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侃禅白话做人 】
个人日记
【俗话侃禅白话做人】 -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喜爱。 禅宗是唐宋时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这些洋溢着活力、充满着自信的禅师,生活在青峰翠岩下,枯藤老树间、他们互斗机锋、棒喝交加,指天笑月,潇洒风流。他们认为出家的真正原因不是逃避尘世的喧扰,而是探求智慧的特有方式。因此,他们强调自尊、自信、自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母胎中,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孕育出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它流光溢彩,博大精深,洋溢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范和魅力,蕴涵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宗教智慧和人生智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座独特的丰碑。西方人没有创造过这种智慧,可以肯定地说,从来没有创造过。因此,可以说禅宗智慧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迷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放射出哲理的光辉,照亮了一千多年来的人生之路。 进入大彻大悟境界的禅师们,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肯定自我,热爱人生,注重创造。他们的灵魂自由、奔放、果决、豁达、充满自信。他们不再是晨钟暮鼓中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苦行僧,而是潇洒自在、超然物外的智者。昔日古佛青灯旁的死气沉沉,被寄情山水的生龙活虎所取代;昔日坐禅守戒的寂寞,被神交天地的自由所取代。他们落拓不羁的潇洒风格令后人倾倒,他们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令后人拍案叫绝,而他们超然凌越的大智大慧,又让后人望尘莫及,赞叹不已。 一千多年来,禅宗吸引了不少文人士大夫,从而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禅可以使人们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使人们把世俗的功名富贵看得淡些,再淡些;可以便人们生活得洒脱些,再洒脱些。禅宗是中国文化的杰作,通过历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就会黯然失色。 在公元十二世纪左右,日本来华僧人荣西将临济宗禅法传入日本。公元十三世纪时,日本来华僧人道元又将曹洞宗禅法传入日本。从此禅宗不仅在日本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深深渗入了日本人的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日本文化的支柱。 二十世纪初,铃木大拙等人相继把禅宗传到欧美,使东西方文化在更深层的精神领域中交融,西方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发达,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感情;现代生活的速度和节奏,加上经济危机,使人难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西方人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是异常的空虚。在一些人看来,禅宗无疑是挽救西方人心理危机、填补心灵空虚的灵丹妙药。在今天的西方,禅学机构和禅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禅宗已经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在中国文化中,只有禅宗才算得上是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 在当今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也兴起了一股势头不小的参禅风,从政界要人到普通员工,无不利用节假日到寺院拜师访道,向现代的禅师请教如何去除人生的烦恼,如何才能生活得洒脱自在。 于是人们纷纷称道禅的妙用。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当你被人生的种种烦恼包围之时,读一点充满人生智慧的禅宗语录,可以帮助你进入一个无忧无虑的境界;只要有禅宗的智慧之光在你的心灵照耀,你就会变得旷达洒脱,活得自由自在。于是乎,禅宗智慧为处在利欲纷争的世欲人生注入了一股除去烦恼的清泉。 其实禅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去除烦恼,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而是要人们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挥人性的光明面,扬弃狭隘和自私,培养智慧和爱心。可见禅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人生的,更是理解人生的一把特殊的钥匙。 禅,并非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禅,其实就在你的生活之中。禅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从禅意盎然的禅师语录中能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摆脱一些尘世的烦恼,从而生活得潇洒自在些,然后再进入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剧。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