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三峡古城镇:沙镇溪古镇
个人日记
——梦回三峡
看着流来观的旧照,我想起了沙镇溪古镇。
自绘沙镇溪古镇位置示意图
悠久历史
沿归州古城上溯,长江南岸的青干河与长江交汇处,有一奇峰(流来峰)屹立江心。奇峰下游面对一古镇,名沙镇溪。
青干河口
空中俯瞰沙镇溪流来观
沙镇溪古镇有多少年历史?恐怕很难说清楚。沙镇溪古代曾名沙溪、沙城溪,是因溪口大量积沙而得名。流来峰上流来观,有一奇联“沙镇溪几时沙镇,流来观何处流来?”据说,历经无数朝代,至今无人可以正确解答。
至少,沙镇溪古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00多年前。明朝有文记载:“秭归之南,江流而上者十里许,地名沙镇溪。在承平时,烟火腾雾,鸡犬相闻,亦为水陆商贾群聚之区。”承平是北魏年号(443~460)。可见,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沙镇溪已是“烟火腾雾,鸡犬相闻,亦为水陆商贾群聚之区。”
到明朝嘉靖年,沙镇溪已经形成集镇。“沙城溪镇,州西北十五里。(嘉靖版《归州全志·坊市》)”同治版《归州志·山川》也有沙镇溪记载:“沙镇溪,州西十里。”
明朝正统末年开始,随着朝代更替,沙镇溪镇隶属关系发生变更:明正统末年(1449年),隶属归仁乡;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属归仁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属归仁乡;民国26年(1937年)属第二区联保;民国30年(1941年),为归仁乡公所驻地。解放后至1958年,归泄滩区管辖;1961年,隶属第三区;1961年至1975年,属西陵区;1975年撤区并社,取金马架山与沙镇溪之名的首字,定名金沙公社,沙镇溪隶属金沙公社,公社管委设在陕西营。1985年,撤除公社,沙镇溪镇由两个镇区组成:沙镇溪镇与陕西营镇。
明朝以前,长江从西北向东南流经沙镇溪古镇,这里滩头水急,行船难以通过。上行船只到此,桡夫必须下船拉纤。沙镇溪古镇前江岸边原是古老的纤道,纤道上立有铁柱旗杆,方便纤夫拉纤时“歇脚”(即休息一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新滩岩崩阻塞江水,致使新滩以上水位上涨,沙镇溪古镇前铁柱旗杆被淹。新滩岩崩引起水位上涨还形成沙镇溪古镇两个天然码头:一是后来的关门石客运码头,一是后来的红石梁杂货码头。
沧海桑田
澎湃长江水一波接一波,更替帝王家一代又一代。沧海桑田,古镇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沙镇溪古镇街道变化大。
经年累月,沙镇溪古镇临江街面被江水冲击,不断向内坍塌,街道越来越窄。清末民初,古镇仅有一条小街,前坎后岩,不便发展。这条小街的石板路约200米长,2米宽。街道虽小,街内仍有“恒丰益”等三家杂货店,另有“郭鼎新”商号与“胡德新”药号。小街上,除了这几家斗砖浆瓦房外,其余全是板壁屋与吊脚楼。
沙镇溪古镇
民国时期,沙镇溪商贸逐渐发达,除鼎新元、乾元生、德新义老字号外,又增加了20多家商铺。民国23年,主要商号有同济和、兴隆、兴昌祥、郭永兴、何万泰等。到民国30年,来自全国的难民与各地商号云集古镇,沿长江与青干河修建的临时棚所与房屋,鳞次栉比,盛极一时。抗战胜利,各地难民回乡,商号搬走,留下许多废墟。解放后,沙镇溪与陕西营均沿公路建了两条新街,长约1500米,宽8米,先是碎石子,后换成水泥路面。公路两边的房屋,很少再见到板壁屋,逐渐发展为砖混结构与预制板结构。沙镇溪镇内街道上,行政机构有公社粮管所、供销分社、水运社、搬运站等单位。还有许多饭馆、旅社、商店、茶馆等。隔溪相望的流来观镇江王爷庙,成为公社粮食仓库。
沙镇溪古镇街道一角
沙镇溪古镇街头小木屋
沙镇溪古镇港口历来为秭归西南交通咽喉。前清时,沙镇溪古镇前木船云集,多是运来食盐,运走煤炭(白煤为主)。古镇经济除依靠煤炭出口运输,其次有两河、磨坪和长阳县、巴东县部分乡镇的山货特产、日用百货经此转运。民国14年,殷家坡、郭家河等地有私人煤厂12家,生产的白煤经沙镇溪运销沙市、宜昌,年销量0.41万吨。
解放后,沙镇溪港口发生巨大变化。以前,木船只能停靠关门石自然码头上下旅客。七十年代初,沙镇溪在此设置木质客运趸船,可以停靠各种机动船只,大大方便上下水往来旅客。1978年,长航局在墩子石码头设置钢质趸船,可以停靠大型客轮。至此,沙镇溪江边轮船码头,除了停靠秭归客轮,还可停靠长航(宜昌-巴东)客轮。
古镇的货运码头变化更大。由于没有机械化,历史上沙镇溪的货物转运全靠码头搬运工肩扛背驮。解放初,港口各类搬运工达120人。1959年,修建镇东墩子石煤炭专用码头,1963年,在墩子石、红石梁搭设木梭槽,第二年建起了两个40千瓦的发电机组,专供码头作业用电。从此,沙镇溪码头开始了电动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码头工人劳动强度。1988年,沙镇溪港口货物呑吐量突破40万吨,是解放初期的100多倍。到90年代,沙镇溪古镇港口已有7个泊位,可停靠1000吨级货轮。
沙镇溪古镇陆路交通更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自1957年开始,沙镇溪大车道破土动工,第二年开建至两河口的公路。1959年,沙镇溪至两河口公路通车。1964年4月,陕西营石拱桥建成通车。1975年,沙镇溪至磨坪全线通车。1978年,沙镇溪至巴东县城通车。从此,想去两河口、梅家河、磨坪、柳树坪、巴东、恩施?——没关系,古镇客运站可以满足您的要求!
从沙镇溪古镇沿青干河上行约2公里,在青干河与锣鼓洞河交汇处有一沙镇溪的姊妹小镇——陕西营。陕西营本是一个小村庄,后来发展迅速,形成大的集镇。1985年取消公社,沙镇溪镇行政区域由原沙镇溪与陕西营两个镇区组成,镇政府设在陕西营。
陕西营
原金沙公社机关
搬迁前陕西营老街
陕西营地名是历史的印迹。据光绪二十六年《归州志》记载, “明季流寇之乱,有陕西官軍在此扎营,故名陕西营。”志书中,明季“流寇”之乱,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说的张献忠农民起义。明末清初,张献忠部将姚天动(人称“摇天动”)、黄龙等十三人,号称“姚黄十三家”,曾在沙镇溪西部营盘岭扎寨,在沙镇溪、两河、磨坪一带坚持与清军及地方武装进行斗争。至今,这里仍然流传有许多关于“姚黄(也称‘摇黄’)”的传说故事。同治二年,清政府调来镇压姚黄起义的清军是陕西军队,当时就扎营在青干河与锣鼓洞河交汇处。从那时候开始,这里老百姓就将此地名叫“陕西营”。当年清军到此驻扎,隔着锣鼓洞河往来不方便,领军副将李东山令人在锣鼓洞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桥方便调遣军队。后来人们把这座桥就叫陕西营桥。《归州志》关于此事有记载“陕西营,同治二年,候补副将李东山在此建过桥。”
解放后,李东山建的陕西营桥年久失修。1960年,政府在原址上建成了一座3孔石基木面公路桥。不料,刚修好的桥梁不到两年,1962年7月即被洪水冲走。由于这桥是沙磨公路的必经之道。当年12月,政府再次拨款兴建公路石拱桥。落成后的陕西营石拱桥全长66米,宽6米,高8米多,主拱净跨36米,1964年4月建成通车。此石拱桥质量上乘,直到拆迁时依然完好。
陕西营石拱桥
陕西营原貌
在沙镇溪古镇的发展中,也涌现了不少为人称道的普通人物。例如:悬壶济世的王克汉、献身教育的宋发宪、王先仲,搬运出身的干部王昌进等。历史应该记住他们。
抗战堡垒
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上,沙镇溪古镇人民作出过杰出贡献。
民国29年(1940年)6月,宜昌失陷。1940年10月,陈诚在恩施正式就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其时,第六战区是华中地区抗战最前线,辖区是鄂西、鄂中、鄂南、湘北、川东、黔东等地。第六战区的军事力量在抗战军力中也比较强大,直辖长江上游防务军(简称“江防军”)、第10、26、33集团军,兵力约40万人。
民国30年(1941年)1月,陈诚选定秭归县沙镇溪瓦场屋作为第六战区指挥部。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陈诚(背立者)视察第六战区抗日部队
守卫在长江两岸的第六战区中国军队
陈诚选沙镇溪作为抗日战争的后方要塞是有道理的。西陵峡急流险滩是天然的防御屏障,日寇想逆流而上进攻重庆陪都必须经过沙镇溪。沙镇溪位于西陵峡与巫峡之间的宽谷地带,水陆两路四通八达:水路下通宜昌、武汉,上通万县、重庆;陆路可通柳树坪、巴东、恩施。沿着沙镇溪青干河边山谷地带,可以雪藏千军万马。山上悬崖洞穴与郁郁茂林,便于防空中紧急疏散。山下青干河、锣鼓洞河清澈的河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除了第六战区陈诚总司令驻于沙镇溪,还有江防总司令部、94军军部、133、99后方医院等战区机关。
一时间,沙镇溪古镇成为抗战堡垒。
陈诚的第六战区指挥部,设于离溪口1里多地的瓦场屋山腰。指挥部后有皂角树山崖耸峙,崖下有工兵营开掘的两个岩洞。一个岩洞通往后山小道可去郭家坝熊家岭,另一岩洞可达溪口。指挥部前有黄土坡直下公路,便于通达四方。
隶属于江防军的第94军军部,设在溪口的胡家坪胡振益家,背靠墓岭,隔溪与第六战区指挥部相望。第94军的战斗部队,部署在沙镇溪古镇与青干河两岸,钳制住溪口。
江防军总司令部设于锣鼓洞河边大岭的刘兴安家,距陈诚所在的瓦屋场约3.5公里。大岭北靠将军岩,南有马家坝,西是马鬃岭,东为两面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除此之外,天平垭设置高炮营,墓岭设置机枪营,观战坪设置骑兵营,沙镇溪口设置通讯营。另有133、99两个野战医院,设在大岭江防军总司令部旁边。
1940年至1941年,大量军用物资运到沙镇溪这个后方大本营,一船一船运来的军粮囤积在流来观。日寇飞机每天数十架次沿峡江飞行,寻找攻击的目标。
绝不能让日寇的飞机将这些宝贵的战略物资炸毁殆尽!迅即,沙镇溪民众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亡卫国,全民奋起”口号的感召下,义勇当先,抗日救亡!归仁乡、集义乡与后勤部队组成军民联运代办所,归仁乡的乡长李世如担任军民联运代办所副所长,指挥整个军运行动。当年,沙镇溪归仁、集义两个乡,共20个保,迅速成立军民联运站,站长周少英。归仁、集义20保长参加联运会,会议中抗日热情高涨,商定每个保出民工120人,立即组成2400名农民参加抢运军粮从沙镇溪流来观到两河口。物资堆积如山,军粮堆积如山,2000多人抢运仍然不够,怎么办?国难当头,民众挺身!来抢运军粮的不仅是沙镇溪、陕西营、瓦屋场的民众,老坟园来人了,泄滩来人了,树坪来人了,梅家河来人了,屯里荒来人了,两河口来人了……据秭归县文史资料记载,沙镇溪港口成为军事物资转运处,参加转运军粮、转运军用物资的民工最多时达到上万人!一时间,从沙镇溪流来观到两河口的大路上,到处是背粮、挑粮的民工。日寇飞机来袭,大家隐蔽于路边防空。日寇飞机一走,亢奋的号子声、吆喝声再起。风吹雨打,日日夜夜,庞大的人流,在沙镇溪至两河50公里的大路上形成运粮巨龙!
仅从归仁、集义二乡组成的军民联运站抢运军粮数据,可以看出当年沙镇溪古镇人民用自己血肉之躯,为抗日战争抢运军粮作出的奉献:民国29年,抢运军粮72万斤;民国30年,抢运军粮84万斤;民国31年,抢运军粮150万斤。
前方战斗在继续,后方伤员在增加。西陵峡战斗持续不断,后方抢救伤员也从未间断。沙镇溪民众组成担架队,从溪口向大岭抢运伤员。据不完全统计,从宜昌前线送到沙镇溪的伤病员不下2500多人。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下,在乡亲们的爱心呵护下,许多伤病员重新站起,回到战斗岗位。治愈的伤员归队前,他们向医生护士致敬,向当地老百姓致敬,义无反顾重返前线。令人挽惜的是,尽管全力抢救,仍然有不少伤员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当年,先后有1400多名伤员不治身亡,他们的遗体就掩埋在陕西营尖把子沟、望碑后山、庙岭、高桥河、谭岭、坟坪等附近的青山上。当时江防司令部曾派人在后山修了一座高1.5丈,宽2.5尺的纪念碑缅怀英烈(解放初期,此碑被洪水冲走)。真个是:全民抗战沙镇溪,青山处处埋忠骨。
在沙镇溪的第六战区司令部,指挥了震惊世界的石牌保卫战及鄂西会战,狠狠打击了嚣张一时的日本侵略者。沙镇溪民众,用自己的家园,用自己的血汗,用自己的行动支持了第六战区的抗战,为中华民族抗击日寇,沙镇溪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风光旖旎
沙镇溪古镇风景秀丽,文化遗存不少。树坪古墓群,发掘出周代至汉代的墓葬多件。白杨坪村,明代和尚塔是市级文物。此外,还有千年油杉树、观音堂、香炉山、锣鼓洞……自然,最著名景观当数《归州八景》之一的“佛屿孤灯”!
佛屿孤灯之景在流来观。
流来观
流来观
同治版《归州志·山川》:“沙镇溪,州西十里,溪口突出一峰。相传西蜀有佛一尊,流来至此,瀠洄不去。土人建观峰顶,因名流来观。”流来观,又名“真武观”、“上真观”、“金山寺”,远在唐朝之前,这里便有观。但流来观究竟始建于唐之前何时,史书、地方志均无记载。
远看流来观,一峰突兀在青干河口的大江上,枯水季节峰脚下白沙漫漫溪水分流,涨水季节犹如江心一艘逆流而上的巨大艨艟。峰顶飞檐雕梁,灰瓦白墙,展露出庄严与神秘。墙周围密匝匝绕着一圈参天古木,四季苍翠,绿荫如盖。
沙镇溪流来观
流来观1992年
春夏涨水后,流来观四面环水,只能通过渡船登岛。枯水期间,人们可以徒步去流来观。渡过碧波荡漾的青干河,登上一百一十二级石阶,便来到了流来观门前。流来观门前靠长江一侧,原伫立一高杆风雨灯。此灯不为照明,实际上是江面航标。上下船只看见灯光,可以避开小岛航行。流来观独立江中,景色别致,风光优美。《归州志·八景》描述佛屿孤灯:“州西十里,沙镇溪口突出石屿,春夏水涨,四面碧流环绕。夜望一灯,江心明灭,若沉若浮。”当地人传说,流来观上的灯光,水涨灯涨,四季不灭。
游人尚不知,流来观虽为寺观,且它还有一个独特之处:远看山顶是一座大观,进入观内才会发现是两观相连,而且两尊菩萨背靠背坐在大殿上。当地人有一个歇后语,说明这个奇特的现象:“流来观的镇江王爷——背靠背”。相传,古流来观只有一个正殿,山门朝西,殿内供奉镇江王爷。尽管人们天天拜佛,西陵峡依然日日翻船。行船长老不解何故,在王爷神像前祷告求示。袅袅香烟中,镇江王爷显灵向长老解释说他是四川来的,只保佑四川往来船只,不管楚船。于是,楚人募捐加修一座山门朝东的正殿,另立神像。因此,观内就有了这两尊背靠背的镇江王爷神像。昔日,每年六月初六,镇江王爷过生,当地百姓拜了东边这佛又拜西边那佛,别有一番情趣。
清代诗人张问陶路过归州时,写了一首《上真观》描述流来观,诗曰:
缥碧断崖小,深红古庙寒。
春风吹塔影,一簇好林峦。
——清·张问陶《上真观》
另一位清朝诗人写到:
红光山色翠成堆,江水江风面面开。
古佛有情流不去,此峰何处忽飞来。
——清·刘玉森《偕游流来观》
这些诗句,均写出了流来观的风韵与情致。
1995年,原沙镇溪镇与陕西营镇合并而成的沙镇溪新镇破土动工,新址选在三星店。5年后,新镇正式投入使用。
文章评论
小棉(不聊天)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节目是《话说长江》,风土人情的节目都喜爱看。
米度拉
海是伟大的,长江也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