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湾畔(原创散文 ) 作者:李印海 摄影:李印海
我的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摄影:李印海
作者简介:
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1978参军,1988年转业,文学作品近70余篇散见于国内报刊。
一些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合集出版散文集8部。一些散文作品在《新华网》、《中国作家网》、《黑龙江新闻网》、《北大荒网》、《北大荒信息港》、《东北网》、《佳木斯新闻网》等转载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正文:
三亚湾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的最南端。她的地理形态恰似一个半月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那么的圆润,几乎没有半点的瑕疵,这一点已经从飞机上俯瞰三亚湾得到了很好的认证。金色的沙滩拥抱着洁白的浪花,亿万年来依旧重复着这一永恒不变的规律。远远望去,绵延数十里的三亚湾畔一览无余。
尘世间,我们听惯了无数的或美妙或嘈杂的声音。然而,即便是最美妙的声音音乐也有让人听觉感到疲劳的时候,可是在这里或者说是在全世界任意一个海岸线所听到海浪声音,都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这声音为什么这样让人着迷,难道是上天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最经典的乐曲么,不然的话,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来自国内或世界游人的广泛青睐,并来到这里观光、旅游。
我曾数次徜徉于三亚湾畔,每次都有新鲜的感受收于我的心底,这不仅仅是因为海浪撞击沙滩的轰鸣声音的缘故,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在海边漫步、游泳、戏水都是一道无比亮丽的景象。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漫步在一个叫海坡村的海岸边,这里也是三亚湾畔的一个渔村。忽然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半大男孩子蹦蹦跳跳地从我的身边跑过,这几个男孩子的年岁在十二、三岁之间,开学即将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他们忽而在海边浅浅的海水里奔跑,忽而又在海浪褪去的瞬间追随而去,不想又一个海浪蜂拥而至,于是又折返向着岸边跑去……
这几个男孩子并不满足于在浅浅浅的海水边嬉闹,索性脱掉体恤衫和短裤,只穿一条内裤向着波涛汹涌的海浪冲去。海水几近没过前胸,不时有海浪涌来,就在海浪即将到来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向上跳跃,并且反复做着这样的危险的游戏。
我端起随身的自带的数码相机拍下了他们快乐的身影。这时,这几个男孩子见我为他们拍照,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感的情绪,其中一个长有一张圆乎乎脸型的孩子还做了一个有好的手势让我拍照,我也微笑着回应着他们。
那一刻,我从他们身上好像看到了我年少时的身影。
也是这个季节的早些时日,我与全校师生去小城富锦集体观看一部故事片。电影结束后,我们相约几个同学一起来到第六中学后面的松花江边。那时的江水正是枯水季节,江岸裸露出一片金黄的沙滩。
我们挽起裤腿,情不自禁地向着江边跑去,一直跑到江水几近淹没我们的膝盖才慢慢停下来,江水清澈见底,清澈得能够清晰地见到我们的脚趾。我们就这样在江边走着、看着,沙滩上有许多形态各异而美丽的贝壳;一些江鸥扇动着洁白的翅膀在江面上翻飞。
我面对眼前这些孩子,回想起当年年少时的我们,这一南、一北,时光竟然跨越近四十个春、夏、秋、冬,松花江畔、三亚湾畔的浪花所弹拨的乐章虽然有所不同,但带给我们的感受却是非同寻常的逾越心情。
我站在岸边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这几个十分可爱的孩子,我真担心他们会有什么不测。就在我为他们做着危险游戏而担心的时候,几个孩子或许是玩累了就回到岸边,也不等浸满内裤的海水是否空干一些,就匆匆忙忙地穿上衣裤沿着海岸线走去,慢慢地消失在水天一色的三亚湾畔。
2015年8月10日星期一写毕
文章评论
李印海
@{uin:1162482612,nick:......} [em]e156[/em][em]e160[/em]
李印海
@{uin:994919731,nick:文君} [em]e160[/em][em]e156[/em]
李印海
@{uin:1162482612,nick:......} [em]e160[/em][em]e156[/em]
李印海
@{uin:994919731,nick:文君} [em]e156[/em][em]e160[/em]
人到 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