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那些事儿——刘伯承
历史的天空
刘伯承生于,生于一八九二年,死于一九八六年。
人生经历:打过袁世凯,参加过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上井冈山,建晋冀鲁豫根据地,带领二野纵横四海。五八年被挨批靠边,死后方才彻底平反。
刘伯承的伤痛人生
第一代领导人中有两个堪称为理论家的人,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
在那么多战斗力超强的牛人、猛人、狠人之中,刘伯承在军事理论方面堪称翘楚。如果按照军事理论素养搞个排名。领袖不参与,第一是刘伯承,第二是刘伯承,第三还是刘伯承。刘伯承这辈子可以说戎马一生,一生充满了痛。
评价刘伯承,就一个字,痛。 从肉体,到精神,皆痛。
将军百战,置身于连天炮火中,受伤在所难免。中共高层将帅之中,负伤那是家常便饭。大多身躯无损,唯有刘伯承,一颗子弹从太阳穴射入穿右眼而出。从此只剩下一只眼睛伴随将军爬雪山过草地、抗蒋抗日。晚年,左眼视力下降,几近失明,自嘲曰刘瞎子。
比起肉体之痛,精神痛苦才是最痛。和所有开国元帅一样,刘伯承搞革命很早,从此天涯孤旅,一条路走到黑。南昌起义失败,刘伯承去上海躲避,碰见长子刘俊泰。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刘俊泰同志虽然有关英雄的老爹,本人却相当混蛋。在大上海瞎搞不说,还去问老爹要钱。刘伯承那个火啊,老子为国为民搞革命,你小子没有理想就算了,还瞎胡闹,都来你怎么闹老子革命事业还有意义嘛,就把那不孝子训斥一顿。应该说这个刘俊泰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和现在某些二杆子后代有一拼。那好吧,要钱不给,就要你命。考虑到直接动手干不过军人老爹,直接跑巡捕房告状,搞得刘伯承差点革命未成身先死,相当狼狈。这是私情,很痛。公义上的刘伯承同样是痛。中共高层之中,刘伯承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理论造诣独一无二。历来推崇正规战。然而回国之后很快发现,所谓正规战只是空中楼阁而已。你不能指望红军去打正规战和敌人硬拼,义和团才那么干。
回到井冈山的刘伯承,不仅正规战的条件没有,还无辜卷入王明和毛泽东的“洋土”之争,而且站错了对外,导管刘伯承很快精通了游击战术,并且运用的有声有色,而且提出不少实用性创新理念,比如鼎鼎大名的五行战术,然而骨子里仍然是正规战推崇者。这是一种相当难得的想法,任何一支军队最终都要走上正规战的。刘伯承深明此理却始终没有机会,痛啊!
红军时代,八路军时代,正规战没有机会也就算了,到了国共决战,有了机会,刘伯承仍然没得到足够的机会施展才华。这还不是最痛苦的。建国之后,特别是抗美援朝胜利之后,到了安静下来搞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时候。此时应该是刘伯承大展拳脚之际,刘伯承也是跃跃欲试,全力投身教育,打造东方伏龙芝。这是刘伯承实现理想的最后机会。这个机会也被剥夺了。一九五八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粮食大丰收,一片欢腾的美景中,刘伯承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反教条来了,六十六岁的刘伯承被迫带病作检讨。那时他的左眼视力下降,拖着病躯。一世梦想,断送在此时,肯定想不通、不甘心啊!怎么会这样呢?共产党人不是最爱讲实事求是的么?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是军队正规化的时候呀,怎么能白白浪费这大把机会呢。刘伯承很痛,痛惜革命一声,却在最后时刻断送了梦想。
此后,一代豪杰结束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十大元帅第一个中箭罗马者。当然,比起后来的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的遭遇稍微好一点。虽然梦断了,肉体没遭受摧残。将军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战争理念不能在战场上实施,就如政治家治国理念无法得以实施一样。这点上,刘伯承和刘少奇可以称得上难兄难弟。
刘伯承必然挨批
解放之后刘伯承已经淡出军队一心搞教育。
刘伯承这么做,除了要真正干点事之外,也想避开权力漩涡。五千年以来反复证明一条真理:战场上的军人是可敬的,和平时代的军人是可悲的。刘伯承深知此理,所以选择避开权力系统。向来算无遗策的元帅这一次“弄巧成拙”,反而加速批判到来。刘伯承为啥被批判?答案是,刘伯承之所以被批判是因为必须被批判。既然是批判,就少不了个人恩怨。那就先说说个人恩怨。此次批判大会上,彭德怀是枪,负责住持大会。在枪的背后,还有使枪人,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要参与者是其他老资格。彭德怀和刘伯承相处时间比较长,交集也多,所谓个人恩怨也多。红军时代,苏区存在所谓“土洋”之争。洋的一派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从苏联归来的知识分子,代表所谓正统;土的一派也就是毛泽东,代表所谓中国实际力量。两派就领导权问题进行过一次PK。时间:1932年10月3日,地点:宁都。PK结果:手持“莫斯科”招牌的洋派获得短暂胜利。毛泽东被解职。关于毛泽东去留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林彪、彭德怀、朱德主张毛泽东仍留在前方指挥军事,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洋派主张毛泽东去职。争论中,刘伯承卷入洋派,任总参谋长。更要命的是,这位洋派军事靠山又发表了针对毛泽东、彭德怀等关于“游击主义”战术的理论文章,批评他们的右倾倾向,指斥他们在战略上存在着不能打正规战。一着不慎,千古恨呐。之后刘伯承估计肠子都悔清了。就算当时党内不同意见很正常,留下芥蒂是必须的。哪些人呐,毛泽东和彭德怀,还有林彪,反对任何一个都困难都大,何况一下子全反对了。然而刘,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正规战是刘伯承一生之心结。从长远角度上看,刘伯承是对的,任何军事集团最后都要正规化,发展技术,搞大规模集团作战。但是当时,呵呵,看起来只是玩笑,枪还不够用呢。因此林彪、彭德怀读到文章后自然很来火。彭德怀说:“按他刘伯承的说法,我们这几亩田早卖光了。”“其他人不行,就他行。”林彪也说,“我们的游击战为什么不好哇,打正规战,哪么子打?他刘伯承一个人去打就行了。”结果军队在南丰吃了亏。彭林不爽是必须的。在山头林立的军内,要说一点芥蒂都没留下,可说是是相当的扯。还有就是百团大战那些事。百团大战主要是彭德怀弄出来的,毛有意见,刘伯承自己做了检讨。延安整风时期,彭德怀被整了几十天,刘伯承日子很好过。这些就是所谓“个人恩怨”,确实存在,没啥好隐瞒的。作为一名战将、一方诸侯、一位元帅,刘伯承和领袖毛泽东的关系很微妙,前面说了他不是毛的心腹。原因有二:旧怨和理念之争。
回到“土洋斗争”,刘伯承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归来,立刻就成了香饽饽。他是苏区惟一一个拥有苏联背景的“军事科班生”。而且资历老,经历丰富,指挥过南昌起义。王明等人在军事上只是小学水平,他们需要同样从苏俄归来的刘伯承,抗衡毛泽东为代表的土派,即“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刘伯承刚回国就面临站队问题,躲也躲不掉。当时刘伯承并不了解毛泽东,选择苏联派也是可以理解的。毛泽东从来不会忘记政治上反对过自己的人。陈毅在井冈山反对过自己,时不时拿出来晒晒。林彪在会理会议写信让彭德怀前台指挥,毛泽东以为彭德怀反对自己,时不时拿出来晒晒。刘伯承在如此紧要关头反对自己,毛泽东就要记在心里。这是一个政治包袱,刘伯承要一直背着。和徐向前处境类似。所以刘伯承一直沉默低调,并且战争一结束立马身退。
然而毛泽东并没有打击报复刘伯承,并且对他一直委以重任。这才有刘伯承抗战功绩。
实事求是讲,这应该是一段美谈。解放前的毛泽东容人之量很大。刘伯承的能力很大,两者相加才成就一番美谈。好在刘伯承军事能力不是盖的,很快认清形势,把才华用在了游击战上,不然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元帅估计就不存在了,多一个失意的红军将领,谁也不会在意。这是私怨,理念之争就是“路线”问题。才华横溢的刘伯承同志,虽然精通了游击战、发扬了游击战,却一天也没有忘记正规战。他的梦想就是帮助中国军队过上能打正规战的日子。
建国初期,那些军人多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文化素质不高,天天爬山钻树林,山野气息浓厚。作为国家军队,正规化是必须的。正规化的前提是培养足够多适应现代战争的干部。要培养干部就要先搞教育,于是刘伯承跑到南京办了当时的军方最高学府——解放军军事院校,就建在原来的南京黄埔军校上。刘伯承天天教授学员怎么打正规战,教材是苏联的,内容也是苏军那一套。西方有名言,行动就会产生错误。中国有谚语,干的越多错误越多。周围有那么多眼睛盯着,每双眼睛的位置都不一样。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了。何况刘伯承同志本来没有办学经验,相当于瞎子过河。问题肯定很多。
刘伯承实践中的问题
苏联红军固然强大,但中国不是苏联,解放军有自己的传统。学苏联有很多难题。最大难题就算道具问题:苏联坦克中国就没有,飞机也没有,火箭炮也没有。没有这些道具,光靠相当于穿现代衣服演古装戏,怎么演?苏联当时的工业力量岂是中国能比拟?要把这些玩意弄出来,首先得把国防工业搞起来。当时搞国防工业比培养干部困难,而且不归他刘伯承管。就算让刘伯承管,短时间内也整不出来。造飞机需要先造零件吧、要造零件需要零件技术工人吧、没有技术工人要培养吧……这样一个周期下来需要多少时间?
苏联人搞“六小时一贯制”,中国人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也这么搞自然引起反感。有些部队院校造的洗漱间和厕所,都按苏联人的身高整的,身材矮小的学生连上厕所都是问题。最牛叉的是考试:每门课学完要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考官有主考,还有陪考、监考。比起这些,今天的应试考试已经很“素质”了。毕业考阵容是这样的:由朱德为主席,刘伯承等人为副主席组成的国家考试委员会,军委各部负责人任主考官。学生真是幸福啊,一下子能见这么多牛人。换成现在,考啥试嘛,直接合影签名留念了。还有很多其他有趣事,篇幅限制,就不介绍了。整点拿着书本去背,在黑板上演练战术,素质教育都变成应试教育。既然没有现实演练基础,就有人试图从嘴上突破。什么是嘴上突破呢,就是发表惊世骇俗之言论,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目的,和今天网络愤青有的比。当时的环境和现在可不一样,不能乱说话,要对自己言论负责的。特别是军人,永远是将行动而非喷口水。那些嘴上理论中,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建议实行“一长制”。一长制——就是一个人说了算。苏联红军就是这样,一个头头,一个人说了算。在一个团中,团长就一言九鼎。在一个军中,军长就是独裁者。在一个军区中,司令就是国王。因为头头权利太大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朱可夫元帅帮助赫鲁晓夫上台的事,即军人干政。
中国军队配有政委,分散了权利,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政委这个位置上,出过聂荣臻、罗荣桓、邓小平这样的人。比方说辽沈战役中,毛泽东让林彪拿下锦州,林彪犹豫不决。这时候罗荣桓出马了,给林彪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林彪下了决心打锦州。如果没有罗荣桓,林彪也可能决心打锦州,也可能和毛泽东硬顶。主张实行一长制,简直向整个军队制度和毛泽东本人挑战,疯了。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开始论战提防,你再去学习,想干啥?苏联出现了朱可夫事件,你再学,想干啥?说者过了嘴瘾,账却要刘伯承来还。这些故事形成报告,通过彭德怀和邓小平上传之后,问题就来了。赢得抗美援朝,心气空前高涨——老美都赶走了,该啥该啊?别折腾了。改革必然触动一个禁区——偏离毛主席路线,很大一个罪名。批判会就来了,会上很有趣的,毛泽东按照一贯风格作了谈话,彭德怀、林彪搞了批判,陈毅等人和稀泥。下结论:违背了毛主席路线。大家冤枉了刘大元帅?没有!
刘的军事理念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合拍,这是事实。挨批是必然的。现在大家替刘伯承喊冤,应该明白一点,刘伯承和毛泽东确实存在军事路线上的分歧。刘伯承军事理念很清晰,那就两个字——正规。就算打游击时,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正规战推崇者。这点毫无异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什么?解放战争之前很明确,游击,游而击之,保存实力。解放战争就比较模糊了,解放军大规模迂回、长距离穿插都是军内大佬在执行。抗美援朝依然这么打的,如果这一切归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刘伯承军事理念依然不合拍。所以说批判刘伯承“违背了毛主席路线”一点也不冤枉。毛时代,凡是和毛主席路线相违背的,都要挨批。因为那年代只有组织、领袖,没有法制。我们为刘伯承遗憾,是因为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将军不能表的自己的见解。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回顾那一次次斗争,并不是要揭秘呀什么的,而是痛惜那一代人浪费了时间。反右倾,就是军事系统在浪费时间。相比之下刘伯承还算幸运的,鉴于人望,大家对他有所保留。首席上将肖克成了替罪羊。一直被批斗到吐血,最后弄一顶反党的帽子戴在头上。当时真正和毛主席路线不合拍的人有两个,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和他们军内理论家与党内理论家头衔相符。
一九五八年反教条主义很有名,除了刘伯承之外,还批了另外一贯红人——粟裕。
既然同时牵扯到粟裕和刘伯承,就先说点题外话,比较一下二位杰出军人的战术特点。
略微比较一下刘伯承和粟裕的指挥风格
说真的,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
现在军粉中,刘伯承有一大堆粉丝,粟裕也有一大堆粉丝,说啥都要得罪人。一般来说,得罪人的活没人愿意干的。但是行文至此,忽略过去似乎是对二人的不敬。写将军不写起指挥风格,就如同写政治家不说治国方略一样。军衔上看,刘伯承元帅,高于粟裕大将。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军衔并不完全代表才能和战功。这点前面分析过了。本人看来,一块残缺的镜子,打成两半,一般是刘伯承,另一半就是粟裕。两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完美。刘伯承科班出身,满脑子正规战和军队现代化,前面说过,在这方面军内没人跟他比。虽然潜心研究过游击战,并且成绩傲人。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正规战专家。因为他理论基础极其深厚,所以号称党内孙武。注意,是党内孙武,不是党内白起、卫青或李靖。孙武何许人?相信全世界凡是对军事多看两眼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啥。然而即使是资深军粉,也不见得去研究这位两千年前的超级前辈军事战功。大家记得他,只因他留下了十三篇兵法而已。党内孙武刘伯承来到战场上,狙击战或伏击战都打得如同教科书一样标准,战术布置同样教科书一样标准,一切太标准了,以至于战场上临敌应变亦如教科书一般。最显著的一个战例便是大渡河畔,刘伯承度过大渡河之后,率部夺去泸定桥。林彪同样率部前往。一人一边,如果刘伯承先到,就不用爬铁索进攻。结果却是林彪后发先至,飞夺泸定桥成功。为何刘伯承先走却落后了?就是行军太教科书了呗,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没有急行军。这是刘伯承之瑕疵。如果说刘伯承是一个杰出的战略理论家,战术实践方面有些许瑕疵;那么粟裕正好相反,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粟裕另外一种人。进入军队之前,粟裕只是一个腼腆的热血青年,从没上过一天军校。和晚生几十天的林彪一样,粟裕过于文静,就算血是热的也不表现出来。如果说粟裕有什么老师,那就是敌人和战争。是战争和敌人让粟裕从一个斯文小年轻成长为第一流统帅。粟裕长年远离中原,在靠近老蒋心脏地区与敌周旋,时不时受伤什么的,还要应对那个年代特有的同志之间的无可避免的“提防”,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也没心思没时间停下来“钻研兵法”。再说,最要命的是,当你深陷敌人包围圈,那种你死我活的环境中,有那本兵书告诉你该啥时候打仗、啥时候睡觉、啥时候吃东西?该如何派兵布阵,如何避敌,如何逃跑,这一系列问题都得自己解决,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种兵法可以告诉你。在那残酷的环境下,奉行最残忍的丛林法则。法则只有一条——靠自己。在那无情淘汰中,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会被淘汰,被残忍的淘汰。能生存下来的人,只能是天才。所以存活下来了,还给敌人以重创,所以说他是天才军事家。他的才华不属于任何流派,随机而变。他的才华表现的诡异难测。
要是搞辩论,即使第一代军队领导人文化水平不高,可以肯定,很多人远胜于粟裕。但是临阵对敌,能和粟裕相媲美之人屈指可数。粟裕也不是没有缺陷,他的缺陷就是论理水平有限。这个缺点在战场上没啥,对后人却无尽的遗憾。后人研究粟裕将军,只能从有限的战地资料中自己总结,难以知晓粟裕那个脑袋里思维活动轨迹,以及对战争看法。所谓的专家或者粉丝们,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只能凭空想象,生搬硬套,无趣得很。
以粟裕战争实践之经历,如果理论水平高一点,必然能为军事思想增光添彩。——遗憾呐!
作为正规战的推崇者,刘伯承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战场上发扬战争自己的战争理念。他唯一大显身手的机会是统兵出中原,可惜时机不成熟,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不与我,可惜。
刘伯承的遗憾,粟裕填补了。国共决战,最拉风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粟裕。决定性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出尽风头,刘伯承只能起到辅助左右。
平心而论,刘伯承出中原时间上早了点。一支孤军在中原地区存活的概率不大。粟裕搞淮海时机就好一点。因为东北已经大打出手,之后东北军入关,钳住了华北傅作义。淮海战场上的共军没有双面受敌的风险。
如果粟裕和刘伯承是一个人,那将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然而这个想法终究还是苛刻了一点。人无完人,那种完美的军人终究也是不存在的。就连伟大的孙武,也不完美,不是吗。
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这当然是一位老同志对后备称赞。从某种意义上说,刘伯承有点羡慕粟裕,因为粟裕在国共决战中得到充分施展,而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一九五八年,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将军的事业线就终止了。两人一同挨批,同样是生前没得到平反,难道是天意?是老天在提醒我们注意两位杰出军人之互补性特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