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个人日记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吴昌硕[书法生涯]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颜鲁公,隶书学习汉代石刻,篆书学习石鼓文,吴昌硕的行书,学习黄庭坚、王铎风格。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吴昌硕的书法创作中,无疑以篆书、行草为主,但吴昌硕学习隶书的时间并不短,在青年时期便曾临习汉碑,如“张迁碑”、“嵩山石刻”、“张公方碑”、等,同时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他在三十五岁时书的一幅隶书还是“张迁”的风格,结体方正,用笔尚拘谨、小心。吴昌硕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这幅“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楷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并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为满足,参以秦权铭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体势笔意,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自出新意,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刚柔并济。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吴昌硕书法解读:《西泠印社记》

《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71岁时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而书写的碑文,辞章与书法俱佳,是吴昌硕人书俱老时期小篆艺术风范的杰作。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艺术史上一位在书、画、印三方面均开一代风气的大师。就其书法而言,出入秦、汉金石碑刻,篆、隶、行草各体均臻极高的艺术水准。在清代书坛上,特别是在篆书领域内,吴昌硕堪称是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他早年依傍杨沂孙和吴大澄,曾临习《泰山刻石》和《琅玡台刻石》等小篆名品,后出入邓石如和吴让之。最终专攻《石鼓》,用笔浑朴厚重,恣肆烂漫,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右肩上耸,参差错落,个性极为鲜明。在分布上疏密有致,避让得宜达到了雍容端庄的效果。用墨则以浓湿为主,饱墨铺毫,意韵生动,有时墨尽笔枯,更添苍茫朴拙之趣。吴昌硕在篆书可能的范围内,将书写性发挥到了极致。为传统篆书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境界。吴昌硕篆书的《西泠印社记》,可以说是体现他这一崭新境界的典范之作。

下面从用笔、结字和章法等方面对《西泠印社记》进行具体分析,使我们在临习这一范本时,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西泠印社记》在用笔上,打破了秦汉以来小篆笔画一味均匀的惯例,明显地增加了提按动作,行笔速度也有缓急之别,使线条呈现出粗细的变化,采用中锋、侧锋、藏锋和露锋等相结合的用笔方式,使线条形成多形状、多势态的的笔画,笔力雄健、笔意恣肆,毫无雷同之感。这在吴昌硕之前的篆书都是不曾有过的用笔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书写时融入了隶书和楷书的笔意。因此,我们在临习时,首先要明确其笔法的基本特征,体会吴昌硕篆书在起、行、收时丰富多变的手法。

在结字方面,《西泠印社记》也不同于传统小篆匀称平整的结体特征,而是采取了结体错落的结字法则。大篆在结字上似乎也存在着参差错落这一特点,但不够明显,总体上依然追求的是均衡之美,而吴昌硕在《西泠印社记》中把结体的错落推向了极致,使其篆字显现出跌宕多姿的字形特征。可以说,对小篆这种在结字上的改造也是吴昌硕的独创。此外,我们在临习还要注意不宜过于强调垂脚,中宫也不宜偏上,要有“蜾扁”之趣。

作为一篇纪事文章,《西泠印社记》是写在大约高宽为4:3的界格内,因而在章法上整篇排列整齐,气度连贯。临写此类章法的篆书要注意字不要顶格,四周要留有一定的距离作为行距字距,格中每字大小形态也要略有不同。这样,才能在通篇整齐的章法中显现出变化来。(仇高驰撰文)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晚清著名国画大师 吴昌硕[书法生涯] - 石墨閣 - 石墨閣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