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那些事儿——粟裕
历史的天空
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
军衔:大将。最高官职:人大副委员长。
专业:打仗。
天才是如何炼成的(1)
粟裕,侗族,湖南会同人,属于少数民族,农村户口,被压迫歧视对象。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和林彪同年,开国将帅中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南昌起义那年二十岁,此前已经跟着叶挺在独立团混一阵子,算是“老兵”了。现在提起粟裕大将军,都是一片赞美致辞,似乎是个天才。在这个轻浮的世道上,凡是有人取得优越成绩,便冠以天才称谓,然后一切结束。好像“天才”二字是个万能公式,可以解释一切奇妙的现象。
说天才容易,分析天才难,成为天才更难。
粟裕成为军人那会,额头上可没写着天才二字。而且身材瘦小不善于交际,估计在军队中吃了不少苦头。当然和后来的经历相比,这些苦头也不算啥。所以当兵,说好听点是为了伟大理想,更现实的还是混口饭吃,或者说理想就是混饭吃。然而乱世之中,军人也不容易混饭。无数次死里逃生。所谓天才军事家,就是这种死里逃生逃出来的。现在就看看粟裕将军是如何从腼腆少年“逃”为军事天才的。南昌起义失败,警卫班长粟裕随部队转移。国民党在后面追赶。在武平这个地方,掩护大队撤退时,一颗子弹飞来,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当即栽倒在地,不能动弹,但没有昏迷,头脑还清醒。倒在地上的粟裕依稀听得排长说了一句,“粟裕呀,我不能管啦。”排长同志十分负责任的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粟裕走人( 住:排长后来自行离队了) 。也不能怪那排长不仗义,兵败如山倒,打掩护本来就极其危险,能活命就不错。以赫赫有名的林彪为例,南昌起义也是个排长,失败中途也经历过离队开过小差,只是没找到归宿又到队伍来了。等到粟裕恢复意识,身边已空无一人,浑身无力爬。这时候,想活命就要赶上队伍,不然死路一条。粟裕奋力站起来,因为太虚荣,又跌倒了,站不住。死神在年轻的粟裕身边露出狰狞面孔。看来未来的名将要提前去见马克思了。然而求生意志激发了生命潜力。身临绝境之下,顺着山坡滚下去,艰难地爬到路上,却又滑到了路边的水田里。这时,粟裕再也没有力量前行一步了,但幸运女神向他招手——几个同志沿着山边路过,帮助粟裕爬出水田,包扎好伤口,又搀着他赶上了部队。这是粟裕同志第一次死里逃生。求生能力(躺在山上听天由命)稍微差一点,就挂了;身体条件差点(爬不动),就挂了;运气稍微差点(碰不到同志),也就挂了。这些不仅是粟裕逃命的因素,作为普通人想要有所作为,也需要这些。两年之后,在宁都再次负伤,这次伤在屁股。又过一年,也就是一九三零年,死神再次现身。当时粟裕已经升为支队政委在赣南苏区,随部队和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死磕。一发迫击炮弹打过来,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头部被单片击中,昏倒在地。士兵们看到粟政委头部负伤,满脸是血,急忙跑过去帮他包扎伤口,要把他抬下战场。哪知粟裕苏醒后坚决不肯,刚说完“别管我,快去追击敌人”,又昏了过去!够狠!有这样的指战员,国民党能架住么?战斗结束,士兵们把昏迷不醒的粟裕抬到医院,发现一块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手术,医生只好用纱布将其头部紧紧缠住。三个多月后,粟裕伤愈归队。战友们都以为他是被炮弹片炸伤而已,没人想到弹片竟然一直留在他的头颅内。直到一九八四年,粟大将军死后被活活,弹片才从骨灰里拣出。一共三片,现藏与军事科学院。不能不佩服粟大将军福大命大。弹片位置再偏一些,可能就……。但是弹片在脑袋里留下后遗症,此后战事紧张或者工作劳累,就会头疼头晕。那时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保健医生,怎么办?忍着!在淮海战役最为紧张的时候,粟裕曾经七天七夜不睡觉,怎么过来?忍过来的!天才必须能忍。一直忍,忍到忍不住。
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点名粟裕挂帅,粟裕却忍不住了,一生一次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天才是如何炼成的(2)
最能体现粟裕同志忍受力的要数第四次负伤,最具传奇色彩。那是一九三五年五月,粟裕已经升为红十一军参谋长,在江西省东部打仗。红十一军下面的二十八师攻打一个山头,久攻不下。粟裕与军政委萧劲光一起到前沿,指挥进攻。山头很快被拿下了,乘胜猛追。意外发生了:敌人第二梯队的一小部分从后面打了过来。而粟裕手上已经没有部队。这时候考验一个军人时候了,可以选择逃跑,运气不好当俘虏;运气好点能逃一命,然后看着自己队伍被敌人夹击包饺子。列位看官,如果是你,将做怎样选择?粟裕做了另一个选择,带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冲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胆气在这一刻提升到极限。不知道当年的粟裕是否晓得诸葛亮空城计,同样是以小博大、以虚博实,这么一个反身冲锋,真有一丝空城计的味道。仗是打赢了,然而命运再一次考验了粟参谋长——左臂被打中,动脉血管被打破,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再一次当场昏死。警卫员立即用绑腿把粟裕手臂上部扎紧,止住血。天又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岖难行,同志们用担架把粟裕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救护所。第二天,粟裕的手臂肿成了腿!子弹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穿过,两边骨头都伤了,还打断了神经,并且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生主张锯掉他的左臂,否则有生命危险。粟裕再一次表现硬汉本色,对医生说:“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医生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依他。伤口化脓,要开刀。那时的医疗条件有三个特点:药品缺乏,设备简陋,技术差。做手术没有麻药,麻绳就是麻药。用麻绳将左臂绑在凳子上,让医生施行手术,其疼痛程度我们是没法知道了,可以和刘伯承元帅交流交流。最骇人的还在手术后,医生用蚊帐布剪成二指宽、半尺长的布条,放在盐水里泡,每天早晨从子弹的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又从子弹出口处抽出来,再从进口处放进一条。就这样捅来捅去,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反而长了一层肉芽。医生就用一个小耙子把肉芽耙掉。关云长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吧!这样捅来捅去,耙来耙去,伤口好几个月没能愈合。相比之下,有神医华佗陪伴的关云长能下棋有酒喝已经是非常相当之幸福了。身体痛苦也就算了,连安全保障都没有。在医院养伤期间,有一天敌人的便衣队袭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立即分散隐蔽。粟裕一跑出医院就被四个穿便衣的敌人盯上了。一口气跑了十多公里,才甩掉敌人。后来,粟裕被送方面军司令部的手术队治疗,到那里用了点碘酒消毒,不到半个月就好了。一年之后,粟裕右臂受伤。再过两年,脚受伤。粟大将军一生六次负伤,每一次都是凶险异常。每次涉险过关都要升级。第一次负伤时只是班长,第三次已经升为支队政委,第四次负伤时已经升为军参谋长。如此凶险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人不是天才是啥?看看吧,天才就是这么练成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此坚定的意志信念,能承受如此多的磨难,并且被幸运女神照顾好几次,想平庸都难。所以,那就奋斗吧,朋友们!呵呵,说多了。
身经百战而不死,再起时天下将风云变异。
名将之路
无数次冲锋负伤,和战争亲密接触之后,粟裕理解了战争,拥有了驾驭战争的能力,也就挣得了成为名将的本钱。仅有本钱还不够,要成为名将,还需要一个必要因素——敌人。有敌人,才有名将。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之中,必须有敌人之尸骨。所谓名将,把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血、承受过的折磨加倍返还给敌人。所谓名将,就是以最为冷静、残忍、代价最小的方式置对手于死地。好吧,既然敌人还在施虐,那么从现在起,踏上名将之路。
粟裕名将之路,起于黄桥。
既然是名将起点,就应该有陪衬。陪衬有三个。最大的日本鬼子,实力最为强劲,是国共双方劲敌。实力排第二的是韩德勤部,韩德勤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他的部队可算国民党抗日部队。排名第三的是李明扬部,国民党敌后游击队。新四军挺进纵队刚刚到来,实力最差。按道理说,鬼子是后面三个队伍的共同敌人,当时又是国共合作,大家应该团结协作打鬼子是吧。诡异的事就来了。排名第二韩德勤同志想“抗日垄断”,要搞掉排名第四的新四军。当然也不是韩德勤要搞新四军,是韩的后台,老蒋要解决新四军。老蒋是个胃口很大的人,他要先搞掉苏北比较薄弱的新四军,然后再搞皖南。陈毅粟裕他们要想发展抗日根据地,必须先过韩德勤那关。韩德勤信心满满调兵遣将,以第89军李守维部和独立第6旅翁达部为主力进攻,约一万五千人。新四军兵力是韩德勤一半,七千左右,在粟裕同志的指挥下,采取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在黄桥地区进行自卫还击。两天暴雨之后,国军分几路扑向黄桥。第二天下午,独立第6旅3000余人进抵黄桥附近,遭到伏击。三小时激战之后,该旅全部完蛋,旅长翁达自杀。国军为扭转被动局面,猛攻黄桥,一部突入东门。经一夜激战,第二天早晨89军溃败,军长李守维逃跑时失足落水见阎王。战斗结束,国军损兵一万多,折将若干。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个结果当然高兴不起来。当时日本人就在旁边,咱国人却在这里开火。当时翁达和李守维当时都是中将军衔,带着一万多人去跟鬼子拼命,即使用血肉之躯也压死几个鬼子吧。战死也赢得后人尊重,何必跟自己人动肝火?最搞笑的就是那个韩德勤同志了,在第三次围剿中央根据地,他的部队被全面歼灭,不长记性。此役见证粟裕的功勋。三年之后,连自己也被捉了又放。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官运亨通,最后还跟着老蒋跑去台湾当总统府顾问。如此国民党,叫人怎么说呢。
名将第二步,是在苏中。国共内战刚刚开始。国军以优势兵力全面进攻,共军集中兵力机动防守。战争过程是这样的:粟裕指挥新四军,在七个不同的时间,七个不同地方,和七个不同对手交战,打赢七场战争。史称七战七捷。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亡的事。不同的时间地点,战争态势不同;不同对手,指挥风格各不相同。打赢一场,可能是偶然;胜两场,也许是运气;胜三场,表示你很有才;四场……一连胜七场,那是名将的工作!此次战役,粟裕指挥三万多新四军将士,对敌十多万。战争结束,消灭五万多。震惊了远在延安的朱德彭德怀,连胃口很大的毛泽东都写文章通电全军,推广这次作战经验。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场战争虽然粟裕一直弱势,但具体到每一个局部战场上,粟裕就变成强势一方。每一次都是以多打少,每一次都是以强胜弱。很奇怪?一点都不奇怪。资深军粉想必记得,当年萨尔浒大战中,努尔哈赤用的就这一招。努尔哈赤用这招,是在北方和狼学的(注:北方少数民族将领精于此道,萨尔浒大战是典型)。粟裕用这招,是在屡次大难不死中领悟到的。
归纳成理论就是,战场上取得局部优势。说穿了,兵法本质只有一条:就是用自己的拳头打敌人的命根子什么的。穿插迂回也好,中央突击也罢,就是去打对方软肋。如何去打?那就看将领的素质了,有人是从兵书上培养素质,有人在战场中练就本领,粟裕属于后者,虽然没有念过军事教科书,却在战争中领悟到战争本质。
这是一条基本作战原理。一般军粉都知道,但是能在战场上运用的,必须是优秀指挥官。能一直在战场上运用的,那就是名将了。粟裕一直精于这一点,所以是名将。
名将的秘密,就是在战场上建立起对敌优势。比方说当年李牧使用骑兵,比方说亚历山大使用步兵方阵,比方说拿破仑使用炮兵,到共军将领这里就是诡异的穿插切割,代表人物就是粟裕和林彪。只是林彪过于谨慎,所以才说粟裕敢打神仙仗。这个风格贯穿粟裕一生,在后来的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中都有所发挥。但标志性一战,便是孟良崮战役。这一战典型的“神仙仗”,有着深深的粟裕烙印。这一战后面对比林彪粟裕指挥风格的时候再分析。
粟裕的名将地位,奠定与淮海。下面就啰嗦一点淮海战役吧。
淮海战役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粟裕在碾庄搞定了黄百韬;第二部分,华野配合中野在双堆集搞定第十二兵团;第三阶段就是粟裕搞定杜垏明 。
开战双方: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那里称谓徐蚌会战,共产党这边称淮海战役。共产党胜利了,咱们都生活在共产党世界,所以也称淮海战役。 战争性质:决战。 战争背景:辽沈战役解决东北问题。有了东北,共产党相当于有了自己永久性地盘。决战时候到了。如果不打,那么中国将再次面临恐怖的分裂。打,当然要打。不管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想拿下一个统一的中国,都不想成为分裂中国之千古罪人,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在哪里打?当然是中原地区。至古以来,中原逐鹿,的中原者得天下。毛泽东早有中原逐鹿之心,早在三大战役之前,毛泽东就派刘邓东渡黄河,以图解决中原。只是时机不成熟,刘邓在中原没站住脚,演变成所谓挺进大别山。当然淮海战役主战场并不是传统地理上的中原。而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这地方经济并不发达,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抗日战争中这一带就打的异常惨烈。辽沈战役之后,共产党在军队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当然装备上,国民党依然领先。下一步怎么办,还没有有一个具体方略。按照毛泽东和中央的设想,派遣粟裕带一帮人到长江以南,学刘邓接近敌人心脏地区,吸引江北敌人过江南,然后调东北军入关,司机解决华北,再图中原,然后一统天下。这个战略相当宏大,但并不陌生。一句话,就是由北向南一统中国,历史上的老一套了。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打算把这出经典历史剧重演一遍。如果按照这个决策,邓林彪带领东北军入关,华北的傅作义就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投降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北京一带肯定要大打特打,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共产党依然胜利。但古老的北京城估计要反复砸碎好几遍。打完之后在休整,再南进,再打,再南进?打到何年何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能诞生。这时候粟裕站出来了,说,下江南不是上策,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要知道当年共产党缺少运输工具,要大规模带人过江是不可能的。人数少了也没啥用。更好的办法就是留在江北,在两淮地区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比下江南省事。粟裕的第一个支持者是饶漱石。而陈毅不太赞同粟裕主张。官司打到毛泽东那里。经过一系列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毛泽东觉得粟裕的想法虽然大胆,但还是可行的。决定把这次战役交给粟裕来搞,还把陈毅调到中野。
看官们,此时此刻的粟裕让你想到了谁?横扫东方诸国的白起?还是帮助刘备搞定天下的韩信?
淮海战役主导者:粟裕 淮海战役构思者:粟裕。 主要指挥者:粟裕。
黄百韬并非蒋介石嫡系,最后混到兵团司令员,靠的是实力。拜长期以来宣传所赐,一提到国民党军官,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一个精于吃喝嫖赌之身影。当然,精于吃喝嫖赌的党国军人不少,但不包括黄百韬。身为将军的黄百韬,并无不良嗜好。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虽然是杂牌军出身,对蒋介石却是死心塌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在战绩上,都是呱呱叫。身为杂牌军出身,能在派系林立的党国军方混出头,相当不容易的,黄百韬做到了。一句话,黄百韬同志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虽然黄百韬最后身败名裂,因应该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讲,黄百韬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所以失败,除了时运不济,跟错了人,还因为对手更优秀。一九四八年,黄百韬十四九岁,正值春秋鼎盛,将军的黄金年龄。年末,黄百韬在碾庄地区碰到了比自己更为年轻的对手粟裕。两人是老朋友了,经常打招呼,只不过他们打招呼的道具不是酒肉,而是机枪大炮。结果是互有胜败。这一次,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较量。这一次和以前不同,以前都是国军围攻粟裕,粟裕险中求胜。这一次是粟裕亲自自定了作战计划,并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决定消灭黄百韬。整个战役刚刚开始,毛泽东和粟裕都想打个开门红长士气。一番总结分析之后,发现徐州东边的黄百韬先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决定首先吃掉黄百韬。这么选择倒不是因为黄百韬将军是绵羊,而是因为黄百韬将军出不好。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大家彼此牵扯记恨。之前的张灵甫带领的王牌七十四军就是这样挂掉的。如果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陷入危局,蒋介石嫡系是不会倾尽全力救援的。这点上,就看成国共双方的差别。共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但派系只表现在政治斗争上,上了战场还是彼此配合。比方说就在淮海战役,华野和中野的配合,那叫相当亲密无间。这或许就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差距。可以说毛泽东吃透了蒋介石,也吃定了蒋介石。老友见面,也没必要客气,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彼此问候。双方经过一系列试探、对抗、引诱之后,远道而来救人黄百韬被粟裕包围了。深陷重围中的黄百韬依然不慌不忙,一方面寻找机会突围,一方面固守待援。然而并没有人来救他。可能救他的邱清泉和李弥各有自己不救的理由。虽然如此,黄百韬及其强悍。共军猛攻一周付出许多伤亡之后仍不能拿他怎么样。黄百韬坚守这段时间,老大蒋介石干吗,当然是下命令,命令大家解救黄百韬。根据一贯剧情,没起作用。于是蒋介石搞宣传工作,大肆宣传黄百韬的英雄事迹,鼓励黄百韬拼死混战等等,相当于精神支持。就相当于现在许多公司业务老板,喜欢鼓励你拼命干活却不给你来点实际的。此时的粟裕正在运筹帷幄,一边稳住邱清泉和李弥,一边调兵遣将要黄百韬的命。黄百韬也不是孬种,直到最后,还在指挥残余的将士和蜂拥而来的共军对撼。最后的最后最后,这位优秀的军人黄百韬,这位杂牌军中的将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拔枪自杀。子弹从嘴里射进去的。自杀前,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他转交蒋介石。这一幕很感人,但于事无补。还是那句话,黄百韬是个优秀的军人。粟裕后来谈到淮海战役,说他有过两次紧张,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这一战打不好,淮海战役就可能就胎死腹中了。这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超额完成任务,全歼黄百韬兵团十二万,毛泽东很开心。
黄维(1904年-1989年),字悟我,后蒋介石将其改为培我。
军衔:国军中将。
主要经历:黄埔一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
黄维兵团的战斗序列及人数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正规军十一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全兵团美械装备较多,称“中原第一王牌”。
黄维兵团情况:
第10军:辖114、18、75师计9个团的兵力,一色日械装备。
第14军:辖10、85师计6个团的兵力,一色国械装备。
第18军:辖11、49、118师计9个团的兵力,一色美械装备。
第85军:辖23、110、216师计9个团的兵力,国、日、美混合装备
第4快速纵队:辖2个步兵团,1个坦克营(装备20余辆美式15吨轻型坦克,装甲车10余辆),1个炮兵营(装备12门105榴炮),为摩托化部队 。 黄维兵团共计12万余人。
第二阶段,黄维
淮海战役中,第二阶段就是消灭了黄维兵团,并且活捉了黄维。但大家不要以为黄维是个庸人。说句公道话,黄维将军值得国人钦佩。和之前的“杂牌将领”黄百韬不同,黄维是蒋介石嫡系。黄维生于一九零四年,黄埔一期,和大将陈赓同学。毕业后,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非常勇敢。北伐战争时已经是营长。黄维成名于淞沪会战。战争开始一个月后,黄维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率部进入罗店。面对日军立体式的生猛进攻,黄维因生生守一个星期,打到最后下面的三个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人连一个团凑不上。罗店之战,黄维一张成名。事后也有不少人说当时黄的指挥死板僵硬,“书呆子黄维”的名声就此落下。随后黄维参与武汉保卫战和缅甸反攻,均有不俗表现,是位抗日英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累述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找资料看看。黄维的生平和刘伯承有点像,受过正规军事教育,打仗一板一眼。而且连职业规划都差不多。抗战胜利之后,黄维先是训练预备军官,干了一段时间又到武汉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任校长。学校根据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而成立,准备仿照美国西点军校的体制建校,培养陆海空三军军官。然而他不如刘伯承幸运,因为这时候国民党已经的优势正在丧失。在蒋介石的逼迫下,黄维被迫重新走上战场。为了配合重点防御计划,国民党组织了所谓机动兵团,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和一个战车营,共十二万。这十二万人,基本上是桂系精锐,全美式装备,王牌军。这一点上蒋介石绝对失策。黄维科班生,有血性有原则,但临机应变欠缺,不该让黄维出任十二兵团司令。机动兵团干嘛的,说白了就是救火的,哪里需要去哪,担任突击救援任务,要善于机变的将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这恰好是黄维缺陷。如果共军也有这样一支部队,肯定不会让刘伯承出任司令员,道理一样。黄维和蒋介石约定,打完这一仗,继续回去办学。蒋介石说,好。只是黄维再也没办法办学了,因为上了战场就由不得自己了。他将遇到一个和自己类似的对手——刘伯承。战争开始,老大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严令远在驻马店的黄维兵团快速向徐州集中。黄维遂率第十二兵团经蒙城、宿县向徐州靠拢。一周后,到达阜阳。然后渡过涡河后到达蒙城,遭到解放军坚决阻击。狙击黄维的正是中原野战军,决策者正是刘伯承。还有陈毅和邓小平在旁协助。为站稳脚跟,黄维决定以蒙城为核心,构筑工事,屯积粮弹,看准目标再打下去,前进时先占领前方有利地形,作为新的核心。如此逐次跃进,教科书一样稳扎稳打。黄维希望用这种安稳的方式逃脱虎口。此时刘伯承正在指挥解放军在四周寻找战机。按照当时情况看,刘伯承想一口吃掉黄维并不容易。因为黄维的十二万人都是正规军,装备上先进许多。特别是安徽西北皆为平原,利于坦克冲锋。当时的刘伯承,刚从大别山出来,重武器丢的七七八八了。然而刘伯承吉人天相,得到贵人相助,具体说两个人:蒋介石和粟裕。就在黄维稳步东进时,总老大蒋介石突然发来电报:因黄伯韬第七兵团在碾庄被围,令黄维兵团火速向宿县疾进。黄维只得放弃守蒙城的计划,下令向北攻击前进。经过激烈战斗,解放军撤走。黄维遂令各部直趋宿县。在淮海战役中,宿县是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之地,咽喉之所在。可惜黄维最终没有替蒋介石拿下宿县咽喉。刘伯承乘虚占领蒙城,切断了黄维的退路。此时的黄维已经孤军深入,兵疲将乏,哪经得起如此折腾。折腾不起也得折腾,领袖命令嘛。就在黄维进退两难之际,刘伯承趁机把黄维包围在双堆集。此时蒋介石已经忘了张灵甫之痛,命令黄维原地待命,再图谋宿州。此时刘伯承迎来第二个贵人粟裕。单凭中野是拿不下黄维兵团的。此时粟裕派华野四个纵队和野战特种纵队炮兵前来支援。形成以二十万对十万的优势。特别是陈士榘带来的炮兵,更是解了中野燃眉之急。因为黄维被困在双堆集狭长地带,最怕炮火。到最后整个十二兵团成了炮灰,黄维本人成了俘虏。从这点上就看出国共上方差别了。国民党精锐兵团陷入包围圈,通常是蒋介石急得团团转,命令无数却没用。张灵甫如此,黄百韬如此,如今轮到黄维依然如故。反观共产党这一边,刘伯承啃不动黄维,粟裕帮着啃,雪中送炭啊。最后还下命令说,缴获的武器留给中野,雪中送炭之后还留下羊肉串。黄维打仗古板,做人也差不多,依然心向国民党。二十六年后,蒋介石死,黄维被特赦,随后成为政协常务委员,八九年去世。
杜垏明的悲惨遭遇
杜垏明有个好女婿,叫杨振宁。
粟裕说,淮海战役第二次紧张,就是追击杜垏明。
杜垏明比以上二黄官大、名声大,而且结局要好一点,既没有像黄百韬那般饮弹自裁,也没像黄维那般把牢底坐穿。当然,既然是军人,就要以战场为准绳。战场上的杜垏明有多大才华?不知道。因为他从来就没得到真正发挥的机会。大家觉得很奇怪,杜垏明怎么说也国军高级将领了,怎么就没有机会?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军衔越高,指挥的军队越多,权力就越大,发挥空间越大才是。看看林彪在东北多么横,看看华野粟裕多么风光。然而杜垏明不一样,因为他的老大叫蒋介石。蒋介石喜欢下命令。危难之际,他的命令不怎么管用,但是正常情况下就不一样了,不听话,那就靠边站。杜垏明一直没有靠边站,就是因为很听话。因为杜垏明很听话,手下队伍战斗力很强。标志性一战白送昆仑关之战,消灭了几千日军。国民党曰,昆仑关大劫。杜垏明指挥缅甸远征军,一开始打得不错,后来遇到问题,蒋介石失败怕了,担心演砸了,让杜撤军。杜垏明很听话,让军队从中缅交界原始森林穿过,结果在野人山死了五万人。这五万人全是精兵,他们不是战死的,是饿死的、病死的、中毒死的。此次野人山撤退成了杜垏明听话的标志。于此同时,不太听话的孙立人把军队撤到印度,却是大大风光了一把。杜垏明最为风光的时候,应该国共决战之处,在第一次四平保卫战中,让毛泽东颜面失尽,让林彪千里大溃逃,一直扯过松花江。此时形势一片大好,杜垏明继续追击的话,林彪会继续撤退,最后可能推倒苏联。恰在这时,蒋介石又来命令了,说不要追了,巩固胜利果实。林彪得到喘息之机。淮海战役中的杜垏明处境更为搞笑,杜垏明挂职是副总司令,却又兼指挥所主任。总司令是刘峙。刘峙先生是投笔从戎,军事生涯泾渭分明,概括为:北伐时期有“福将”之称,中原大战升级为常胜将军,等到抗战就变成了“长腿将军”,解放战争这降格为“常败将军”。很难想象蒋介石为啥用他做这场生死之战的统帅。下面任何一位兵团司令抗战表现都比刘老总好。也许看中了他的“忠诚”吧。每当蒋介石发火骂人,刘先生都可以标准站姿,洗耳恭听,一副忠厚像如同防弹玻璃。骄横的邱清泉一针见血:“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刘峙),眼看大门守不住。”大战开始,将帅之间如此心态,如何打仗?会战失败的刘大将军竟然逃脱了惩罚,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花天酒地一阵子去了台湾养老了。杜垏明虽然副司令,可是又指挥不动军。反而是是指挥所主任比较有实权,但这个职位的性质是搞监督的。黄百韬被围困之际,黄维受到中野追击。杜垏明建议全力接应黄维,司机击败中野的刘伯承,这样华野粟裕必将分兵救援。这么来的话,这盘棋还有得下。因为刘伯承刚出大别山,势力有限,如果遭受夹击很可能失败后再次推到山中休整。这样淮海走势就变了。然而没有,依然是老将和刘峙在指挥。最后没办法了,带着几十万人逃跑。邱清泉不听指挥。好不容易到陈庄,完了。李弥跑了,王牌第五军军长跑了。最后杜垏明成了俘虏。杜垏明有多大才华?已经没人知道。历史只记得他最后成了败军之将,成就了粟裕盛名。
史载:杜垏明被捉,淮海战役结束。淮海战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蒋介石的看家本钱赔光了。如果把淮海战役比喻成蒸米饭,最重要的烧火师傅就是粟裕。所以毛泽东才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要说蒋介石为啥失败,就缺少粟裕这种能够让他调整战略之人。在争论不休的史学届对淮海战役评价相当一致:蒋介石的滑铁卢。
若干年之后,毛泽东像蒙哥马利结束时还说,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粟裕的名将地位奠定于淮海。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到达了人生巅峰,同时奠定了中共军方无与伦比的地位。
为了更为直观一点,下面做一个表,看一看他的战绩。
战役名称 指挥员 我方与敌方兵力对比 歼敌数量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13万:约16万 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19万:约24万 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16万:约45万人 32680人以上
豫东战役 粟裕 20万人 :25万人 93970人
济南战役 粟裕 14万:27万 10.4万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80万 555570人
渡江战役 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人:45万人 30余万人
至于后来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听起来辉煌,但是在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战术角度出发,实在是相当普通。因为此时共军,战争态势上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 看到了吗?名将,尸体堆出来的。简直是战争魔鬼!确实,所有的名将,站在其对手角度上看都是战争魔鬼。从长相看,粟大将军一点都不邪恶,身材不高,脸颊消瘦,斯斯文文的,天生一副老实人模样。战场上的恶魔粟大将军,离开战场之后就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被欺负的绵羊。当然,粟裕也不想被欺负,然而没有办法。像粟裕那种高层次的人,脱下军装就要玩政治。政治是另外一种战场,虽然看不见硝烟,同样残酷。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你没能力欺负别人,就必然被别人欺负。世道如此,不能怪别人。要怪就怪上天,给了粟大将军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却没有赐予其政治敏感性。当然不会玩政治,从后来结局看,不见得就是坏事。战争狂人总得有所安排吧,战争结束之后,就去了总参,后来又升为总参谋长——彻底做到了火炉子上。总参吧,就是出主意的,绝不是个好位置。事情干好了,那是领导有方,干不好,怪你出了馊主意。一句话——出力不讨好。
建国之后,第一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很快辞职不干。接下来是足智多谋的聂荣臻代总参,被批。粟裕接替,被整。接下来的更惨,深谋远虑黄克诚陪伴彭德怀冤枉半辈子。再接下来,作风强悍的罗瑞卿甚至丢了腿。
可见总参谋长位置之烫,远非老实人粟裕能抗住的。
所以在五八年就被批了,反教条运动,刘伯承成为第一个落马元帅,粟裕成了第一个落马大将。刘伯承挨批吧,还能找点理由,于公,确实和毛的军事思想有分歧;于私,和毛彭林在历史上有纠结。粟裕挨批看起来非常搞笑,朱德是其恩师,毛泽东捧着他,林彪引其为知音。就连党内主管刘少奇,都对他的感觉非常之好。
但粟大将军仍然挨了批。原因有两个:一,粟裕是个老好人,只被别人莫名其妙的批判,极少批别人;二,微妙复杂的政治关系,要一一理清这些关系,要会很大一番力气。
五八年,出来批粟裕的元帅有三个,聂荣臻,陈毅,彭德怀。
背后权力较量,毛泽东和刘少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