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那些事儿——粟裕的靠山
历史的天空
粟裕有三个靠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这三人,构成粟裕一辈子两个半伯乐。一个毛泽东,一个朱德,半个刘少奇。
当时毛泽东是一把手,刘少奇二把手,朱德军队精神偶像,都是大树啊。能靠上一个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粟裕将军的烦恼就是福分太过了。这三人,构成粟裕一辈子两个半伯乐。一个毛泽东,一个朱德,半个刘少奇。
实事求是的讲,粟裕将军一直忠于毛。哪怕是毛去世之后,邓上台,形式转变之下,粟裕还是忠于毛。所以对越自卫反击战,才有将才的许世友挂帅,帅才的粟裕闲着没事。
中国军队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当年参与起义的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都是元帅,十大元帅就占了一半。如果叶挺没有皖南事变中陨落,肯定也是一个元帅。另外聂荣臻叶剑英也和南昌起义有千丝万缕之关系。
粟裕同志当年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只不过职务小了点,警卫班长,负责领导们的安全,可谓根红苗正。起义失败后,跟着朱德直接上了井冈山。所以后来历次整风运动中,从来没人拿粟裕的“出身”说事。政治运动中,出身极其重要,连刘少奇都摔倒在出生上——曾经在白区被捕过。
途径大庾山区,朱德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有机会发挥才能。另外一个连长是林彪。
是朱德,最先发现粟裕,并且培养粟裕。如果说粟裕是叶挺影响下参与军队,那么第一个给了粟裕机会的人恰好是朱德。人生第一次机会非常重要。粟裕第一次机会就是朱德给的。所以说朱德是粟裕的第一个伯乐。在朱德身边,也学到了打仗最基本知识。
井冈山上,南昌起义余部编成红四军的二十八团,粟裕只是其中一个。但是行军打仗之际,小卒子粟裕却常常活跃于“军长”朱德身边。要知道朱德身份可是红军总司令,其他人想见一面还要打报告的。
一次,朱德、陈毅随粟裕的连队一起,帮附近老乡收割稻子。骄阳似火,有人劝年纪最大的朱德休息休息。朱德没有应允,竟然若有所思地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这话让周围忙活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大伙还没看出来,当时其貌不扬的粟裕算哪根葱,这个总司令为啥对他如此偏爱。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朱老总当年为何如此感慨,或许是想写诗了吧!确实,朱德生于一八八六年,十九世纪末;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二十世纪初,两人年龄相差十九岁。两人同在革命阵营,一起吃饭睡觉,为了革命理想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用情同父子来形容应该不过分吧。长者朱德看着年轻后生粟裕会不会有《荷马史诗》中特洛伊领袖赫克托耳在战场上心境:人生百代如落叶,一代虽死一带生?!
粟裕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好答话,便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干活。
当身边的陈毅提醒他时,粟裕想了想,只好说:“那是军长对我们连有感情,并不是针对我个人的。”非常低调。如果像现代青年一般到处张扬,不挨揍才怪呢。
粟裕说的没错,朱军长确实对他很“偏爱”,而且刻意提拔。不久之后,粟连长就高升为营长。要知道那时代红军可没多少兵力。要知道,那时代,同为天才的林彪都没有得到朱军长如此待遇。各人猜测:林彪此后彻底倒向毛泽东而非老领导朱德也和这个有关?
朱军长对粟裕也不是一如既往的“好”。
一次战斗结束,军部的参谋汇报战果时,不慎将番号弄错了。结果,原本打了胜仗的粟裕挨了朱德的通报批评,另一个吃了败仗的连长反而得到了嘉奖。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担心粟裕不高兴,陈毅对朱德说:“我去找粟裕谈谈,做做工作。”朱德却说:“不必了。只有经得起委屈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粟裕也没说啥。老实人嘛,有仗打有饭吃就不错了,老领导说两句也不算啥。
一边提拔,一边磨砺,是培养人才的不二法门。朱德对粟裕这一手,远远胜过今天无数家长教育孩子,只顾着溺爱,不让去经历风霜。很快朱德和师生关系很快结束了。1934年7月就任抗日先遣队参谋长,随部队离开中央苏。从此二人天各一方。从此粟裕离开了朱军长的教导,完全以“战争”为老师,独自面对险山恶水,踏上名将之路。
十年之后,这个当年朱毛身边的小学生成了赫赫有名的粟大将军。
七战七捷、孟良崮、淮海战役等等,粟裕带给朱毛的惊喜远远超过二人的期望。此时的朱总司令要做的已经不是教粟裕如何打仗,而是写他本人并不擅长的诗歌为粟将军庆功了。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寄南征诸将》
诗歌水平一般,表达情意足矣。朱老的胸襟以及对粟裕的期望,淋漓尽致。
最大伯乐,毛泽东
红军时代,粟裕受到朱德提携。在活捉张辉瓒的行动中,粟裕闪亮登场,给毛留下印象。这事从林彪那里可以得到佐证。后来粟裕远离中央,正是这段分别时间,毛成粟的伯乐。
粟裕和林彪,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两把剑,一大半解放战争靠此二人拿下。
但是二人和毛泽东的关系也非常有趣,非常不同。每当紧要关头,毛泽东总是主动想起林彪。以经营东北为例,陈毅等人主动请缨,刘少奇策划徐向前出山。最后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位置还是落在远离战场数年,刚从苏联养病回国的林彪身上。
粟裕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紧要关头,粟裕总让毛泽东想起自己。也就是说毛泽东想起粟裕时是“被迫”想起粟裕。因为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太过耀眼了,完全出乎毛泽东的意料。
井冈山上,粟裕闯入过毛泽东实现。但是正如朱德重视粟裕没怎么重视林彪一样,毛泽东重视林彪没怎么重视粟裕。粟裕再次进入毛泽东事业,已经是十三年好,蒋介石全面进攻,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毛泽东震惊不已,通告全军学习粟裕同志。此后毛泽东爱上了粟裕。
粟裕没有辜负毛泽东厚爱,直接在孟良崮直接搞定了老将整点进攻之拳头,新编七十四师。国共进入均势。
此后,毛对粟越来越信任。为了让粟放开手脚,毛甚至搬开自己的老同志陈毅,给粟裕让路。从此之后,就出现这样的情况,陈毅为最高领导,最高领导之下最重要的事业——打仗——却由不是最高领导的粟裕来干。连陈毅制定作战计划都要经过粟裕认同。这大概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了。看看其他搭档,彭德怀的作战计划需要习仲勋过问么,林彪需要罗荣桓主战么,刘伯承需要邓小平掌控战争么?
这种信任到四八年发展到巅峰。这时候,国共双方都到了决战时刻。好吧,多年的鏖战终于到了终点,放手一搏的时刻到了。此时刘邓去了大别山,辽沈决战已经开始,但是国民党依然占优势。如何打破这种优势?中央让粟裕学刘邓,带兵过江南插,刺激国民党敏感地带。
但是——粟裕同志不愿意过江。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就说粟裕抗命。
说起抗命,大家以为就是不鸟上级。直接撕破脸皮,不理上级统帅,和统帅对着干,其实这是最低级的抗命形式,确切说是背叛,很难饶恕的。
抗命有好几个层次。
层次高一点的,会根据战机自己拿主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表现,就是这个层次。按照中央毛泽东的意图,肯定不会打百团大战。这是后来也成了彭总挨批的理由之一。抗命最高一个层次,是在战略决策方面不但不执行统帅命令,反过来说服最高统帅跟随自己思路走。粟裕就是最高层次的抗命。以纪律文明的中共军队,很少有将军抗命不尊的。最典型的就是西征时期的徐向前元帅。因为不敢抗拒遥远的中央,导致贻误战机,导致西路军全军覆没。当然敢于抗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像皖南事变之前,如果严格遵从中央决定,下场不见得如此凄惨。战争年代的粟将军是粟裕抗命的,一开始苏中战役,粟裕和领导陈毅的意见就不一致。只是后来打了胜战,领导没有计较。这种抗命,也是在四八年达到顶峰,对抗中央,对抗军委,对抗毛泽东,迫使其改变战略决策。
史载:四八年中央要粟裕过江,粟裕抗命。
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 大佬们一番商量之后,于四月二十八日决定招粟裕来见。 六天过后,也就是五四青年节这天,粟裕到了。此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 听到粟裕来了,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出院迎接。 出院子迎接——这个细节透漏毛对粟的重视。毛泽东基本上从不外出迎接将领,连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都不出去迎接。破例还是有的,当年林彪从苏联回来,毛也出去迎接了。这一次特意为粟裕破例。很多材人说,毛泽东出门迎接粟裕,是第一次,这里澄清一下,不是,是第二次。也许还有其他情况,只是我们不知道。知道的就这两次。极其罕见。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十七年前!终于再次相见了,十七年了,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之后,活了下来,接下来要干一番大业,让这天下换一种颜色。
毛泽东说:“粟裕,我们在等你!”
琐事放在一边,粟裕简洁明了的述说了不过江——抗命——的理由。
一番分析探讨研究之后,中央及毛泽东决定接受粟裕同志的意见。
毛泽东是个善于改变主意的人么?当然不是。他比任何人都倔强。但是他愿意为粟裕破例。原因就是粟裕讲的有道理。这些道理别人没有讲过,就算讲过,毛也未必相信。毛相信粟,是因为粟让他相信。为什么?因为前几年粟裕干得漂亮,超出了毛的预料。
毛泽东动情的回忆了一番,大意是去年你们在山东干得漂亮。粟裕回答,是在孟良崮。 毛泽东:“战果如何?”粟裕:“全歼74师,击毙张灵甫。”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 粟裕:“陈诚?”毛泽东:“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毛泽东:“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毛泽东:“离题千里了。”粟裕:“那么是谁呢?”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这是经典对白。现在拿出来晒,只是想说明,想得到领导,尤其是毛泽东那样的领导支持,是不容易的。光有理论肯定不行,还必须实践过。毛泽东选择信任粟裕,是因为对粟裕有信心。信心来自历史,粟裕的指挥史。于是,淮海战役诞生了。没有淮海战役,或者共军失败了,平津战役就没法打。如果整个中原还在国军手上,有这样一个战略集团在后方支持,傅作义会轻易投降么?史家云:没有淮海战役,要解决华北和中原国军,至少还要多出一两年时间。淮海战役,毛对粟的信任到达顶峰。毛决定让陈毅到中野工作,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又是在粟裕的坚持下,毛泽东勉强同意陈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华野职务,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尽管多一个代字,也是军政一把抓,和林彪彭德怀拥有相当的实权。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除了朱德之外,毛特意把粟裕拉出来铲土。这是巨大荣耀,当时比粟裕职务高、资格老的人多得是了。朝鲜战争之前,要解决台湾问题,毛把权力放给粟裕。朝鲜战争爆发,毛最先考虑的就是粟裕,而不是对地形环境最为熟悉的林彪。聂荣臻在总参干了一段时间,毛泽东让聂荣臻走人,把第一副总参谋长粟裕扶正。可是到了五八年,毛决定“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娇气”。为何?因为粟裕的另外半个伯乐,刘少奇羽翼渐丰,成了毛建国之后最大的政敌。 就来说说粟裕和刘少奇的关系。
半个伯乐,刘少奇。
刘少奇和粟裕相识很晚,四零年二人才相识。刘少奇四十二岁,粟裕三十三岁。刘少奇是中央大员收拾皖南事变之后的烂摊子,粟裕是新四军旁支一个将领,还没打什么惊天动地之仗,暂时还没显露名将潜质。说来奇怪,毛对粟裕的印象,也有刘少奇举荐之功。皖南事变之后,刘少奇在新四军干政委期间发现粟裕很能打仗,回中央之后对主席说发现了人才粟裕。毛还记得粟是当年井冈山老红军,更增添了一份信任。只从刘少奇和毛泽东从延安整风结为政治同盟开始,刘少奇一直被局限在党内。刘少奇也想结交一些军人。他最初对象是彭雪枫(中共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彭雪枫是一个非常棒的军人,只可惜英年早逝。后来刘少奇才把目光转移到粟裕身上。朱毛刘三人之中,就数刘少奇对粟裕倾注心血最多。但是刘不主军,没能给军事天才粟裕有啥帮助,只能算半个伯乐。
四五年,毛在重庆谈判期间,刘主持中央工作。刘让粟当华中局一把手,粟裕从大局出发推辞了,这便是粟裕生涯中“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第一次让司令。一年之后,自己发掘的人才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远在延安的刘少奇甚为开心,特意搞了个家庭聚会,把朱德彭德怀都请来庆祝。此时刘已经完全把粟当成自己人了。年淮海战役之前,毛把陈搬开,除了粟的个人能力之外,也有刘的力量。除了工作上大力提拔,刘对粟私下也不错。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二日,粟裕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就任前粟裕到上海治疗右臂旧伤。本月二十五日晚上,刘少奇夫妇造访粟裕的驻地。当时刘少奇时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军委副主席,位高权重。当秘书通报时,粟裕深感意外,连忙出迎,说:“少奇同志,应该下级看上级,岂有上级看下级之礼。真是不敢当啊!”刘少奇则爽朗地笑道:“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来看你,不就有了吗?”关系其乐融融。后来粟裕也私下拜访过刘少奇,随后向刘少奇汇报了军队情况。
刘对粟最大的帮助发生在五五年。这一年,军队搞军衔制,刘帮助粟大力争取元帅未果。个中滋味已经预示到三年后的风波。按照当时评选规则,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已经转入行政系统工作不参与评选。刘少奇便提出,按照这个规则,陈毅当时是外交部长,也不应该评选。如果陈毅不评选,新四军以及华东野战军必然要出一位元帅,这个人只能是粟裕。论战功和才能,粟裕确实够资格。另外在当时高级将领中,粟裕和林彪最为年轻,拥有公认的才华和战功,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去?而且当时粟裕的职务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理应成为元帅。可见刘少奇的要求很合理。但是这么一个合理的要求没有被接受,硬是被周恩来顶了回去。这看起来难以理解。就算周恩来和陈毅关系很不错吧,但是周恩来和谁关系都不错,和刘少奇关系也不错(曾有结盟之势),和粟裕关系也不错(粟文革时在周身边)。我们知道硬顶从来就不是周恩来的风格,他斗争形式从来都讲究迂回,不会因为和陈毅的关系硬顶刘少奇和粟裕。就算周恩来犯了倔,真正决定权在毛泽东手上。解放战争以来,毛泽东对粟裕倚重程度超过陈毅。而且陈毅在井冈山时还站过毛泽东对立面,有政治包袱在身。而粟裕一直以毛泽东学生自居。毛没有理由挺陈毅贬粟裕。为啥会有这种现象?还得从刘少奇身上找答案。刘少奇一开始在白区工作,接触军队不深。等到延安整风成为党的第二把手之后,军队头头们都不怎么买他的账。他想在军队中拥有自己的力量,必须从后起之秀中寻找,粟裕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人选。所以刘少奇对粟裕又是推荐又是拜访又是庆功又是争取元帅,说白了就是拉拢这位军界显赫的少壮派而已。粟裕对此颇为感激。但是当时刘少奇只是第二把手,处于接班人位置。毛对刘的策略从始至终都是不变的:当好你的理论家,理论联系实际干点事,请不要插手军队。于是一连串疑难杂症都解开了。粟裕评不上元帅——跟刘看似关系深。周恩来看透其中奥妙才坚持评陈毅当元帅,这也是他能够一直得在毛泽东身边的重要原因。毛批粟而不倒粟——深知粟裕不会反对自己,但要撇清刘和军内高层关系。彭德怀对粟裕愤而开火——对刘的军方势力开火。陈毅批粟裕——表明跟着主席走的立场。至于聂荣臻批粟裕——纯粹是捡到一个批斗机会。
另外一个解释
当然这一切还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在中国好像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现任领导在任期间会给接班人物色杰出人才,帮助接班人上台之后稳住局势。具体表现就是,把人才冷在一边,等继承人上台之后予以启用,所谓恩威并施。比如说唐太宗晚年,故意贬低大将军李绩,等李治上台之后启用。后来李绩帮助李治稳住了大唐北部半壁江山。朱元璋晚年对孙子朱允炆说,我给你找到一个人才帮你治国,等我死后可以用他。那人便是方孝孺。朱元璋时代,方孝孺被冷藏十年没任何提拔。当然方孝孺的人品没话说,做一个治世贤臣应该问题;可惜缺少应对乱世韬略,终究没能帮助朱允炆对抗朱棣。朱元璋也没想到儿子会谋反。毛泽东速度历史,对于这一切并不陌生。毛泽东不给粟将军元帅军衔,数年之后又把粟裕赶出军队,是否也有这方面考量?反教条之后,毛泽东又从国家主席位置上退下,似乎验证了这一点。如果高岗事件没有发生,毛泽东也许早一点退出来。只是后来大饥荒改变了一切。如果没有后来那一系列运动,刘少奇真的掌控这个国家,后来主军的一定是粟裕而非林彪。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不可能穿越回去,即使回去也无法钻进当年主席和总理意识中探个究竟,只能把所有可能性罗列出来笑谈一下而已。可以肯定的是,像毛那种雄才大略之人,一定会考虑身后事,会考虑接班人问题的。想总理那种能够一直活跃于主席身边之人,一定晓得主席心思。不论如何,粟大将军终于没有评上元帅,终于被批斗了。批粟裕,史实上可以看成是当时军方对行政系统渗透力量的一种内部清算。其他猜测,都随风而去了。
问题似乎弄清楚了,但似乎依然不清楚。解释了很多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没能解释,就是粟裕和刘伯承的平反问题。一个元帅,一个大将,被错误批判,生前却一直得不到彻底平反,不是很诡异么?诡异,确实诡异。诡异的背后是真相。只要能进一步玻璃诡异的面纱,总能接近真相的。毫无疑问,彭德怀整了刘伯承和粟裕。没有彭德怀,某种意义上讲,就不会有这次反教条主义。然而彭德怀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在庐山上下台了。如果仅仅是彭德怀一个人在搞,那么彭下台之后就应该翻案才对。然而情况没有发生。如果仅仅是因为和刘少奇走得近挨整,那么刘少奇蒙冤之后,粟裕被视为刘少奇的人要么继续挨整,要么撇清他喝刘少奇的关系,翻案。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反教条主义之中,林彪也发言了,并且做了批判。并且在庐山事件之后把“反教条主义的功劳”据为己有。然而林彪出事之后,刘伯承和粟裕仍然没得到平反。即使毛离世之后,全国大刮翻案风,能平反的基本都平反了,刘伯承和粟裕依然没能平反。很奇怪,不是吗。其实一点也不怪,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找到倪端。“翻案”是邓小平的一大功劳。翻案过程中,邓小平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刘伯承和粟裕这种案子,翻还是不翻,就在邓小平一念之间。那么邓为何不给二人翻案?流行观点是,一九五八年翻教条主义中,邓是组长,如果翻案,相当于扇自己巴掌。站在庸俗观点上看,确实是这么回事。然而伟大的邓小平绝非一般人。当年反教条主义,被反的最惨的肖克上将不是已经给平反了,邓怎么就不怕“扇自己巴掌”?于是又有人挖出邓小平和刘伯承在挺进大别山之后,关系非常之差。这个说话有点靠谱。虽然二人是老乡,向来关系不错;但刘伯承本质是个军事家,邓小平本质是政治家。军队问题上,军事家的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家的政委邓小平产生分歧是必然的。特别是进入大别山之后,军队战斗力损失相当大,纷争已是不可避免。淮海战役之前,毛泽东把陈毅调过去,除了给粟裕让出位置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协调刘邓二人关系。如果仅仅是和刘伯承关系不和,也不应该是邓阻止刘平反的原因。何况邓小平和粟裕还没有私人恩怨。二人在军内威望相当高,当年彭德怀批判他们,就得罪很多人,付出很大代价的。政治家都是现实之人,不干赔本买卖。邓小平是政治家,也是个现实的人,但是就是没给二人平反。秘密并不是邓爱干这种赔本买卖。恰好相反,他需要另一种收益,这种收益比甘冒阻止二人平反的风险要大。那么受益是什么?答曰,军方。在任何一个地方,领导人必须有军方支持。毛时代的刘少奇,如果有军方支持真的可能取毛泽东而代之。邓时代的华国锋,仍然没有军方支持。邓上台之后,也需要军方支持。邓小平上台之时,当时四大野战军,一野的代表人物彭德怀和四野老大林彪罗荣桓都死了。二野的代表原本是刘伯承,刘伯承不平反,代表就是政委邓小平。三野的陈毅也死了,剩下的是粟裕。粟裕不平反,就没有人在军内威望比邓小平高。最要致命的是,粟裕一直忠于去世的毛泽东,邓小平已经选择走了另一条路。当时剩余的元帅之中,聂荣臻和叶剑英直接挺邓上台的,而且倾向于政治,徐向前一直游离于政治之外。当时真正有可能在军方威胁到邓小平地位的,只有刘伯承和粟裕。只要压在二人,邓就可以牢牢掌控军方。只有掌控军方,邓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邓的选择是成功的,也是明智的,虽然对刘伯承和粟裕有点不公平。但政治家都是现实的。现实的政治家要在现实世界中干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之前刘少奇战战兢兢过日子的教训,邓深有体会。为了这个稳定的环境,邓小平必然要把刘粟黑锅背在身上,当然他们背得起。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阻碍刘伯承和粟裕平反的,不是邓小平本人,而是“时事”。时事让邓小平主导中国接下来的经历,邓小平要牢牢掌控军方,就必须牺牲刘少奇和粟裕。后来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都是一个理,赢得军方的支持。至于刘伯承和粟裕,历史摆在那里,邓小平阻止一时阻止不了永远。但是对邓小平来说,一段时间就够了,因为这段时间之内,邓小平把中国从政治斗争引入了经济建设。所以连一部分右坏分子都平反了,刘粟没有平反;同是反教条主义受害者,肖克可以平反,刘伯承和粟裕不能,时事尔!这些已经不再重要,粟大将军所以能留住我们的记忆中,是他在战场上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他的使命从没法去朝鲜那一刻就完成了。后来的那些遭遇,就当人生起伏好了,没有谁可以一直处于人生巅峰,不是吗?综合评价粟将军,一个字,奇。奇异的军事生涯,奇异的政治涡流,奇异的为人处世。某种意义上讲,陈毅批判他的那个字“阴”是对的,当然要按照陈毅家乡那个含义理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