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我的原创散文
作者:李印海
作者简介:
李印海,笔名:尹亥,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苏里江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60年代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县五顶山下的小山村。1978参军,1988年转业,文学作品近70余篇散见于国内报刊。
一些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摄影作品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励。合集出版散文集8部。一些散文作品在《新华网》、《中国作家网》、《黑龙江新闻网》、《北大荒网》、《北大荒信息港》、《东北网》、《佳木斯新闻网》等转载或在《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在暮秋的午后,最企盼的是能够吹来一阵阵凉爽的秋风。
然而,这样的秋风并非在所有的地域都能够享有或得到的。在祖国的最南端三亚,即使是秋天也感觉不到秋日的清凉,而在我的家乡地处小兴安岭东端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当秋季来临,立即会一改夏日的炎热,早晚温差对比强烈,因为这里四季分明,秋天又是四季里最充满诱惑力的季节,秋天多姿多彩,它涵盖了许许多多令人感慨、期待的时刻。
是谁让这美丽的秋天变得如此超脱,如此绚烂,是秋天里的风改变了这个季节。
记得几年前我在一本科普杂志上看到一位俄罗斯的科学家曾这样语言,将来人类科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利用航天和核技术炸毁月球,理由是,由于月球对地球引力的影响,时常引起风暴,导致地球荒漠化逐渐加大,如果没有月球,地球的沙漠就不会有狂风,没有狂风作怪,沙漠就会变成绿洲。如此这样推断似乎有些道理,但又似乎没有道理,我们深知,地球上的一些植物的生存繁衍是靠风来传播的;台风虽然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但也会给动植物带来甘霖,看来风还真是一把双刃剑。
秋风,是深秋里得心应手的助推剂,姹紫嫣红的秋叶,在完成她一生最绚丽、烂漫的时刻,是秋风把她们从高高的树上牵回到地面,一些植物的种子借用一把洁白的的小伞,在秋风的吹拂下,飘向蔚蓝色的天空。这些种子的生命因秋风而精彩,因秋风而有青春活力,因秋风而寻找新的生存立足点。
当我们走上高高的山巅,尽情欣赏这美丽的秋色时,你是否想到是在无悔的秋风作用下演变的,秋风能改变秋天的色彩,同时也能让这美丽的色彩一败涂地,在秋风扫落无数的秋叶时,或许我们会抱怨秋风的残酷、无情,但看似无情却有情,落下的秋叶,数年后会碳化,继而会变成黑黑的泥土,继续辅佐、延续着新一个生命的轮回。
清晨,我和父亲去五顶山上向山脚下运送早已晒干的柴禾,瑟瑟的秋风吹在身上顿感丝丝凉意,山坡上几乎听不见夏日里的秋虫鸣叫,只有少数不怕寒冷的蟋蟀还在唱着晚秋的歌。就在我伸手去搬动一捆柴禾时,让我毛骨悚然的事情就展现在我的面前,一条近一米的浅褐色的蛇就盘踞在柴禾上面懒洋洋的晒太阳,我的手险些触摸到蛇的身体,吓得我大叫了一声,父亲听到我的惊叫忙问道:“怎么了?”我回答道:“是一条蛇盘在柴禾上了,差点儿碰到它。”就在我回答父亲的问话时,那条蛇还盘踞在那捆柴禾上一动不动,好像无视我存在,气得我拿起一根枯树枝狠狠地向那条蛇抽去,仅抽了几下,那条蛇就奄奄一息了。这条蛇在父亲还没有来得及制止我的行为时就被我抽死了,父亲说道:“你以后不要伤害蛇,蛇是对人们有好处的,它吃耗子。”我听了父亲的话,才知道自己错了,不该伤害蛇。这是我有生以来在那个充满瑟瑟秋风的日子里最不该做的蠢事之一。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件令人懊悔的经历,才让我懂得善待蛇和其它动物。夏日里,经常看到一些小蛇停留在山路上,我会用树枝赶它离开。小城南湖的初夏时,一些在湖里或树丛中冬眠的蟾蜍到处乱爬,临近湖面的路面到处都是被车伤害的蟾蜍尸体,每当看到那些还在路面上慢慢行走的蟾蜍,就把它们捡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免受车轮的碾轧,虽然我做的事情那么的有限,但我做了,心情是愉快的。
地处北疆的山山岭岭几乎没有致人死命的毒蛇,它们大多数性情都很温顺,更没有发生过被蛇咬伤的事件。这些奇奇怪怪的,有趣的小动物真的很多,蟾蜍(俗称:癞蛤蟆。),就是一个既让人咯应人(东北俗语,意思是招人烦的意思。)又让人怜爱的小动物,父亲、母亲也是常嘱咐我不要伤害它们。
年幼时的深秋时节,父亲领着我到自家的园田地里挖芥菜,一只很大的蟾蜍从芥菜英子下面爬了出来,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问父亲,父亲说道:“是癞蛤蟆,能吃地里的害虫的。”虽然有些不解,但对眼前的癞蛤蟆却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与它玩了起来,我伸手去抓它,它激烈的反抗,身体一下子翻了过来,四肢朝天的挣扎着,忽然间,我看到它的两只前爪很像小孩儿的手,胳臂也酷似小孩的胳臂,胖胖的,非常可爱。我不愿看到它翻个儿难受的样子,就把它翻了过来,这样一来,它就想跑掉,可我又不愿意让它跑掉,就把它抓回来,这时它的肚子逐渐变大,父亲说:“它生气了,放了它吧。”我只好作罢。
夏秋季节,有时见到蟾蜍就与它们玩耍一会,然后就放它们走。有一次,我在董三婶家玩,三婶就讲了一段关于癞蛤蟆的有趣故事,儿时的一个邻居小伙伴,曾把一只癞蛤蟆捉住带到家里,然后把一粒咸盐放到它的嘴里,强行让它吞咽下去,然后放在茅草屋里的角落里,到了夜深人静时,这只吞咽了咸盐的癞蛤蟆就咸的咳嗦起来。那声音很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在咳嗦,吓得全家人四处寻找,最终在墙角里发现这只还在咳嗦的癞蛤蟆。
一位生物学家断言,蟾蜍和蛙类是我们人类祖先。他的话不无道理,你看蟾蜍的四肢多么酷似人类的四肢,它们的前肢更是像我们人类婴儿的手臂,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些蛙类自今也没有进化到我们人类的模样。
虽然我在山村里长大,那时对一些生物还是很痛恨的,一是蛇,二是蜘蛛,但不是痛恨所有的蜘蛛,只痛恨比较常见的个头如沙果(东北一种小苹果,俗称:沙果。)般大小的黑色蜘蛛,其它种类的蜘蛛却并不觉得多么的讨厌。记得在麦田里就有三四种形状各异的蜘蛛,但它们的个头都不大,样子并不那么丑陋、可怕。那种大个头的蜘蛛虽然令人恐怖,但我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避让,我从来没有伤害过它们。
初秋的风,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夏日炎热的束缚,但微风飘过都能感觉到丝丝凉意,家乡曾流行这样一句说法:“立了秋。把扇丢。”就是说初秋时节的不同感受。而仲秋的风则是更加凉爽、丝丝缕缕都夹裹着淡淡的清凉,随着秋意渐浓,深秋不期而遇,它一改往日的羞羞嗒嗒,干净利落地横扫所有的绿色,会让山川铺锦叠秀,让大地异彩纷呈,在这美丽的时刻,我们可以尽情对秋风道一声谢谢!是你让农耕的人们看到丰收的喜悦,是你让广袤的田野大豆金黄,稻谷飘香。
2014年9月7日写毕
三亚旅游首选聚鑫缘公寓
三亚聚鑫缘老年度假休闲公寓,双标独卫,二十四小时热水,通风采光好,近海交通便利距三亚湾浴场最具人气的海月广场步行仅有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包吃住,根据入住时间长半年为1800/月/人——2200/月/人不等,东北厨师主理每日三餐,伙食荤素搭配合理丰富多样,每周包饺子包子,附近有多路公交车经过,到三亚各旅游景点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是您休闲度假首选之地,有意可电联: 18789657123郎玉玲(电话号也是微信号) 欢迎来电垂询。
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
本公寓在三亚市三海湾海月广场附近,距水天一色,波光粼粼的大海仅有百余米之遥,是三亚市黄金地段,周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三亚湾素享椰梦长廊之美誉,是美丽的滨海度假区。东起三亚港西至天涯湾,二十里的海湾、二十里的银滩、二十里的椰树林,风景如画。这里海湾如弦,沙滩松软,沙细如粉。岸边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树,凤翎状椰叶在熏风中摇曳,呈现出一派热带风光,真是‘海风椰韵’。这里海水澄澈总是暖暖的,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蓝天如洗,洁净得一尘不染,天空显得格外的高远。世界环保组织在45个国家和168个地区连续三年测定三亚的空气为亚军,仅次于古巴的哈瓦那。这里的海水、蓝天、椰林、沙滩被人们称为东方的夏威夷。
美丽三亚、热带天堂,这里椰风海韵、水果飘香,负氧离子含量丰实,万泉河、黎村苗寨、天涯海角、五指山等景色怡人,老年朋友来到美丽宝岛,北方常见气管炎、哮喘肺气肿、高糖血脂血压、心脑管、类风湿等疾病都能得到缓解改善或是无药而愈,三亚又是陶冶情操,防病长寿的首选胜地。
文章评论
李印海
@{uin:615160287,nick:微尘} [em]e160[/em]
李印海
@{uin:1187946866,nick:一杯清茶}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