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逃亡”二战史上最辉煌的一次大撤退

个人日记

  特别逗的是,当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去援助,几十万军队刚一进去,比利时宣布投降了,这几十万军队得赶紧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敦刻尔克,于是几十万大军就陷入了绝境,前边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后面是穷凶极恶的纳粹装甲师,眼看几十万人就要全军覆没。这时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幕奇迹,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以英国远征军为主。英国是典型的实行志愿兵制的国家,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他的军人都是职业军人,所以尽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那种老兵。如果这些人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就意味着在英国没有人会打仗了。丘吉尔当时已经做了首相,刚一上台,就赶上这么一件恶心事儿。于是丘吉尔说,如果这支部队全完了的话,我们就得靠童子军来保卫英国了。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们从海那边接回来,英国海军专门制订了发电机计划,由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馆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明轮船都调动起来,私人游艇,英国沿海私人游艇全都去,九天九夜,33万多联军士兵被抢救回了英国,其中英军20.6万人,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就是这20.6万的职业军人,回到祖国,人人都是当班长、当排长的料,如果一扩军,久经沙场的老兵,比丢失的武器装备重要程度要高得多。在敦刻尔克撤退的时候,当英国人面临亡威胁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在排队,轮到我撤我就撤,齐腰的海水,冰冷啊,在这样的海水中站上几天几夜毫无怨言,一到下午四点,绅士们在海滩上烧茶喝,这个时候,德国飞机来轰炸,一颗炸弹,溅起沙子,溅到茶杯里来,英国人第一个反应是,德国佬真讨厌,泼了再烧一杯。这叫“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大家都这么从容地排队,最后都能跑。
  每一支部队撤退的时候,师长是最后一个走,当时蒙哥马利将军就是师长,他最后一个走,我确保全师每一个官兵都已经上船了,师长才上船。他不是说,打到这儿来,当官的先坐着飞机跑,当兵的在那儿不管了,那就完蛋了,军官都是最后一个才跑,士兵先跑。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兰的格洛斯特公爵,不知道他是国王的堂兄还是堂弟,驾驶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到海峡对岸,接那些农民、矿工、渔民、售货员、素不相识的大兵,结果公爵父子俩,用自己的游艇,救回来300名英国兵。9天9夜,这爷儿俩,救回来一个营的英国兵,那个游艇能带几个人?9天9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公爵还牺牲了,然后他的儿子,小格洛斯特勋爵又驾着船去救人了。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他能称霸世界300年。
  英国人被德国人包围了,只要船一出海,就被潜艇击沉,所以英国急需水手,而英国恰恰是一个生产水手的国家,从国王到老百姓,都是合格的水手。于是国家设个招募站贴出布告,国家现在需要水手,请大家去报名。每一个招募点,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而且这队伍当中,经常是祖孙三代跟着排队。谁都知道出海是九死一生,一出海就被德国舰艇打沉了,那你就回不来了。但是,大家都在那儿排队,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去奉献,不要给钱,你看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了,大家毫无怨言。
——炽天使之名摘自《历史是个什么玩意》袁腾飞著

文章评论

炽天使之名

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了英军的有生力量,为日后同盟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那雄耐耳

執政者往那里帶,人民自然往那里走,武漢保衛戰蔣中正夫妻六次上前綫,武漢市民還有逃跑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