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祭鸿大哥大作:《婚誓》讨论会发言(一)
晴赏他山
马平(省作协创研室主任、作家):
首先我代表省作协创作研究室,向祭鸿《婚誓》的研讨会表示祝贺。祭鸿是我们去年在广元举办的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学员,当时那个班是我在那主持。今天这本书来看,无疑他是那个班的优秀学员,由此可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是有成绩的,也说明绵阳去年在推荐这个学员是有眼光的。祭鸿是一个优秀的学员,见到他,我感到格外亲切。北川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在512灾后重建三周年之后,我受省委组织部派遣,到青川县挂职工作了两年,做了两年服务工作。我和青川的文学朋友朝夕相处了两年,对他们的苦与乐,对他们的创作非常了解,所以我见到北川的文学朋友,我就很自然的联想到青川的文学朋友。所以对地震极重灾区的作家朋友的创作情怀,视野,以及创作状态,我了解到的情况大体是一致的。在四年前,我到青川工作的时候,我带了二十几个干部去宁波考察,请我致辞的时候我讲了一段话,三年灾后重建概括起来一段话:撕裂的正在愈合,裸露的正在覆盖,淤塞的正在疏导,流失的正在回补。这不仅指自然风物,也指世道人心。现在又过了四年,回过头看看这片悲情的土地,看这片悲情土地上的作家朋友,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继续引用,甚至还可以延伸。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就是湖南有一个县级市的文联主席叫熊艾春,闹了一则大新闻。中国作协闫继明先生在一个讲话中,说不要因为熊艾春事件就对我们的诗歌失去信心,我当时看这个新闻我怎么看也把它当做一个笑料。我说这个话题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来看看县级市的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他究竟是一个什么面貌。我们以祭鸿为例,他担负的是熊艾春的角色,但是他做的不是熊艾春的文章。我们绵阳市的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和这些副主席们都用他们的文学实力,对熊艾春事件作了很好的回答。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熊艾春事件就质疑我们的作协,甚至文联的组织系统。这是我来参加祭鸿的研讨会的一些想法。
当然我说这些想法,也是基于我对祭鸿的作品的认识解读打量观摩。我们绵阳是四川的文学重镇,大家、名家和文学新人成梯队形式,为我们文学川军的形象,赢得了很多尊严。周瑾书记前不久在遂宁直呼文学川军雄起,我们现在正在对重塑文学川军形象,重振文学川军雄风,做大量工作。就我个人的认知来说,绵阳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一马当先的。祭鸿过去我对他知之不多,包括去年那个班哪,之后我和他也接触的很少,来之前我阅读了婚誓里面的大部分作品,我还要继续把它看完。我觉得邱先生对他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我认为祭鸿的作品最主要的价值就是挖掘了人性的幽暗地带。
小说写人性,这是其中之一,但是如何对人性的幽暗地带进行挖掘进行深探,要在人性的幽暗地带中寻宝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今天早上我和贺享雍、邹开岐两位先生在一起散步的时候,我们在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每一年出版那么多文学专著,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谁在看,为什么要看?首先,现在看电视的人都很少了,你坐一桌吃饭,十几个人,齐刷刷的都在低头看手机看微信。电视都很少看了,那么谁在读书,谁在读小说,为什么要读你这个小说?就是去年祭鸿这个班,我为他们请来了人民文学的徐则臣先生讲课。徐则臣先生当时讲了一个话题,今天的读者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读者群?莫言式的传奇在今天还可不可能产生?还有没有受众?如果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受众,现在他们关注的东西,已阅读为例,以小说为例,已远远的把我们过去传统的观念抛下了,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作家还在孜孜不倦的去迎合一个曾经的、还可能存在的、部分的、萎缩了的一个小小的读者群。今天早上起来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教师辞职,她的辞职报告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几天正在热炒这个新闻,被网友称为最有情怀的辞职信。这十个字,如果做个换词练习:小说那么好,我想去看看。如果我们的作家朋友来想想这句话,可能我们会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一些怀疑,我们写的是读者想看的好小说吗?所以我们一再埋怨我们的书没有出版社愿意出,作品没有读者愿意看,然后归咎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素质的下滑,归咎于各种传媒对传统阅读的挤压,可能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这些判断产生一些怀疑,然后对我们的创作做一些调整。
我看祭鸿的小说,看的第一篇《婚誓》,我在想好才华,但用错了地方。然后我又看了《血鼠》,我说好题材,但又没有做够分。我这个话,祭鸿听了也不要生气。我看了《狼顾》,我说好胆识,但是还是没有做够分。我们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对他的百年孤独仅仅挪到了几十年,现在这个正版出来之后中国的读者仍然趋之若鹜,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这个世界,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很好的窗口。昨天来了之后,我和马书记交流的时候,我说按照我想象的作家作品研讨会如何让它个性化。一个作家,他因为地域因素,因为他自己人生阅历因素,造就了他的个性。比如祭鸿这个小说《婚誓》,它的个性特征个性气息是很鲜明的。翻篇它的卷首语,就是骨灰盒,把骨灰盒和故乡拼在一起。我当时就在想这恐怕是一本写地震灾难的书,北川的作家嘛,这样的一个卷首语。但是我最后看完了,没有一篇写地震的。那就说明祭鸿这个作家,他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作家,认为我是北川人,我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写地震,而且只有我写的最好。他并没有这么想,也并没有这么做,一篇都没有写。那么就是说祭鸿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他在后记上面也表明了这一点。我觉得他有情怀,但是视野还不够宽阔。今天早上我和两位先生说,一个作家事实上除了情怀之外,最宝贵的是视野开阔。你就是在北川这个地方,你也要盯住这个世界,你就是去盯住这个汶川地震这场灾难的时候,你也要盯住这个世界。我们也要看看其他写灾难的书,那么我想祭鸿他以后在北川这个悲情的土地上,他还会去打量这场灾难,或者,他以不书写这场灾难的形式来走出这个灾难。那么你的视野,你的眼光,还将是世界性的。大军老师讲这个结构问题,有一点他讲的很好。沈从文用组织这个词,我个人的观点呢,这个小说不管长篇,中篇,还是短篇,结构定生死。那么祭鸿的结构意识很显然是不强的,是不自觉的。概括起来说祭鸿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将会是一个视野开阔的作家,我相信他会在北川这篇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今年也不年轻了,在他这个年龄,应该是也可以是出好作品的时候,我对他充满期待!(根据录音整理)
税清静(省作协创联部主任、作家):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举办祭鸿小说集《婚誓》研讨会,大家的心与天气一样热乎乎的,为什么呢,因业我们都很关心祭鸿,他写出了新作品,我们都为他高兴。在这里,向祭鸿先生对文学的赤诚热爱、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绵阳是一块灵秀之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聚集、诞生之地,古有李白、杜甫,近有沙汀、克非。这么多年来,绵阳文学创作始终沿着健康向上的轨道发展,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成为四川文坛的独特风景,这得益于全省文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大背景,更离不开全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文联、作协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滋养,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作家奋发有为的创作与创新。在这些勤奋笔耕的优秀作家之中,祭鸿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下面我就以一个读者的视角以《婚誓》中的《狼顾》来谈一谈祭鸿的小说创作吧。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想,如何进入一个精神病人的视界和思想?或者是想换个角度来认识这个世界?曾经,我们都读过《狂人日记》,觉得作者鲁迅先生似乎在说梦话,内容凌乱近似无逻辑。“狂人”近于“疯”,狂人日记就是疯子日记,在做着“恶梦”,在梦境中充满了青面獠牙的家伙,黑暗阴森的笑,古怪的语句。却借着“疯”,把带着愤怒、惊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隐痛之处,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每个人都睁着眼睛说谎话,互相深疑,都想控制别人,却都无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计较着。“狂人”被道得“疯狂”了,从而说出一堆真话。
直到看了祭鸿的小说《狼顾》。“将我送进医院的那些人说,我得了严重的癔想症与精神分裂症,我所说的每一句话与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不真实的感受与记忆,既不能作为对他人的指控,也不能作为可以为我辩护的任何证据。我也开始自己的眼睛所见、耳朵所闻是否是真实的色彩与声音,怀疑每一张面对我的笑脸是否是一张精心制作的面具。”祭鸿就这样开始了他“黄昏里的呓语”。在半梦半醒中,开始了他的故事,从我(主人翁)的出生克死了姐姐,我是背负与生俱来的负罪感,如草一样顽强地成长的,我甚至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从猎人的口中,第一次点题:狼顾,一步三回头!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作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进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有这样一种说法:真理,首先应该是真相。尽管,从逻辑角度而言,此话似有语病,但其所指,我已明白。古今能直面现实、勇敢说真话的人,有几个呢?鲁迅之所以能深刻、透彻看破迷雾,其求真之愿,实为大因由。因此,才有了这“反常”的“狂人”。
“活人不容易,父亲说,都是命啊!”我(主人翁)在蒙昧与幻想中上完了小学、中学、然后走进了大学,还交了相女朋友金发蓝眼的卡斯达丽亚这个将来会对他产生较大影响的混血儿。这段人生我觉得都是正常人的人生。
在达丽亚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反常”的人生,在掌声和鲜花中步入了由一个个陷阱组成的红地毯。我忘记了狼顾。我的仆人秘书易成了反对派的尖刀,从背后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脏,我成了阶下囚,从天上被打下凡尘,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我才发现,原来代表虚荣、欲望的三头恶狼重来不曾离开过自己。正如狂人日记一样,“反常”、“疯狂”、“梦呓”之后,怎么办?每天身处一个死寂的社会,每个人都认为你“傻”、“疯”、“狂”,而且,每天的生活,还得照样过,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缺一不可。年深月久,心灵能抵抗得住吗?
必须注意的是,“狂人”身体复原后的“赴某地候补”。由激烈地反封建制度及其文化开始,后来被迫害致狂,留下“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日记二册”,最后,病愈,做官去了。也就是说,“狂人”抛弃“狂”时的思想和原则,选择了委曲求全,终究无法抵抗来自整个社会的“黑暗力量”,重新成为“奴隶”了。鲁迅为“狂人”安排了做官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清醒了。从“救救孩子”那既悲切又空洞的“呐喊”,联想到“狂人”愈后默默无闻地就范做官,可以感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文化扭曲先行者人性,毒化他们灵魂的顽强而又可怕的力量,就可以看到极大多数尚无原创的强大的思想体系的改革者可悲的下场,比如康、梁等,都不过是“借助别人的武器来战斗”罢了。在一个有良心的曾经参与陷害自己的妓女乙的帮助下,在被自己抛弃过的混血儿达丽亚的老公方先生的帮助下,我的罪名终于被洗清。但是,鲁迅笔下的“狂人”最终清醒了,而祭鸿笔下的孔乔先生却还疯着。
行文至此,似若离题。那我们还是扯回来,看看他的语言运用。在高潮部分第十章“审判”里:
我问影子:“你是那些人派来监视我的吗?
影子说:“我是阳光的使者,阳光派我来视你阳光看不到的那一面。”
又如与狼的谈判:
三只狼已经并排坐在我的面前,中间一只正张嘴和我说话。
你已经无路可走了,现在摆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向我们投降,与我们为伍,要么被我们吃掉,成为我们三兄弟不太丰盛的晚餐。
你们是狼,我是人,我宁愿被你们吃掉,也不向你们投降与你们为伍。
你以为你们人类很了不起吗?你们虽然有先进的现代文明,却已经失去了生存最基本的团结与勇敢,你们不但没有进化,而且严重退化了。左边的狼说。
我们是凶残,但是比起你们人类来就差远了。你们人类第天都在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一次战争就死掉几万条生命,你们贪得无厌,每时每刻都在明争暗斗……右边狼嘲笑着。
只有你们人类,才会有权钱交易、嫖娼卖淫、巧取豪夺、欺诈欺骗、吹牛皮、拍马屁、说假话,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动物。中间狼显得十愤慨与鄙视。
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滥砍滥伐,破坏环境、污染空气与水源……面对狼的讥讽与嘲笑,作品中的我一时间竟然哑口无言。面对作者祭鸿对我们人类的审判,对人性的考问,作为读者的我也是哑口无言!
当然这本小说集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从内容题材、文本样式、叙述结构、语言风格等都是可圈可点的,如《血鼠》、《紫晴蜓》、《边缘爱情》等都很接地气,来源于祭鸿多年工作和生活的林业系统和机关生活。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客人》居然生动的描写的是鲜活的妓女的生活,直面当下,关注生活、关注底层、关注弱者,祭鸿试图通过语言、人物、故事和地域文化的书写,对社会底层弱小的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作对生活的严密观察能力和对文学的追求与精神境界。
各位专家、评论家,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广大文学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思想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期待着祭鸿先生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文静阳光
[em]e179[/em] 祝贺~!
文静阳光
@{uin:1291137753,nick:无花果}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