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刘梅花..)

收藏制作

题了两个字:归隐。所以,一轴画,看不见人。这才是隐呢。

小隐隐于野,隐于野才好。隐于野那还不诗意,要隐于深山古寺的静寂里才好。桃花梨花都嫌俗气,只要松柏即可。如果有柳,也还行,烟柳蒙蒙,浓绿淡绿堆砌了,倒也有了诗经的意蕴。

还有野花青草,鸟儿们,就随意吧,简约而饱满,山里的日子也不至于太薄。

山路不是很瘦,不是很陡。青石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搭上去的。路边芳草萋萋,还有一条溪水,清澈得想去洗一洗手,俯身喝几口。路上一条小狗,尾巴卷起来,低头在水里看自己的影子。

青石板的小径拐了弯,弯里泊着几个硕大的石头,白色的,比房子还要大,那么霸道。距离石头不远,是个亭子,很简约,茅草的顶子,几根木柱子撑着。

亭子里空空的,只有清风吹,吹得几缕儿茅草有些倾斜。

背景是深山,淡淡的云,都远,不在近处。然后是古树,浓密的呀,看不见树杆,只有层层叠叠的树叶。树下几痕篱笆,几朵野花。再也没有什么了。

青石板石径去了哪了,也看不见。篱笆后面的树林里是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这些了,隐者的身影也是寻不见的。

如果是知音,还可以听见琴音。如果是故人,还可以见到晾在石头上的长衫。如果是僧人,还可以采一束草药相赠。

至于陌路的人,只见到一座空山,盛大的寂静。人间的烟火,到底是俗了,屈就了。隐者,只负责自己的心灵。连草庐前的寒鸦孤崖也是清雅的,没有浊气。

内心孤傲素洁的人,像水墨狂草,巨大的潦草就是境界,是苍茫和雅致。也其实是质朴,是返璞归真。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心灵的本质。

品行清高了,人就独孤。红尘没那么多知己。长歌乘风,没那么多人听懂。如果拒绝平庸和浊,就归隐山林才好。

世上的俗人,不懂,还要妄加评论,好像不说话会憋死一样。别人的事,比自己的还要热心。嘤嘤嗡嗡,没有人会聆听一声叹息。

乘一叶舟,独钓寒江雪。不为别的,只为一份儿古朴的情韵。只为一江寂静一江清冽。一意孤行,是自己的内心,是几分傲狂之气。

有些美,轻若蝉翼。而品行美到极致,便有了书卷的清幽香气。一江山色,都收在心底。能落下的,只有几枚脚印,踩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淡淡的。

清风过后,连脚印也寻不见了,归隐山间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