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个人日记

 
图片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一】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二】
纪念“平吕”
 
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三 】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稻香村的来历
      【一】说缘于诗词,例如“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新城粳稻,五里闻香”。
将“稻香”二字用作食品糕点铺的铺名,形色味兼具,的确妙得很。

  【二】另一种说法则颇有些神话的味道。相传数百年前,江浙一带有一家卖熟食的小店,生意清淡。一天晚上,店里忽然来了一个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见他残疾可怜,就送了些东西给他吃,又见天色已晚,便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他住宿。
  第二天,瘸腿汉子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没想到煮出的肉香味扑鼻。于是他大肆宣扬,说瘸子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还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他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也被人争相使用。
  也许正是因为“稻香村”名称之妙,当1895年(清光绪21年),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深谙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来到北京,开创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稻香村”这一字号就成了不二选择。

关于正月十五的诗。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 
(清)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犹唤卖汤元。

咏元宵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 
不得金钱不肯回。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 
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诗 
(清)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 
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 
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 
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 
他乡故国此宵同。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 
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 
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 
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 
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 
五更飞梦渡鲲洋。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 
钟发琉璃台。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 
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

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 
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长叹一声怨气无
灯下半卧已知足
老夫才觉东风至
远帆近船恰自如 
 
 




文章评论

云淡风轻

送去十五的祝福,祝福你,团团圆圆,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幸福美满![em]e110120[/em][em]e110120[/em][em]e110120[/em][em]e110120[/em][em]e110120[/em][em]e110120[/em]

娴淑

祝好友元宵节快乐![em]e601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