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里的天才诗人※◆╭※╯

手机日志

                 

           暗淡了唐诗宋词/远去了苏轼李白/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湮没了天才生命 荒芜了文学家园/岁月啊 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仓央嘉措啊 世间安得双全法啊/纳兰容若啊 人生若只如初见/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英伦的康桥边啊 海子如何评/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诗书气在驰骋纵横/我想,毛阿敏这首《历史的天空》的歌如果这样唱,那又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呢!近来,海子、仓央嘉措、纳兰容若、徐志摩等等这些天才的诗人总在我脑海里闪现,一个问题也总在困扰着我:这些天才的诗人,为什么都英年早逝了呢?!使我一直难以忘怀。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诗人在写诗的时候,都习惯于忘掉自己是一个吸食人间烟火的人”,“在诗的无尘空间里,肉身是为表达灵魂而存在的”。我没有写过诗,也不曾亲眼见过诗人作诗,自然也就无从领略那种灵魂出窍的境界。但诗人我是见过的,坠入红尘的诗人,似乎与寻常的我们并没什么两样,他们一样关心房市与股市,一样关心粮食与蔬菜,但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笃定有一颗异于常人的灵魂,诗意地栖居在貌似寻常的凡胎下。

 

  天才的诗人是高危人群,这一点已经被反复印证。因为有比天之才,他们往往习惯于站在高高的云端,写诗的时候如此,不写诗的时候亦如此。然而,很多时候,命运对天才并不多些体恤,他们和最底层的百姓一样,也会遭遇贫苦、遭遇疾患、遭遇种种他们不能承受的物质与精神的困境,并不因为站得高,就可以逃避与俗世艰难辟面相逢。

            

  问题在于,这样的遭遇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不过像是出门摔了一跤,不会因此摧毁前行的意志,也不难重新站起来。诗人就不同了,从云端跌落下来,红尘万丈,非死即伤。

 

    天才的海子死了,他以放弃生命这种决绝的方式,让他的诗优美地活了下来,我们才会因此知道清贫诗人的幸福,其实根本无关物质,不过就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因此知道天才的诗人也会在梦中唤着“姐姐,今晚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所幸,海子是个绝版,用诗人成就诗歌,代价未免惨痛,价值也实在不好评估。所以,多数诗人已经学会适时下凡,高处不胜孤单,不胜寒冷,哪比得烟火俗世热闹温暖。

       

  但诗人终究是敏感脆弱的,有时还会有孩子般的纯真与率性,孩子般的无辜和茫然。当然,诗人还可能是忧郁的、浪漫的、豪放的,这些仿佛都是诗人的标签,就算在滚滚红尘里,也是异常醒目,不容忽略。

 

  通常,诗人的热情总是旺盛,在这隔膜的尘世,这热情相当稀缺,因此也愈显弥足珍贵。

 

  饭局烟酒茶,也只有诗人才肯用奢侈的诗歌佐餐,热情地吟诵,豪迈地喝酒,不管人家爱不爱听、听不听得懂,也不管人家是真喝彩,还是假逢迎,他只管借酒遁世,且陶且醉。

 

  也只有诗人肯为一桩无关自身利益的事情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不辞辛劳,以诗人的超拔姿态全心投入,用高蹈的言行写诗。

      幸福驿站制作!谢谢朋友欣赏!      

  也只有诗人肯对一切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饱含深情,却又心怀敬畏。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事实上,诗人祈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的人,他有幸遇到了,而且不止一个,而且一个比一个美丽。每一场遇见都是铭心刻骨,心力交瘁,我们似乎不能用简单的俗世的眼光,来考量他的一场又一场华丽爱情,诗人的真诚不容怀疑,他把爱情献给了诗,又把生命献给了爱情。

 

  身在红尘,似乎,也只有诗人肯支付高昂的生命成本来成就经典,或用爱情,或用生命

 可是,我实在想不明白,这究竟是诗歌的救赎,抑或,这原本就是诗人的宿命

 坐在红尘里想你们想你们如诗岁月想你们如诗的年华......

              

                  

图片
红尘佛欢迎各位朋友的光临!更愿与您有缘结识!
QQ942827989。

文章评论

燕子

不知在他乡的你 但社会就像个复杂的大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