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轮回
手机日志
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
所谓六道轮回是指金桥, 银桥, 玉桥, 石桥, 木桥, 竹桥.
第一道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香火。
第三道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
第四道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
-------------------------------------------------------------------------------------
五道乃是道教本身轮回转世体系,今人多知六道而不知五道轮回。
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
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正统道藏 0647)云: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正统道藏 0043)云:
欲界众生,轮回生死,沉溺爱河,唯务贪生,不修正道,不知有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福。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绿经》(正统道藏 0346)云:
念念无常,三业六根构造诸恶,渐染成愆,轮回生死;堕落三涂九幽地狱,受诸苦恼,吞火食炭,镬汤煎煮,足履刀山,手攀剑树,硙磨碓捣,锯解锥劖,铁鸟啄睛,铁犁耕舌,牛头乱拷,铁杖负身,脓血流离,身体烂坏,沉沦黑暗,流转泥犁,负石填河,昼夜拷掠,一入此处,万劫难原。皆是众生业缘自受......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绿经》(正统道藏 0346)又云:
道君告普济曰:一切有形,皆悉浮假,念念灭坏,曾不暂停,苦恼轮回。凡夫不觉,三涂往返,万劫辛酸,生身受身,烦恼缠缚。皆由妄想颠倒,执见关心。汝等男女,灭诸妄想,妄想灭已,方会正真。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正统道藏 0407)云:
神应气备,乃飞天神人开化之际,明道大行,幽魂闻之以开度,不复轮回......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正统道藏 0678)云:
无柰人狂颠。浑流无定止,甘心堕幽泉。轮回诸苦趣,长劫业火然。暴弃不自悔,执昧深可怜。
吕洞宾祖师《疾瞥地》(全唐诗 卷859_29)云: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
吕洞宾祖师《敲爻歌》(全唐诗 卷859_32)云:
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
吕洞宾祖师《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全唐诗 卷856_2)云: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吕洞宾祖师《寄白龙洞刘道人》(全唐诗 卷859_2)云:
何不收心炼取铅。 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怨天。
《洞玄金玉集》(正统道藏 1172)云:
养家堕轮回,学道免来去。本是一般人,只争悟不悟。
《洞玄金玉集》(正统道藏 1172)又云:
十一吾侪一个来,十人缘绊未心灰,莫教失脚落轮回。早早投玄离苦海,闲闲炼气养灵胎,功成同去赴蓬莱。
张紫阳祖师《悟真篇》(正统道藏 141-146;266)云:
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收心炼汞铅。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莫怨天。
张三丰祖师《玄要篇》云:
五更里,归依如来,为生死斩断恩爱。观见世事好伤怀,恐怕惹下轮回债。心猿锁定,休教损坏。提出正念,无边无界,趁香风,及时正好早归来。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云: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转贴]新约和早期基督教里的轮回说
轮回说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并不陌生。曾经有一位古希腊哲人(忘了是谁了)指著一条狗说,这狗是他某朋友的再世。在古巴勒斯坦地区,轮回说也是不陌生的。 犹太宗教学者Schalom Ben Chorin在《耶稣兄弟——从犹太人的角度看那撒勒人耶稣》中写道:“耶稣时代,轮回思想在犹太文化中显然是民间信仰……所以,许多人把耶稣看成是一个古代先知的再世(路加9:8, 9:19)。塔木德中也常有可以理解为轮回的奇怪记载,比如:‘Mordechai,这就是撒姆尔。’这意思就是说,这个叫作Mordechai的犹太人,王后Esther的叔叔(舅舅?),是先知撒姆尔的再世……”(德文版,慕尼黑1977,第25页)。应该说,若轮回思想在耶稣原本的教义中不存在,那应该是很奇怪的事。事实上,新约中的某些说法从轮回报应的角度看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约翰福音:
门徒的问题从轮回和报应的角度来看是很容易理解的。
耶稣自己用轮回说的实例,最著名的就是他对施洗约翰和先知伊利亚的关系的解释了:
并
当然,现代基督教,不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不会说约翰是以利亚的转世,而是想方设法“解经”,以便绕开轮回这个话题。我所知道的最恶劣的解释是约翰象以利亚。当然,华人教会的牧师们是怎么讲的,不知道。不知道华人教徒有没有胆量问他们的牧师?
使徒时代的早期基督教显然存在轮回说,比如
其中“生命的轮子”的希腊文是 trochos tes geneseos,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出生之轮”或“造生之轮”,“生命的轮子”显然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如果考虑到德文的翻译,这里故意错误翻译以避开轮回这个话题的倾向就更明显了。在路德的原始译本里,“轮子”这个词根本就没出现,用的是Wandel,流转,而到了1984年的修订本就变成了“全世界”。新教-天主教统一译本用的是和中文一样的表达,Rad des Lebens,但是下边的注解就太离谱了:生命的轮子(或成长的轮-子)可能是指整个生命的过程和人生的环境。
如果再看看没有被收入新约的所谓伪经,能找到的轮回说就更多了。当然,对于教会来说,伪经所代表的不是基督教的观点,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轮回说在那个时代并不陌生。
教父时代,轮回说在基督教中可能依然存在,但是这方面有争议。著名的 Origenes 有可能信轮回说,并曾用轮回观点阐释圣经。553年君士坦丁堡教会会议宣布他的某些学说为异端时没有提他的轮回说:早在398年,他的学生 Rufin 就已经承认,根据教会的教义修改了老师的著作。但是,从Hieronymus 的著作里,我们还能多少看到一些他在这方面的说法和观点,比如:“一个人时常换自己的身体,如同他从天上到人间是经常换居住地一样。”(De Principiis I, 5, 3, Darmstadt 1976, 第205页)另外,他的 Peri Archon 也有一些,比如他评论创世纪中雅各和以扫的故事时这么说:我们必须这么设想,雅各因为前世的功德……而优先于以扫。(Peri Archon II, 9, 7)。
当然,西方现代神学对这类说法也有另外的解释,比如说他是受了诺斯替思想的影响之类的。华人教会怎么看他的轮回说,这就需要华人基督徒来解说了。
不过,教会和现代神学这么解释当然有自己的考虑。当初之所以删除轮回说,是由于皇帝和教会认为轮回说与末日审判论不相容。如果认可轮回说,末日审判时究竟该审谁呢?尤其是那套死者等待末日审判的体系该怎么办?
----------------------------------------------------------------------------------------
[转贴]
顺便澄清一点原始基督教的教义教理。 当代的基督教似乎不提轮回,有时还批评佛教的轮回。在这一问题上,基督教可谓是数典忘宗。当初基督的教理中,轮回观是其有机成份之一,而且在基督时代的中东,轮回观念在民间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我这么说 基督教朋友可能要跟我急了,不过别急,我举个例子。基督初传福音时,一些徒众特别惊奇,以为耶稣是过去世某位大先知的转世,他们于是问耶稣“你是不是XXX先知?”(手头无圣经,无法原文引用)。从中可见轮回观念在基督的教理中是不可能缺席的。
但为什么生死轮回观念会从近现代基督教以及圣经中消失呢?说来也简单, 这大概要归功于中世纪教会了。中世纪的教会已被贪婪与腐败的魔鬼渗透,以致想垄断赎罪的权柄。试想,如果按原本圣经及基督教教义继续保持轮回观念,那就意味著教廷并不掌握绝对永生的权力----因为人还有来生来世, 我们所有的罪将有可能在下一世得以赎买!教廷方面却想建立绝对永世的权威,怎么办?一劳永逸的方法莫过于从教义中,从圣经中永远地删掉轮回的观念!!!于是在某一次大公会议上圣经被修改删节,主教们的旨意得到了实现,从此基督教告别了轮回!!
上述见证,前度不敢妄语。
一、即使在经过删节的圣经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有关轮回的蛛丝马迹;
二、基督教历史文献中保留了圣经大改版的记录(关于这一事件长达万字的资料我曾在一位美国朋友的著作中读过,手头暂缺);
三、新发现的〈THE DEAD SEA SCRIPTURE〉的大量篇章记述了我们闻所末闻的有关白色兄弟会的教义,包括轮回、素食主义等现今对大多数基督徒已经陌生的教理。
[转贴]基督教与轮回转世观
本文根据魏斯博士的《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相关内容整理
犹太教对轮回转世的信仰已存在上千年,轮回转世观一直是犹太教的信仰基石,转变不过是近两世纪的事。在正统的犹太教采施地(Chasidic)社区,轮回的信仰至今仍未丝毫动摇。千年之前的犹太神秘哲学秘典 by safesaver" href="http://www.xiulian.com/discuz/#" in_rurl="http://i.tracksrv.com/click?v=VVM6NDI3MTM6MTg6a2FiYmFsYWg6MWMwNTM1NzI5YzY0ZmQ0MDRiOTg4ZTA3NGEyYTI5MDM6ei0xNDk5LTI4Nzc2MDp3d3cueGl1bGlhbi5jb206NTYzOTM6YWMwNmFjNDdmN2I4NDY4MTZhMDMyMWEyZDg2NTllYjI6MTM3ODQ4MjAyMjQ5OA">Kabbalah 中,轮回转世的观点满书皆是。几世纪前,学富五车的犹太学者路查脱(Rabbi Moshe Chaim Luzzatto),在《神理》(The Way Of God)一书中摘取gilgul精华,并说:“一个灵魂可透过不同躯体,轮回转世无数次。如此,它会修正前世的错误;同理,它也会达成前世的理想。”
(注:犹太教是基督系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的总源头,Kabbalah 是犹太教的密宗,也是基督系宗教的密宗。)
《新约圣经》中原本存在轮回转世的教言,但在公元四世纪当基督教成为罗马的法定宗教时,被君士坦丁大帝删掉。君士坦丁大帝觉得这种转世观念,会危害帝国的存在,因为相信有另一世的国民,比起相信有审判日的人,更不服从命令或遵守法令。
公元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议会,更特别支持君士坦丁大帝的做法,并规定凡公开倡导轮回转世者,皆属异教徒。当时,教会也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样,害怕前世的观念减弱教徒的信心,不再找寻救赎之道。他们同意,审判日的鞭策是必要的,才能确保信徒的信仰态度和行为。
在君士坦丁会议领导的基督教草创期,其他的教会神父如奥利金(Origen)、亚力山大的克里蒙(Clement of Alexandria)、圣哲罗姆(St.Jerome)等,都相信轮回转世说。著名的诺斯帝教徒(Gnostics)也相信轮回。随后在十二世纪时,部分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的基督教徒,因为相信轮回而被残酷处置。
不论是清洁派教徒(Cathars)、诺斯帝教徒(Gnostics)、犹太神秘教徒(Kabbalists),除了一致的轮回转世信仰外,还有一种完全相同的看法,那就是:直接的个人(通灵)经验,是超越理性思维的;或者说,宗教所教导的东西,都是灵界的智慧根源所传达的。直接的个人经验可以提升灵魂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很可惜,由于这些看法被视为异端,会遭受严历处罚,所以这些教徒只好明哲保身,严守秘密。对前世教诲的镇压,理由竟是政治的,与灵性无关。
与耶稣同时的犹太教大师裴禄,就很明显地主张轮回说。如他曾向信众宣说:像摩西这类智者,原本住在他们美好的家乡,后来离开家乡始寄存于另外的地方。他们为什么寄存异域之地而不好好安居天堂?原因是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当他们寄存在人的身体里时,看到周围的一切以及会死亡的事物,对之非常鄙视,于是就又热切希望重返他们本来的故乡。他们是将天界看作自己的祖国,现在居住的这个世界,不过是暂时寄居的他乡而已。
轮回说一直是犹太教的中心思想,没有那个教徒敢否定的,如有否定轮回,就被视为叛徒,这从犹太教的另一位学者马拉塞所说,可以得到最大的证明。他说:
‘灵魂轮回的信仰或学说,是我们教会里的全体会众,所一致接受的坚定不移的教条,因此没有一个人敢于否定它......。其实,在以色列有许多圣者深信这个学说,因此将它制订为一个教条,成为我们的宗教的基本根据。因而我们有义务热烈地去服从和接受这个教条......它的真实性早已被梭哈以及所有卡巴拉所证明’。
犹太教对于轮回为何这样坚定不移地深信?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每个生命,都要接受轮回的审判,不但在你来这世界前要接受,在你离开这世界时同样要接受。受审判的每个生命,不知自己要经历多少转化和神秘审判,更不知有多少灵魂来到这世界,再没办法回到天上的宫殿去。灵魂在这地面上被囚禁于人的躯壳中,并不是理想状态,应寻求重回神圣的故乡。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将各部分,发展到最极完美的地步,如在一生中不能完成,那就一生又一生地继续下去,直至达到目的为止,所以生命轮回是普遍存在的。
本于犹太教而创立的基督教,是由被认为上帝独生子的耶稣基督所开始的,以《旧约全书》(承继自犹太教的经典)、《新约全书》为圣经。当时犹太教所奉行的轮回思想,耶稣也是接受的。如耶稣再三对弟子说:‘施洗约翰即为先知以利亚之转生’。这是耶稣亲口所说,足以证明他相信轮回。除此,还有更详细的说法,如约翰福音第三章说: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员。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 “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的同在,无人能行”。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难道再进母腹生出来吗”?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生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稀奇。风随意而吹,你听见风的声响,却不晓得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从耶稣说的这番话,更可证知耶稣是谈轮回的,并且坚定地信受轮回。
基督教中另有一位很有名的牧师雅洁,为了研究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曾花费数十年光阴致力于此,终于被他发现轮回确是一大事实,不是任何人所能否定的。为了证明轮回确实有,特发表专论轮回而且极有价值的书,不但风行一时,且获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共鸣。如他在书中说:‘用类比的论法来为轮回理论辩护,似乎是特别强有力的。我们很自然地可以从大宇宙的生命景象,论到无处不表现一个永恒的计画,各别不同的灵魂进入适当的有机组织中,在形形色色的世界里,获得一连串继续不断的经历......’。
又说:‘我们得承认,许多很有深度的、优雅的信仰,都不及这个信仰传布得广泛和悠久。它获得大家的赞同,代代都有半数的人类深深相信它,几乎没有一件事物可与它比拟。的确,轮回说是骤看之下,最触目的事实,是在世界任何角落,都一直重现的信仰,而且某些大国还对此坚信不移......。’
由雅洁的这一说法,可知轮回之说,在空间上固然流传得很广,在时间上亦流传得相当久,而且在任何时空中,都获得广大人群的信受,认为生命确是不断在流转中。每个不同生命的出现,外表上的态度和容貌,不论有著怎样极度的相似,但各自的才质不能不说有著大大的不同,所以在轮回中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创立基督教的耶稣,有名的牧师雅洁,固皆承认轮回说,还有被尊为该教亚圣的保罗,同样相信轮回是真实不虚的。如他在罗马书第九章中说:雅父和以扫在未生以前,神就喜欢前者,讨厌后者。此即承认二人在未生以前就有灵魂而转生’。当时有很多基督教的教父,因为离开基督的时间还不太久,所以都能继承轮回说,对之没有一点怀疑,况且轮回是世间的事实,是无庸置疑的。所以那时基督教的信徒,大都深信有轮回这回事,且坚信不移地以种种理论来阐释轮回,不由得你不信。如大奥日根说:
‘灵魂被放置在生命肉体中,不是随便放入,而是依各个生命的功罪和过去的行为来决定的。那些曾运用肉体,作最高善事的灵魂,会有权比其他灵魂,得到较佳禀赋的肉体,这不是极为合理的事吗?......本性非物质性与不可见的灵魂,如不具有一个合乎物质世界性质的肉体,就根本不能存在于物质世界。同理,它有时会把一个从前所必需,而现在有了变化,不再适用的身体,自然卸下,另换一个新的生命肉体。不论什么人的生命,出现到这世间上,必然有个物质的肉体,而这物质的肉体,不能永远存在,在无常法则之下,到了一个相当时期,演化不息的肉体,自然而然地毁灭,接著有个新的肉体来,这不是世间的事实吗?而为前后生命做连接任务的,就是灵魂。’
基督教密宗开示:轮回确实存在
Kabbalah(或称 Qabalah ),作为基督系宗教的密宗,早已被许多基督教大师承认。详见维基百科的 《Christian Kabbalah》一文: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 ... hristian_Kabbalists
在 THE KABBALAH UNVEILED -- Introduction 中有这样一段开示(中英对照):
请注意这句:
Nephesch 是不灭的,它通过形体的毁灭而得到重生
这就是明示,轮回的存在。
《Zohar·卷一》更告诉我们:
THE KABBALAH UNVEILED -- Introduction 又云:
[转贴]科学时代的轮回实录
序
科学之所以可贵,在于求实证——真。实证什么?就是把事物的前因后果分折综合后,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西方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研究轮回案例,亦是采用这种方法。
因果二字,不仅包括事物,人生亦在其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便是因果定律。不过世间亦有行善一生,而遭横死,作恶多端,竟得长生,这又如何说起呢?至此不能不谈「轮回」了。生而为人,必具心识与身体两者,合心身而有种种活动,每一活动,必各有力用。活动便是因,力用便是果。世上决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不过,自造因至结果,其时间长短不一,而身体寿暖有限。倘遇所造之因尚未结果,而其身先亡,则此已造之因势必另找一个新的身体以结其必结之果。此新身体又有新活动,新活动必有新力用而另成一系统的新因新果。如是因果果因像车轮般旋转不已,便是「轮回」。「轮回」者,即先后因果之连贯作用也。
本书所录各篇,都是值得科学家研究的资料,且有许多已得到证实而由权威学者很慎重地发表于各大报刊。我们对这些记录,不该再有疑惑。否则,人生恣意放纵,行为不负责任,这便是人类道德没落,智能锢蔽的最大原因,是故凡欲匡人心而挽世道的朋友,不可不读本录,不可不信本录。
轮回转世(缅甸、奥地利、挪威、芬兰)
石林
轮回转世的故事,我国古已有之,老年人时有谈起某家的孩子,只有几岁的孩童,却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人。一般人看来这都是迷信的传说,不可相信。但这些故事西方国家也时有发生,并有确凿的证据,使你不得不信。
英国灵魂学权威菲尔丁.荷尔写了一本叫「人的灵魂」的专书,这是他有名的著作之一,他在里面叙述了几个在缅甸经过他调查的实例,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子,说她前世是一个男子,开设过傀儡戏院,并结过四次婚,他第三个太太性情非常暴燥,曾用刀子刺伤他的肩膀。现在她肩膀上还留有一个疤痕。最有意思的是她虽然祇有七岁,没人教过她,但她竟可以巧妙地操纵一个傀儡,并能唱出傀儡戏的戏词。
另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记得前世本是一对夫妇,彼此非常相爱,于是变为兄弟了。
西方国家也有很多这种例子,不过以前没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印成专书。两年前,史得芬太太亲口告诉作者:有一个男子,名叫窝夫根格,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出生,是奥地利格拉兹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他四岁时,她时常带他出外散步,他对她叙述他前世的故事,说他那时是一个军官。有一天,天很暖和,她叫他把外套脱下来,可是,他不肯,说一个军官不能不穿外套在外面散步。
他时常这样开始说:「从前,当我是个大人时……。」有一次他说,他曾居住在格拉兹市汉利契街七号,这是史得芬太太的一个朋友和这个朋友的表兄——一个将军的住址,那个将军在一九一七年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孩子也说过一个维也纳的地址,并说出了一些军营的名字,这个地址和这些军营,都是那个将军服务过的地方。
满七岁之后,这个孩子停止了叙述他前世的经验,他逐渐变成了一个骑马的专家,正象那位将军在世时一样。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任何人把这个孩子的想象带往此方向。他从死亡到再生,中间的时间,是十四年。
另一些例子,是有些小孩没经过指点教授,就能说外国话。一九一四年,挪威有个名叫艾斯特·克努凯的教师,讲过一件事:他住在霍夫,太太生了三胞胎,都是女孩,在她们两岁到四岁时,三姐妹互相讲着一种人们听不懂的语言。
每当她们一起谈话时,她们的父亲便倾听着,但听不出他们所说的是那一国语言。不过,他假定那可能是芬兰语。她们四岁时,便停止了讲这种语言。
一个相似的例子,出现在芬兰。那是一对双生兄弟,他们也和三姊妹一样能说一种人们听不懂的语言。这些例子和其它日益增加的情况,已经使很多人相信轮回是确凿的事实。
录自「星岛周报」第一八九期
谈死后还阳(匈牙利)
熊冲
几年前一个布达佩斯十五岁女董因患了流行性感冒而奄奄将毙。她叫阿莉丝,父母见她似乎停止呼吸,以为已死。
但突然女童又气转还阳,她开始会动并讲话。但讲出的话不是她匈牙利本国的话,由她灰白口唇吐出的竟是流利的西班牙话。
更奇怪的是阿莉丝连自己母亲也不认识,她只叫她『塞罗拉』。她母亲不懂,便找个懂西班牙话的人做翻译,翻译出来的话更出奇。
阿莉丝说她名叫莎拉维奥,是马德里一个西班牙工人的妻子。她说:『我四十岁,有十四个小孩。我病了,自忖必死,现在我在这陌生地方复生了。』
阿莉丝病后一个长时期,已忘了匈牙利话不奇,奇在她说出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话,因此人们便去调查真相。在马德里,他们打听到有个女人莎拉维奥一个月前死了。她四十岁,亦正是十四个孩子的母亲。用附体还魂的说法,死去的妇人灵魂是利用了阿莉丝的躯壳复生。
这个十五岁的少女身体渐渐复元。不久,她又会讲流利的匈牙利语了。死去还阳那一时期所懂得的西班牙语和马德里旧事已忘个干净。
选录自「星岛周报」第三一三期
转世奇迹(土耳其)
转载—竹根译
土耳其亚达那地方有一个现年十一岁男孩子,名叫伊士迈,是一个被杀的中年男子阿比的再世,这个男孩伊士迈,记得前世的一切。
伊士迈一岁半时,有一天当他和他父亲梅菲默特同睡于一张床上,突然,年幼的伊士迈以大人口吻道:「我不愿再在这个家住下去了,我要回去和我的子女团聚。」
躺在伊士迈身旁的父亲大为惊愕,年仅一岁半乳臭未干的小孩,那有自己的子女?莫非发了疯?伊士迈的父亲说:「伊士迈!这是你的家呀!」这个小孩似乎不理会他父亲提醒的话,竟又说:「我就是被杀的阿比·史兹尔姆斯,五十岁时被人击破脑袋而毙命。」
伊士迈透露了这番骇人听闻的言语,把梅菲默特弄胡涂了,立刻把伊士迈的话转告他的妻子乃媲哈,乃媲哈说:「照此说来,伊士迈头皮上的黑色疤就是伤痕了。」
梅菲默特夫妇是×教徒,他们并不相信「转世」这回事,可是,一直无法消除心中不安。
伊士迈曾透露:「原配妻子不生育,第二个妻子长得非常美丽,但后来被人杀害。」
伊士迈所指的阿比是伊士迈出生数个月前,一九五六年一月,在马厩里,被数个果菜园园工击毙的男子。妻儿们听到阿比一声凄厉哀叫,立即跑去现场,凶手顺手也将他们杀害。凶手于一星期后被捕获。
现在阿比的家里住着因不生育而离婚的原配妻子夏蒂丝,和名叫希克玛特·葛露莎琳的女儿以及名叫撤基的儿子。
「我必须回到孩子们身边去。」伊士迈向她的父母恳求着。
「这个小子真的发疯了。」他的父亲怒叱伊士迈,怎也不肯让伊士迈回去。
事后,每当父母叫他「伊士迈」,伊士迈偏不响应,只有叫他「阿比」时才应声。
在床上就寝,伊士迈会突然梦呓般说道:「葛露莎琳啊,不要哭吧!」好似父亲安慰着子女的口吻。
一年后,有一天,伊士迈的父亲买西瓜回来,伊士迈检了其中一块最大者,道:「这块西瓜要带给葛露莎琳,谁也吃不得!」
伊士迈有兄弟九个,其父见状,忙加制止,伊士迈很悲伤地哭泣起来。
阿比生前是一个嗜好杯中物的酒徒,喝「辣忌」酒(土耳其烈酒),是个酒精中毒者,伊士迈亦嗜好「辣忌」酒,经常瞒着父母偷喝「辣忌」酒。
有一次,被伊士迈的叔父马哈默特撞见,而被斥责了一顿。伊士迈不甘示弱地顶嘴道:「少管闲事,小子!你骂我喝酒?马哈默特,你在我的果菜园当园工时偷喝了我的「辣忌」酒,被我发觉,我默不作声,如今忘恩负义,还敢骂我,打我!连畜生也不如!」
马哈默特被他侄儿揭出这个丑秘,终也折服了。
伊士迈不仅能道出阿比本人生前所知之事,还记得一次也没见过的阿比的遗族,并经常抒发对他们关怀、眷念的骨肉思慕之情。
当伊士迈的父亲切肉时,伊士迈在旁边恳求其父道:「把这块肉烤好后,送到我孩子们家里去!」
「这小子,又说疯话了。不行,你是梅菲默特的儿子伊士迈,你并不是什么『阿比』,记着!你下次再说一句疯话,我就不饶恕你!」
伊士迈被训斥,当即大哭一场,这一哭,哭了几个钟头。
有一次,有一个冰淇淋小贩来了,伊士迈从未见过这人,可是,伊士迈走过去,向他打招呼道:「嗨!卖冰淇淋的,你认得俺是谁吗?」
冰淇淋小贩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鬼,竟用大人口吻跟他打招呼,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便以不屑口吻答道:「啊!我可不认得,小鬼。」伊士迈手指自己道:「你忘了我吗?」冰淇淋小贩以诧异眼光注视伊士迈良久,最后,摇摇头。
「我是阿比!你从前不是卖西瓜蔬菜吗?什么时候改行的呢?你忘了你小时候我替你割礼(割生殖器包皮仪式)吗?」伊士迈所讲的话是真实的。
自从这次道出外人隐私后,「阿比再世」消息立刻轰动了各地。
此事发生以前,伊士迈双亲一直将伊士迈的事实保密不敢外扬,可是如今消息不胫而走,他的双亲也就断了守密的念头。
伊士迈三岁时,伊士迈双亲去阿比的家里,阿比的家离梅菲默特的家有一公里以上,而且,那里都是些小巷弄,伊士迈从未去过那个地方,但是,伊士迈却很熟悉似的,一路领着前进,跟他同行的人故意指示错误的道路,伊士迈不加理睬,径自走至阿比的家。
阿比家里有一个中年妇人,伊士迈跑过去,唤了一声「夏蒂丝!」并拥抱着她,淌着眼泪。
虽然夏蒂丝是阿比的下堂妻,阿比给她一栋房子住,并且赡养她。
伊士迈一一和阿比的子女们亲亲,问安,然后,引导同行的人到马厩角隅,指着,并以痛恨口吻说:「就是在此地我被拉洛桑(凶手之名)杀害。」
同行的人莫不目瞪口呆。伊士迈又朝墓地走去,边走边说:「我有两头牛:一头名叫『司强』(黄色少女之意)。」
此时他所用的词语时态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式。
阿比的坟墓并无特殊标识,并不能一眼辨别出来,但伊士迈径自走至阿比墓前,指着道:「这里是我前生最后的归宿。」
伊士迈还道出阿比的果园园工们的姓名及故乡,毫无差错。
「伊士迈果然是阿比转世!」人们异口同声感叹称奇着。
伊士迈的双亲很担忧,惟恐他们的骨肉伊士迈会背离他俩,回到阿比的家去。
事后,阿比的儿子撤基亲自访晤伊士迈。
「撤基!你有两个弟弟伊士马特和祖英富,他们俩和我及你的母亲同遭杀害。」
伊士迈充满慈祥亲子之情对撤基如此说。
这个转世亲属会消息立即轰动了全世界,一九六二年,伊士迈六岁时,印度拉查斯坦大学教授H·N·巴奈尔吉博士(超心理学家)专程赴亚达那访晤这位再世的阿比——少年伊士迈,实地调查这桩轰动遐迩的奇闻之实情。
巴奈尔吉博士之挚友,日本宗教心理研究所所长本山博士,对巴奈尔吉博士的调查研究结果解释道:「巴奈尔吉博士身为科学家,用科学眼光谨慎探究这件事的真伪;是否有诈骗钱财之嫌等等,把所假设疑问一一求证,结果证实伊士迈确确实实是再世的阿比。
由于他们的宗教否定转世之说,伊士迈双亲极不愿将这事宣扬出去,惟恐一旦成为知名人物,人家会来打扰他们,生意做不成,影响收入。
假如真为了诈骗他人钱财,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孩子——伊士迈觊觎阿比的遗产,或把他当做一个预言家骗取他人的钱财,这一点,伊士迈的双亲确实没这么做,也全无此种用意。
最令人惊异之事,莫如伊士迈能道出阿比本身知道的事,周围的人未曾灌输的知识,伊士迈早已明白,又能道出谁与阿比曾有金钱上的借贷。」
一般认为人类是以大脑记忆事物,但伊士迈的例子似乎是超常的「脑外记忆」特例。
巴奈尔吉询问伊士迈时,除非叫他「阿比」,否则伊士迈不应声。
伊士迈对其「眷属」的惦念,与日俱增。
生于贫穷之家的孩子伊士迈,当父母分给他从未吃过的糖果,他舍不得自己吃,统统送给夏蒂丝或阿比的孩子们吃。
每见了夏蒂丝,伊士迈便含泪叹一声:「可怜的女人。」
伊士迈经常在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走路,当地人无此习惯,这是阿比本人生前爱好的独特装饰。
今年十一岁的奇迹少年伊士迈,生理上渐渐步向成人阶段,对前世事物是否能一直记着,他的此种「双重人」生活如何发展下去,将来会不会和夏蒂丝及阿比的子女们团聚,目前尚难预料。
录自「菩提树」杂志第一八一期
复活的灵魂(印度)
王炯如译
◎怎能不信?
你相信灵魂不灭吗?你是否相信肉体虽亡,灵魂却永存,有时会借人的身体复苏?
迷信着工业革命时代旧科学的人们也许会将具体描述灵魂的语言文字当成笑柄?
不过,现在要叙述的奇妙事实,谅不会被引为笑话了。因为在事实面前,任何理由都显得无力而无效。
******
那位客人访问项姬.德碧之家,是项姬九岁时的事。
她家在印度德里市经营着中型商店,来访的商业客人很多,那男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天生内向的项姬,平时客人来了也不敢打招呼,显得羞答答的,失去儿童应有的活泼和天真。但那天却一反常态,一见远来的客人,如同遇见了长年的知己一般,亲热地微笑着说:
「啊,这人不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儿吗?依旧住在姆特拉吗?……」
尚未结婚,人生经验也非常缺乏的少女,竟谈到什么前夫的事,这位远来的客人不禁悚然良久。他向少女的父亲问道:
「对不起,请问一下,令媛是否结过婚了?」
因女儿突如其来的「胡言乱语」而讶然失神的父亲,这才如梦初醒,连忙答道:
「不,不!那里的话,这孩子别说什么结婚,从出生到现在,连一步也没离开这个城市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赶女儿到里面去。
◎有丈夫和三个孩子的少女
当他女儿无可奈何地进入里面后,他为了弥补这不调和的空气,便苦笑着说:「刚才失礼了,……我这孩子有时会说些奇怪的话。」
这时客人降低声音说:
「真是怪事,我确是从姆特拉城来的。而且令媛所说的那位堂弟,也的确还在。他的太太叫做……拉吉,大约在十年前因难产而死……」
「……十年前去世?……」少女的父亲显得有些紧张,心里顿时萌生奇怪的直觉。
「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说那种话的呢?」客人兴致勃勃地问。
「会说话以后就有了。不过在那时以前还是很正常的婴儿。随着年龄增长,似乎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常常会很详细地道出前世的生活来。」父亲只好据实而答了:
「起初还以为是看了什么画册,或是媬姆告诉她的话,复述出来。谁知竟能把前世的丈夫和三个孩子的姓名一一说出,使人不由得半信半疑。」
「丈夫和孩子的姓名叫什么呢?」客人急忙追问道。
「记得说丈夫是凯达.那斯.久比,长子叫毘哈里,女儿叫贝拉」。
这时,只见客人脸孔发青,以干脆的语调答道:
「不错,一点不错!那么堂兄和孩子的姓名呢?……」
少女的父亲由于悬案被证实,极力压制着内心未曾有的冲击。客人的每一句话,如用一把无情刀,直刺他的心坎深处。这也难怪,自从女儿会说话以来,一向认为乌有的梦呓话,被客人的几句话,一语道破;事实确然,无从辩驳。他所害怕的事,终于如实逞现在眼前!
◎学者也不可解之谜
项姬.德碧的双亲吐露了女儿的一切后,各为将来的演变担忧。——以后怎么办?
客人也因眼前突如其来的事实,一时感到茫然无措。他凝视着两眼发呆的少女双亲良久,终于心生一计:
「这么办吧,我们来安排一下,让令媛和她前世的丈夫、三个孩子会面,但事先不要让令媛知晓这一件事。」
「嗯,这个提案……不过,怕那位先生不肯前来吧。」少女的父亲惶恐地问道。
「这你倒不必挂心,他是我堂弟,我会设法带他来的。也唯有如此,真相才能大白;令媛所说的话,可靠与否,将实时获得解答。」
客人说完之后,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不再谈什么生意了。
——不多久,客人的提案,终于付之实行。
这一天,拉吉的丈夫凯达.那斯.久比带着三个孩子,跟着他堂兄来到少女的家。他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从没来过的少女之家。而从未谋面的少女,一见这位不速之客,竟亲热地叫道:
「啊,我以前的丈夫回来啦!」
话才说完,便不顾一切地投进凯达的怀里,哭将起来。
凯达不知如何是好,带着惶惑的眼光,瞧瞧自己三个孩子。无论年龄或身体都要比项姬大的三个孩子,也露出奇异的眼光,注视着少女的作为。
只见项姬又跑到三个孩子跟前,流着眼泪说:
「哟,毘哈里长得多大呀!……贝拉和玛哈尔也是……。」
在场的人都愕住了,大家都为这个惊人的事实,感到一阵战栗。少女的双亲更是交杂着难以名状的恐怖与绝望的表情,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永存不灭的灵魂
这件动人的神奇事件,立即在德里市传扬开来。双亲也郑重其事地,把女儿的事就教于医生和法师。
对于这个问题,各学科的科学家们还组成了一个调查委员会。
可是,科学的力量并不能解开这个神奇的谜。
为了证实这位少女是否死了的拉吉转生,科学家们又作进一步的调查实验。
有一天,项姬.德碧被带上一部火车,她本人并不知道往哪儿去。这是他们有意带领少女到前生所住的姆特拉市的。
——当天,获悉少女来访的姆特拉市市民,都争先恐后集拢到车站来,想一睹这位神奇人物。
火车到了站,少女才从车厢走出,就立即辨认出前来迎接的前世的母亲和弟弟,径自上前去招呼道:
「妈!好久没见了。真高兴看到您这么健康!」
前世丈夫的亲族们,当一一被少女用家乡话叫出名字时,无不认为死去的拉吉变个样子再出现了。
车站的实验之后,少女又经过了一次更严格的考验:要她蒙着眼睛指挥马车。
少女蒙着双眼坐上马车,考虑了一阵后向车夫道:
「请从站前往前走,再右弯。」
马车照少女的吩咐驰走着。在同车的人无限惊奇的眼光下,马车从没掉过头,直达前世丈夫的家门前。
「到了!这里是我以前的家……」她显得无限喜悦。
层出不穷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使在场科学家们,绞尽了脑汁,搜尽了枯肠,也无法对这个再生的问题,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最后结论。
◎回家后的插曲
这一奇异事件的最后插曲,便是项姬.德碧道出了前世的家里地下室藏钱之事。
家人立即往地下室去,挖掘少女指示的地方,果然地下埋着一个箱子。在众人惊叹之下,少女又细说箱里钱的数目。
在调查团见证之下,箱子被打开了。可是里面并没有少女所说的金钱。
「奇怪,里面一定有钱的,一定是有人拿出来了。」
这时,一直躲在调查团身后的前世丈夫凯达,颤抖着说:
「钱的确是有的,不过在妻子死后,被我发现而用光了……。」
他又接着说:
「实在可怕得很。虽然脸孔和亡妻不同,但声音和动作、性情却一模一样!」
这一宗使全印度卷入好奇与惊讶的浪潮的转生事件,终于在科学家们无法下断语,也寻不出对策的状态下,放任下去。
项姬.德碧后来在印度有力的政治家那里工作,展露了无比的才华。
录自「慈航」杂志第廿三期
编者附识:此文中的轮回女主角项姬.德碧于二十年后,印度大学的教授周祥光博士见过她,且谈过话,周博士将她名字译为乞寂提毗小姐(Miss Shanti Devi),二译不同,其人则一也。读者诸君请参阅下篇周博士所写的「我所亲见三件轮回转生的事实」一文中的第一篇节录的文字,以资佐证。
我所亲见三件轮回转生的事实(印度)
周祥光
(一)
去春携内侄吴君伟良入梵须那婆大学研究院,得在该校所在地之婆玲陀波——婆罗门教主黑天 Ishna 的诞生地,游了数天。一日早晨我与该校创办人波恩尊者 Swami H.Bon Maharaj 正在喝茶,忽然一印度女人前来,仪态大方,一望而知为大家闺秀,我们彼此相谈之下,才晓得这位小姐就是二十年前德里所发生之轮回转世故事的主角乞寂提毗小姐 Miss Shanti Devi,她今年约三十五岁,曾毕业于印度旁遮普大学研究院,现在德里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充哲学讲师。因她应瑞士轮回转生学会之约,将前往讲学,故特前来访晤波恩尊者辞行耳……。
时至今日,我曾面询乞寂提毗是否尚能忆及前生情形,她说尚能忆及,惟不若幼时之明显耳。当她忆及前生情形,有若银幕之影片,瞬息即逝,否则,如时间长久则与今世相违,不能生活下去矣。
(二)
大概在一九五二年七月间,于印度北方省德立洞 Dehra Dun 地方,有一女孩子名叫摩黎陀萝 Mridula,她三岁多时,每当看见对面邻居一老太太从汽车走下来,总是趋前大叫「妈咪!妈咪!」有时亦说:「这是我自己的汽车,她是我妈咪!」可当时这位老太太不理会她,而同时她今生母亲往往以为她跑到街上迷了路,所以,屡次把她拉回来。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有一天晚上,摩黎陀萝又告诉她今生的母亲说:「吗咪!我有另外一个家,我有六只象和一辆汽车,我有父亲妹妹及很多朋友,你愿带我到从前那个母亲那边去吗?我要回家去!」于是她今生的母亲亦觉得奇怪,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以为这女孩大概犯了神经错乱的病,暗自叹息而已。
摩黎陀萝一直向她的今生母亲提及此事,一年半载不息。等到一九五三年春间,她大概也有四岁多了。有一天在她居住的街道上,举行宗教集会,摩黎同她的母亲一起前往,但当仪节终了时,她忽然拿了两个花圈跑到对面坐着的两个小朋友那边,将花圈放在他们的颈上。这两个小孩子的母亲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摩黎陀箩:「你真是一个好女孩,你认识他们么?」摩黎陀萝立刻回答;「我不认识这两个小孩,但我认识你。我奶名母奴 Munnu,你是我姐姐,我们的爸爸同妈咪在那里?我们所养的六只象现在怎么样了」?她又说了很多家中之事,非外人所知的。因此这位年青的妇人就将摩黎陀萝带到她的今生母亲前,问她可否将这小女孩带到前生母亲家中去,她答应了,于是,她们数人便坐汽车到前生母亲的家去。
当汽车一停在一座房子前,摩黎陀萝即大叫道:「这是我自己的房子!」同时看见门边站着一位老者,她又说:「这是我爸爸!」她于是一直走到房里去,从这个房间,穿到那个房间,并时刻说出如这间房子我从前参加大学毕业考试时住的,我的教科书都放在那边,或说那个房间的衣橱内,有我的衣服,又说这张床铺是我生病时躺过的。她所讲的都确切无误。
摩黎陀萝 Mridula 看见她前世母亲时又说:「妈咪!你不认识我吗?唉!当我离开我身体时,全身神经紧张,非常疼痛。后来,我好象小鸟一样,立即高飞,但我又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好象浮于空中。我看见很多金碧辉煌与愉快的事体。住在那边的人都非常快乐。于是,我记起我离开了你们,心中无限难过,其它的事我也记不起来了。」她的前生父母非常疼爱这个女孩,听到她说的一切,一时无言以对,回忆往事,不禁眼泪直流。
摩黎陀萝继续道:「我就是梅陀 Medha,我奶名是母奴 Munnu。我从前的朋友怎么样了?在 D.A.V 学院读过书的苏格拉耆 Shukraji 怎样了?房子里的一切,都同从前差不多,为什么你们要把我的房间搬了呢?这个风扇原来放在会客室里的,为什么放到这里呢?妈咪!你说吧!我离开你们时,不是答应你们要回来的吗?」她的母亲只是抱着她,号啕大哭。
梅陀于一九四五年间,因患舌癌而逝世,当时,她正参加大学毕业考试。她前世原在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家里,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卅一日转生于孟买省奈锡县 Nasik 的一个婆罗门家中。出生后不久,她父亲去世,她母亲在德立洞中学找到教师职,乃迁来前址,而发生前事。
一九六○年间,么黎陀萝 Mridula 前世与今世之两位母亲将她一起携到仙坡 Rishikesh 谒晤本师圣熙福难陀 Sri Swami Sivananda,作者乃知此事之来龙去脉,记之如上。
(三)
阿拉哈巴大学前副校长楞迦博士 Dr. Sri Rajar,其仆人有一子名鸠摩罗 kumar 于一九五○年间被毒蛇咬死,依印度习俗,蛇咬死者不能火葬,必须土葬,故其尸体埋于阿城乡间。不久这小孩的灵魂又投生到钵罗多伽 Prata Pgarh(离阿拉哈巴卅英里)一农家中,出世后父母双亡,由其伯父养育,家中有兄弟六人,家境困难。一九五五年间,鸠摩罗转世后,约五岁左右,他忆及前世之事,便偷愉跑到阿拉哈巴城(作者此日侨居地)的路德街,街上有一妇人摆摊出售香烟洋火及糖果等物。鸠摩罗即到此摊位上,把老妇人抱住,说明他如何被蛇咬死,尸体埋于何处,以及如何转生到另一家中情形,所言均属实在。于是这老妇人将他携到楞迦博士家去见其夫。他们将此事报告楞迦博士,问如何处理。楞迦博士当即告诉其仆人,他人之子,你们不能随便收留,不过既有转生之事,不妨将此事经过向当地警局报告。于是鸠摩罗之前生父母一一照办,警局又将他送往县长公馆住了一周,以观动静。一星期中,县长见其并无异样,其所言转生事实,自属实在。同时,鸠摩罗今生之伯父前来领返,惟其前生父母不允,于是双方状告到县府判决。当时办理此事之法官为阿格华尔 Agrawala 为作者邻居,认为其伯父家既有子五人,且家穷困,无法养育大批孩子,故劝其让此一侄儿回返其前生父母家中,双方皆许诺,事乃解决。
此类轮回转生事件在印度发生甚多,不胜枚举。人之所以不能知晓前世事情,其故殊多,最重要者:
(一)由于隔阴之迷。人灵魂转生之时,必须居母胎十月之久,故一切事情遗忘,不能忆及。
(二)因人之智能有限,不能忆及前生之事,且日常一切行为,皆为知情意在作主,灵魂则隐而不见。
(三)此亦是造物主对人之慈悲,使人忘记一切,否则,若我知晓我的儿女是我前世仇敌,则我如何与他们生活一起,将其养育成人?
生与死是一物两面,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终了,生死循环,永无止境。若欲脱生死,必须要修行,达涅盘大乐之境,则无生而永生矣。
录自「无尽灯」双月刊第十四期
锡兰有一四龄奇童,忆前生事如数家珍(锡兰)
电讯
据锡兰广播电台播称:在锡兰戈玛力 Jot-male 县之哈杜那瓦村 Hadunawa 有一对名阿浦哈米 Appuhamy 和定吉力阿妈 Dingiriam 的夫妇,生有一女名葛那那铁拉卡 Gnanatilaka。此女现年四岁半,在牙牙学语时期,即有若干迹象显示彼能记忆前生之事迹。及其稍长,所述前生之事竟如历数家珍。据自称彼前生为一男孩,名杜令姓铁烈卡腊尼 Turin Tille-Karatne,其父母之姓名为 Gallage Po-diappuhamy 及 Liyanage Alice Nona,家住 Talawakell 县之 Belliwatte 村。杜令有兄二人姊四人,彼为最幼子。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九日,杜令年十三岁,病逝于 Aranayake 医院,葬于 Talawakelle 公墓。十四个月后,复转世为葛那那铁拉卡。
此消息旋为哥伦坡奇拉垃玛寺之碧峰达西长老及其它若干极有地位之人士所悉,乃组团亲自访问,以明事实真相。经二个月之实地调查后,该团认为所传一切均属实在,其事始由锡兰电台播出。
据悉该女童之父,一日自外携归英女皇伊丽沙白之肖像一尊。该女一见即谓曾于一九五四年四月英女皇访锡时,随彼前生家属至 Talawakelle 火车站迎候女皇,见过一面。调查团即据其言历访彼所称当时在场之人,包括彼之前生父母等。该女童对其前生父母兄姊均能一一指认不误,并历举与兄姊一同上学之学校名称,及其中一姊对彼爱护最深,常为彼摘梨供食等细腻事迹。此外并指认 D-D-Sumathipala 氏为其小学七年级之教师,丝毫不爽。
录自「菩提树」杂志第一○九期
美国发生借尸还魂奇事(美国)
电讯
美国在一九五八年冬,曾发生一件「借尸还魂」的怪事,人们称之为「瓦达西加奇事」——因为这件不可思议之事,发生在伊利诺斯州的瓦达西加。即使是当代的心理学权威李却霍其逊博士,都说这件事情可能表示一个人的个性在死后复活。
罗兰文纳姆是一个正常而健康活泼的女孩。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晚上,她十四岁时,在她双亲瓦达西加家中,突然陷入神志昏迷状态。她重获知觉后,性格大变,不再是罗兰文纳姆了,而有极显著的证据变成了玛莉洛甫—邻居亚瑟洛甫夫妇的女儿。玛莉早在十二年前死了,罗兰从未见过她。
罗兰文纳姆的个性,突然变得文雅、温顺、有礼,正像洛甫夫妇以前的十八岁女儿一样。现在,罗兰文纳姆在家中如同一个陌生人,她不认识家中每一个人。她恳求让她「回家」—— 回到洛甫家中去。
洛甫先生请了威斯康辛州琼尼市的精神病专家斯蒂文逊博士,来诊察这个怪病,罗兰对洛甫讲话,好象他是她父亲,她讲出洛甫家中的琐事,洛甫受惊了,他真难以置信。
「她是我们的玛莉,」他最后说。「我真不懂 —— 但是,她确是玛莉,让她回家吧!」
斯蒂文逊和文纳姆夫妇,同意洛甫的意见:一个新环境也许对这个怪诞的女孩有助。十二月廿四日,她迁居到洛甫家中,她立即认识每个玛莉生前认识的人,还能唤出玛莉朋友的名字。玛莉遗物的一只盒子中,她还选出一只天鹅绒的头饰,描绘玛莉怎样在参加一次舞会时佩戴它。
几个月以来,身体是罗兰而个性是玛莉的这个怪女孩,一直是快乐而满足的。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七日,她叫唤洛甫夫妇和开始哭喊:「罗兰回来了!」
她向邻居和朋友们道别 —— 依然还是玛莉洛甫的神态 —— 而似乎是很忧郁的样子。三月廿一日,她变得一阵子没有知觉。等到清醒后,罗兰又恢复罗兰的个性了。她重归她亲生父母家中。一九五九年十月,她嫁给一个名叫乔治平林的农夫,搬到西部去住了。
前面提到的心理学家霍其逊博士,曾亲自诘询各个主要证人,他发现在整个事实中,确实没有诡诈之处。(兰君译自「万人文摘」)
前生世界的录音(美国)
日本综合科学会主宰仁宫武夫著,吴满盈译
一、我们来自何处?
几十万万的人,不知来自何处,便又消逝,到底这些人向何处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
所谓六道轮回是指金桥, 银桥, 玉桥, 石桥, 木桥, 竹桥.
第一道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
第二道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香火。
第三道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
第四道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
第五道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
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
-------------------------------------------------------------------------------------
五道乃是道教本身轮回转世体系,今人多知六道而不知五道轮回。
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
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人道)
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
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地狱道)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正统道藏 0647)云: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正统道藏 0043)云:
欲界众生,轮回生死,沉溺爱河,唯务贪生,不修正道,不知有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福。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绿经》(正统道藏 0346)云:
念念无常,三业六根构造诸恶,渐染成愆,轮回生死;堕落三涂九幽地狱,受诸苦恼,吞火食炭,镬汤煎煮,足履刀山,手攀剑树,硙磨碓捣,锯解锥劖,铁鸟啄睛,铁犁耕舌,牛头乱拷,铁杖负身,脓血流离,身体烂坏,沉沦黑暗,流转泥犁,负石填河,昼夜拷掠,一入此处,万劫难原。皆是众生业缘自受......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绿经》(正统道藏 0346)又云:
道君告普济曰:一切有形,皆悉浮假,念念灭坏,曾不暂停,苦恼轮回。凡夫不觉,三涂往返,万劫辛酸,生身受身,烦恼缠缚。皆由妄想颠倒,执见关心。汝等男女,灭诸妄想,妄想灭已,方会正真。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正统道藏 0407)云:
神应气备,乃飞天神人开化之际,明道大行,幽魂闻之以开度,不复轮回......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正统道藏 0678)云:
无柰人狂颠。浑流无定止,甘心堕幽泉。轮回诸苦趣,长劫业火然。暴弃不自悔,执昧深可怜。
吕洞宾祖师《疾瞥地》(全唐诗 卷859_29)云: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
吕洞宾祖师《敲爻歌》(全唐诗 卷859_32)云:
嗔不除,憨不改,堕入轮回生死海。堆金积玉满山川,神仙冷笑应不采。名非贵,道极尊,圣圣贤贤显子孙。......
吕洞宾祖师《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全唐诗 卷856_2)云: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比见至人论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如今获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吕洞宾祖师《寄白龙洞刘道人》(全唐诗 卷859_2)云:
何不收心炼取铅。 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怨天。
《洞玄金玉集》(正统道藏 1172)云:
养家堕轮回,学道免来去。本是一般人,只争悟不悟。
《洞玄金玉集》(正统道藏 1172)又云:
十一吾侪一个来,十人缘绊未心灰,莫教失脚落轮回。早早投玄离苦海,闲闲炼气养灵胎,功成同去赴蓬莱。
张紫阳祖师《悟真篇》(正统道藏 141-146;266)云:
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收心炼汞铅。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莫怨天。
张三丰祖师《玄要篇》云:
五更里,归依如来,为生死斩断恩爱。观见世事好伤怀,恐怕惹下轮回债。心猿锁定,休教损坏。提出正念,无边无界,趁香风,及时正好早归来。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云: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转贴]新约和早期基督教里的轮回说
轮回说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并不陌生。曾经有一位古希腊哲人(忘了是谁了)指著一条狗说,这狗是他某朋友的再世。在古巴勒斯坦地区,轮回说也是不陌生的。 犹太宗教学者Schalom Ben Chorin在《耶稣兄弟——从犹太人的角度看那撒勒人耶稣》中写道:“耶稣时代,轮回思想在犹太文化中显然是民间信仰……所以,许多人把耶稣看成是一个古代先知的再世(路加9:8, 9:19)。塔木德中也常有可以理解为轮回的奇怪记载,比如:‘Mordechai,这就是撒姆尔。’这意思就是说,这个叫作Mordechai的犹太人,王后Esther的叔叔(舅舅?),是先知撒姆尔的再世……”(德文版,慕尼黑1977,第25页)。应该说,若轮回思想在耶稣原本的教义中不存在,那应该是很奇怪的事。事实上,新约中的某些说法从轮回报应的角度看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约翰福音:
9:1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9: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9: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门徒的问题从轮回和报应的角度来看是很容易理解的。
耶稣自己用轮回说的实例,最著名的就是他对施洗约翰和先知伊利亚的关系的解释了:
马太福音 11:14: 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应当来的以利亚。
17:10 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17:11 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
17:12 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
17:13 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著施洗的约翰。
当然,现代基督教,不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不会说约翰是以利亚的转世,而是想方设法“解经”,以便绕开轮回这个话题。我所知道的最恶劣的解释是约翰象以利亚。当然,华人教会的牧师们是怎么讲的,不知道。不知道华人教徒有没有胆量问他们的牧师?
使徒时代的早期基督教显然存在轮回说,比如
雅各书 3:6: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著的。
其中“生命的轮子”的希腊文是 trochos tes geneseos,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出生之轮”或“造生之轮”,“生命的轮子”显然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如果考虑到德文的翻译,这里故意错误翻译以避开轮回这个话题的倾向就更明显了。在路德的原始译本里,“轮子”这个词根本就没出现,用的是Wandel,流转,而到了1984年的修订本就变成了“全世界”。新教-天主教统一译本用的是和中文一样的表达,Rad des Lebens,但是下边的注解就太离谱了:生命的轮子(或成长的轮-子)可能是指整个生命的过程和人生的环境。
如果再看看没有被收入新约的所谓伪经,能找到的轮回说就更多了。当然,对于教会来说,伪经所代表的不是基督教的观点,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轮回说在那个时代并不陌生。
教父时代,轮回说在基督教中可能依然存在,但是这方面有争议。著名的 Origenes 有可能信轮回说,并曾用轮回观点阐释圣经。553年君士坦丁堡教会会议宣布他的某些学说为异端时没有提他的轮回说:早在398年,他的学生 Rufin 就已经承认,根据教会的教义修改了老师的著作。但是,从Hieronymus 的著作里,我们还能多少看到一些他在这方面的说法和观点,比如:“一个人时常换自己的身体,如同他从天上到人间是经常换居住地一样。”(De Principiis I, 5, 3, Darmstadt 1976, 第205页)另外,他的 Peri Archon 也有一些,比如他评论创世纪中雅各和以扫的故事时这么说:我们必须这么设想,雅各因为前世的功德……而优先于以扫。(Peri Archon II, 9, 7)。
当然,西方现代神学对这类说法也有另外的解释,比如说他是受了诺斯替思想的影响之类的。华人教会怎么看他的轮回说,这就需要华人基督徒来解说了。
不过,教会和现代神学这么解释当然有自己的考虑。当初之所以删除轮回说,是由于皇帝和教会认为轮回说与末日审判论不相容。如果认可轮回说,末日审判时究竟该审谁呢?尤其是那套死者等待末日审判的体系该怎么办?
----------------------------------------------------------------------------------------
[转贴]
顺便澄清一点原始基督教的教义教理。 当代的基督教似乎不提轮回,有时还批评佛教的轮回。在这一问题上,基督教可谓是数典忘宗。当初基督的教理中,轮回观是其有机成份之一,而且在基督时代的中东,轮回观念在民间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我这么说 基督教朋友可能要跟我急了,不过别急,我举个例子。基督初传福音时,一些徒众特别惊奇,以为耶稣是过去世某位大先知的转世,他们于是问耶稣“你是不是XXX先知?”(手头无圣经,无法原文引用)。从中可见轮回观念在基督的教理中是不可能缺席的。
但为什么生死轮回观念会从近现代基督教以及圣经中消失呢?说来也简单, 这大概要归功于中世纪教会了。中世纪的教会已被贪婪与腐败的魔鬼渗透,以致想垄断赎罪的权柄。试想,如果按原本圣经及基督教教义继续保持轮回观念,那就意味著教廷并不掌握绝对永生的权力----因为人还有来生来世, 我们所有的罪将有可能在下一世得以赎买!教廷方面却想建立绝对永世的权威,怎么办?一劳永逸的方法莫过于从教义中,从圣经中永远地删掉轮回的观念!!!于是在某一次大公会议上圣经被修改删节,主教们的旨意得到了实现,从此基督教告别了轮回!!
上述见证,前度不敢妄语。
一、即使在经过删节的圣经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有关轮回的蛛丝马迹;
二、基督教历史文献中保留了圣经大改版的记录(关于这一事件长达万字的资料我曾在一位美国朋友的著作中读过,手头暂缺);
三、新发现的〈THE DEAD SEA SCRIPTURE〉的大量篇章记述了我们闻所末闻的有关白色兄弟会的教义,包括轮回、素食主义等现今对大多数基督徒已经陌生的教理。
[转贴]基督教与轮回转世观
本文根据魏斯博士的《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相关内容整理
犹太教对轮回转世的信仰已存在上千年,轮回转世观一直是犹太教的信仰基石,转变不过是近两世纪的事。在正统的犹太教采施地(Chasidic)社区,轮回的信仰至今仍未丝毫动摇。千年之前的犹太神秘哲学秘典 by safesaver" href="http://www.xiulian.com/discuz/#" in_rurl="http://i.tracksrv.com/click?v=VVM6NDI3MTM6MTg6a2FiYmFsYWg6MWMwNTM1NzI5YzY0ZmQ0MDRiOTg4ZTA3NGEyYTI5MDM6ei0xNDk5LTI4Nzc2MDp3d3cueGl1bGlhbi5jb206NTYzOTM6YWMwNmFjNDdmN2I4NDY4MTZhMDMyMWEyZDg2NTllYjI6MTM3ODQ4MjAyMjQ5OA">Kabbalah 中,轮回转世的观点满书皆是。几世纪前,学富五车的犹太学者路查脱(Rabbi Moshe Chaim Luzzatto),在《神理》(The Way Of God)一书中摘取gilgul精华,并说:“一个灵魂可透过不同躯体,轮回转世无数次。如此,它会修正前世的错误;同理,它也会达成前世的理想。”
(注:犹太教是基督系宗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的总源头,Kabbalah 是犹太教的密宗,也是基督系宗教的密宗。)
《新约圣经》中原本存在轮回转世的教言,但在公元四世纪当基督教成为罗马的法定宗教时,被君士坦丁大帝删掉。君士坦丁大帝觉得这种转世观念,会危害帝国的存在,因为相信有另一世的国民,比起相信有审判日的人,更不服从命令或遵守法令。
公元六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议会,更特别支持君士坦丁大帝的做法,并规定凡公开倡导轮回转世者,皆属异教徒。当时,教会也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样,害怕前世的观念减弱教徒的信心,不再找寻救赎之道。他们同意,审判日的鞭策是必要的,才能确保信徒的信仰态度和行为。
在君士坦丁会议领导的基督教草创期,其他的教会神父如奥利金(Origen)、亚力山大的克里蒙(Clement of Alexandria)、圣哲罗姆(St.Jerome)等,都相信轮回转世说。著名的诺斯帝教徒(Gnostics)也相信轮回。随后在十二世纪时,部分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的基督教徒,因为相信轮回而被残酷处置。
不论是清洁派教徒(Cathars)、诺斯帝教徒(Gnostics)、犹太神秘教徒(Kabbalists),除了一致的轮回转世信仰外,还有一种完全相同的看法,那就是:直接的个人(通灵)经验,是超越理性思维的;或者说,宗教所教导的东西,都是灵界的智慧根源所传达的。直接的个人经验可以提升灵魂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很可惜,由于这些看法被视为异端,会遭受严历处罚,所以这些教徒只好明哲保身,严守秘密。对前世教诲的镇压,理由竟是政治的,与灵性无关。
与耶稣同时的犹太教大师裴禄,就很明显地主张轮回说。如他曾向信众宣说:像摩西这类智者,原本住在他们美好的家乡,后来离开家乡始寄存于另外的地方。他们为什么寄存异域之地而不好好安居天堂?原因是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当他们寄存在人的身体里时,看到周围的一切以及会死亡的事物,对之非常鄙视,于是就又热切希望重返他们本来的故乡。他们是将天界看作自己的祖国,现在居住的这个世界,不过是暂时寄居的他乡而已。
轮回说一直是犹太教的中心思想,没有那个教徒敢否定的,如有否定轮回,就被视为叛徒,这从犹太教的另一位学者马拉塞所说,可以得到最大的证明。他说:
‘灵魂轮回的信仰或学说,是我们教会里的全体会众,所一致接受的坚定不移的教条,因此没有一个人敢于否定它......。其实,在以色列有许多圣者深信这个学说,因此将它制订为一个教条,成为我们的宗教的基本根据。因而我们有义务热烈地去服从和接受这个教条......它的真实性早已被梭哈以及所有卡巴拉所证明’。
犹太教对于轮回为何这样坚定不移地深信?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每个生命,都要接受轮回的审判,不但在你来这世界前要接受,在你离开这世界时同样要接受。受审判的每个生命,不知自己要经历多少转化和神秘审判,更不知有多少灵魂来到这世界,再没办法回到天上的宫殿去。灵魂在这地面上被囚禁于人的躯壳中,并不是理想状态,应寻求重回神圣的故乡。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将各部分,发展到最极完美的地步,如在一生中不能完成,那就一生又一生地继续下去,直至达到目的为止,所以生命轮回是普遍存在的。
本于犹太教而创立的基督教,是由被认为上帝独生子的耶稣基督所开始的,以《旧约全书》(承继自犹太教的经典)、《新约全书》为圣经。当时犹太教所奉行的轮回思想,耶稣也是接受的。如耶稣再三对弟子说:‘施洗约翰即为先知以利亚之转生’。这是耶稣亲口所说,足以证明他相信轮回。除此,还有更详细的说法,如约翰福音第三章说: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员。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 “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的同在,无人能行”。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难道再进母腹生出来吗”?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生灵。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稀奇。风随意而吹,你听见风的声响,却不晓得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从耶稣说的这番话,更可证知耶稣是谈轮回的,并且坚定地信受轮回。
基督教中另有一位很有名的牧师雅洁,为了研究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曾花费数十年光阴致力于此,终于被他发现轮回确是一大事实,不是任何人所能否定的。为了证明轮回确实有,特发表专论轮回而且极有价值的书,不但风行一时,且获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共鸣。如他在书中说:‘用类比的论法来为轮回理论辩护,似乎是特别强有力的。我们很自然地可以从大宇宙的生命景象,论到无处不表现一个永恒的计画,各别不同的灵魂进入适当的有机组织中,在形形色色的世界里,获得一连串继续不断的经历......’。
又说:‘我们得承认,许多很有深度的、优雅的信仰,都不及这个信仰传布得广泛和悠久。它获得大家的赞同,代代都有半数的人类深深相信它,几乎没有一件事物可与它比拟。的确,轮回说是骤看之下,最触目的事实,是在世界任何角落,都一直重现的信仰,而且某些大国还对此坚信不移......。’
由雅洁的这一说法,可知轮回之说,在空间上固然流传得很广,在时间上亦流传得相当久,而且在任何时空中,都获得广大人群的信受,认为生命确是不断在流转中。每个不同生命的出现,外表上的态度和容貌,不论有著怎样极度的相似,但各自的才质不能不说有著大大的不同,所以在轮回中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创立基督教的耶稣,有名的牧师雅洁,固皆承认轮回说,还有被尊为该教亚圣的保罗,同样相信轮回是真实不虚的。如他在罗马书第九章中说:雅父和以扫在未生以前,神就喜欢前者,讨厌后者。此即承认二人在未生以前就有灵魂而转生’。当时有很多基督教的教父,因为离开基督的时间还不太久,所以都能继承轮回说,对之没有一点怀疑,况且轮回是世间的事实,是无庸置疑的。所以那时基督教的信徒,大都深信有轮回这回事,且坚信不移地以种种理论来阐释轮回,不由得你不信。如大奥日根说:
‘灵魂被放置在生命肉体中,不是随便放入,而是依各个生命的功罪和过去的行为来决定的。那些曾运用肉体,作最高善事的灵魂,会有权比其他灵魂,得到较佳禀赋的肉体,这不是极为合理的事吗?......本性非物质性与不可见的灵魂,如不具有一个合乎物质世界性质的肉体,就根本不能存在于物质世界。同理,它有时会把一个从前所必需,而现在有了变化,不再适用的身体,自然卸下,另换一个新的生命肉体。不论什么人的生命,出现到这世间上,必然有个物质的肉体,而这物质的肉体,不能永远存在,在无常法则之下,到了一个相当时期,演化不息的肉体,自然而然地毁灭,接著有个新的肉体来,这不是世间的事实吗?而为前后生命做连接任务的,就是灵魂。’
基督教密宗开示:轮回确实存在
Kabbalah(或称 Qabalah ),作为基督系宗教的密宗,早已被许多基督教大师承认。详见维基百科的 《Christian Kabbalah》一文: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 ... hristian_Kabbalists
在 THE KABBALAH UNVEILED -- Introduction 中有这样一段开示(中英对照):
[英]"The soul is a veiled light. This light is triple:
[中]灵魂,是被包住的光。这光有三重:
[英]"Neschamah=the pure spirit
[中]Neschamah=纯净的灵
[英]"Ruach=the soul or spirit;
[中]Ruach=灵或魂
[英]"Nephesch=the plastic mediator.
[中]Nephesch=可塑的中介.
[英]"The veil of the soul is the shell of the image."
[中]灵魂之纱罩即映象之壳.
[英]"The image is double because it reflects alike the good and the evil anyel of the soul.
[中]映象是双重的,它反映灵魂的善恶两面。
[英]"Nephesch is immortal by renewal of itself through the destruction of forms;
[中]Nephesch 是不灭的,它通过形体的毁灭而得到重生;
[英]"Ruach is by safesaver" href="http://www.xiulian.com/discuz/#" in_rurl="http://i.tracksrv.com/click?v=VVM6MjQ1MDU6MTM5MDpwcm9ncmVzc2l2ZToxMmNkZDAwMmZkMzBlNGJhMjQ5ODRlNzRiYWQ5OTkwNjp6LTE0OTktMjg3NzYwOnd3dy54aXVsaWFuLmNvbToxMzQyNzoxMTdmNDA0ZjhjZWQ5Mjg2ZTExODA3MTNmZDgzZjUyNzoxMzc4NDgyMDIyNDk5">progressive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ideas;
[中]Ruach 随著念头而演变;
[英]"Neschamah is progressive without forgetfulness and without destruction.
[中]Neschamah亦会演变,而且不会遗忘或消灭。
请注意这句:
Nephesch 是不灭的,它通过形体的毁灭而得到重生
这就是明示,轮回的存在。
《Zohar·卷一》更告诉我们:
[英]The Kabbalists teach that in the End of Days--which is the current era--the generation of Moses will return, to finish the work of revealing the totality of Light that emanates from the Creator. In fact, we are that generation. Though the memories of the scorching heat of the desert and the radiant Light of Sinai may be lost to our conscious minds, it is vital for all of us to recognize who we really are. Therein lies by safesaver" href="http://www.xiulian.com/discuz/#" in_rurl="http://i.tracksrv.com/click?v=VVM6MzY3MTU6MzcxOnBvd2VyOjkxYjQ2NTZmY2NiMjVkY2QxYzcyMzViOWRiMDgxZDZmOnotMTQ5OS0yODc3NjA6d3d3LnhpdWxpYW4uY29tOjU0NDI4OjA0ZTQ0MTJmMjU0ZmM3NmU5MzM3OTA1NmM0OGU4MDYzOjEzNzg0ODIwMjI0OTg">power and truth of the Zohar's words. Each letter fills us with strength to accept our responsibility, and to fulfill it through spiritual work and self-transformation.
[中]Kabbalah 大师们教导:在末世 -- 即当今时代 -- 摩西(Moses)的那一辈人将会重临,以完整开示神之光的奥秘。事实上,我们就是那一辈人。虽然我们的显层意识可能不记得那沙漠的灼热和 Sinai 的荣光,但我们必须觉悟自己的真正身份 --- 这是至关重要的。 Zohar 的字里行间蕴涵着力量和真理,祂的每一个字都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能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通过灵性工作和自我升华来完成之。
THE KABBALAH UNVEILED -- Introduction 又云:
[英]"There are three atmospheres for the souls.
[中]灵魂有三种氛围。
[英]"The third atmosphere finishes where the planetary attraction of the other worlds commences.
[中]开始受到其它世界的行星吸引时,第三种氛围就结束。
[英]"Souls perfected on this earth pass on to another station.
[中]在这个地球上达到完美的灵魂,会转去下一站。
[英]"After traversing the planets they come to the sun; then they ascend into another universe and recommence their planetary evolution from world to world and from sun to sun.
[中]游历过所有行星之后,他们会去到太阳;然后,他们升到另一个宇宙,再次开始他们在行星上的演进。就这样,他们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从一个太阳到另一个太阳。
[英]"In the suns they remember, and in the planets they forget.
[中]在太阳那里,他们会记得;在行星上,他们会遗忘。
[英]"The solar lives are the days of eternal life, and the planetary lives are the nights with their dreams.
[中]在太阳那里的生活,是永恒生命的白天;在行星上的生活,是多梦的长夜。
[英]"Angels are luminous emanations personified, not by trial and veil, but by divine influence and reflex.
[中]天使是人格化的发光体。他们不是靠考验或者纱罩,而是靠神力和映射来维持。
[英]"The angels aspire to become men, for the perfect man, the man-God, [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God-man] is above every angel.
[中]天使渴望成为人,因为一个完美的人 -- 人中之神,高于每个天使。
[英]"The planetary lives are composed of ten dreams of a hundred years each, and each solar life is a thousand years; therefore is it said that a thousand years are in the sight of God as one day.
[中]在行星上的生活由十个梦组成,每个梦一百年;而每次在太阳上的生活是一千年。所以说,在神的眼里,一千年就是一天。
序
科学之所以可贵,在于求实证——真。实证什么?就是把事物的前因后果分折综合后,有条理地记录下来。西方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研究轮回案例,亦是采用这种方法。
因果二字,不仅包括事物,人生亦在其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便是因果定律。不过世间亦有行善一生,而遭横死,作恶多端,竟得长生,这又如何说起呢?至此不能不谈「轮回」了。生而为人,必具心识与身体两者,合心身而有种种活动,每一活动,必各有力用。活动便是因,力用便是果。世上决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不过,自造因至结果,其时间长短不一,而身体寿暖有限。倘遇所造之因尚未结果,而其身先亡,则此已造之因势必另找一个新的身体以结其必结之果。此新身体又有新活动,新活动必有新力用而另成一系统的新因新果。如是因果果因像车轮般旋转不已,便是「轮回」。「轮回」者,即先后因果之连贯作用也。
本书所录各篇,都是值得科学家研究的资料,且有许多已得到证实而由权威学者很慎重地发表于各大报刊。我们对这些记录,不该再有疑惑。否则,人生恣意放纵,行为不负责任,这便是人类道德没落,智能锢蔽的最大原因,是故凡欲匡人心而挽世道的朋友,不可不读本录,不可不信本录。
轮回转世(缅甸、奥地利、挪威、芬兰)
石林
轮回转世的故事,我国古已有之,老年人时有谈起某家的孩子,只有几岁的孩童,却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人。一般人看来这都是迷信的传说,不可相信。但这些故事西方国家也时有发生,并有确凿的证据,使你不得不信。
英国灵魂学权威菲尔丁.荷尔写了一本叫「人的灵魂」的专书,这是他有名的著作之一,他在里面叙述了几个在缅甸经过他调查的实例,有一个七岁的女孩子,说她前世是一个男子,开设过傀儡戏院,并结过四次婚,他第三个太太性情非常暴燥,曾用刀子刺伤他的肩膀。现在她肩膀上还留有一个疤痕。最有意思的是她虽然祇有七岁,没人教过她,但她竟可以巧妙地操纵一个傀儡,并能唱出傀儡戏的戏词。
另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记得前世本是一对夫妇,彼此非常相爱,于是变为兄弟了。
西方国家也有很多这种例子,不过以前没人把它们收集起来,印成专书。两年前,史得芬太太亲口告诉作者:有一个男子,名叫窝夫根格,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出生,是奥地利格拉兹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他四岁时,她时常带他出外散步,他对她叙述他前世的故事,说他那时是一个军官。有一天,天很暖和,她叫他把外套脱下来,可是,他不肯,说一个军官不能不穿外套在外面散步。
他时常这样开始说:「从前,当我是个大人时……。」有一次他说,他曾居住在格拉兹市汉利契街七号,这是史得芬太太的一个朋友和这个朋友的表兄——一个将军的住址,那个将军在一九一七年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孩子也说过一个维也纳的地址,并说出了一些军营的名字,这个地址和这些军营,都是那个将军服务过的地方。
满七岁之后,这个孩子停止了叙述他前世的经验,他逐渐变成了一个骑马的专家,正象那位将军在世时一样。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任何人把这个孩子的想象带往此方向。他从死亡到再生,中间的时间,是十四年。
另一些例子,是有些小孩没经过指点教授,就能说外国话。一九一四年,挪威有个名叫艾斯特·克努凯的教师,讲过一件事:他住在霍夫,太太生了三胞胎,都是女孩,在她们两岁到四岁时,三姐妹互相讲着一种人们听不懂的语言。
每当她们一起谈话时,她们的父亲便倾听着,但听不出他们所说的是那一国语言。不过,他假定那可能是芬兰语。她们四岁时,便停止了讲这种语言。
一个相似的例子,出现在芬兰。那是一对双生兄弟,他们也和三姊妹一样能说一种人们听不懂的语言。这些例子和其它日益增加的情况,已经使很多人相信轮回是确凿的事实。
录自「星岛周报」第一八九期
谈死后还阳(匈牙利)
熊冲
几年前一个布达佩斯十五岁女董因患了流行性感冒而奄奄将毙。她叫阿莉丝,父母见她似乎停止呼吸,以为已死。
但突然女童又气转还阳,她开始会动并讲话。但讲出的话不是她匈牙利本国的话,由她灰白口唇吐出的竟是流利的西班牙话。
更奇怪的是阿莉丝连自己母亲也不认识,她只叫她『塞罗拉』。她母亲不懂,便找个懂西班牙话的人做翻译,翻译出来的话更出奇。
阿莉丝说她名叫莎拉维奥,是马德里一个西班牙工人的妻子。她说:『我四十岁,有十四个小孩。我病了,自忖必死,现在我在这陌生地方复生了。』
阿莉丝病后一个长时期,已忘了匈牙利话不奇,奇在她说出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话,因此人们便去调查真相。在马德里,他们打听到有个女人莎拉维奥一个月前死了。她四十岁,亦正是十四个孩子的母亲。用附体还魂的说法,死去的妇人灵魂是利用了阿莉丝的躯壳复生。
这个十五岁的少女身体渐渐复元。不久,她又会讲流利的匈牙利语了。死去还阳那一时期所懂得的西班牙语和马德里旧事已忘个干净。
选录自「星岛周报」第三一三期
转世奇迹(土耳其)
转载—竹根译
土耳其亚达那地方有一个现年十一岁男孩子,名叫伊士迈,是一个被杀的中年男子阿比的再世,这个男孩伊士迈,记得前世的一切。
伊士迈一岁半时,有一天当他和他父亲梅菲默特同睡于一张床上,突然,年幼的伊士迈以大人口吻道:「我不愿再在这个家住下去了,我要回去和我的子女团聚。」
躺在伊士迈身旁的父亲大为惊愕,年仅一岁半乳臭未干的小孩,那有自己的子女?莫非发了疯?伊士迈的父亲说:「伊士迈!这是你的家呀!」这个小孩似乎不理会他父亲提醒的话,竟又说:「我就是被杀的阿比·史兹尔姆斯,五十岁时被人击破脑袋而毙命。」
伊士迈透露了这番骇人听闻的言语,把梅菲默特弄胡涂了,立刻把伊士迈的话转告他的妻子乃媲哈,乃媲哈说:「照此说来,伊士迈头皮上的黑色疤就是伤痕了。」
梅菲默特夫妇是×教徒,他们并不相信「转世」这回事,可是,一直无法消除心中不安。
伊士迈曾透露:「原配妻子不生育,第二个妻子长得非常美丽,但后来被人杀害。」
伊士迈所指的阿比是伊士迈出生数个月前,一九五六年一月,在马厩里,被数个果菜园园工击毙的男子。妻儿们听到阿比一声凄厉哀叫,立即跑去现场,凶手顺手也将他们杀害。凶手于一星期后被捕获。
现在阿比的家里住着因不生育而离婚的原配妻子夏蒂丝,和名叫希克玛特·葛露莎琳的女儿以及名叫撤基的儿子。
「我必须回到孩子们身边去。」伊士迈向她的父母恳求着。
「这个小子真的发疯了。」他的父亲怒叱伊士迈,怎也不肯让伊士迈回去。
事后,每当父母叫他「伊士迈」,伊士迈偏不响应,只有叫他「阿比」时才应声。
在床上就寝,伊士迈会突然梦呓般说道:「葛露莎琳啊,不要哭吧!」好似父亲安慰着子女的口吻。
一年后,有一天,伊士迈的父亲买西瓜回来,伊士迈检了其中一块最大者,道:「这块西瓜要带给葛露莎琳,谁也吃不得!」
伊士迈有兄弟九个,其父见状,忙加制止,伊士迈很悲伤地哭泣起来。
阿比生前是一个嗜好杯中物的酒徒,喝「辣忌」酒(土耳其烈酒),是个酒精中毒者,伊士迈亦嗜好「辣忌」酒,经常瞒着父母偷喝「辣忌」酒。
有一次,被伊士迈的叔父马哈默特撞见,而被斥责了一顿。伊士迈不甘示弱地顶嘴道:「少管闲事,小子!你骂我喝酒?马哈默特,你在我的果菜园当园工时偷喝了我的「辣忌」酒,被我发觉,我默不作声,如今忘恩负义,还敢骂我,打我!连畜生也不如!」
马哈默特被他侄儿揭出这个丑秘,终也折服了。
伊士迈不仅能道出阿比本人生前所知之事,还记得一次也没见过的阿比的遗族,并经常抒发对他们关怀、眷念的骨肉思慕之情。
当伊士迈的父亲切肉时,伊士迈在旁边恳求其父道:「把这块肉烤好后,送到我孩子们家里去!」
「这小子,又说疯话了。不行,你是梅菲默特的儿子伊士迈,你并不是什么『阿比』,记着!你下次再说一句疯话,我就不饶恕你!」
伊士迈被训斥,当即大哭一场,这一哭,哭了几个钟头。
有一次,有一个冰淇淋小贩来了,伊士迈从未见过这人,可是,伊士迈走过去,向他打招呼道:「嗨!卖冰淇淋的,你认得俺是谁吗?」
冰淇淋小贩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鬼,竟用大人口吻跟他打招呼,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便以不屑口吻答道:「啊!我可不认得,小鬼。」伊士迈手指自己道:「你忘了我吗?」冰淇淋小贩以诧异眼光注视伊士迈良久,最后,摇摇头。
「我是阿比!你从前不是卖西瓜蔬菜吗?什么时候改行的呢?你忘了你小时候我替你割礼(割生殖器包皮仪式)吗?」伊士迈所讲的话是真实的。
自从这次道出外人隐私后,「阿比再世」消息立刻轰动了各地。
此事发生以前,伊士迈双亲一直将伊士迈的事实保密不敢外扬,可是如今消息不胫而走,他的双亲也就断了守密的念头。
伊士迈三岁时,伊士迈双亲去阿比的家里,阿比的家离梅菲默特的家有一公里以上,而且,那里都是些小巷弄,伊士迈从未去过那个地方,但是,伊士迈却很熟悉似的,一路领着前进,跟他同行的人故意指示错误的道路,伊士迈不加理睬,径自走至阿比的家。
阿比家里有一个中年妇人,伊士迈跑过去,唤了一声「夏蒂丝!」并拥抱着她,淌着眼泪。
虽然夏蒂丝是阿比的下堂妻,阿比给她一栋房子住,并且赡养她。
伊士迈一一和阿比的子女们亲亲,问安,然后,引导同行的人到马厩角隅,指着,并以痛恨口吻说:「就是在此地我被拉洛桑(凶手之名)杀害。」
同行的人莫不目瞪口呆。伊士迈又朝墓地走去,边走边说:「我有两头牛:一头名叫『司强』(黄色少女之意)。」
此时他所用的词语时态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式。
阿比的坟墓并无特殊标识,并不能一眼辨别出来,但伊士迈径自走至阿比墓前,指着道:「这里是我前生最后的归宿。」
伊士迈还道出阿比的果园园工们的姓名及故乡,毫无差错。
「伊士迈果然是阿比转世!」人们异口同声感叹称奇着。
伊士迈的双亲很担忧,惟恐他们的骨肉伊士迈会背离他俩,回到阿比的家去。
事后,阿比的儿子撤基亲自访晤伊士迈。
「撤基!你有两个弟弟伊士马特和祖英富,他们俩和我及你的母亲同遭杀害。」
伊士迈充满慈祥亲子之情对撤基如此说。
这个转世亲属会消息立即轰动了全世界,一九六二年,伊士迈六岁时,印度拉查斯坦大学教授H·N·巴奈尔吉博士(超心理学家)专程赴亚达那访晤这位再世的阿比——少年伊士迈,实地调查这桩轰动遐迩的奇闻之实情。
巴奈尔吉博士之挚友,日本宗教心理研究所所长本山博士,对巴奈尔吉博士的调查研究结果解释道:「巴奈尔吉博士身为科学家,用科学眼光谨慎探究这件事的真伪;是否有诈骗钱财之嫌等等,把所假设疑问一一求证,结果证实伊士迈确确实实是再世的阿比。
由于他们的宗教否定转世之说,伊士迈双亲极不愿将这事宣扬出去,惟恐一旦成为知名人物,人家会来打扰他们,生意做不成,影响收入。
假如真为了诈骗他人钱财,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孩子——伊士迈觊觎阿比的遗产,或把他当做一个预言家骗取他人的钱财,这一点,伊士迈的双亲确实没这么做,也全无此种用意。
最令人惊异之事,莫如伊士迈能道出阿比本身知道的事,周围的人未曾灌输的知识,伊士迈早已明白,又能道出谁与阿比曾有金钱上的借贷。」
一般认为人类是以大脑记忆事物,但伊士迈的例子似乎是超常的「脑外记忆」特例。
巴奈尔吉询问伊士迈时,除非叫他「阿比」,否则伊士迈不应声。
伊士迈对其「眷属」的惦念,与日俱增。
生于贫穷之家的孩子伊士迈,当父母分给他从未吃过的糖果,他舍不得自己吃,统统送给夏蒂丝或阿比的孩子们吃。
每见了夏蒂丝,伊士迈便含泪叹一声:「可怜的女人。」
伊士迈经常在脖子上围着一条围巾走路,当地人无此习惯,这是阿比本人生前爱好的独特装饰。
今年十一岁的奇迹少年伊士迈,生理上渐渐步向成人阶段,对前世事物是否能一直记着,他的此种「双重人」生活如何发展下去,将来会不会和夏蒂丝及阿比的子女们团聚,目前尚难预料。
录自「菩提树」杂志第一八一期
复活的灵魂(印度)
王炯如译
◎怎能不信?
你相信灵魂不灭吗?你是否相信肉体虽亡,灵魂却永存,有时会借人的身体复苏?
迷信着工业革命时代旧科学的人们也许会将具体描述灵魂的语言文字当成笑柄?
不过,现在要叙述的奇妙事实,谅不会被引为笑话了。因为在事实面前,任何理由都显得无力而无效。
******
那位客人访问项姬.德碧之家,是项姬九岁时的事。
她家在印度德里市经营着中型商店,来访的商业客人很多,那男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天生内向的项姬,平时客人来了也不敢打招呼,显得羞答答的,失去儿童应有的活泼和天真。但那天却一反常态,一见远来的客人,如同遇见了长年的知己一般,亲热地微笑着说:
「啊,这人不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儿吗?依旧住在姆特拉吗?……」
尚未结婚,人生经验也非常缺乏的少女,竟谈到什么前夫的事,这位远来的客人不禁悚然良久。他向少女的父亲问道:
「对不起,请问一下,令媛是否结过婚了?」
因女儿突如其来的「胡言乱语」而讶然失神的父亲,这才如梦初醒,连忙答道:
「不,不!那里的话,这孩子别说什么结婚,从出生到现在,连一步也没离开这个城市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赶女儿到里面去。
◎有丈夫和三个孩子的少女
当他女儿无可奈何地进入里面后,他为了弥补这不调和的空气,便苦笑着说:「刚才失礼了,……我这孩子有时会说些奇怪的话。」
这时客人降低声音说:
「真是怪事,我确是从姆特拉城来的。而且令媛所说的那位堂弟,也的确还在。他的太太叫做……拉吉,大约在十年前因难产而死……」
「……十年前去世?……」少女的父亲显得有些紧张,心里顿时萌生奇怪的直觉。
「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说那种话的呢?」客人兴致勃勃地问。
「会说话以后就有了。不过在那时以前还是很正常的婴儿。随着年龄增长,似乎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常常会很详细地道出前世的生活来。」父亲只好据实而答了:
「起初还以为是看了什么画册,或是媬姆告诉她的话,复述出来。谁知竟能把前世的丈夫和三个孩子的姓名一一说出,使人不由得半信半疑。」
「丈夫和孩子的姓名叫什么呢?」客人急忙追问道。
「记得说丈夫是凯达.那斯.久比,长子叫毘哈里,女儿叫贝拉」。
这时,只见客人脸孔发青,以干脆的语调答道:
「不错,一点不错!那么堂兄和孩子的姓名呢?……」
少女的父亲由于悬案被证实,极力压制着内心未曾有的冲击。客人的每一句话,如用一把无情刀,直刺他的心坎深处。这也难怪,自从女儿会说话以来,一向认为乌有的梦呓话,被客人的几句话,一语道破;事实确然,无从辩驳。他所害怕的事,终于如实逞现在眼前!
◎学者也不可解之谜
项姬.德碧的双亲吐露了女儿的一切后,各为将来的演变担忧。——以后怎么办?
客人也因眼前突如其来的事实,一时感到茫然无措。他凝视着两眼发呆的少女双亲良久,终于心生一计:
「这么办吧,我们来安排一下,让令媛和她前世的丈夫、三个孩子会面,但事先不要让令媛知晓这一件事。」
「嗯,这个提案……不过,怕那位先生不肯前来吧。」少女的父亲惶恐地问道。
「这你倒不必挂心,他是我堂弟,我会设法带他来的。也唯有如此,真相才能大白;令媛所说的话,可靠与否,将实时获得解答。」
客人说完之后,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不再谈什么生意了。
——不多久,客人的提案,终于付之实行。
这一天,拉吉的丈夫凯达.那斯.久比带着三个孩子,跟着他堂兄来到少女的家。他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从没来过的少女之家。而从未谋面的少女,一见这位不速之客,竟亲热地叫道:
「啊,我以前的丈夫回来啦!」
话才说完,便不顾一切地投进凯达的怀里,哭将起来。
凯达不知如何是好,带着惶惑的眼光,瞧瞧自己三个孩子。无论年龄或身体都要比项姬大的三个孩子,也露出奇异的眼光,注视着少女的作为。
只见项姬又跑到三个孩子跟前,流着眼泪说:
「哟,毘哈里长得多大呀!……贝拉和玛哈尔也是……。」
在场的人都愕住了,大家都为这个惊人的事实,感到一阵战栗。少女的双亲更是交杂着难以名状的恐怖与绝望的表情,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永存不灭的灵魂
这件动人的神奇事件,立即在德里市传扬开来。双亲也郑重其事地,把女儿的事就教于医生和法师。
对于这个问题,各学科的科学家们还组成了一个调查委员会。
可是,科学的力量并不能解开这个神奇的谜。
为了证实这位少女是否死了的拉吉转生,科学家们又作进一步的调查实验。
有一天,项姬.德碧被带上一部火车,她本人并不知道往哪儿去。这是他们有意带领少女到前生所住的姆特拉市的。
——当天,获悉少女来访的姆特拉市市民,都争先恐后集拢到车站来,想一睹这位神奇人物。
火车到了站,少女才从车厢走出,就立即辨认出前来迎接的前世的母亲和弟弟,径自上前去招呼道:
「妈!好久没见了。真高兴看到您这么健康!」
前世丈夫的亲族们,当一一被少女用家乡话叫出名字时,无不认为死去的拉吉变个样子再出现了。
车站的实验之后,少女又经过了一次更严格的考验:要她蒙着眼睛指挥马车。
少女蒙着双眼坐上马车,考虑了一阵后向车夫道:
「请从站前往前走,再右弯。」
马车照少女的吩咐驰走着。在同车的人无限惊奇的眼光下,马车从没掉过头,直达前世丈夫的家门前。
「到了!这里是我以前的家……」她显得无限喜悦。
层出不穷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使在场科学家们,绞尽了脑汁,搜尽了枯肠,也无法对这个再生的问题,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最后结论。
◎回家后的插曲
这一奇异事件的最后插曲,便是项姬.德碧道出了前世的家里地下室藏钱之事。
家人立即往地下室去,挖掘少女指示的地方,果然地下埋着一个箱子。在众人惊叹之下,少女又细说箱里钱的数目。
在调查团见证之下,箱子被打开了。可是里面并没有少女所说的金钱。
「奇怪,里面一定有钱的,一定是有人拿出来了。」
这时,一直躲在调查团身后的前世丈夫凯达,颤抖着说:
「钱的确是有的,不过在妻子死后,被我发现而用光了……。」
他又接着说:
「实在可怕得很。虽然脸孔和亡妻不同,但声音和动作、性情却一模一样!」
这一宗使全印度卷入好奇与惊讶的浪潮的转生事件,终于在科学家们无法下断语,也寻不出对策的状态下,放任下去。
项姬.德碧后来在印度有力的政治家那里工作,展露了无比的才华。
录自「慈航」杂志第廿三期
编者附识:此文中的轮回女主角项姬.德碧于二十年后,印度大学的教授周祥光博士见过她,且谈过话,周博士将她名字译为乞寂提毗小姐(Miss Shanti Devi),二译不同,其人则一也。读者诸君请参阅下篇周博士所写的「我所亲见三件轮回转生的事实」一文中的第一篇节录的文字,以资佐证。
我所亲见三件轮回转生的事实(印度)
周祥光
(一)
去春携内侄吴君伟良入梵须那婆大学研究院,得在该校所在地之婆玲陀波——婆罗门教主黑天 Ishna 的诞生地,游了数天。一日早晨我与该校创办人波恩尊者 Swami H.Bon Maharaj 正在喝茶,忽然一印度女人前来,仪态大方,一望而知为大家闺秀,我们彼此相谈之下,才晓得这位小姐就是二十年前德里所发生之轮回转世故事的主角乞寂提毗小姐 Miss Shanti Devi,她今年约三十五岁,曾毕业于印度旁遮普大学研究院,现在德里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充哲学讲师。因她应瑞士轮回转生学会之约,将前往讲学,故特前来访晤波恩尊者辞行耳……。
时至今日,我曾面询乞寂提毗是否尚能忆及前生情形,她说尚能忆及,惟不若幼时之明显耳。当她忆及前生情形,有若银幕之影片,瞬息即逝,否则,如时间长久则与今世相违,不能生活下去矣。
(二)
大概在一九五二年七月间,于印度北方省德立洞 Dehra Dun 地方,有一女孩子名叫摩黎陀萝 Mridula,她三岁多时,每当看见对面邻居一老太太从汽车走下来,总是趋前大叫「妈咪!妈咪!」有时亦说:「这是我自己的汽车,她是我妈咪!」可当时这位老太太不理会她,而同时她今生母亲往往以为她跑到街上迷了路,所以,屡次把她拉回来。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有一天晚上,摩黎陀萝又告诉她今生的母亲说:「吗咪!我有另外一个家,我有六只象和一辆汽车,我有父亲妹妹及很多朋友,你愿带我到从前那个母亲那边去吗?我要回家去!」于是她今生的母亲亦觉得奇怪,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以为这女孩大概犯了神经错乱的病,暗自叹息而已。
摩黎陀萝一直向她的今生母亲提及此事,一年半载不息。等到一九五三年春间,她大概也有四岁多了。有一天在她居住的街道上,举行宗教集会,摩黎同她的母亲一起前往,但当仪节终了时,她忽然拿了两个花圈跑到对面坐着的两个小朋友那边,将花圈放在他们的颈上。这两个小孩子的母亲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摩黎陀箩:「你真是一个好女孩,你认识他们么?」摩黎陀萝立刻回答;「我不认识这两个小孩,但我认识你。我奶名母奴 Munnu,你是我姐姐,我们的爸爸同妈咪在那里?我们所养的六只象现在怎么样了」?她又说了很多家中之事,非外人所知的。因此这位年青的妇人就将摩黎陀萝带到她的今生母亲前,问她可否将这小女孩带到前生母亲家中去,她答应了,于是,她们数人便坐汽车到前生母亲的家去。
当汽车一停在一座房子前,摩黎陀萝即大叫道:「这是我自己的房子!」同时看见门边站着一位老者,她又说:「这是我爸爸!」她于是一直走到房里去,从这个房间,穿到那个房间,并时刻说出如这间房子我从前参加大学毕业考试时住的,我的教科书都放在那边,或说那个房间的衣橱内,有我的衣服,又说这张床铺是我生病时躺过的。她所讲的都确切无误。
摩黎陀萝 Mridula 看见她前世母亲时又说:「妈咪!你不认识我吗?唉!当我离开我身体时,全身神经紧张,非常疼痛。后来,我好象小鸟一样,立即高飞,但我又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好象浮于空中。我看见很多金碧辉煌与愉快的事体。住在那边的人都非常快乐。于是,我记起我离开了你们,心中无限难过,其它的事我也记不起来了。」她的前生父母非常疼爱这个女孩,听到她说的一切,一时无言以对,回忆往事,不禁眼泪直流。
摩黎陀萝继续道:「我就是梅陀 Medha,我奶名是母奴 Munnu。我从前的朋友怎么样了?在 D.A.V 学院读过书的苏格拉耆 Shukraji 怎样了?房子里的一切,都同从前差不多,为什么你们要把我的房间搬了呢?这个风扇原来放在会客室里的,为什么放到这里呢?妈咪!你说吧!我离开你们时,不是答应你们要回来的吗?」她的母亲只是抱着她,号啕大哭。
梅陀于一九四五年间,因患舌癌而逝世,当时,她正参加大学毕业考试。她前世原在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家里,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卅一日转生于孟买省奈锡县 Nasik 的一个婆罗门家中。出生后不久,她父亲去世,她母亲在德立洞中学找到教师职,乃迁来前址,而发生前事。
一九六○年间,么黎陀萝 Mridula 前世与今世之两位母亲将她一起携到仙坡 Rishikesh 谒晤本师圣熙福难陀 Sri Swami Sivananda,作者乃知此事之来龙去脉,记之如上。
(三)
阿拉哈巴大学前副校长楞迦博士 Dr. Sri Rajar,其仆人有一子名鸠摩罗 kumar 于一九五○年间被毒蛇咬死,依印度习俗,蛇咬死者不能火葬,必须土葬,故其尸体埋于阿城乡间。不久这小孩的灵魂又投生到钵罗多伽 Prata Pgarh(离阿拉哈巴卅英里)一农家中,出世后父母双亡,由其伯父养育,家中有兄弟六人,家境困难。一九五五年间,鸠摩罗转世后,约五岁左右,他忆及前世之事,便偷愉跑到阿拉哈巴城(作者此日侨居地)的路德街,街上有一妇人摆摊出售香烟洋火及糖果等物。鸠摩罗即到此摊位上,把老妇人抱住,说明他如何被蛇咬死,尸体埋于何处,以及如何转生到另一家中情形,所言均属实在。于是这老妇人将他携到楞迦博士家去见其夫。他们将此事报告楞迦博士,问如何处理。楞迦博士当即告诉其仆人,他人之子,你们不能随便收留,不过既有转生之事,不妨将此事经过向当地警局报告。于是鸠摩罗之前生父母一一照办,警局又将他送往县长公馆住了一周,以观动静。一星期中,县长见其并无异样,其所言转生事实,自属实在。同时,鸠摩罗今生之伯父前来领返,惟其前生父母不允,于是双方状告到县府判决。当时办理此事之法官为阿格华尔 Agrawala 为作者邻居,认为其伯父家既有子五人,且家穷困,无法养育大批孩子,故劝其让此一侄儿回返其前生父母家中,双方皆许诺,事乃解决。
此类轮回转生事件在印度发生甚多,不胜枚举。人之所以不能知晓前世事情,其故殊多,最重要者:
(一)由于隔阴之迷。人灵魂转生之时,必须居母胎十月之久,故一切事情遗忘,不能忆及。
(二)因人之智能有限,不能忆及前生之事,且日常一切行为,皆为知情意在作主,灵魂则隐而不见。
(三)此亦是造物主对人之慈悲,使人忘记一切,否则,若我知晓我的儿女是我前世仇敌,则我如何与他们生活一起,将其养育成人?
生与死是一物两面,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终了,生死循环,永无止境。若欲脱生死,必须要修行,达涅盘大乐之境,则无生而永生矣。
录自「无尽灯」双月刊第十四期
锡兰有一四龄奇童,忆前生事如数家珍(锡兰)
电讯
据锡兰广播电台播称:在锡兰戈玛力 Jot-male 县之哈杜那瓦村 Hadunawa 有一对名阿浦哈米 Appuhamy 和定吉力阿妈 Dingiriam 的夫妇,生有一女名葛那那铁拉卡 Gnanatilaka。此女现年四岁半,在牙牙学语时期,即有若干迹象显示彼能记忆前生之事迹。及其稍长,所述前生之事竟如历数家珍。据自称彼前生为一男孩,名杜令姓铁烈卡腊尼 Turin Tille-Karatne,其父母之姓名为 Gallage Po-diappuhamy 及 Liyanage Alice Nona,家住 Talawakell 县之 Belliwatte 村。杜令有兄二人姊四人,彼为最幼子。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九日,杜令年十三岁,病逝于 Aranayake 医院,葬于 Talawakelle 公墓。十四个月后,复转世为葛那那铁拉卡。
此消息旋为哥伦坡奇拉垃玛寺之碧峰达西长老及其它若干极有地位之人士所悉,乃组团亲自访问,以明事实真相。经二个月之实地调查后,该团认为所传一切均属实在,其事始由锡兰电台播出。
据悉该女童之父,一日自外携归英女皇伊丽沙白之肖像一尊。该女一见即谓曾于一九五四年四月英女皇访锡时,随彼前生家属至 Talawakelle 火车站迎候女皇,见过一面。调查团即据其言历访彼所称当时在场之人,包括彼之前生父母等。该女童对其前生父母兄姊均能一一指认不误,并历举与兄姊一同上学之学校名称,及其中一姊对彼爱护最深,常为彼摘梨供食等细腻事迹。此外并指认 D-D-Sumathipala 氏为其小学七年级之教师,丝毫不爽。
录自「菩提树」杂志第一○九期
美国发生借尸还魂奇事(美国)
电讯
美国在一九五八年冬,曾发生一件「借尸还魂」的怪事,人们称之为「瓦达西加奇事」——因为这件不可思议之事,发生在伊利诺斯州的瓦达西加。即使是当代的心理学权威李却霍其逊博士,都说这件事情可能表示一个人的个性在死后复活。
罗兰文纳姆是一个正常而健康活泼的女孩。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一日晚上,她十四岁时,在她双亲瓦达西加家中,突然陷入神志昏迷状态。她重获知觉后,性格大变,不再是罗兰文纳姆了,而有极显著的证据变成了玛莉洛甫—邻居亚瑟洛甫夫妇的女儿。玛莉早在十二年前死了,罗兰从未见过她。
罗兰文纳姆的个性,突然变得文雅、温顺、有礼,正像洛甫夫妇以前的十八岁女儿一样。现在,罗兰文纳姆在家中如同一个陌生人,她不认识家中每一个人。她恳求让她「回家」—— 回到洛甫家中去。
洛甫先生请了威斯康辛州琼尼市的精神病专家斯蒂文逊博士,来诊察这个怪病,罗兰对洛甫讲话,好象他是她父亲,她讲出洛甫家中的琐事,洛甫受惊了,他真难以置信。
「她是我们的玛莉,」他最后说。「我真不懂 —— 但是,她确是玛莉,让她回家吧!」
斯蒂文逊和文纳姆夫妇,同意洛甫的意见:一个新环境也许对这个怪诞的女孩有助。十二月廿四日,她迁居到洛甫家中,她立即认识每个玛莉生前认识的人,还能唤出玛莉朋友的名字。玛莉遗物的一只盒子中,她还选出一只天鹅绒的头饰,描绘玛莉怎样在参加一次舞会时佩戴它。
几个月以来,身体是罗兰而个性是玛莉的这个怪女孩,一直是快乐而满足的。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七日,她叫唤洛甫夫妇和开始哭喊:「罗兰回来了!」
她向邻居和朋友们道别 —— 依然还是玛莉洛甫的神态 —— 而似乎是很忧郁的样子。三月廿一日,她变得一阵子没有知觉。等到清醒后,罗兰又恢复罗兰的个性了。她重归她亲生父母家中。一九五九年十月,她嫁给一个名叫乔治平林的农夫,搬到西部去住了。
前面提到的心理学家霍其逊博士,曾亲自诘询各个主要证人,他发现在整个事实中,确实没有诡诈之处。(兰君译自「万人文摘」)
前生世界的录音(美国)
日本综合科学会主宰仁宫武夫著,吴满盈译
一、我们来自何处?
几十万万的人,不知来自何处,便又消逝,到底这些人向何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