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龙虎山(四日游第3天)

走走转转

 2015年3月30日--4月2日

    第三天,早上洗漱之后退了房,在酒店旁的小铺买了早点,步行2分钟就到了鹰潭火车站。火车站广场有 K2旅游专线车直达龙虎山景区。
之前做了攻略,这是最方便最省钱的线路。

    从鹰潭火车站去龙虎山有15.9公里,公交行驶了约1小时到达龙虎山游客中心。下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酒店。景区附近有很多酒店可供挑选,“
宁泰商务酒店”隔条马路直线对着景区大门,就决定下榻这里。办完酒店入住手续后,放下行李,推开二楼的房间窗户,龙虎山景区大门映入眼帘。迫不及待用手机拍了个全景。

龙虎山景区 
图片
 
    龙虎山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为丹霞地貌,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是集人文、自然风景、神秘于一体的地方。一直想往着去龙虎山亲眼看看,如今如愿以偿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游览一番。

龙虎山入口(联
票225元,老年人学生半票、残疾人免票)
图片     
    在售票处领取了一张景区游览示意图(我喜欢收集门票、缆车票、
导游图、地图),这也多年养成的习惯。按照景区示意图的线路先到观光车站坐车,早上8点钟时间段景区里没几个游客,观光车的司机还没上班,在候车时无聊,随手把观光车站上的欢迎条幅和年月日时间摄入镜头。

龙虎山观光车站
图片

    8:30坐上
景区小巴士,方向是上清古镇,路径龙虎山陆路的八大景观之一的“正一观”。正一观是天师道的祖庙,后成为正一道祖庭的象征最早的名称叫"祖天师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应该有点看头的,便下车进去游览。

    
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从始人,后人尊他为张天师,而张天师的名号也被历代帝王特许世袭。现在的张天师已经是张道陵的第63代孙了。眼前的正一观是在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刻精美的四柱三门石牌坊。正中额枋上是三清浮雕,周围祥云瑞兽,龙盘虎踞。中间两柱楹联为“仙山无恙有道气名龙虎;名胜有籁无氛秽称道都”。外侧石柱楹联为“攀悬崖登绝壁龙虎山中寻龙虎;进祖庙步金阶天师殿上叩天师”。字体辨认颇为不易,品味一番感觉非常提气,景仰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正一观”四柱三门石牌坊

图片 
    过了石牌楼,有讲解员过来带队,
讲话口气有点神秘。说是道家的规矩,要从左门入右门出。到了这个地方,宁可信其言。
    
    
正一观座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整个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

正一观 
图片

    跟着讲解员走了一圈,
没有看到道士打扮的人,新殿、新台阶、新大门、新广场、新围墙,没看到旧物。转到后面,是玉皇大帝殿,也是新殿。除了殿前一个八卦图案,似乎与佛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左右是钟鼓楼。中间一座是祖师殿,祖师张道陵当然供奉在中间位置。说是祖庭,祖辈怎么没有一丁点家产传下来的?只能这样解释,祖庭,就是供奉本教祖先的道观。主殿就是供奉正一派的历代天师的

仪门、祖师殿、玉皇楼、太极图

图片
 
     
从右边转出,总算看到了古物,说是第一任天师张道陵炼丹用的水井。水井旁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此井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亲手所挖,取此水而练成九转成丹,丹井至今1900多年,集四海灵气,天下无双,后成为历代蘸画符,治病生活所用。喝上一口,驱百病,延年益寿。不喝此水,枉此一游”。水井边上放着一次性杯子,有不少游客为沾仙气,直接饮用打上来的井水。

天师炼丹井

图片 
    从“正一观”出来,下一站是上清古镇。观光车在镇前停下,步行进去。

    
上清古镇是龙虎山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之一,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说是古镇,可实际上这里已经没有多少古老的痕迹。大多数都是翻新如旧的建筑,没有多少历史价值,只是让游客在感官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古镇,曾经的古镇,现在的村落罢了。

上清镇
图片
    
上清古镇掠影 
图片

    在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镇上有长庆坊、朱老爷殿、
留候家庙、天师府、等景点。长庆坊又叫作朱老爷庙,是纪念金元时期医学家朱丹溪的庙宇。留候家庙是天师的家庙,内塑有汉留侯张良及第一代、第三十代、第四十三代天师神像及历代天师神位。

长庆坊、朱老爷殿、留候家庙
图片

    古镇上除了参观长庆坊、朱老爷殿、留候家庙,天师府是一定要去拜访的。沿着古街直行即可看见天师府的红围墙了。右手转弯南行500多米一座旧房挡住去路,转过去眼前豁然一亮,左边台阶下是清清流淌的泸溪河,右边就矗立着天师府的大门。 
   
         
天师府它不是道观,是历代张天师的起居之所,又是中国道教祖庭和历代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因其历史悠久,地位显赫,故有“南张北孔”和“百神受职之所”的赞誉。据说当年张天师选址于此颇费心机,其门临泸溪河,背依西华山,左右青山环抱。正是我国古代“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的宝地。 整个建筑均按照八卦形状设计,分头门、仪门、私第和后院。
 
    府门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建在五层石阶的带围栏基座上,面阔五间、六扇三门。檐下直匾“嗣汉天师府”,表明从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以来,历代天师的封号都是世袭的。门柱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天师府 府门(即头门)图片
 
    进入天师府头门沿中轴线往里走,第一座建筑是横在甬道上的一个四柱三门石牌坊,上书横书“仪门”二字,在仪门二字上方竖书“敕封”两字,石柱上雕刻盘龙,横枋上有麒麟、仙鹤、马、鹿等图案。这里是文官下桥武官下马的地方,足见天师当时的地位。
 
仪门
图片 
    仪门和二门之间有一座“钟亭”,细看这铜钟有640多年历史是天师府的文物之一。铜钟上有风调雨顺吉祥文字,铜钟高一丈,钟围一丈八尺,重9999斤。往二门的中轴线两侧各有一个院落,东侧为玄坛殿,西侧为法箓局。

玄坛殿、法箓局、钟亭
图片
 
    
再往前走是“二门”,门上方高悬“敕灵旨”,门前抱柱上的楹联是“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门边布列着18般兵器。二门有3个门洞6扇特大的门门上画着唐代武将秦叔宝、尉迟恭等3对门神像。

天师府二门
图片

    
过了二门是一个大院,院中心是天师府的主建筑“玉皇殿”。殿前一对石狮子,左右两角一对华表。台阶上的“二龙戏珠”石雕,殿门前的“灵泉井”,屋檐下竖匾“玉皇殿”,横匾“道教祖庭”,殿中供奉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分侍左右。

玉皇殿“道教祖庭”匾 
图片
 
    玉皇殿后面是天师府三门。进了三门就进入了天师府的私第。天师殿叫“三省堂”是府内保存最完好的明建清修的古建筑,由前中后三厅组成进门的院墙左右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对联。上端横批"相国仙府"。

天师府(三门)
图片
 
进入三门,
门内有一块照壁。

照壁正面太极图案,两侧联语为“道贯古今包宇宙;法遵自然驭人神”,横批是“道气长存”。
图片 
照壁背面雕有鹤、鹿、蜂、猴,谐音即为“厚禄封侯”,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
图片

    天师府的后院古树成荫,其中有七棵两人合抱的古樟, 有一棵大樟树的根部有一个大洞,树洞可容一人在里面打坐,树上挂牌“天师府文星洞” ,不知有什么掌故?

天师府文星洞打坐
 图片

    后院的花园里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刻有一个造型独特的“道”字,由一条腾飞的龙和一只回头虎组成,那一点据说代表龙虎山。整个字象征着龙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

有没有看出“道”字里的龙和虎了呢?
图片

“道”字的另一面刻有御笔“永掌天下道教事”
图片


    游览天师府用了1小时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着道教文化。出了天师府的门,按计划下一站是大上清宫,可一打听,去那的巴士车要等一小时,若徒步要走两公里呢。正好看见有人力三轮车停着,上前询问多少钱可送到至大上清宫,“5元一位”。行!坐上三轮车直往大上清宫而去。
 

大三清宫 真武殿
图片

         大上清宫,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是张天师做法办公的地方。前身是天师草堂,后改为上清观,宋朝徽宗升上清观为大上清宫。这是一座仿宋仿木结构的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有康熙皇帝御赐的“大上清宫”匾额,门上砖额“福地门”,两旁对联非常霸道:“福地哪容凡客到,仙源未许俗人窥。”与众不同的是上清宫查验门票的都是道士。
 

    过九宫图进入大门,上清宫明堂中央地下镶刻一个偌大的阴阳八卦图,制造一种神秘的道教氛围。沿着两面都是青砖白墙的甬道前行,即可看到下马亭和门厅了。

大三清宫 下马亭    
图片 

 下马亭厅的顶梁柱上都彩绘着神像,四周空荡荡的,静寂一片。图片

亭前石碑上刻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罡踏斗礼诚神灵”
图片
 
    过了下马亭,出一条直道向左行,登上台阶,出现在面前的是棂星门。棂星门为牌坊式仪门,又名午朝门,由六柱五脊组成,石柱由汉白玉雕刻而成,为元代修建上清宫时的原物,也是整个上清宫遗留下来最珍贵的文物之一,门柱上的对联是:“玉玺传家,龙虎山中真宰相;金符报国,麒麟阁上活神仙”。道出了天师道的道教的本质和它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柱间五块石坊正中一块题刻“棂星门”,其余四块正反两面都雕刻着龙、凤、仙鹤图案,极为精细、精美。

大上清宫的棂星门
图片
 
    棂星门内广场中间是一个太极八卦图,两侧鼓楼和钟楼西东对峙,钟楼门联为:“一声响彻云天外;万象回归道德中”。转过鼓楼右行,有一个带石围栏的半圆形水池,为放生池。清朝时有数代皇帝经常来龙虎山设醮放生于此池。

大三清宫放生池
图片

    
沿着放生池前的路往东右转向南,是已有千年历史的东隐院,门前一株张道陵手植的千年古樟,依然枝繁叶茂,护罩着小巧的庭院,天师当年在此修行悟道。

东隐院简介
图片

    东隐院是龙虎山上清宫一座著名道院,也是上清宫目前残存的唯一道院。院墙外有“善恶分界井”和“神树”等古迹。虽然今昔对比,面目全非,但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仙迹缥缈,仙气犹存,站在这里,仍可领略一番仙都风貌。

东隐院 
图片

    转过东隐院,远远就能望见盘踞在小山凹里的“伏魔殿”。

    伏魔殿是龙虎山大三清宫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处宫观。传说张天师创建道教时,大战异教,将号称魔怪的异教首领擒住关押,此殿即是传说中张天师关押妖魔的地方。这里也是《水浒传》开篇第一回中洪太尉误走一百零八个魔君的镇妖井所在。

    
走近伏魔殿,只见门上交叉的封条由历代天师亲自画符、盖印、封贴。大门两边黄布上的图形是太上老君赐给张天师的水火阴阳镇妖符。门旁对联:“千年归匿风平浪静;一旦现形地动山摇”。门上悬挂“伏魔之殿”匾额 

    快步
走入殿堂,终于见到伏魔殿的真面目了。殿堂四壁图画表现的是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场面,正面张天师坐像高高在上,殿中央一口“镇妖井”,井上压着的方石板有贴封存条。“镇妖井”前面有赑屃驮着石碑,石碑上刻着我不认识的符文。殿里最吸引我的是伏魔殿里的那口镇妖井,问了问执事道士究竟井有多深,答曰,约16米。 

    
伏魔殿、镇妖井为世界景观一绝。也是我此次龙虎山的主要探访之地,当我拿起相机准备拍“镇妖井”时,被告知不允许拍,心里真的有点不爽。趁着道士不留意,我用手机偷偷抓拍了一张,角度不是很好,那口“镇妖井”被前面的赑屃驮着的石碑挡住了。

晒一晒偷拍的“伏魔殿”内景 
图片 


    大上清宫历史悠久,到如今,已经没有多少原物了,很多
真迹已不复存在,很可惜!在大山清宫意外发现这里有一片樟林,是当年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之处。

         出了大上清宫的大门,发现那辆载我而来的三轮车还停在门口候客,二话没说立马又坐上了三轮车,折返回到上清古镇观光车接驳处。

    等车的空隙,补充了食物和水。不一会,有开往龙虎竹排码头的中巴车驶过,凭门票搭上车,前往
泸溪河漂流泸溪河素有“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之誉,都说不游泸溪河不算到过龙虎山,我怎么可以错过呢!

进了龙虎竹排码头,正赶上一个旅游团上竹筏,见有空位,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上了竹筏。
图片 
乘上竹伐,溯江而上,泸溪河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两岸。
图片
 
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像是从泸溪河里长出的生灵。
图片
 
一边听着导游讲解,一边观赏着两岸的丹崖地貌,视野十分开阔
图片

山体不高,大都圆滑没有什么棱角,河水碧绿似染,楚楚动人。
图片

山因水活,水因山媚,大自然赋予了龙虎山优美的生态环境。(竹排漂流经过无蚊村)
图片

水急时千流击崖,水缓时款款而行,水浅处游鱼可数,水深处碧不见底。

图片

泸溪河两岸奇峰怪石绝壁上,有大小数百个崖墓群,岩洞棋布,高低错落,不可胜数。是龙虎山三绝之一。
图片
 

    
龙虎山悬棺是中国崖墓葬的发源地,堪称华厦一绝崖墓群。坐在竹排上顺壁仰望,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有单洞单葬,也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家族几代人。有的洞口还有泥筑的平台,崖墓距离水面10至60米,基本朝东,棺木大小不一。距今有2600余年,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这些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犹如陈列在巨大的历史长廊中的文化珍品。
  
    遥望绝壁之上历经千年的棺木崖穴,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什么要把先人安放洞里?千古之谜,令人心生谓叹!

    竹排悠闲自得的水中缓缓而行,一路上船夫介绍沿途的风光和龙虎山的传说故事,听起来活灵活现,使人感觉回味无穷。人在画中游,筏在仙境漂,感受着世界双遗的独特美景,真是惬意至极。
    
    
泸溪河漂流历时45分钟,竹筏靠仙女岩埠头,弃筏上岸后,游览龙虎山--仙女岩。
 
    “不去仙女岩,枉来龙虎山”。仙女岩是龙虎山泸溪河的十大美景之一。深藏于泸溪河畔的曲径幽处,坐南朝北,数十米高。竖状洞穴,乍看山体时,好多游客都有纷纷发问:“这哪儿有什么仙女的踪迹,又为何称之‘大地之母’?导游抛下一句“这是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的景观,你们自己好好玩味吧”后扬长而去。于是有知情的游客自告奋勇充当临时解说,经其指点,大家都恍然大悟。仙女岩其实就是山峰中间的一个大裂缝形成的岩洞,其形态酷似女性裸体坐姿的下身部分,岩缝的顶部还有一丛灌木,天然逼真,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华夏之惟一,域外更无双,
酷似女性生殖器的“仙女岩” 
图片

奇而又奇的是与仙女岩瑶瑶相对的有一座“金枪峰”,称“大地之父”。
图片

    山有绝景当为名山!这独特的一阴一阳(仙女岩与金枪峰),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龙虎山拥有的旷世奇观让人赞叹不已!

    下了仙女岩,免费摆渡到对岸桃花州码头观看崖墓“升棺”表演。

    仙水岩码头的“飞云阁”处,有龙虎山仿古“升棺”表演,它是龙虎山的招牌旅游节目。漂流时从竹排上看那些悬崖临水、也就是安放棺木的一面,倾斜度大都接近或者超过90度,上下并没有可以攀缘的迹象,别说把棺材扛上去,就是想空手爬上去也不太可能。悬棺究竟是怎样放上去的?这个巨大的问号总是悬在我的心头?为解读3000年之古的崖墓葬之谜,眼见为实!

    飞云阁
壁立千刃、面临深渊。崖壁上刻有“玉壁凌空”、“半天仙迹”、“神仙可栖”、“鹤归留影”等摩崖石刻,均为明嘉靖首辅(宰相)手笔。游客们聚集在飞云阁的对岸观看平台上,不一会,表演就开始了。

    
悬棺表演就是假想古代人,把棺木搬上岩壁洞穴的过程,演示给游客看。表演期间有配乐和配音讲解,在锣鼓声声中,心提到了嗓子眼,一号洞穴下,一条船上载着一口硕大的棺木。飞云阁前安放着一台木制的滑轮绞车,绳子一端连着绞车,一端穿过空中滑轮紧紧绑住船上的棺木。滑轮的上端,又有一根粗大的绳子被拉上顶峰,山顶上早已站了几个人,并把绳子固定在铁桩上。忽然一陈爆竹响起,只见一根粗大的绳索又沿着崖壁放到了泸溪河上,一位表演者身上用绳子保险,从悬崖下来。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往下走,到了悬崖之下,突然悬空,表演绝技,当他与一号洞穴平行时,经过十几次荡秋千似的摇晃,借着惯性荡进洞穴。接着第二位,拉住了一根牵引绳子也进了洞穴。这时又听到一陈爆竹响起,棺木启动了,绞车在转,滑轮在转,棺木被升到一号洞平行的位置。这时表演者把绳子向里面一拉,棺木进入洞穴,安葬成功。

崖墓“升棺”
图片

     没有道教就没有龙虎山,没有泸溪河同样没有龙虎山,道教文化和崖墓之谜交相辉映。看过崖墓升棺表演后,下一站是游览龙虎山象鼻山高空栈道。

象鼻山入口 图片

         象鼻山是龙虎山的一个亮点,没走多远,爬上一个高坡,有个玻璃观象台,站在台上观象,只见巨大无比的天然石象立于大山之中,硕大的长长鼻子深深扎入大山之中,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象鼻山
图片

    看过大象,
顺着栈道进入大山深处。绝大部分游客走了一小段路就打退堂鼓了,顽固到底的我,继续行走在高空栈道的悬崖峭壁之上。沿途也比较平缓错落起伏不大,满目翠竹和绿树,满山清脆的鸟声,仿佛到了轻雾缥缈的仙界。沿途的自然风光有福地门、拇指山、脸谱石和雄狮回首

文章评论

土豪金

你不仅会玩,还能写,绝对的女霞客![em]e179[/em]

秋qiu

@{uin:252421049,nick:宝宝。。。,who:1} [em]e183[/em]

秋qiu

@{uin:317460867,nick:老花眼,who:1,auto:1} [em]e156[/em][em]e183[/em]最近都没见你写游记!

老花眼

图文并茂,解说详细,配图好看,跟随楼主游览一遍龙虎山,真棒!摄影水平大有长进,赞!

宝宝。。。

姐姐,你这游记写的也太棒了!赞[em]e328077[/em]我们看了犹如身临其境[em]e102[/em]

秋qiu

@{uin:552445976,nick:梦悠悠,who:1,auto:1} 不要点赞,摄影请多多指点。[em]e178[/em]

看今朝

看见你打坐了,功夫不错哦,文字功,摄影功,旅行功面面俱到。[em]e179[/em]

秋qiu

@{uin:896665687,nick:魏知数,who:1} [em]e183[/em],很欣赏你的诗词,有才!学习了[em]e181[/em]

秋qiu

@{uin:289873482,nick:荷苑花开,who:1} 马老师,你的文笔才叫赞!夏安[em]e156[/em]

秋qiu

@{uin:1219059335,nick:浮萍,who:1} 谢谢你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我的空间动态。遥握[em]e181[/em]

远方的路

图文并茂,记载的很详实,可以做很好的导游指南,引导后来人。[em]e179[/em]

狂想

攻略详细,很实用!赞一个

狂想

[url=http://a2.qpic.cn/psb?/V10OtBhg3xwTww/mNZQGksU5n4wjcFgs5UwTjj.evET17fpla.wpjn7gW4!/b/dBYAAAAAAAAA&ampbo=3AWAAgAAAAAFB38!][img,100,42]http://a2.qpic.cn/psb?/V10OtBhg3xwTww/mNZQGksU5n4wjcFgs5UwTjj.evET17fpla.wpjn7gW4!/b/dBYAAAAAAAAA&ampbo=3AWAAgAAAAAFB38![/img][/url] 手机拍全景,很清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