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魅力之光照亮语文教学的路(整编)

珍藏

让魅力之光照亮语文教学的路(整编)

 

魅力是一种神秘品质,丝丝缕缕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光彩四溢,经久不灭。教师有了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一、魅力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魂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言传身教”是教育之法,“熏陶感染”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能够感染学生并使其发生共识,就需要教师的个人魅力。语文教师个人魅力在于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全部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的熏陶沾染、潜移默化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让语文教师闪动魅力之光

如何做一个具有熏陶沾染,潜移默化能力的教师,做一个有语文教学魅力的老师呢?

(一)用特有的精神气质铸造魅力的基石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师需要具有如下精神气质:不仅指满腹经纶的文化知识,机敏幽默的教育才智,深厚的爱心,充沛的活力,亲切的教态,动情的话语,也包括教师身上洋溢出来的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一种强烈的教育理想,一种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其内核主要有三点:知识分子的求真品质,人类思想启蒙者的引领精神,社会批判者的无畏勇气。

1、知识分子的求真品质。知识分子本该有丰富知识、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为真理而奋斗,为社会而存在的脑力劳动者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知识分子的可贵气质。

2、人类思想启蒙者的引领精神。语文教师是人类思想的启蒙者,一个学养深厚、思想敏锐的语文教师,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抓好语文基础训练的同时,必定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蒙和人文的熏陶,以培养出真正的现代公民。所以,没有全新的知识结构,不能独立思考,不能对社会状态做出正确判断,不能大胆表达观点的语文教师,要开启学生蒙昧的心智,从而促成社会的进步,是不可能的。

3、社会批判者的无畏勇气 公民社会需要公民具备一种不畏强权、敢于言说和勇于批判的精神。作为公民社会中的一员,作为民族振兴的希望,语文教师必须站在人类思想启蒙的高度,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打破粉饰太平、回避矛盾的教育现状,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做社会的批判者和引领者,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以促进国民具备“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进而改造和完善整个社会。

(二)用激情打造魅力的种子

语文教师要借助语文教学的文“本”,让作者藏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感情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语文课堂应有人文情怀,语文原本具有鲜明的情感特色。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情感,让学生与作者同悲同喜,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教师走进文本,而且要走得进去也走得出来,联系学生自身实际,有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独到感悟有体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恨分明。以情动人,用激情唤醒激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能通过自身真挚、热烈、丰富的情感唤起学生心中沉睡的情感。激情从哪里来?真挚的情感从哪里来?从教师对课文发自内心的理解中来,从教师对生活的体验与热爱中来。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感悟生活,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动自己,带着这种体验再去理解课文的情感,就有了激情。没有激情的语文老师的语言只能是冷冰冰的,苍白无力的,如同一杯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学生听来也必然也没有兴致,味同嚼蜡。这样的语文课在学生的心田上留不下任何的印迹,自然调动不起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对生活没有热情的教师,是不能对教学有激情的,而没有激情的教学,更不能培养出生机勃勃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是充满活力的人。一个对自然万物充满赞赏之情的人,一个善思考的人,一个乐观的人。让激情成为打造魅力的一粒种子。

 作为一名天天与小学生打交道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从工作中寻找激情,并用这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热情去感染我们的学生,让师生在共同的学习中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三)让好奇增添魅力的羽翼

一个浑身散发着魅力的人一定会是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愿意去探索的人。如果我们没有了对生活的好奇之心,那么在我们眼里,孩子的行为都是平淡无奇的,这就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我们要充满好奇的去挖掘孩子们的内心,用惊奇地眼睛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新发现。而当我们真正地充满着好奇之心去面对世界,面对孩子,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真正的新奇和快乐,自然我们的身上也会显现出无穷尽的魅力之光。

(四)用丰厚的底蕴提炼魅力的精髓

我们唯有努力地用书香、勤奋、心智将自己熏染、才能塑造成一名有着深厚艺术魅力的语文名师。

“水之积厚,负大舟才有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透彻地解读教材,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开放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氤氲在博大温暖的文学氛围里,不断地锤炼人格和自我修养。

(五)乐教乐研,自成教学风格,魅力之不竭资本。

陈钟梁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只有深深地、由衷地痴迷着三尺讲台,快乐地在课堂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把自己对汉语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与我们的学生共登艺术和真情的殿堂。我们还可以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的一些思考和心得,随时记录下来,尝试着从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去审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完善教育策略,培植自己更丰富的教育智慧,并渐渐内化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才有吸引学生魅力的资本!

(六)勤思勤写,升华教育理念,魅力之坚实后盾。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质,决定了一名有魅力的语文老师,更应做一名思想者,把教学中点滴的思考行诸文字,笔耕不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更好地教会我们的学生使用语言。在繁忙的工作读书之余,我们可以一支笔写教育,一支笔写生活,展开双翼,纵情翱翔。人生路上,用心俯拾童言稚语、悠悠往事、人间至爱,游走于思想和文字之间,享受着教育者独有的心灵美丽,也一定会绚烂无数原本平凡的岁月。

天道酬勤,功成于专。我想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从而形成富有魅力的学识和人格,在诠释专业发展之路的同时,也完成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变。你看,在执着的追求下,这种教育理想正在含笑向我们走近。在成就孩子的快乐中,我们也就精彩了一生,无悔今生了!

参考文献:

中国校长网 > 教师频道 > 教育理论 > 《论语文教师精神气质的缺失与提升》

卫辉市教育网>教学教研>  《让语文教师闪动魅力之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