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傳播的一個念佛的最簡單的方法”
个人日志
慈師傳承
“龍樹菩薩傳播的一個念佛的最簡單的方法”
(業無所屬的念佛方法)
摘自《即行果地覺--為利眾生而成佛》(15讲)
我可以根據龍樹菩薩的一個傳承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嘗試,嘗試用幾分鐘來念龍樹菩薩傳播的一個念佛的最簡單的方法,使我們的心有一個專注的念誦,通過念誦的回歸。這個回歸呢,我們再來體會我們心作心是的一個現行,一個現行,就是先立愿,再看法所依,再看心智所歸,是不是跟這個心愿、念誦相應。我們可以做一個簡短的實踐,要是得以方便,那我們慢慢地可以用這個方法,希望大家有一個好的收獲、與法相應的一個體驗。有沒有龍樹菩薩的像?不管哪兒有拿一張。(弟子:有,有,有)哎,對,對對,去取一張。
我們就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體驗一下這個業無所屬的念佛方法。這個念佛方法呢,是古來以久大家都在一代一代地都在傳播、都在實踐,那我們今天就用一用。因為在這個佛教的這個教法的傳承中呢,實踐是很重要的。再一個呢就是一些意識引導、思想引導、知見的引導也十分地重要。
佛教講法無自性,業無所屬,那我們用一個什么樣的方式呢?
第一步:
我們每一個人呢,先來把這個業無所屬,法無自性,作一個明確的自我提示。就是我們這個身份呢,是沒有身份的,每一個人的身份呢?是沒有身份的。這個提示一定要清晰,我們下面的引導念法才能成為事實。說我們這個人呢,是沒有一個固定的身份業力的,這就是隨順法無自性呢,做這樣一個自我提示。這一點呢,不管你有沒有意見,你先要做這樣一個自我提示。那后面我們就有很多……,念誦的方便就簡單了。
念誦的方便,第一個一定要清晰這個,這個色身呢是名字,不叫張三、不叫李四,現在我們來安排它,我們每一個人重新來安排它,來重新安排它的身份。修行無外乎是讓我們走出自我,走出自我!
我看他拿來這個像,跟大家有一個什么樣的緣分?因為要是不實踐呢,有菩薩提出來,我感覺到也是有一些比較莫名。啊!娃娃像,(弟子:他不是娃娃像,是雍和宮的那個)還是娃娃像。好、好,很好!大家娃娃一次啊。
看著這個像了,現在這個像是鏡子,你原來那個自我呢,你看到這個樣子那一刻鐘呢,你那個自我就變成他來了。
這個像呢我們叫龍樹菩薩,是我們中國大乘八宗中的祖師。
現在呢,你看到這個鏡子了,就照見你原來的樣子了。你要認同這個東西,不認同這個東西,我們后面的念誦就不會成為事實啊。
我們念:南無龍樹菩薩摩訶薩!三稱。這三稱呢,南無就是皈依、如是、相應,本來如是,無二無別。
那就隨我念:
南無龍樹菩薩摩訶薩
南無龍樹菩薩摩訶薩
南無龍樹菩薩摩訶薩
這個第一步呢一定要確認!現在呢,他跟你無二無別。你先不管其他的,這個地方你一定要確認了。
第二步:
我們下面念的是他的一個傳承,什么傳承呢?他的一個念佛方式。
我們在念他這個念佛方式的時間呢,他就不是他了,現在我們是他,但是我們一旦念龍樹菩薩這樣一個名號呢,他就不是他了,我們就要是他了。那這個鏡子又變了呢。你要是他了呢,那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就變成他了。
為什么要有這樣一個變化過程呢?
我們原本是這個樣子,我們念龍樹菩薩的時間呢,那我們就是龍樹的樣子。思維、意識、整個生命狀態都要是他的狀態。我們就要改變自己,先改變成他這個樣子,你閉上眼睛,自己的生命意識都是這個樣子。閉上眼睛哪怕是一刻鐘。啊!
我照見鏡子了,這個龍樹菩薩摩訶薩跟我呢無二無別,我這個色身、意識,乃至說思想,跟龍樹菩薩無二無別!一刻鐘就行,半分鐘也行,閉上眼睛觀察一下就可以。
然后呢,我們念一個
嗡啊吽梭哈
嗡啊吽梭哈
嗡啊吽梭哈
嗡啊吽梭哈
把它確立下來,這是我們等于裝藏一樣的。裝藏了,過去你那個人的思維意識呢是你過去的業力習慣指使,現在呢這個“嗡啊吽梭哈”把你裝藏了。
你像龍樹菩薩一樣。你看天公在給我們作媒!那你這個意識和龍樹菩薩就重新組裝了我們這個身、口、意、智、方便智,重新組裝了一次!
自己閉上眼睛默念“嗡啊吽梭哈”,想象自己跟龍樹菩薩無二無別的一個樣子。就那樣觀察、就那樣想象就可以。
因為“嗡啊吽梭哈”把我們重新組裝了,身、口、意、智、方便智,全部重新組裝了。好,那么組裝了,你這個龍樹菩薩跟你無二無別的樣子呢改變不了了,這一刻鐘是改變不了了。但我們再念下邊的這個名號的時間你還得改變,現在不能變,現在不會變了。現在你這個狀態要跟龍樹菩薩呢……不能亂變了,變來變去是不行的。因為你有這樣一個觀想念誦的過程了,就能有一點點觸動就行哦,不要真不真、假不假啊,有一點點觸動就行,意識的這種過程就可以。
第三步:
我們來念龍樹菩薩所傳的一個,與阿彌陀佛相應的這樣一個念佛的一個方式。
那我們合上掌再來念誦,龍樹菩薩就變成這樣一個,這樣一個樣子了。那這個龍樹菩薩是誰呢?念誦者,念誦者!我念一句,大家就念一句: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好,然后閉上眼睛,慢慢地心念、默念,觀察阿彌陀佛世尊與自己無二無別。從光相、身相、色相,自己能記憶的一點點都可以,那樣觀察就可以。繼續念這個: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南無如來 應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阿彌陀佛世尊
好,我們都回到現實中來。我們剛才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呢,就是一個引導性的夢一樣的,從我們現在的一個現狀觀想與龍樹菩薩無二無別,雖然很短暫。然后呢?念阿彌陀佛名號,回歸到阿彌陀佛這樣一個樣子,然后再回到我們這個現實的狀態上來,這樣一個夢一樣,一個意識的一個自我轉換的游戲。
這個游戲呢,要使我們了解、這就體現了法無自性這樣一個感知,我們要隨順這個意識游戲做習慣了,那我們就會知道我們為什么可以念佛,可以念智慧,可以念煩惱,可以念圓滿,可以念清凈,那智慧圓滿清凈可以起到它不可思議的作用。念佛可以起到它不可思議的作用,念業力習慣可以起到不可思議的作用,這個作用重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去體驗。
做這個游戲呢,意在使大家明白我們的意識在不斷地做游戲,不斷地在轉換身份、相換角度,那我們怎么來讓自己的意識健康、主動、清晰、圓滿呢?
那我們剛才學了一個簡單的游戲的方法、變換的方法、很尊貴的一個方法。那么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坐在某個位置上,坐在某個因緣上,跟人交往的時間可以這樣去觀察,這樣去思維,這樣去換位,這樣沒有位置地去選擇一個位置。
那我們作為一個念佛者、憶佛者、念菩薩者、憶菩薩者、念業力者、運用業力者,那我們的念力所知就會達成一種,一種狀態、一種效果,乃至說一種修持,一種自我意識的引導與作用。
那這個方法很簡單很簡單,但是我們要是沒有認真地去實踐過,我們就不知道念佛跟佛相應,念菩薩跟菩薩相應,念自己的業力跟自己的業力相應,念他人跟他人相應,這樣一個意識選擇作為的作用力,那我們通過這樣一個念誦、這樣一個實踐,我們了解了這樣一個作為的力量,那我們下邊去憶佛念佛呢,就會給我們的心靈、意識、作為帶來極大方便。
在古來已久的念佛中呢、教法中呢?一定是這樣的,有實踐、有教導、有引導這樣的念佛方法的。那我們現在念佛中的人大部分走了一個死角,就念自己的所知、自己的意識、自己的記憶、自己的習慣、他人的業力、他人的習慣、交織的業力、交織的習慣,而不是知道念佛與佛無二,念菩薩與菩薩無二,念他人的業力就與他人的業力無二,無二!
那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念頭的敏銳的事實,它是不可思議的一個事實。我們怎么運用這個意念呢?下面我們就慢慢變得,我們主動起來,應該主動地會運用自己的意識、意念。
許多人在這個地方呢?實踐習慣了,我們就很方便了,有時候修法呀,你就可以憶念一個這個法則的成就者,你閉上眼睛一合掌一稱念他的狀態,你就可以跟他相應,跟佛相應,跟菩薩相應,跟某個善知識的教法因緣相應,很快一合掌一意念就相應了,不需要太多復雜的程序。
像這個軟盤一插里邊的內容就改變了,硬盤就這么個硬盤,不斷地換軟件就可以了,這個軟件的程序完全可以突出地表演我們的需要,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軟件,我們就可以裝上什么樣軟件的程序,使它發揮作用。那我們的意識呢,就由軟件的這樣一個意識的這種攝取的,就有這樣一個軟件的直接的一個作用。因為現在大家都玩電腦嘛,這個軟件我們都熟悉,對不對?你一換它就變了,那個硬盤那硬件就那么個硬件,程序調整一次,軟件一調整,馬上內容就變了,作用力變了,那我們這個人的意識呢?亦復如是。
現在的科學業力已經達成這樣子了,那我們對自己的意識、身心運用,為什么不能,達不成這個樣子呢?我們不會有障礙,那我們做這樣一個類比,大家都可以去觀察去實踐,那我們念佛就變得輕松了。
哦,念佛,原來是在念佛,我輸(入)了“從念業力,念自業、他業、共業中都走出來了,再念佛”,與佛身心相應,這個方法不難,那你下去就可以去做,體驗它呀。
因為這樣念佛呢,你就知道啥叫念佛,啥是念菩薩,啥是念自己。
文章评论
妙善家缘*妙法莲花
南无阿弥陀佛 ![em]e163[/em] [em]e160[/em] 一心念佛,即是摄六根不散乱,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若能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证得念佛三昧,临命终时,往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