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高贵

个人日记



 






 





质朴

查一路

 

余光中先生曾经跟友人说过一段话,
他说,《乡愁》原本表达的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愁》,
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风味,令他很难为情。

 我想起了质朴年代的表情达意方式。
我小时候,家住乡村小学,春夏之际果蔬上市,附近的乡亲们肩扛锄头,
手里顺便提溜一只南瓜、几个辣椒和茄子,送给我母亲。
我母亲在乡下教了一辈子书,
在一个人口不到百人的小山村教出了几位博士后,村民们心存敬意。
那些果蔬上还粘着泥土和露珠,他们就一句话:“尝尝鲜!”放下就走。
质朴的方式,新鲜的味道,给人感觉简而美,至今唇齿间留着回味和感念。

这些年,我们对于物的装饰,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文艺作品亦如此,那些动辄耗资数亿的电影,
除了场面华丽,给人留不下太多印象,导演被人戏称为“装修工”。
种种活动,首先都被花里胡哨的策划、华而不实的形式,搞得似是而非。

是一些不纯洁的想法,将事物的本质层层遮蔽,
使人误以为云遮雾罩方可包罗万象,人为地把一切都弄得很复杂。
 

按照本来的状态来描摹事物,现在看来,会更简洁而直抵内核。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一群英国小孩问他:
“白宫什么样子?”布什回答:“白宫是白色的。”引起哄堂大笑。
布什固然有点幽默,但我觉得,他说话很有艺术,
删繁就简,他抓住了白宫最基本的特质。我曾在一幅图片上,
看到小布什举把铲子,他把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用一句直白的话加以概括:
“我,布什,美国前总统,现正在拿着铲子铲狗屎。”还要花言巧语干什么?

有些人,想方设法包装自己;
有些人对自己很随意,像把一块金玉随便扔进土堆里。
最近读到一本书,有个章节写陈寅恪去给学生上课:

满满的礼堂,众人引颈而待。
传说中的陈寅恪来了,布衣,布鞋,布袜,
腋下夹一布包裹,打开布包裹,里面几本线装书。一点风景都没有。
有人就纳闷了,这位号称教授中的教授,怎么没有一点派头,
连个装书的皮包都没有?

 可他一开讲,语惊四座,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教授。


图片
 


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余秋雨,当代著名作家,
在写《追寻德国》那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彻底了解德国,
他一个人来到德国,深入体验生活。


他找了一处出租房子,房东是一位德国老人,和蔼可亲,房子在五楼,
余秋雨看了看,感觉还不错,就想和老人签长期租房合约。

老人笑了笑说:“不,年轻人,你还没有住,不会知道好坏,
所以应该先签试住合约,有了切身体验,再定下一步是否长住。

余秋雨一听有道理,最后和老人签了5天合约。
一切办好之后,余秋雨开始住了,房间很温馨,
老人也很信任余秋雨,从不过来检查东西。

还有,垃圾不用送到下面,
放在门口就有清洁工定时取走,楼道都是一尘不染。


5天到了,余秋雨想和老人谈长租的时候,
发生了一点意外,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
他很紧张,感觉这个玻璃杯价值不菲,怕因为这个玻璃杯,老人不租给他房子。

可是当他打电话告诉老人的时候,老人说:
“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这个玻璃杯很便宜,明天我再拿来一个。”
余秋雨更高兴了,希望老人过来签长期合约,老人答应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余秋雨也没有闲着,把碎玻璃和其它垃圾扫入垃圾袋里,放在了外面。

过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之后,没等余秋雨说话,
老人问:“那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赶紧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去,打开垃圾袋看完之后,脸色阴沉地进了屋,
对余秋雨说:“明天你可以搬出去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了。

余秋雨感觉不可思议,就问:
“是不是因为我打碎你最喜爱的玻璃杯,惹你不高兴了?

老人摇了摇手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余秋雨被说得一头雾水,
这时候,就看老人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镊子,
来到外面,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出来,重新分类。
老人挑得很仔细,过了好久,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
在上面用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
然后把其它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余秋雨在旁边看着,从头到尾除了敬佩,他不知道说什么。
此后若干年,余秋雨不断提起这件往事,每次都是感叹连连。


图片 

 

 

骨子里的高贵

 

 

作家梁晓声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
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
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

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
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
“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
 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这让我想起澳大利亚的侄儿经历的另一个故事:

周末,侄儿随着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雪梨周边海域捕捞鱼虾。
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
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我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答道:
“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
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那华人淡淡一笑:
“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两则故事,大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

“人文” 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
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
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尽可能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

 

……


图片 

 

素 质

林清玄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
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玉兰和夜来香,
到了晚上,香气随同四散,流动在家屋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
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


    长大以后,才更发现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玉兰花、夜来香、含笑花、水姜花、
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里香,都是白色,
即使有颜色也是非常素淡,而且它们开放的时候常成群结队的,热闹纷繁。
那些颜色艳丽的花,则都是孤芳自赏,
每一枝只开出一朵,也吝惜着香气一般,很少有香味的。


“香花无色,色花不香”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素朴的花喜欢成群结队,美艳的花喜欢幽然独处”也是惊人的发现。
依照植物学家的说法,白花为了吸引蜂蝶传播花粉,因此放散浓厚的芳香;
美丽的花则不必如此,只要以它的颜色就能招蜂引蝶了。
我们不管植物学家的说法,
就单以“香花无色,色花不香”就可以给我们许多联想,并带来人生的启示。


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
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很少能兼具美丽而芳香的,
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当然,我们的人生多少都有缺憾,这缺憾的哲学其实简单:
连最名贵的兰花,恐怕都为自己不能芳香而落泪哩!
这是对待自己的方法,也是面对自己缺憾还能自在的方法。


面对外在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被艳丽的颜色所迷惑,
而要进入事物的实相,有许多东西表面是非常平凡的,它的颜色也素朴,
但只要我们让心平静下来,就能品察出这内部最幽深的芳香。


    当然,艳丽之美有时也值得赞叹,只是它适于远观,不适于沉潜。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少能欣赏素朴的事物,却喜欢耀目的风华;
但到了中年则愈来愈喜欢那些真实平凡的素质,
例如选用一张桌子,青年多会注意到它的颜色与造形之美,
中年人就比较注意它是紫檀木或是乌心石的材质,至于外形与色彩就在其次了。
 
 
 
最近这些日子里,我时常有一种新的感怀,
就是和一个人面对面说了许多话,仿佛一句话也没有说;
可是和另一个人面对面坐着,什么话也没有说,就仿佛说了很多。
人到了某一个年纪、某一个阶段,
就能穿破语言、表情、动作,直接以心来相印了,
也就是用素朴面对着素朴。


 古印度人说,
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全部用来自觉和思索,
以便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
我们可能做不到那样,
不过,假如一个人到了中年,还不能从心灵自然地散出芬芳,
那就象白色的玉兰或含笑,竟然没有任何香气,
一样的可悲了。


图片


万物的心
林清玄


  
 
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花满树的地方,
我都会在心里泛起一种感恩的心情——
感激这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繁华。


我常觉得,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茂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我们眼见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绚烂,这都是非常不易的。
要有好风水、好福报,受到美好心灵的呵护,
唯有体会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
我们才能体会禅师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真意——
每一株竹子里都宝藏着佛的法身,每一株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呀!


我们所眼见的这万象,看起来如此澄美幽静,其实有着非常努力的内在世界。
每一株植物的根都忙着从地里吸收养料与水分,茎忙着输送和流通,
叶子在进行光合作用,整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大口地呼吸——
其实,树是非常忙的,
这种欣欣向荣正是禅宗所说的“森罗万象许峥嵘”的意思。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
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
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平静的树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恩之心,
更何况是翩翩的彩蝶、凌空的飞鸟,以及那些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资源来自网络 制作/Howar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