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石磨(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我的原创散文

                                                                                     故乡的石磨(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该文曾以《石磨》为标题于2006年12月27日发表在《北方时报》副刊上。又被《三江晚报》副刊转载。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1978参军,1988年转业,文学作品近70余篇散见于国内报刊。

   一些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合集出版散文集《爱在天地间》、《中国散文百家》、《中国散文精粹》、《三江党旗红》、《富锦文学作品选》(散文卷)《茉莉颂——全国最美教师征文获奖作品选》、《三江风情》(一)《三江风情》(二)。一些散文作品在《新华网》、《中国作家网》、《黑龙江新闻网》、《北大荒网》、《北大荒信息港》、《东北网》、《佳木斯新闻网》等转载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磨是故乡小村一直沿用的生活器具,虽不像江南水乡磨豆腐用的那种,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操作的石磨小巧玲珑,但它的作用却十分广泛。在到处都是皑皑白雪的冬日里,母亲将刚刚蒸好的粘豆包,用专用的木片一个个从蒸屉里取出,放在用秫秸穿制的盖帘上,端到屋外放在木架子上冷冻,屋里屋外浸满了粘豆包的清香的气息,我仿佛嗅到旧历年喜庆的烟花与燃香祭祖的气息。我深知,这香香的粘豆包,是父亲、母亲的辛劳,他们围着那眼石磨,抱着磨杆,一圈圈艰难地行进,磨出了岁月的年轮,也磨出了他们满头的白发……

 

关于石磨这一古老的生活器具是哪一时代发明的、是什么人发明的、没有确凿的证据考证它,无论是久远的过去,还是现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不断发展的今天,石磨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我数次回故乡小村,曾久久伫立老宅院子里的那眼石磨,心中不免产生诸多感叹;感叹于我国先民的伟大、智慧,巧妙地利用“圆柱体”与“离心力”的力学原理,将两个“圆柱体”加一轴心、叠加成一体。当给上一片磨盘给以外力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会将磨眼里的谷物经旋转跻压自然向外溢出。

 

有了石磨,使我们食用的五谷更加丰盛、举一反三,做出许多具有北方特色的“小吃”。

孩提时,一进入年关“腊月”家家户户都忙着拉磨,村里只有,三眼石磨,每到这时都相约排队,这一时段,主要是磨粘米,做我们东北最有名气的粘豆包、粘火勺、豆面卷等。其次是磨黄豆,做豆腐。一般家都做一至两板豆腐(俗称:一板为50块儿大豆腐)。

 

拉磨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劳动,粘米和黄豆要提前泡涨后才能磨,记得那时生产队种植一种叫“鸭嘴粘谷”的粘谷,在粘谷穗的顶端都有两寸长的叉,样子很像鸭子嘴,因此而得名“鸭嘴粘谷”。这种粘谷的黏度比普通粘谷还要粘,口感也比普通粘谷好,所以有很多农家都掺上一些苞米碴子,以减轻它的黏度。

 

拉磨也是很讲究技巧的,磨出的粘米汤汁即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如果太细可在磨眼里插上几根竹筷子来调节。现如今的城里的孩子没有见过拉磨的过程;用一米多长的木杆,套上一个绳套,绳套套在上端一片磨盘上,一侧的木橛子上恰似“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上下撬的力量,而拉磨则是横向的力量,使他自如的转动。记得刚接触这项劳动的时候,有一种新奇感,当你走上几圈就感觉天旋地转,走的圈数多了还会出现恶心症状,如果是磨生豆浆、那气味更会使你有呕吐感。

 

拉磨的日子虽然很苦,但也快乐,快乐的是能分担父亲、母亲的劳作。好友间相互帮忙也是一种快乐。我的同学艾成生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就是这样的人,高中时,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他善于表现自己;愿意助人为乐,而且心地善良。每到旧历年前,我们相互帮忙拉磨,把这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他母亲也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老太太,村里晚辈们都亲切的称她艾大娘。艾大娘制作的豆面卷,我最爱吃了,这比我母亲制作的粘豆包要复杂一些。也是先将磨完的粘米浆装上布口袋扎口控干,然后把经发酵后的粘米面上屉蒸熟,再把蒸熟的粘面杆成饼,撒上事先炒好的黄豆面,卷起来、用刀切成段,就可以食用了。

 

豆面卷虽然好吃,但只能是即做即食,更不能冻起来日后再吃,否则口味不佳。腊月里,我更爱吃母亲制作的豆沙陷儿的粘豆包、粘火勺了,口味别样的香甜……母亲做的小豆腐更是香鲜可口,磨小豆腐不能磨得太细,否则口味不是很好。

 

其实做小豆腐并不复杂,先将锅里放上少许的油、葱花、油开后,将磨好的豆沫倒入大锅,再放一些秋天晾晒的罗卜缨子、白菜帮子,洗净切成碎片放入锅里,用慢火煮,待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放适量的盐,不断翻炒、炒干即成。即可已当饭吃、又可以当菜吃,真的很香……

 

前几年,在市区内见到几家制作、叫卖小豆腐的,稀的像米汤,卖来一尝,口味及差,我知道这是用磨浆机磨出的豆沫制作的小豆腐。

 

去年,我回故乡小村,见表哥家的那盘石磨还在,我问他:“现在还用它拉磨吗?”表哥说道:“用啊,除腊月磨粘米面、做豆腐外,平时家里养猪用的苞米饲料都用这眼石磨,村里经常停电,有了它,就很方便了”。

 

是的,石磨在故乡、在北方边远山区,以及有关石磨的特殊用途,我觉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石磨就像个活化石,仿佛在向人们述说它的智慧与勤劳……

 

 

                2006年9月12日






文章评论

李印海

@{uin:2646083269,nick:小米} [em]e160[/em]

李印海

@{uin:469890251,nick:司南} [em]e160[/em]

李印海

@{uin:352674320,nick:大漠孤烟} [em]e15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