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气(千字文)

个人日记



                               
 

 

 

 

 

 

 

 

 

 

 

 

 

 

 

 

 

 

 

 

 

 

 

 

      图片               
                                                           静气
                                                             文/梅一梵

        静气是一种优雅而崇高的气质。自古以来的圣贤之士,都是安然内敛、宁和大气之人。
        静气也是一种美好的心智和境界。如一泓秋水,映照山月;如禅茶一味,淡泊安适。一个“静”字可以固守本真,包容万象。从“静若处子”中可,见少女天真扑蝶、童子挑灯应答;从“静气若兰”中,可见一朵花幽幽其香、一品梅静等雪来。此情此景,生动活波而意韵天成。

       一个人想要成智者,必须具备一身的静气。静气不是与生俱有,需是长期修炼而得。
       若要修得一身静气,必须以沉静从容的态度,远尘嚣、薄名利;清欲念,养神智。把身心体魄完全投入大自然中,与青竹、野花、雀鸟共饮一清泉,同食树上果。沾青山的灵气与水韵,集万象之美于一体。在此间你可以是溪中一寸两寸三寸之鱼,是枯木逢春的老藤又发新枝,当然也可以是人间草木的任意一种。抖落一身尘埃后你只需静,静在净中,静在只听花亲,只闻鸟欢。而释怀忘忧,无你无我,便是留在世间最淡薄的深情。
图片
       如此说来,这样甚好。难怪自古至今的文人雅士总爱隐居深山,心向田园。原来,只有汲取了山野中的静气,才能让灵魂如溪水一般明澈轻快,如草木不骄不躁而意韵天成。静能养生,生万物,万物生;静也能开悟,开慧根,悟事理。身具静气的人心无旁骛,临危不乱,继而把生死置之度外。能汇聚一身静气并且把静气发挥到极致的人,才是自信矜持的高涵养、深谋略之人。诸葛孔明的空城计,就是把静气应用到四两拨千金的标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静不是懦弱不作为,而是十面埋伏中暗藏的杀机和风暴。“此时无声胜有”,即是风暴来临之前的预兆。古人曰:“每逢大事必有静气”。可见静气不但能让宁静中蕴藏的力量势不可挡,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以等待对突然的上乘之变通。 所以说想要成大器,必须收起浮躁和虚荣,以静养神、育智。以气生万物,载万物。 
     
       庄子曰:“圣人之静,就是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以搅挠他的心志,所以能静”。可见静气也是一个人身上沉积下来的气节。拥有静气之人,能守住静气才是关键。守得住静气才能守住根本,守住根本方能承载、能背负、能胸怀谋略而泰然若之。大智若愚也是静气的一种,大智若愚者大都明事理、通心术。遇事冷静而不多言,胸有成竹无需争辩。
       养一身静气的过程必定是寂寞的,需要我们以宁静致远的态度享受寂寞。以纯粹雅洁的情怀,归向千山去。
                                                                      
 待修 2015-8-24 14:16
                                                  



 


文章评论

飞雪猎人

无论身处何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便非凡人。面临危境,若能气静神闲,心无旁鹜,无我无你。定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