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往哪个方向吹

个人日记

    最近看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讲的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是个浪漫主义诗人,骨子里有着唯美情结。唯美的东西,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可一个男人,要是一味追求唯美,就像氢气球被放飞,自由过了头,轻飘飘的,再也找不到来时路。
    说到徐志摩,不能不提林徽因。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在伦敦,彼时,徐志摩已结婚生子,而林才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她清纯美丽,气质高雅,像一朵带露的白玫瑰,深深吸引了徐志摩。徐的儒雅、才情、率真,也如一颗石子,投掷在林徽因的心湖。
    异国逢知己,才子遇佳人,本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如果徐志摩能够像君子一样,发乎情,止乎礼,他与林徽因的故事,就会成为另一个版本。可我们的诗人,以自我为中心,为寻求“茫茫人海中唯一灵魂之伴侣”,勇敢地做了“中国史上‘文明离婚’第一人”。
    当时,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已怀上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为铲除离婚路上的障碍,他一句“把孩子做掉!”犹如一盆冷水,浇到张的头上。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冷冰冰地回应:“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张幼仪没舍得肚子里的小生命,坚持把孩子生了下来。孩子刚出生一个月,她就被迫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徐志摩离婚后,并没有如他所愿,与林徽因走到一起。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与林徽因青梅竹马,两家又是世交。林徽因是个睿智的女子,她与徐志摩相识的时候,才十六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少女情怀总是诗,她对徐志摩是崇拜
还是爱慕,恐怕当时连自己也弄不清楚。分手的时候,她对徐志摩说:“我的爱情绝对不会是空中楼阁。如果在爱情和道德之间必须做出选择,那么,我选择道德。道德不是枷锁,那是人们心中的一把尺,是一个人自尊的根本,更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她终是轻轻转身,决然走向了另一条路。时间证明,这条和梁思成并肩的路,是光明的,辉煌的,适合她一直走下去的。

    徐志摩没有听进去林徽因的话,他注定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转身去追求有夫之妇陆小曼。陆小曼是北京名媛,风情万种,妩媚动人。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丈夫王庚都是梁启超的弟子,两人也是好朋友。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欺”,可徐志摩顾不了这么多,而且他有着自己的理由,既然他和陆小曼情投意合,那么该退出的就是王庚了。王庚的成全,让徐志摩和陆小曼结为夫妻。他们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尽管徐志摩在好几个大学兼职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挣取稿费,却难以供得上陆小曼的挥霍无度。他常常是捉襟见肘,拆了东墙补西墙,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是一个有着传统思想的女性。她善良、孝顺、隐忍,面对徐志摩当初对她的无情与伤害,她不计前嫌,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还经常接济他的生活。怕徐志摩难为情,就安慰他说,本来就是徐家的财产。她孝敬公婆,后来以义女的名义,携儿子与徐家二老生活在一起,并为他们养老送终。这样一个善良、贤淑的女子,着实让人钦佩。梁实秋在《谈徐志摩》一文中,对张幼仪的评价最为中肯:“她沉默地、坚强地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世人尊重的女子,当初在徐志摩眼里一文不值,他讥讽她是“乡下土包子”。张幼仪始终无法与他平等地交流,更难以走进他的内心。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的,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对徐志摩提出离婚,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毕生追求美,追求爱,他有权利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但在对待结发妻子张幼仪身上,做得未免太过绝情。他提离婚的时候,张幼仪正在英国陪读,身怀有孕。他为了逼张离婚,不声不响,离家出走,把一个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弱女子,孤零零扔在异国他乡。张幼仪当时心中的疼痛与绝望可想而知。离婚后,徐志摩登报发《离婚通告》昭告天下,他是痛快了,却不知让张幼仪这个弃妇情何以堪?夫妻之间,就算没有情,也该有义啊!
    1931年11月,徐志摩受林徽因邀请,搭乘免费的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去参加林徽因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演讲会。因天降大雾,导致飞机触山爆炸不幸遇难,时年34岁。年轻的诗人,以飞翔的姿势,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徐志摩意外身亡,林徽因自责不已,她把梁思成从失事现场带回的飞机残骸挂于卧室,以示对徐志摩的怀念,直至去世。徐志摩的离世,也让陆小曼悔恨交加,她从此素服终身,绝迹于娱乐场所。而张幼仪,这个让人敬重的女子,在徐志摩去世后,不但为徐父养老送终,独自抚养徐志摩的儿子,还以儿子的名义不断接济陆小曼。她在晚年说过这样的话:“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徐志摩何其幸!
    爱情是什么?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花前月下,情话绵绵,是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爱情;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也是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爱情。但真正的爱情,或许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你侬我侬的厮守,没有故作恩爱让世人看的作秀,它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惦念和付出。真正的爱情,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在不能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张幼仪显然正是这样一位深知爱的真谛的女子。而徐志摩却把爱情当作诗,当作神话,想得过于完美。这是他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思想在作祟,以至于他一遇到中意的女子,就如扑火的飞蛾一样,明知万劫不复,却不管不顾迎上前去。岂不知人生中哪有“完美”二字,如果当初他与心中的女神林徽因走到一起,也不见得伊人会一直是他想象的模样。像张爱玲说的,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徐志摩太感性,太随性。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理性做头脑的支撑,一味跟着感觉走,是很可悲的。柏拉图说过:“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一个有理性的人,懂得自制,他不会让自己的情感泛滥成灾,弄得无法收拾。他也许有梦。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如果连梦也做不得,那也未免太过无情。可他不会沉溺梦境,他拎得清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它们之间远远隔着“道德”两字。这两个字,威严庄重,不容亵渎。可惜徐志摩,至死也没明白这一点。
    徐志摩写下一首《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这或许是他一生的写照。爱情和生活上的理想主义,让他在求而不得之际,难免失意、彷徨,心生悲凉。  
    人生不是华美柔顺的锦缎,也不像张爱玲说的“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那样不堪。繁缛的生活从来都不缺少美和诗意,只要你有心,自可拥有“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这样的好时节。
但前提是,在自己的天地。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只要心中的信念不倒,就不会在风中迷失。
    但愿世人,聪明如你,心清如莲,尽享清欢。
图片
       

附林徽因诗两首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前些日子,果果说,她在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让我有时间也看一看,看完跟她讨论。果果的话,我总当圣旨一样,于是,几乎不看电视剧的我,就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才有了这篇文章。
    猪猪说:“其实啊,梅子啊,这些人,是不是幸福,是不是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别人写的别人说的,那都加上了别人的观点,是别人的推测。有句话叫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我觉得是最有道理的。”我承认,猪猪说的没错。可这鞋子要是太扎眼,就免不了别人说道。 猪猪,谢谢你送的信纸,我请你喝茶!  
    值此元旦之际,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愿我的文友们在新的一年,快乐永相随,幸福长相伴!       
   
    

文章评论

问山

上天或许就是那么地不公  让理性的人无法写出感性的诗 写得出感性的诗的就做了不理性的人 做人是一辈子 做诗也是一辈子 但一辈子的人总一分一秒地过 一辈子的诗也是一首首地写 能不能一时感性 换一句半句感性的诗  一辈的思考 重塑一个理性的人

猪猪侠

这[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61660.htm]偈子[/url]不错[em]e113[/em]

猪猪侠

我没本事也没耐心去理别人的一团乱麻(哪怕是再扎眼的鞋子)。梅子,实在是敬佩你,你能写得这么清晰晓畅,笔力和思维是不一般的清晰。[em]e163[/em]

Aa

两个字:佩服![em]e179[/em]

春江

浪漫的人才能创造出千古绝唱,一个心如古井的人是很难从事创作的。浪漫与激情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激情澎湃,在情感生活中则是很难对同一对象保持持久的火热的爱。徐志摩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不知道还要离婚多少次,结婚多少次。他的恩师杨启超作为证婚人在他与陆小曼的婚礼上则是一语中的:“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俩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落雁

浪漫的爱情人人向往,但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许女人太感性,但一切还要有良心不是,家庭不是两个人的事,孩子很重要,喜欢姐姐的讲解感触颇深!

落雁

浪漫的爱情人人向往,平淡是真,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人,如今离婚率颇高,令人不安,多点良心多点责任心为了下一代!

然清阁

文章超喜欢,雪儿你深藏不露啊

然清阁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当两个人构成一个世界时,别人看的是两个人的物象,而真实的好与不好的本质,只有那两个人能感受得到。对于徐志摩来说,他的感情世界应该是丰富的,因为他心中的梦,所以才有源源不断优美的诗歌被人们流传至今。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相遇的那人是否合适。

然清阁

佛法当中说因果,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其因,所以徐才有了早逝的果。可惜,可叹,可悲

智慧树

看过后心情很沉重,不知道徐志摩算不算是现在版的“陈世美,我甚至怀疑徐妻的以德报怨 到底值不值,照顾公婆理所应当,照顾子女是应尽的义务,但照顾徐志摩后来的老婆,是不是有些仁义过度了呢。

如果

[M]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M] [M] [/M] 梅子,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林徵因。 林徵因的诗《深夜里听到乐声》里有这样一句: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你说,它只是诗吗? 不仅我们明白,聪明如徐志摩当然也明白,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信息。我时常在想,林徵因当年正值情窦初开,天真烂漫之时,怎能抵挡爱的汹涌?是什么让她理性战胜了感性?是教育的熏陶使她智高一筹,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让她望而却步?我十分赞同你的分析,横亘在他们中间的是道德。可惜的是,徐志摩至死没有懂得这点。也正因为这点,让我不得不对这个林徵因另眼相看,她不仅懂得徐志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能准确把握自己的风往哪个方向吹。梅子,这是一件相当了不起、且对我们来说十分困难的事。那么,徐志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诗人才华、风流倜傥自不必说,单从郁达夫和林徵因的回忆资料上看,他是一个能给沉闷的空气带来活力的人;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是一个“笑响点亮四面风”的人,换言之,他是一个非常讨女人欢心的人,这样的人,以现代人的话说:最适合当情人,而不是做丈夫。他的爱,来得迅猛,消失得快,他没有安全感。 之所以,林徵因选择了梁思成而放弃徐志摩,是林徵因的非凡慧识,事实证明了这点。 要说,林徵因在爱情上,是一个没有尽全力的人。她给胡适的一封信中也承认对徐志摩“爱得不够”,在这点上,我对她的好感打了折扣,我有些埋怨,认为她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一样爱得势利而不纯碎,伤了爱她人的心,两头摇摆,说负心也算得上,她嫁与梁思成后,情感上还和徐志摩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不仅和徐志摩,和金岳霖也同样走得近。而徐志摩死后,她又和凌叔华为争执康桥日记而相互交恶,俨然一副徐志摩的遗物只配我拥有的样子,那徐的妻子陆小曼算什么呢?由不得我怀疑她只是一个有着极强占有欲的人。梅子,女人一辈子想拥有的东西她全有了,容貌、学识、爱情,她把这些都牢牢抓在手,不让它失去半分。徐志摩生前她不好好爱,只管说“我懂得,但怎能应和”,而徐志摩死后她又把飞机残骸放在卧室至直老死,这又算什么呢?上帝让徐志摩死在去听她演讲的途中,让她背上一辈子的债,这是上帝作祟?还是为了成就一桩轰动近代的爱情故事? 梅子,同为女人,我知道你更欣赏张幼仪,我也一样,这无可争议。可是,对林徵因,我却心怀复杂。“我懂得,但怎能应和”,它不是坚决的拒绝,它暧昧地传递着两个信息,它给至真至性的徐志摩头上贴了一道符,让对方牢牢为此羁绊一生。那道符就是:此生,我是你唯一的知音。那么,徐志摩为她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也是情理中的事。当然,第二个原因就用不着我多说了。一句话,道德它关乎名誉,凡是把名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都不可能为情而牺牲。你说它是一种责任也好,尺度也罢,反正,反正,呵呵! 果果心得,可以批,但不可骂哟!

十八浪子

分析得有理有节 结论也令人深思 世俗之爱,也许永远与自私连在一起[em]e129[/em]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高尚的墓志铭[em]e163[/em]

十八浪子

送来2013第一份祝福:吉祥如意[em]e177[/em]

鼠王

抽取道德的躯壳最多是闪耀一瞬的流星,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太阳,即使他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