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浅谈
湖中撒网
今天我们讲一讲七绝的起源,七绝基本句式,七绝的起承转合 一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 七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诗体,它在唐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清人王士禛说“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唐人万首绝句选序》);近人陈延杰说得更具体“唐人诗可流传于世,百代不朽者,一为七绝,其次歌行耳。”
可以肯定,七言绝句在唐代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成就.当然,并非一朝一夕所为. 七绝起源于何时呢,七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诗体,属于近体诗范畴. 我们知道,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 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绝句,有绝句起源于律诗一说.其要义是绝句截取于律诗,或截于前两联,或截取中间两联。或截取后两联,故绝句又称截句,其实这种说法有待推敲.
但是在唐代律诗产生之前,就已经有绝句了.至于类似于这种形式的歌谣,历史上可能更为遥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的《逸周书。周祝》篇.汉魏南北朝也多有五、七言形式的歌谣.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收录有《古绝句》.其他的文人创作有梁简帝《夜望单飞雁》.北齐魏收《挟瑟歌》 以上例子大体具备了绝句的押韵形式,只是尚未严格律化而已,所以至隋,律绝已经开始出现:有一首无名氏《别诗》如下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和唐以来的绝句已完全一样. 明胡应麟《诗薮》中,“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歌杂见于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句实所以来,七言短歌始于垓下,梁陈以降,作者纷然”。 “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惟杜审言《渡江湘》、《赠苏绾》二首,结皆作对。而工致天然,风味可掬。至张说《巴陵》之什,王翰《出塞》之吟,句格成就,渐入盛矣。” 这段话基本概括了绝句的由来。因此后人把唐以来有严格格律的绝句名为律绝,唐以前的没有严格格律的名为古绝,他们之间的过渡名为拗绝,其发展顺序为,首先是古绝,其次拗绝,再次律绝。其实七言绝句起源于六朝乐府之七言歌行.随着历史的发展,音韵学的成熟.到唐初 沈宋裁律,绝句方登上历史大舞台,又随着格律诗的完善.绝句同五律 七律一同走向鼎盛时期 ,成为百代不易之体,
二、七绝基本句式 律绝在句数上相当于律诗的一半,并不重复平仄节奏,共有四种格式. 绝句:四联四句。(区别于律诗:四联八句。)七绝格律分两大类,合四种句式: 正格平起式两种
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偏格仄起式两种 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 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一【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二【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 三【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四【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
基本句式举例(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例诗 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苏轼《赠刘景文》 (四支韵)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桔绿时。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杜牧《山行》(六麻韵)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常,我们都建议,写七绝的时候基本用下面两种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情况用这两种比较多 粘、替、对,平仄,三平尾,三仄尾我想大家都知道,就不讲了,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问题:
三、七绝的起承转合 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是“诗言志”是吧,七绝更能体现出对于“志”的表达和舒展 .可以写的非常细腻,也可以写的放肆开阔.七律可以铺展的是一个大场面,是全景,而七绝所抓住的,也许就是那么一个片断,一个忽闪的感情浪花,一个一闪而过的情景剪影.怎么做到呢,这就要求在结构上做调整.笔墨限制的严,量少,那么就要将有限的笔墨点在最重要的地方去.
在总的章法基础上,七绝要有七绝的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盖高楼”,是要加强“立体感”,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所谓立体感的表现靠什么呢,当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以及修辞上的锻造,语气上变化.给人以或问或否定或设个“局”,或抖个“包袱”.让人觉得为之或一惊,或一趣,或一悟……等等.总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读者.
下面分述起承转合,让大家体会 1,七绝的起句要压阵在写七律时,我们推荐七律的起句适合平起,因为七律具有“文”的性质.起的平稳,渲染的足够的气氛.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起句不着力,后面就很难表现了.
我们看下面的句子:“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字,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再看“何处吹笳薄暮天”,“谁家玉笛暗飞声”也是一个问字.这种手法是常见的,很有效果的.还有这句“执袂还应立马看”,上来一句“可怜”的样子,很引人入胜吧?其实,七绝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轻,不然后面就很难收束住.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七律中的“转”的写法直接提到起句上来,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都是为了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题.慢条斯理的铺完再提,在七绝中是行不通的.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 ,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我们看这个例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个观点,“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前面我们说了,七绝的性质就是“私字一闪念”.闪的多了,就是长明灯,就不会有闪烁的效果了.
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同样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逻辑,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为它服务,对它铺垫收束或者散发.章法上没有一定之规,重要的是整体的合协.
3、转句,要突兀 前面说了,写七绝就是要盖高楼,要构建立体效果.而转句,就常常是这楼的最高点.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
最怕清明看北邙,残寒销尽又添凉。 十年孤冢烟不散,谁在风中哭洛阳。
“谁在风中哭洛阳”是把疑问的语气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对诗意的发散作用.形成余音.但是在转句上,却采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烟不散”,这才是诗意的高点所在.转句要突兀,就让它突兀到 孤冢之烟 经历十年而不散,夸张的修辞手段,加上否定的语气,构成了诗意的楼之最高点,形成立体效应.所以,对这些语气的运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实,我们再怎么强调起呀转呀的作用,其基础出发点,还是以正规的章法为准绳,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转句”,那么,我们聚焦的重点,所在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
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 ,七绝的高楼尽在这里表现.所以,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4、讲述章法时,最难讲的就是结。最难以描述起规律的也是结。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我们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结是跟着转句走的.再看其他的例子,多数都是接应转句而来的.但是难点在,不仅仅接应转句,在接转的同时,还要照应前面的意象描写.也就上面我们所说的“收束”作用看例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正所谓笔尽意不尽.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上面从章法的角度来分析了一下七绝的写作方法,我们会再次感觉到,七绝,很好写,徂是很难
. 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平仄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我们要注意的有几点. 一是音韵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节奏美感.尤其是韵的把握.让韵字贴合主题旋律,贴合每句的字意.押韵八戒在这里时刻要警惕; 二是结构上它具有多变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础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调性。
文章评论
逐尘居士
先转了,谢了
海燕
学习了,芦苇中雪辛苦了。[em]e160[/em]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