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救赎主

值得研究


   【534-6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这三节经文中都是对受着伤的弥赛亚的描述。在犹太拉比的教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的学生问拉比:“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弥赛亚呢?”拉比回答说:“你想找弥赛亚的话,就去耶路撒冷。在那里有一位男士,他是总是在不停地缠裹自己伤口的一个人。因为他裹好了这一处伤口,就会有另一个伤口,因此他总是在那里不断地缠裹、拆开,又缠裹、又拆开……这个人就是弥赛亚。”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寓意的故事。

  当然,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如果在耶路撒冷真有那样一个人,他也不可能是弥赛亚,因为曾经死而复活的主耶稣现在正在天上。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把弥赛亚称为受伤的医治者。他因何而受伤?又如何成为医治者?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主题:受伤的救赎主。受伤的救赎主,不是将要受伤的主,也不是已经受过伤的主,而是正在受着伤的救赎主。


没有白白得来的

   我们经常听到俗语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没有什么是白白得来的。”或者说:“世上哪有白白得来的?”这些话实际上是确实的。我们的生命气息,以及所拥有、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得来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也会有结果。 

   饶恕可以说是全部救赎计划的基础。只有上帝愿意饶恕我们,我们才有可能被救赎。可是饶恕有一个前提:是因为有人付出了代价、有人愿意承担这份代价才可能去饶恕另外一个人。正是因为上帝愿意承担这份代价,并且随时预备着付出一切代价,就是将他的独生子白白地赐下作为赎价,以便能够饶恕我们。“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8:32】因此,我们的救恩、我们的饶恕,以及我们因上帝而获得的平安与幸福,并不是白白得来或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因耶稣付出的牺牲换来的。

  
  有人会这样想:“上帝不是很有慈爱和怜悯的一位吗?直接饶恕我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进行如此繁琐的过程呢?”这是不行的。如果违背律法、犯罪或做错事情没有任何后果,那么这个宇宙的秩序就会被破坏。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宇宙没有律法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行为没有相应的后果又会怎样?就会出现不可想象的罪恶和混乱的局面。

  没有律法的地方,就不可能有秩序、真平安和幸福,因为真正的自由和安宁只有在完全的律法的篱笆中才能实现。同样,有行为就必有其结果,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如《圣经》告诉我们凡人所行的必有审判。虽然,我们现在所犯的罪、所做错事的结果因着上帝的恩典并不会直接临到我们,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必有其结果。因为这是宇宙的法则。如果没有这些秩序,宇宙将无法存在。


  
  因此,必须有另一位替我们担当罪的结果,为罪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我们的饶恕才是可能的。由于我们常常不理解这一点,或是经常忘记这贵重的赎价,因而往往将上帝的饶恕看作是很简单的、很廉价的,人也就因此觉得“犯罪也没多大问题,反正上帝能很容易地饶恕我。”然而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上帝为了饶恕并救赎人类,是付出了无比重大的代价,这饶恕怎么可能是容易的呢?


   正是因为有另外一位来替我们担当所犯的罪,我们才能被饶恕、得拯救,并有心灵的平安。让我们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们想在心中得到平安和喜乐,就要有另一位来替我们承担所遭遇的压力和苦恼。现在我们所谈论的并不是仅限在饶恕这个范畴之内,而指更广义的担当,包括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心中所背负的压力和重担。

  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我们是基督徒,因此心中就会有爱、有义、有平安、有喜乐,还有安息;然而,我们心中所拥有的这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我们是从上帝那里白白地领受而来,但这恩典本身却不是白白的、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担当了我们所遇到的烦恼、压力、挫折和忧虑,这个人就是耶稣,因此我们的内心才会在耶稣里面获得平安和喜乐。


  
  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这一点,就会从很多方面看到,并且在内心深深体会到上帝的慈爱到底是什么。没有白白得来的饶恕,也没有白白得来的平安与幸福。如果没有上帝永远的饶恕和复活的应许,我们能够真正地享受和平与安息吗?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上帝的恩典,我们的心将会是多么恐惧和战栗啊。也许我们正像很多人所想的一样,认为上帝的饶恕是极其随意和简单的,但事实上不是,这付出了非常惊人的代价。为了将义和爱,还有平安和幸福放入到我们心中,就必会有替我们担当心中罪恶、忧虑、不安和痛苦的一位。我们要真实地明白并体会这一点。


那从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

   不知道你曾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安静地倾听好友向你述说他所遭遇的挫折、所碰到的烦恼,以及他心中所背负的重担之后,他的问题似乎就变成了你的问题,他的烦恼似乎成了你的烦恼,他的重担似乎压在了你的肩上。你就开始为他担心,并开始想方设法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似乎这就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样,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心,无论儿女相隔多远,或是已长大成家立业了,但是父母对子女的负担从未改变。

  
  与别人交通,倾听别人的问题,这是很难的。因为要设身处地思考他的问题,还要理解他、开导他、帮助他。据美国统计的结果显示,在医生行业中自杀率最高的是牙科医生。为什么呢?因为牙科医生每天所面对的就是向他抱怨说这里疼、那里痛的病人,那些因牙痛而扭曲的、不满的、郁闷的、愁眉苦脸的表情每天都出现在他眼前。因此,很多牙科医生最终因无法承受这种因别人病痛所带来的压力而选择了死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别人的重担是可能复制或转移到我们身上来的。


  
   有一次聚会结束后一位姊妹来到我面前,对我说:“牧师您好,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交通一下。”我回答说:“好的,你说吧!”然后,这位姊妹开始说她遇到的问题了,她说着说着却让我这个听的人变得越来越有压力,就好像她的担子渐渐地落到了我身上。一天讲道下来,身体非常疲惫,接着又听这位姊妹说了近一个小时,现在心也跟着累了。听她说完之后,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负担,感受到极大的黑暗。


   就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点,就是倾听者也将会承受诉说者心中所有的压力。在她把她的重担讲与我听的同时,她也把这个压力传给了我。她将她的问题一个一个说出来就像是扔包袱一样一个一个抛给了我。当她讲完之后变得非常轻松,而我的心情却变得相当沉重了。她对我说:“牧师,真是太感谢您了!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心情也开朗了!”我说:“我好像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啊,我只是听你讲话,为你祷告而已。”之后这位姊妹走了,她离开的时候轻快的脚步与来时的沉重完全不同。而我坐在那椅子上却感到十分有压力,似乎连腿都无法抬起来了,因为这个重担都落在了我身上。

   通常感性的人,就很容易担负别人的痛苦和艰难,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别人伤心,你就会跟着伤心;别人痛苦,你也会觉得很痛苦,真是有这样的人,内心非常单纯的人。我之所以讲上述的例子,是想让我们更加理解耶稣,因为他每日都担负着我们来到他面前所卸下的重担。绝对没有白白得来的平安和饶恕,请你不要误解。我们之所以能享受平安和得饶恕的喜乐,是因为耶稣背负了我们的重担。我们的心灵之所以得到医治,是因为耶稣一直在担当并缠裹我们的伤口。

   【赛53:5】“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由于耶稣替我们担当了我们当受的鞭伤,我们心灵才有医治,这是真实的。

   【启13:8】“凡住在地上、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被杀之羔羊生命册上的人,都要拜它。
这里说的不是“名字从创世以来没有记在生命册上的人”。“从创世以来”这个修饰语要加在“被杀之羔羊”这个主语上,不能加在“生命册上”。我们来看一下英文:“And all that dwell upon the earth shall worship him, whose names are not written in the book of life”,这里说到“名字没有记在生命册上”,什么样的生命册呢?“羔羊的生命册”,就是“of the Lamb”。“创世以来”是修饰“羔羊”的,其英文表达是:of the Lamb slain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连接起来就是“从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 

   耶稣一直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在耶稣道成肉身之前,他的出生、劳作、工作、教导,以及死和复活都是已经计划好的。耶稣知道自己要经历非常孤独、艰难、痛苦的死亡,他早就知道十字架的痛苦,所以长久以来耶稣都是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当耶稣十二岁在耶路撒冷圣殿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就是逾越节羔羊的预表。

  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就知道离十字架越来越近。耶稣二十岁的时候或许想着,再过十三年半……;耶稣在三十岁的时候可能想着,再过三年半……;再过一年……;再过半年……,他一直生活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创世以来被杀的羔羊,就是在我们被创造之前,在救赎计划最初设立的时候,十字架的阴影便在基督心中开始了,《圣经》正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从交换而来的义与平安

   我们每天因着内心的苦楚而向上帝呼求,不知道当怎样行而在上帝面前流泪祈祷说:“主耶稣啊,除了你,我别无依靠。”我们向上帝发出恳求,痛苦、不满的呼声不断,苦恼、委屈的眼泪连绵……而我们的救赎主每天都在替我们担当这些痛苦的伤口。有人就会想:“他不是上帝吗?又不是人,上帝难道也会知道疼痛吗?上帝应该是喜乐的,为什么也说上帝心里痛苦?

  也说耶稣因我们而担心忧伤呢?”是的,上帝也会有痛苦。因为我们的饶恕不是白白得来的。我们之所以能获得饶恕与安息,是因为有一位替我们担负的救赎主。不仅仅是担当我们罪的赎价,而且还要一直担当我们的痛苦和所有负面的情绪,这样我们心中才会一直有饶恕的喜乐和平安,有幸福和义。


   【太11: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耶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背负重担的人啊,你们到我这里来吧!把你们这些担子卸给我吧,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有人就会想:“我把担子丢掉了不就没了吗?”如果这么简单,那我们丢掉所有的罪担,不就什么也没有了?那耶稣为什么还到世上来替我们担负重担、替我们背负罪恶呢?有什么理由呢?我们要理解,我们的救赎主耶稣基督一直在替我们担当罪恶。拥有在耶稣里面的安息、和平、饶恕和得救的喜乐,这一切都必须要付出代价。因此,正因为耶稣的牺牲和担当,才有我们得安息的经验。

   还有哪个经文可以让我们明白这一点呢?【林后5:21】“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这句经文在说什么呢?一种代替与交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是一位将我们的不幸和他的幸福、将我们的痛苦和他的安息、将我们的不义和他的义交换的救赎主。“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了罪,”他替我们担当了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将他完全的义与我们的罪作了交换。

   为什么有杀羊献祭这一制度?难道是上帝很高兴看到动物流血而死吗?当然不是。之所以牺牲动物,是为了让我们如此迟钝的大脑能够看明:上帝赐给我们饶恕、给我们救恩、让我们成为义、给我们安息,是有上帝的爱子在背后替我们承受了如此的痛苦,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为了让我们理解这一点,上帝才不得已让那些羔羊与牛犊死去。

  然而人们还是不明白,认为杀一只羊献祭太容易了,因此他们经常犯罪、不断犯罪,犯罪后又去圣所献祭。所以,终止我们再去圣所献祭的唯一方法,就是清楚地理解羔羊替我担当罪的真正含义。而正因为此,上帝才赐给我们圣所制度。我们若能明白献祭的真正意义,也就明白了耶稣为我们所担当的苦难。其实我们的得救并不是那么难,当我们理解耶稣替我们担当的苦难,我们才会明白上帝的爱,并恨恶我们的罪,开始爱慕上帝的义,最终而获得与上帝相似的品格。


  
  因此,我们要想生出爱义恨罪的心,并且爱上帝的诫命、顺从他的话语,只有理解了上帝的爱才能做到。爱主,因主为我所付出的牺牲而感谢流泪;爱主,无论什么事都甘心顺从;爱主,甚至献上生命只为遵守上帝的诫命。经上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14:15这就是去除将痛苦带给这世界六千年之久的罪恶的唯一方法。若不然,我们心中便无法燃起对上帝的爱。

  这世上有很多种宗教,像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这些宗教或许能给人带来很好的道德修养,或智慧,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罪恶和叛逆的问题,也无法让人有恨恶罪恶的心。因实在太爱上帝,就不再叛逆犯罪,只有真正理解耶稣的十字架才能做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解决这宇宙中存在的罪恶,也没有什么能作为爱的原动力。


   小孩子有时候会吵闹,这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到妈妈跟前来。年轻而没有经验的父母在带孩子的时候,当孩子到他们面前撒娇,他们就会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孩子怎么这样?走开!每天吵吵闹闹的,真是烦人。”有没有这样的父母呢?是有的。但是有经验、有智慧的父母会怎么做呢?当小孩子来到父母跟前,一边蹭一边哭,把鼻涕蹭在你身上,也有眼泪沾在你衣服上,而且还会拍打父母,当小孩子这么做的时候,妈妈就说:“哦,谁对你作了什么吗?

  让你看起来如此难过,你好像很疼是不是?是摔倒了吗?还是饿了?”这位母亲就稍微坐着安慰他、抱抱他,这样,小孩子一般都会把所有的问题卸在妈妈身上。“妈妈,你把这一切都拿走吧!妈妈,你把你心里的平安都给我吧!”把一切都卸在妈妈身上,从妈妈那里获得安慰和喜乐之后,就快快乐乐、蹦蹦跳跳跑去玩了。


   这难道不是我们吗?我们在上帝面前哭哭闹闹,该说的说,该哭的哭,该闹的闹,然后就说:“上帝啊,你把你心中的平安喜乐给我吧,我太痛苦了。”上帝能帮助我们唯一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替我们担当我们所承受的痛苦,并把耶稣心中的安息赐给我们。你认为是白白得来的?但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白白得来的。

  小孩子到妈妈面前蹭蹭闹闹的,心里就平安了、快乐了、精神了。但是这么一来,母亲就很疲惫,也会为孩子的成长而操心、烦恼。如果是有两个孩子,妈妈就会更累了,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的时候,那这位母亲心中的担子是很沉重的,因为她要为每一位儿女操心,担当每一位儿女的担子,让他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成长。同样的道理,饶恕和义,平安与幸福,不是白白就有的,而是有一位替我们担当了。弥赛亚就是担负我们罪的一位,担负我们的一切痛苦、烦恼、忧虑和不安。只有他为我们承受的时候,这一切才能成就。


   现今社会很流行的一种思想被称之为“现代成功学”,就是积极地思考,一种自我鼓励,向自己催眠,“我没事,我可以做到,我是幸福的,我是最好的……”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解释为积极的,否定心中消极的情绪而看积极的方面,把自己内心消极的思想改为积极的思想,总是这样训练自己。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事实上这种作法并不是从上帝那里获得平安和安息,而是自己在那里训练。

 人自己组建的这种思维方式总有一天会跌倒,而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来“承担”重担。因为利用这种思维方式来使自己承担重担,看起来像是没了重担一样,但事实上这个担子还在,只是你自己把它遮住不看而已。


   上帝赐给我们的安息是什么呢?是真实地拿走我们心中的问题,赐给我们上帝的安息。就算是我们把存在的问题当成是不存在的,但还是不行。你再怎么把它看作是没有的,但问题本身还是存在。它会更改或消失吗?不会的,更改的只是我们看问题的思维而已,其实问题本身并没改变。因此,为了获得所有一切的幸福、安息和饶恕,就算这个问题本身存在,仍要获得从上帝而来的和平,就算是问题继续存在,但是你就相信上帝必定会解决,将会解决,到了最终上帝将会把一切挪开,“看哪,一切都变成新的了。”按照上帝的旨意必定会成就,这种平安的心就是基督徒所拥有的平安。

义人发出永远的赞美

   【耶23:6】“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上帝成为我们的义,以色列就安然居住。这里“以色列”就是指属灵的上帝的百姓。“以色列”是雅各后来的名字,也就是预表个人的经验,是指我们每一个人要有上帝成为我们的义的经验。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负责人,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义,赐给我们每一个人平安。

   【耶33:16】“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这节经文看似与上节经文相同,然而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耶路撒冷”是指上帝圣洁的教会,是一个群体,他们是由属灵的以色列人而组成的上帝所眷爱的、拥有上帝之义的教会。他们是明白那使他们曾经的罪得蒙饶恕所付出的代价的人,他们是理解他们能拥有平安喜乐之缘由的人。只有真正理解这些,才是天上圣城新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才能安然居住于耶路撒冷。

   到天国后我们会发出怎样的赞美呢?我们会说:“羔羊是配得权柄、尊贵、荣耀的,直到永远!”。为什么会这样唱呢?因为羔羊世世代代配得尊贵、荣耀,直到永远,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位羔羊是有价值的,是永远值得我们尊崇的一位。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认识到我们在这世上要死去,就是向罪看自己是死的;不仅如此,也要为这世上的一切苦难看自己是死的,就是当这世上的痛苦和重担把我们压垮的时候,是耶稣每一天替我们担当了,他的死代替了我们每日的“死”。我们每天因着基督替我们担当的恩典而活着,并且有幸福、喜乐和安息。

   今天,在我们的心中有安息吗?我们的罪得到了上帝的饶恕吗?我们对这些问题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每天都得到医治,就算是再艰难、再痛苦也是可以得到医治的,因为每天有新伤口的耶稣基督来替我们担当了。因此,无论如何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医治。就算是我们作错了事,我们得到了饶恕之后就有了医治,我们不能以饶恕为结束,还要有医治,医治是圣化的过程。

  耶稣替我们担当我们的过错,缠裹我们的伤口,他替我们担当,也就是替我们扛起我们的重担。这位耶稣基督的恩典,许多人不能理解,就算自称是信耶稣的人,也很少人能真正明白十字架的苦难。耶稣担当我们这些苦难是付出了自己的伤口,我们因而才能得到医治。在这世上许多人都不理解这些,愿我们能够了解耶稣基督的医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