》所讲的是:只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一心」是不二心,不二就是专;「不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只要尽形寿专一称念这句名号,不夹杂、不间断,这样的话,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显现,来安慰他、保护他、迎接他,这样当他命终的时候,就不会散乱、不会颠倒,而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所看到的利益,所以将这个利益、将这个法门演说在《阿弥陀经》之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