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风貌-- 游览随笔

走走转转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每年踏青时节都会去祖籍
寻找老无锡的元素,谁让我怀有深深的祖籍情结呢?

    听说千年运河无锡南段申遗成功,并已开发成古运河景区,于是前往游览。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河段之一,已有2500多年历史。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京杭大运河自古在无锡是穿城而过的。后来在城外开挖了新的运河,以承担运输功能,而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则成为了无锡新的旅游景点--无锡古运河风景区

    
无锡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历史上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

    可见这条河当时不仅是在交通和农业灌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军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条河不仅是无锡最早的人工河,应该说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了。

    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
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乘船下江南到此巡游。如今,这条河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无锡三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和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

    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去无锡,住在运河南段的南下塘姑姑家里。姑姑家
枕水而筑,前门临街,后门临河。两边民居高低错落,屋与屋最窄处1.8米,打开窗户互相握手,推门就见古运河,家家有码头河埠,河水流经窗下,河水很清澈,洗衣、淘米、洗菜都在河里
 
    
古运河无锡段的精华长达一公里申遗成功后会是怎样的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呢?还能找回儿时的记忆吗?
    
    游览古运河就从跨塘桥开始。记忆中的跨塘桥是一座古桥,因横跨塘河(古运河)而著名。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后经民国28年间及1971年两次改建桥形为平板水泥桥梁。数不清小时候几百次跨过这座古桥去姑姑家,可这次却发现古桥的斜坡陡了很多且引桥也短了,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了差错?看桥堍边的桥梁介绍,方知因城市交通规划,古桥已被拆除重建,难怪视觉上产生了差异…

    
重建的跨塘桥是石质拱形桥,桥梁高6米、桥宽4米,东西各有20级人行踏步。新建的跨塘桥现在是「无锡古运河风景区」中的一个观景桥。

    跨塘桥
连接着运河两岸,站在桥上向东望去是南下塘,望向西看是南长街。

    南下塘与古运河平行的古街,行走在青石板上,寻觅着已逐渐退去的印记。

    古街巷口新竖了一块牌楼,上书“南下塘”。穿过牌楼迎面就是庙桥,庙桥疑似重新翻建,巷口左边17号民国二十三年建筑南区海宁救息会”的外墙已被粉刷一新。慢慢走、慢慢看,抬头依然可见凌乱的电线,发现老街上的房子十有九空,原先的住户搬离之后改造成了老虎灶、茶馆、馄饨店、皮匠铺、藤椅作坊等手工作坊,也有一部分民宅修旧如旧后,“更新换代”了新的主人,取而代之的是 王兴记、忆秦园、世泰盛、陆稿荐、惠山泥人等无锡本地老字号商铺。说是还原“江南水弄堂”的风貌,可我的感觉是多了点商业味道。

    当我走到
南下塘73号门口时停下了脚步,这原本是我姑姑的老宅,石板街,窄弄堂、向阳而开的镂花门窗,后门河埠石阶,这间老屋我是太熟悉了,毕竟我在这里生活的过啊!因配合古运河景区的规划,5年前表哥家已搬迁别处。如今,修缮后的老屋门楣上高挂“八尺楼”招牌,经营着正宗的无锡第一面。

    我
站在门口伫立了许久,有街坊邻居上来与我闲聊,知道我是原屋主人的侄女,便滔滔不绝的拉起了家常和往事。闲聊中得知 95%的原住民已搬离了这片土地,几百米长的南下塘只有剩下5%不愿搬离的土生土长的高龄老人。经过修缮后的南下塘生活设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而老宅的房价已涨到每平米5万,但他们仍然不愿搬迁,仍然留守在运河边。我想,这些无锡土著老人,生活在运河边安逸、自足,对运河怀有深深情结这就是他们不愿搬离运河的缘故吧~~
  
    南下塘正因为有了这5%的原住民的存在,也就
多了几分生活气息,成为了“最无锡、最江南”的一条古街。老街上除了增添“老字号”还恢复了“和平书场”、“阿福茶楼”。书场里琵琶诤诤,唱词婉转,吴侬软语嗲到骨子里。花上几十块钱就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苏州评弹和江南戏曲,江南水弄堂的“声色”风情,也因而柔媚了许多。

    行走到
南下塘的巷尾古运河的大公桥桥堍时,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原本“永泰丝绸厂”旧址已改造成“中国丝业博物馆”。这大概是继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民族音乐博物馆之后无锡的又一个“国字头”博物馆。

    
“中国丝业博物馆”占地25亩,进去参观要20元的门票。博物馆展厅由五幢民国时期、西式风格建筑构成。馆内全景展示了百年无锡乃至中国丝绸业发展走过的辉煌历程,记录着昨日的辉煌,也为游览古运河景区注入了新的内容。

    参观了
“中国丝业博物馆”后,直接来到清名桥。清名桥横跨无锡古运河,是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是无锡最高的三座桥之一,也是最著名的景点

    清名桥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桥长43.2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记得小时候在桥上玩耍的时候,常常数石阶,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但现在人们看到的却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的。

    
在无锡人的心目中,清名桥在历史上的繁荣就象那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一样,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繁荣的象征、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变迁。也是一个体味运河千百年文化遗存的窗口。真心希望不要给这座桥增添现代符号的污染!
   
    跨过清名桥,来到与南下塘一河之隔的南长街。现在的南长街已寻找不到我记忆中的旧貌,改造后的休闲步行街,处处透露出现代时尚的气息。古老的南长街正在散发出与以往全然不同的魅力。运河一边是“土气”的南下塘,一边则是“洋气”的南长街。行走在南长街上,星巴克、甜品店、台湾奶茶、酒吧、茶馆、藏香店……仿佛是似曾相识的北京后海。过去与现代在这里交融着

    古运河的背景已非昨日,在现代城市的挤压下,古运河的韵味已退隐在历史的角落中去了。也许,这就是进步吧,但为何人们总在回忆呢?现代的东西怎替代得了历史的痕迹?老无锡的生活场景还能再现吗

   
南长街已找不到昔日的影子,匆匆而过,前往古运河畔的南禅寺。

    
南禅寺是南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所建的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旧称“梁溪丰大刹,首惠山,次南禅”。后人又称“江南最胜丛林”。 

    
南禅寺内除主体建筑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配殿均为明清重建。寺内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已逾千年,历经元、明、清多次劫难,现在的建筑都是明正统年间所建,1925年荣宗敬、荣德生、唐申伯等出资做了修复。塔基为青石须弥座,塔身为七级八面阁楼式,总高43.3米,檐角悬挂铎铃。记得旧时无锡城里没有高楼,城外都是田野,在几里以外都能听到铃声。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誉。改革开放后以寺兴市,现在南禅寺已经成为一座文化商城了,商城北部为仿明清风格建筑群,南部为仿宋风格古建筑。

    在南禅寺,妙光街已被无锡市政府命名为无锡市旅游一条街。除了烧香拜佛,那里有卖古玩的,也有游乐场所,最富盛名的要数小吃一条街了,可以吃到穆桂英的三鲜馄饨、无锡小笼和酱排骨,还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小吃身居闹市的南禅寺似乎也不清静了,但是庙宇仍旧庄严。

    
南禅寺为无锡八景之一,是4A级旅游景点,不收门票,难得!可惜,原本南禅寺前面有段古城墙,终究逃脱不了障碍城市建造的命运,只能拆毁永远成了遗迹了。 

跨塘桥
图片
 
“南下塘”的牌楼
图片

南下塘17号民国二十三年建筑南区海宁救息会 
图片

南下塘
图片
 

南下塘古街
图片

南下塘73号“八尺楼”(我姑姑家的老宅)
图片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
图片 
永泰丝绸厂旧址,现为中国丝业博物馆
图片

清名桥横跨无锡古运河,是最佳的观景点

图片

 南长街大大的牌坊,上书“运河古邑”。

图片
 
南长街
图片


南禅寺大钟
图片 

南禅寺
图片

南禅寺商业街
图片

    兜兜转转已是傍晚时分,我又来到了跨塘桥,等待夜幕降临,看看古运河的夜景,也是一段了却……

    
夜晚的古运河与白天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觉。夜幕降临。古运河变得华彩绚丽,两岸点亮了的灯笼,衬着夜色摇曳的小船随灯影荡漾,穿梭于流光溢彩的河道上,听着泛舟的水声、陶醉在月色朦胧灯光下。

跨塘桥
图片

南下塘牌楼
图片

南下塘老街 

图片

南下塘73号
图片

最具特色的无锡水乡夜景

图片

图片

 船家橹声灯影
图片

南长街牌楼

图片

南禅寺
图片


   此次游览无锡古运河,应该属怀旧式的故地重游,古运河的变迁也将以新影像更新在我的相册中```


相关链接:
无锡--灵山胜景 
http://user.qzone.qq.com/195153455/blog/1392814866
无锡--参观荣毅仁纪念馆 http://user.qzone.qq.com/195153455/blog/1387945190
无锡--梅园 http://user.qzone.qq.com/195153455/blog/1237465357 ;
无锡--惠山 江南第一山 http://user.qzone.qq.com/195153455/blog/1226245841

文章评论

狂想

古运河诉说着无锡久远的历史。

秋qiu

@{uin:770885115,nick:菩提心,who:1} 我们都是江南水乡人[em]e178[/em]

江北川

游记写得有章法,有文有史,夹叙夹意,耐人寻味!!!

江北川

引自:江北川 于 2015年5月19日 10时48分5秒 发表的评论 引用内容: 游记写得有章法,有文有史,夹叙夹议,耐人寻味!!! [/quote]

远方的路

老无锡的老街深巷,流水人家如今已不复存在了。我再次去寻找四十年前的感觉,可惜已变了旧时模样。

土豪金

引自:江北川 于 2015年5月19日 10时48分5秒 发表的评论 引用内容: 游记写得有章法,有文有史,夹叙夹意,耐人寻味!!! [/quote]

豆芽

无锡老街,运河两岸,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地方。孩儿的记忆,我也去那个地方。印象最深的还是樱花盛开的鼋头渚。

2622058459

[em]e6087[/em][em]e2199[/em]一天又一天的沉默,以为成为我的世界唯一的词语。[em]e2195[/em][em]e2191[/em][em]e2214[/em]

心馨

[em]e160[/em] [em]e163[/em] 多才多艺的秋,带着水乡女儿之柔顺。对不起,回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