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思考(一)被孤独和边缘化的人群

个人日记

序 
简单定义物化社会
   所谓物化社会,就是物质追求大于精神追求,而其它追求也都物质化了的社会。物质本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最大的追求,没有了物质,其它一切都是空谈--连空谈都不能进行下去。适度物化人的思想,有利于人类,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原理。物质存在于精神之上,己经没有任何争议,成为了人类的普遍共识。而过度地,全面地,系统地物化人们的思想,这就叫做物化社会。
   完全的最高程度地物化社会和物化人民,就目前而言,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政治条件,它带来的是诸多的问题:政权的,政治的,贪腐的,不文明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离我们很远,似乎又很近,但我们说不着话,更说不上话。物化社会必然会不和谐,即使我们的领导天天疾呼和谐,为势弱群体呼吁乃至声泪俱下,各类措施不断出台,也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这是思想政治领域的探讨了,就浅水之能力水平,闭嘴较好。
   改革开放(定义于全面物化开始的标志)迄今三十多年,我们忽略的问题愈演愈烈,不断加剧。较小的问题,如人的问题,也严重到了影响社会和谐--至少埋下诱因的程度,为数不少的阶层群体被孤独和边缘化,值得我们广泛关注,参与和关心。这个问题绝对近距离,或者说有的已经是零距离。他们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都说养儿能防老
   社会的和谐只有从影视中才能看到理想化。
   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亲情伦理,血浓于水。不夸张地说,当代中国父母对后代的爱举世无双,而他们的结局,恐怕同样是无出其右的。
   为了人均更多地占有地球和社会资源,从而快速物化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稳定政权,我们突兀地而没有循序渐进地扼杀了大量的生育权,从而使社会快速进入了亘古未见的老龄化,对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带来的弊端,我们却由视而不见,直到措手不及。
   当这些由独生子女长成的社会主力还在为住房婚育苦苦挣扎之际,他们的父母长辈悄然变老。努力工作吧,无疑忽视了空巢老人的孤独,内心不忍;抽些时间多陪陪吧,社会压力这么大,都在超负荷地打拚,哪有这工夫?况且,两家老人四五个以上,顾得过来吗?所以,空巢老人成了物化社会孤独的群体,而社会则不管不顾地继续深入物化。须知什么时侯,你就老了。
   如果养儿防老只是为了每月卡里儿女打入的钱币,那从前对儿女的辛勤和付出,就不如交购一份保单了。
 
二,离开妈妈的怀抱
   物化社会里,无论你生活在城市和乡村,只要一天不想着到哪儿挣几个,生活物资价格的日新月异和货币的迅速缩水就会让你很快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经济贫民。三十岁左右的夫妻是社会建没的生力军,犹其是农民工群体,务农的工作维持不了衣食开支,那就只有离乡背井,去城市讨生活。他们的孩子在老人的照管下,一年又一年的盼望着父母。残缺了爱的留守儿童们,很多人长大后都不能理解父母的爱,性格孤癖离群,或许一生也难以找回他们应有的家庭安全感。难道,孩子注定了要守望孤独?须知有些东西,用钱物是换不回来的。
 
三,永远不会成正果
   民工撑起了城市的运转,繁华背后,都是他们的血汗。基础建设如水电路,没有民工,通不了;基本生活如菜米油,没有民工,看不到;简单如卫生如护理,再简单到保姆和保安........民工们承担了城市建设和运转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作,在建设工程费用的人力资本核算中,他们仅占不到百分之三十,在市政区域,份额更低。工棚,这样的房屋名词,是他们栖居之所。孩子,老人,只在思念中深藏,所有的爱与被爱,似乎都已经麻木。或者,他们天生是应该被孤独起来,笼着袖子,捂紧口袋,在人们防备和白眼中畏缩地打量自己建起来的城市?人生无贵贱,天下哪公平?
 
四,假如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近两年,草根上了殿堂的歌要数这首<<春天里>>了,因为心声,因为震撼。
   农民们曾经是工农联盟基础的重要一员,因为农民武装和毛公一同夺了天下,当了主人。而今天的农民,如果你不是先富起来了的那几个,如果你住在不利于开发的大多数地方,那么,压力比没有田地的无产阶级更大。打个比方吧,你的五分地,全部高产,不算成本,一千斤粮食,存在于当今社会,无病无灾地能活个两个月吗?农民心中有话要说,谁又会驻足聆听?当然,他们推选了各级人民代表,过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在提着各种梦话般的议案,与农民,其实又有什么关系?
   农村社保呢?是你交钱,他分期还付。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保险产品,保持着他们天赋的最终解释权和霸王条款,这也是保障。有运气好的,拆迁了收购了,变成了城里人,冠以城中村或城市农民公寓等啼笑皆非的住所,却连家的感觉都找不到了。文化习惯又让他们与城市格格不入,农民,无论怎样折腾和变化,农业已经远离了你,尊严已经远离了你,孤独化了占人口总数的大部份的农民,让人不得不感叹物质力量。或许你昧着良心地祈盼战争和灾难,那时,你家那几粒稻米,才是金不换呢。
 
五,我们工人有力量
    这是一首雄浑的牛气冲天的歌。工人阶级领导国家,多美呀。在这样的歌声中,富士康楼顶上一个个陨落的生命,提醒和震撼着人们那一次又一次紧缩的心:专家们自有他们莫测高深的解读,甚至还算出来了可允许自杀的常规百分比。而从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一线的产业工人,流水线上紧绷的神经,在枯燥孤独中,能够支撑到什么时侯?当英特纳雄耐尔实现时,我们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们,只怕看不到做天下主人的那一天了。流水线工人,被物化社会边缘了,他们的产品"中国制造",凭数量,凭廉价,在反倾销的世界浪潮中,征服了全世界。这其中,那些微妙的因果,发人深省。
 
六,我们这个专业,是为当替死鬼而存在的
    这是某国某记者采访因无证操作导致大型火灾的电焊工时,这个死囚的最后觉悟。都知道,外墙饰和安全网如果易燃,决不至于因为你持有等级证就能绝缘于火花。有不小心的责任,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吧。从业人员,也包括那些顶罪的"临时工"城管以及"非编"的工作人员吧。
   从前的职业技术分类很粗线条,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一砉以蔽之。如今物化社会分类,连调酒都有调洒师,再有助理,实习,星级等各种名目,如果愿意,你怀揣百八十本证书也不难。除了上述上千种分工,还有一种"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干着持证人同样的工作,护理,卫生,基建,却经常被赶来赶去,或被当了替罪羊。全国某地出了事故,连笔者工地上那些和灰砂操板铲的小工,也被安检委要求登记技术等级,或出示或要求办理证书,令人捧腹。同时,也颇具讽刺。这些"从"人员,何时能够大方地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七,为人民服务。怎么说得清又怎能撇得开呀
   领导一句话,属下跑死马。现今政府的低层公务员,说着官话,迈着官步,立在官场,代表官府,却干着那些自己都认为莫名的工作。由上而下的各级组织共颁布几万条守则和纪律,决不只是给老百姓看的,绝对需要这些人的尊守。需要你们代表dang和政府去为人民服务,去做楷模,怎么会不严格要求呢?须知,网民盯不着大鱼,却只好注意你们了,一个不小心的哭或笑,一句冲口而出的话,能让你后悔一生。
   虽然公务员工位紧俏如此,社会地位高档如此,却不能不凭良心说,这是一群孤独的人。想上升吗?需要能力尤其体现在财力,这就高风险了,不贪吧,亏本。不进取呢,不进则退,盯你位置的眼睛很多。最好的结局是兢兢业业,平安一生,当然,那也是多么的不易!
   而因为名声不好(众所周知的原因),让他们在公众面前又说不清撇不开。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其实,他们多数仅为一份保障和虚渺的社会地位,有错吗?

八,压力山大。 谁不信,就让他当当中国白领!
   白领最光鲜,工薪高,妆得体,出驾车,住高层。 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大概计算一下,一,当下领先于世界的房价,首先就以他们为主要客户。他们住着银行的楼,退休前便能付清。二,正因此,他们不敢轻易拒绝上司,也不能随意改变劳动关系,那样有断供之夷。拒绝雇方的不合理要求而据理力争时,劳动法似乎又是民工用的。三,他们必须用一半工资维持体面,包括一切生活元素。而那些华而不实以价贵为主的消费又只是瞄准着他们。四,他们不大会有朋友,交际也多数为业务和利益。与下交不耻,且没必要,与上交够不着也交不上。五,那些高贵的疾病如抑郁呀心理不健康呀过劳呀等等,尽在这群人身上缠绕,亚健康则太普遍了,朝九晚五彻夜疯,太需要发泄了。完了,又该去职场勾心斗角乃至刀光剑影般打拚了。中国白领,其实是很孤独的。
 
  大体上,以上八类人算得上孤独人群。当然还有所谓蚁族和那些城管对象,但就孤独和边缘化而言,要好一点点。至少,前者居安不思危,后者在游击中学会了狡猾。
  物化了社会,物化了思维,这就是我们所要的吗?我们的上层建筑我们的人类灵魂难道也是可以物化的吗。
  不以为然。


一湾浅水信涂
 
 
 

文章评论

一湾浅水

沙发自己坐了。 久已写了,一直在草稿箱。后又进入私密日志。后又发表为自己可见。后又......那不好说了。 我左右也暂不在上还几个"群"里,以后,将来,谁知道呢? 可以预见啊,我,我们。 呵呵。

一缕荷香魂

浅水重出江湖啦。认真拜读新作,不禁也陷入忧思,在中国,在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谁人不孤独呢?[em]e160[/em]

风吹云散心已淡

出作品也不通知一声,今日才看见,一个人坐沙发,寂寞坏了,来个伴儿陪陪也好啊![em]e101[/em][em]e4003[/em][em]e163[/em][em]e160[/em]

风吹云散心已淡

仔细拜读了朋友的作品,句句是真,针针见血。当今的社会就腐败在忧虑中徘徊,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物化占了社会的主体。又恰恰与老毛提出走社会主义路线起冲突。所以善于深思的人,能不孤独吗?但孤独,又能怎样?哎!还是今日末日未实现,真令大家失望啦![em]e160[/em][em]e177[/em]末日未实现,饺子餐桌见。节日快乐!

本该是早早坐上沙发的,却也是身不由己了,迟了些!

珍--惜

物化的社会,匮乏的精神,利益的人们。

潜水的文对于当今社会剖析的透彻之极,有多少人闲暇时,如品一杯苦咖啡般的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哪个人不是如潜水这般的认为,却也无奈着这一切,物化的社会,特色的景象,不知将怎么走向怎样的一个境地,才算是真正的为了这些为生计奔波的人们!!

很少走出自己的生存环境,却看到了一幅心酸的画面,身边那些不是孤儿的孤儿,不该有的孤独却孤独的孩子们,每每完不成作业时,问及谁在家,每次都让我心颤,要么跟着姐姐过,要么跟着奶奶,我那时便想说,孩子,不知你们怎么度过这寒冷的冬季?

梧桐雨【拒闲聊】

活脱脱的现实,社会本就如此!还是祝福来的实际点——提前祝圣诞快乐!遥祝如意!![em]e177[/em]

烛影摇红

终于出来了!甚好!深刻辛辣的剖析了当今社会一些真实的现象,那些欲盖弥障的作为让很多有良知的人都能感知弱势人群始终是被强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一个群体。用一双慧眼透视官场众相,用一颗怜悯之心体惜民生疾苦,物化社会,一介子民能保持一颗没被冷漠的心,也是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烛影摇红

终于出来了!甚好!深刻辛辣的剖析了当今社会一些真实的现象,那些欲盖弥障的作为让很多有良知的人都能感知弱势人群始终是被强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一个群体。用一双慧眼透视官场众相,用一颗怜悯之心体惜民生疾苦,物化社会,一介子民能保持一颗没被冷漠的心,也是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一粒沙尘

还是莫言说得好“文学因无用而伟大”,文人也只在有良心的人心中有一席之地。可有良知的人又什么也干不成。[em]e109[/em]

若水(拒加)

现实总是有些沉重和残酷,兰非“匹夫”,只好也只能用小小的浅念,只尽心力,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也愿我的朋友浅水,多淡然多快乐[em]e163[/em]

红尘一梦

给浅水赞一个吧 [em]e179[/em] 红尘看不懂这纷扰的世界,但是喜欢浅水犀利的真实言论和透彻的分析能力 [em]e160[/em] 顺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