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秦桧
个人日记
前言:上网,不喜聊天,独爱闲逛空间。因网络非御用之刊,道我喜,说我忧,露我心迹,叙我理想,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情操高低,一览无遗。
看过多篇为汪精卫、李鸿章、袁世凯抱屈叫冤的文章(唯独秦桧还屈辱地跪在岳飞坟前),大都是喜欢极端否毛的自称追求自由者。每遇原创,我必留言:“还有秦桧呢?也写一篇歌功颂德、平反昭雪的文章啊!”
可时至今日,还未有幸拜读一文一字,无奈,只得亲自操刀代笔,鹦鹉学舌,贻笑大方也。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少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鸿鹄之志。登政和五年进士,补密州教授。继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学正。
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汴京,派使索求三镇,桧言:“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三上章辞。十一月,百官在延和殿商议,范宗尹等七十人坚请割地,桧等数人力持不可,其卫国之志,令众大臣汗颜不已。
靖康二年,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共议立张邦昌,众人失色不语,独桧凛然大义,尽死以辨,自言世受皇恩,将不顾斧钺之诛,愿复嗣君位以安四方。
金人怒,遂掳二帝与桧等北迁,深入不毛,舌战敌酋,斡旋未果。无奈,计斩金监,携妻带子,间道奔南而来,自燕至楚二千八百里,逾河跨海,翻山越岭,昼伏夜行,风餐露宿,经千辛历万苦,历时数月,终归故国,其拳拳之心、眷眷之意,时人莫能与之比。
是时建康,兵荒马乱,朝野上下,一片凄惶。桧迎难而上,扶助康王,上整下殇,遂成偏安之势。
时江阴人士岳飞,自恃胸有数点用兵之才,凭一蛮夫之勇力,借“勤王”、“复国”之势,招兵买马,悍然北击,迷得士卒同心,愚民拥戴,所向披靡,有直捣黄龙,迎回二帝之气势。
当是时也,朝野上下,众人皆醉,盲目而欢也;唯桧独醒,为君而忧,夜不能寐。桧虑此战后果有三危也:一曰、金之沃土,广袤千里,且雄兵百万,战将千员,飞以数千岳家军,无异“以石击卵”,徒惹金军虎狼之师,国将危也;二曰、飞胜,二帝归,古人云世无二主,今有三主,天下将乱,“维稳”之局,势将一去而不返也;三曰、飞胜,挟二帝以令天下,宋将复履汉尘,飞乃操贼再现也。
桧与帝密室会晤良久,为社稷之安康,众臣之荣华,天下之苍生,遂发金牌十二。
飞归,傲其功,恃其军,竟怒斥相,藐视王,结交朝野上下,以壮其声威,大有“逼宫”“禅让”之悖举。帝怒、桧忧。故忍痛斩飞于风波亭旁,遂使大宋脱逆天灭族之祸,得长治久安之福。
有莽夫世忠质曰:“飞何罪?”桧虽愧其心,明必行,知为君分忧,义不容辞也。其儒之风范,士之高洁,又羞于巧捏其罪,伪造其证,嗫嚅半晌,“其事体莫须有”也,唯唯诺诺,扭扭捏捏,愧愧疚疚,何其坦诚可爱也!
事毕,桧献策“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欲救南北于水火。及乃亲草与挞懒求和书。
割淮河、大散关以北为金,时人议之卖国,桧曰:留与后人决断;年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众臣责难,何不改善民生,桧曰:救金即救宋也;帝觉俯首称臣羞辱太过,桧曰:明君不拘小节,此乃泱泱大国,谦谦君子之风范也。
于是,上下皆欢。赢得偏安上百年,若非后辈背信弃义,撕盟毁约,联蒙灭金,时至今日,江南之地,还姓赵也!
帝觉皇位安稳,龙颜大悦,盛赞:“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盖闻二帝、母后消息,又得一佳士也。”
桧赤胆忠心,可昭日月也。自此,皇恩浩荡,帝亲书“一德格天”扁其阁,命绘桧像,赐缗钱金绵,妻妇子孙皆加恩,并开赐将相祭器之先河。时人谓桧德赛周公,功追姜尚,才逾萧何,忠似比干,古之贤人皆不及也,遂尊之为“圣相”,赞之为“元相”。
桧居相位十九年,上不忘君恩,下思虑草民。面对乱世,从未畏难,曾作诗以明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常握难民之手,竟语声哽咽,眼泪潸潸,叹曰:吾为黎民,已尽微薄之力,只是还未尽人意也!
桧主政,黜高官,去豪强,先后罢相范宗尹、吕颐浩、赵鼎、张浚,弹劾如枢密院编修官胡铨等十多位要职大臣,削众多不从令的官员之特权,斩军中豪强岳飞、岳云、张宪等于马下,触皇亲国戚之利益,将晋安郡王每月俸禄减少二百缗。
桧相位十九年,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为国求才,外举不避奸,内举不避亲。其子秦熺才华出众,亲修国史,位至福国公。孙子秦埙试进士举,省殿试皆为冠,却谦让状元,屈为探花。埙修撰实录院(宰相子孙同领史职,前所未有也),后官至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桧在相位期间,废官员终身之弊制,倡能上能下之新风,执政者骤升骤降,有任个月,有任半年即被罢去,长者王次翁,也不过四年耳。
为正视听,弘忠君、斥卖国,桧禁私作野史,其子熺亲录时政。邪说异议之文,必将焚之。是时,献言者众,歌盛世之诗,颂桧功德之文,传唱于朝野内外。
桧,在相位十九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之功则欲大之,己之功则欲掩之;人之过则盖之,己之过则增之。十九年间,谋臣良将填其室,绫罗珠宝充其库。
桧在相位十九年,励精图治,杭州城内,达官贵人豪奢如昔,西湖之上,笙歌曼舞,轻风微醺,游人如醉,若汴州南迁,长安重建。江南太平盛世,处处山外青山,楼外高楼,南民安居乐业,真文景再现,贞观重生。
绍兴二十五年,帝加封桧为建康郡王。是夜,天陨巨星,桧寿终正寝。帝闻之,唏嘘再三,赠为申王,谥号“忠献”。大金也美誉加其身,赞之“友谊使者”,授以“草原牧民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也”。 桧在相位十九年,因政绩卓著,且不随波逐流。因而遭宵小之辈,奸佞之徒,造谣毁谤,群起而攻之,曰:桧两据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败伦。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其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乃国之大贼也。
开禧二年四月,追夺秦桧王爵,改谥号为“谬丑”。
呜呼!桧终其一生,盖棺也不能论定矣。
悲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桧,赛前朝之诸葛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桧,后世之屈原也!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桧忍辱负重,乃国之释迦牟尼也!
深谋远虑,远交近攻,慷慨施予,如弃草芥,桧,乃前朝之温相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桧,真仲淹再生也!
悲哉,秦桧! 哀哉,秦桧!伟哉,秦桧!
后记:人皆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国人喜欢对伟人“以一眚掩其大德”,对奸人“以一德掩其大恶”,以为掬一滴而知沧海之深广,拈片石而懂泰山之厚重,登颗星而知宇宙之无穷。
秦桧,不做裸官,曾抗议割地,反对另立,但不能改变其罪恶的一生。前朝往事,今谁亲眼可见?而未曾远去的历史,人健在,物未消,还可胡言乱语,黑白颠倒。何况千年前的是非呢?史书,历来是皇贵们御用的花车,真实的,我们还未见过。
好在,我非名人,否则,宵小之徒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又经无耻之徒摇旗呐喊,附加佐证,吾一世之英名,数十年清誉,将毁于一旦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