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 院(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我的原创散文

场     院(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场院》一文2007年7月10日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黑龙江新闻网编辑杨慧编发在黑龙江新闻网上。http://www.hljnews.cn2007-07-10 10:30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图片

作者简介:

   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1978参军,1988年转业,文学作品近70余篇散见于国内报刊。

   一些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合集出版散文集《爱在天地间》、《中国散文百家》、《中国散文精粹》、《三江党旗红》、《富锦文学作品选》(散文卷)《茉莉颂——全国最美教师征文获奖作品选》、《三江风情》(一)《三江风情》(二)。一些散文作品在《新华网》、《中国作家网》、《黑龙江新闻网》、《北大荒网》、《北大荒信息港》、《东北网》、《佳木斯新闻网》等转载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离开故乡近三十年了,每次回到故乡都不由得想起村前村后的场院,它承载着父辈们辛勤劳作的希望和苦与乐。他们常年累月的耕耘在这块黑土地上,在平整的场院里留下了他们劳动的身影……

 

  记得每到夏末秋初时节,生产队里上了年岁的李伯伯赶着一匹白色的蒙古马,拉着用花岗岩凿成的石磙,后面还缀着一绺榆树枝,围着场院转圈的碾压,几天后如同柏油路似的场院形成了。社员们用胶轮大马车将麦田里的小麦垛运到场院,堆起两层楼高的大麦垛有八九个,这成了村里孩子们的游乐场所,最有意思的是捉迷藏了,我们在麦垛与麦垛之间的空隙钻来钻去,夕阳西下还不愿回家……

 

  初秋的九月天气非常的好,湛蓝湛蓝的天空时而飘过几朵白云,正是给小麦脱粒的好时机,那时的脱离机大得惊人,有四间农家房舍那样长,高有一层半楼高,这种脱离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还在使用。(人民公社与国营农场无法相比,那时国营农场早已用上了我们国产的“联合收割机”)脱粒时,它的动力是以一台“东方红”牌54马力的链轨式拖拉机为动力,一条二十几米长的大皮带拉动着这庞然大物,翁翁的响声仿佛虎啸,入口处是在脱粒机的尾部上端,上面有两个小平台,两边各有两名女社员拿着短把的镰刀砍麦捆。两边大麦垛上的几名男社员很辛苦,因为麦垛太大了,从顶端刚拆下的麦垛还好,往下扔就是了,随着脱粒的进展,麦垛在不断下降,直径也越来越大,最后到地面,就要用叉子往上扔麦捆,由于天气的炎热与劳累,汗水不断的从社员们的脸上往下流淌……麦粒是从脱离机的腹部排出的,大约十分钟能接一麻袋麦粒,深褐色的麦粒堆成了一座小山。而此时机械的马达声、村里孩子们的欢笑声、嬉戏声、加之升腾起来的麦秸尘埃汇成了一曲丰收的交响乐。

  

  中秋节过后,场院又以她那博大的胸怀拥抱着丰收的五谷,只有中间一块空地,但这时还不能脱粒,到最冷的十二月才能打场。这时生产队里的十几匹马依次排开,每匹马拉着一只石磙围着场院不断的碾压,社员们拿着叉子和木锨(用胶合板制成的锹,借助于风用于扬粮食)翻场、扬场,一阵阵凛冽的西北风吹拂着高高扬起的粮食,也吹拂着社员们的脸庞,一张张粗糙的脸犹如金秋十月火红的高粱……那年月天气异常的寒冷,他们都戴着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中午饭和晚饭是生产队起火做的,有时还买上几只羊犒劳这些辛苦的社员,像这样的活计一直干到元月份才能结束。

  

  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长。他经历了新旧不同的两个社会,在村里是一位很好的庄稼“把式”,多年来时常兼任生产队的正、副队长。记得有一年冬天场院里的粮食还未入库,夜间必须加人看管,社员们不愿干这又冷又危险、责任重大的工作,父亲只好挺身而出了。经常看见他天大亮了才回到家中,有时还给我和我侄女小叶带回刚炒熟的香香的苞米豆……

  

  有一天凌晨两点,父亲发现有个人影在粮食堆旁边晃动,他知道有人在偷集体的粮食,便向那人大喊以警示他放弃偷粮行为,那人虽然住手了,但那人却手拎一根木棒向我父亲示威,那时父亲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当然拼不过身强力壮的盗贼了,后来那人向北走去,渐渐的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里……

  

  打完场后,向国家交公粮开始了,那些日子是赶大车的“老板子”以及生产队的会计、出纳员最忙的时候,他们早出晚归,天气又寒冷,到国营粮库接受工作人员过秤、检验、把卖粮款取回,最难耐的是排队等候了。

  

  七十年代后期,全国各行业“走后门”成风,送公粮也不例外,这时,生产队召开队委会研究粮食质量。质量合格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其实,那时再好的粮食价格也不会超过0.30元。记得当时流行一首非常著名的二胡独奏曲《扬鞭催马送粮忙》,这首乐曲就是描述农业战线生产队里赶大车的“老板子”,迎着凛冽的寒风,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奔驰在乡村公路上向国家交公粮的情景。场院凝结着农民的欢笑与悲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场院终于以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