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辽无六厂——丁赞回忆录节选

转载


 《兴衰——辽源无线电六厂 
—— 转自 丁赞回忆录节选

辽源市原来没有电子厂,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全国掀起大搞电子的热潮,辽源象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冒出十四个无线电厂,从无线电一厂顺序开始到无线电十厂,另有电镀厂、漆包线厂、电子研究所和磁性材料厂等,

这些厂分别生产电容器、镇流器、传感器、电话机、磁带、变压器等元器件和稳压电源、查漏仪、计算机、示波器等整机及漆包线、磁性材料等电子产品。

众多的电子厂的建立和发展,给国家的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给本市大批的闲置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电子产品的生产,很适合女职工,也给妇女就业创造了机会。

辽源无线电六厂前身,是六十年代街道开办的收音机修理部,也就是十几个人,后来扩大成元件六厂已有几十人,主要生产大功率路灯镇流器,再后名称又改为“辽源无线电六厂”。主要生产示波器等仪器。职工也增到二百多人。

1970年我调到辽源无线电六厂,那时厂房非常简陋,是一个拖拉机站的旧址。当时的厂长是司学岚,他是一位老八路,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武汉时,他曾是武昌市军代表,以后又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转业前他已是团职。

他个子不高,却很有魄力,做事果断,作风雷厉风行。具有显著的军人气概。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冒犯上级,这就犯了官场的大忌,一直得不到重用。可他并不再乎。

他到六厂是降格的使用,以前他在大厂也作过领导,到厂后体现出他对管理很内行,他知人善任,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他不计较老工程技术人员,过去曾是国民党,也不再意职工的家庭成分高低,只要你有能力,他都破格使用,那时他就表现出思想解放,对左的思潮的抵制。

他思考问题颇有前瞻性,工厂的发展一定要不断的有新产品,工厂才能持续发展,他鼓励技术人员开发新产品,他也积极的到省里、部里去争取新产品立项,求得支持,争取费用。

他在职期间,大胆的扩充厂房,购置仪器,增加设备,打水井,建水塔,筑围墙,关心职工福利,盖托儿所和家庭宿舍,短期内工厂颇具规模。

技术科长是王世明,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一个名校毕业的人,却分配到偏僻的城市中的偏僻工厂,有些不可思议,可这是历史的安排。

那个年代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众多的名校如清华、复旦、科大、南开、吉大等毕业学生,大多分配到边远的地方。这给地方的工业带来生机。

王世明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和新产品研制工作,,还领导以杨玉昌为首的试制组。

我到厂后,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生产1KW黑白电视发射机。

在上世纪七十你代前,全国人民每天,只能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按当时流行的说法:“看不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花大力气投资建立电视信号覆盖网络。

传播声音的广播,是中波或短波无线传播,信号从中央一下就可传播到全国各地,几乎不受距离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可听到广播。

传播图像就复杂多了,信号须用微波传输,而微波只能直线传播,中间不能有阻挡,这样在凸凹不平的大地上,只能在高处建立中转站,然后把信号传给50公里外的下一个中转站,经过无数个中转站传递,可到全国各地。

信号传过来了,各市、县须有电视发射机,才能把电视信号发送到千家万户。

当时国家只有一个生产电视发射机的工厂——北京广播器材厂,它产量有限,没有能力生产这么多的电视发射机。各个省就自己解决。

省委和省政府很重视,专门研究吉林省自力更生,生产电视发射机的问题,择成省电子局和省广播局牵头,组织全省各地广播站的技术人员大会战。地点就选在在辽源无线电六厂。

辽源无线电六厂就承担了吉林省的生产电视发射机的任务。

省广播局派来一名总工程师作技术指导,省电子局择成一名干部协助元材料购置。外单位技术人员协助安装,主要的采购、生产、和调试等工作,均以六厂人员为主。

我进厂后,立刻就参加电视发射机的原材料的采购工作。

电视发射机结构很复杂,有两个立柜,里面有元器件几百种,并且都是大功率的,需要到全国各地去采购。

现在买什么都容易,因为供应大于需求,用户是上帝,消费者随意选购,有时还送货到门。

那时正相反,需求大于供应,厂家是上帝。各省都上电视发射机项目,供货有限,你到厂家去求购,排很长队,排到你时也不供你全额,你还赔笑脸说小话,也许能多批一点,所以那时采购是很辛苦。

那时公出买卧铺难,住宿难,办事难。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乘车像公子,下车像兔子、(找住宿),办事像孙子,报销像傻子,”(超支)

时间又紧,好几个人马不停蹄的跑了近半年,才齐套。

所需的金工件、变压器,机柜等钣金件。车间紧张生产,时间不够晚上夜战,

那时生活水平很低,市场物资缺乏,肉蛋鱼评票供应,细粮按本供应,数量很少。全厂职工,中午带饭盒,大多是生米到厂来蒸熟。副食大多是豆腐和素菜,很少有肉鱼之类,但是大家都很健康,没有听说谁有胃肠病。而现在肉鱼蛋吃多了,反到患胃肠病的人增多

夜战不计报酬,每人发一个面包和一根香肠而已。

发射机材料齐套后,下半部的工作就是装配成整机。再反复的调试。产品达到合格后,还要到全省各电视台安装。须现场调试。

整个吉林省电视发射机覆盖工程,经历了两年多,终于完成。

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令省电子局对辽源无线电六厂的重视,也引起四机部注意。翌年,四机部给辽源无线电六厂下达了,研制高频Q表的任务。

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

在电子产品中,有一个元件应用的非常广泛,那就是电感,电感有一个参量是Q值很重要,我国当时没有高频Q表,要测量这个参量须购买国外的仪表,国外的高频Q表,非常的昂贵,并还要动用国家的外汇,当时国家的外汇额度很紧张,所以,严重的制约了电子工程的发展。

家电、计算机、自动控制,国防,科研等单位均有迫切需求,四机部也曾经向某单位下达过研制任务,因其难度较大,几年迟迟不见踪影。

部里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把试制高频Q表的任务,下达给辽源无线电六厂,并关注期待。部里还是不放心,又把这个任务同时下达给另外两个单位,所谓“大面撒网,重点捕鱼”,以求稳妥。

接任务后,一无资料,二无图纸,省电子局费了很大的劲,用很长时间,订了英国马可尼公司生产的一台TF1245高频Q表,这个样机只有一张简单使用说明书,其它就什么也没有了。

技术科和试制组承受不小的压力,特别是王科长压力更大,废寝忘食设计方案,然后试验,失败后推倒重来,反反复复,数不清多少次。

Q表里有一个重要的部件——整体电容,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只好自己研究试制,由铣工李传录,车工夏翔东,钳工曲庆华,电钳工陈欣华、陈可期等组成的攻关小组,不分白天黑夜,紧张的试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群策群力总结教训,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终于研制出整体电容。

Q表内有一个分压器,也是个很重要的部件,几个人几次做出来都达不到要求,后来由鲍青茹承担,她想了很多办法,改进了工艺,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

Q表样机完成后,按当时四机部要求,要做例行试验。要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潮湿试验、震动试验、冲击试验等考核,而后,指标均要达到要求。我参与省例行试验站的试验,经过一个多月,一系列的苛刻条件试验考核,仪器经受住了考验。顺利通过。

全厂职工历经二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74年研制出高频Q表型号QBG--9.这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它凝结了大家的汗水和鲜血,(李全录在铣整体电容时双指重伤)。四机部同时在布置研制的三家中,六厂率先完成任务。

1976年春由四机部主持,省、市、局领导参加,召集全国各地的专家来鉴定,专家们一丝不苟的仔细的审查文件资料,然后又对仪器的各项指标严格测试,结果均达到设计要求,批准投入生产。它填补了国内空白。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高频Q表的历史。

Q表的研制成功,给六厂带来很大的荣誉,先后受到市、省表彰,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年六厂被評为全市学大庆的先进单位。

Q表的投产,因为生产量的扩大,六厂的员工从二百多人,猛增加到四百多人,内包含市长、局长、厂长等著多干部的子女。

在王科长的指导下,先是马骥研制的SBT5L示波器成功,批量投入生产,给工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再后,由陈涛秋研制的脑电示波器也成功,为国家医学脑神经的研究做出贡献。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德宝书记思想开放,率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收录机,当时该产品很先进、新颖,投放市场很受欢迎。还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销售。

同时以刘丰来为首的小组,生产和安装闭路电视网络,在辽源信号覆盖后,又到松原去安装覆盖。

而后,我奉省电子局和厂长委派,带领一个科研组与上海医科大学合作,生产出国内首批单导电子耳蜗产品,为聋哑人复聪做出贡献。

六厂的产品,广泛的应用到到工厂、矿山、大学,铁路、医院、体委、邮电、航空、科研院所等单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显著贡献。

从1990年开始工厂走下坡路,第一个原因是领导班子成员频频调换,自从司厂长升职离开厂后,周景山继任厂长还比较出色,厂持续发展,在后郑殿元继厂长,他呕心沥血的想法设法维持工厂的运转,又后,赵文元来任厂长,他懂管理,厂尚可维持。再后续各厂长明显力不从心,驾驭不了六厂这条大船,一直滑坡。最终倒闭。另一个原因,技术人员流失太多,无力开发新产品,第三个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国外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充斥国内市场,国产的产品相对滞后。生产逐渐萎缩。

辽源十几个电子厂。陆续倒闭,所剩无几。那时全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诸多工厂也停产、半停产或倒闭。国家也顺应形势,提倡企业关、停、并、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企业的去向由市场调节,产品由消费者选择,不适应者,面临淘汰。

从辽源无线电六厂走出的人,曾在六厂的锤炼过,好像在这储存了能量,到异地继续能发光。例如:

王世明到军队院校工作,因他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业绩显著,从一个普通教官,一路攀升到教务长,军衔从中尉攀升到大校。职称也从助教到教授。

正当他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却急流勇退,谢绝部队诚恳的挽留,毅然的转业到地方。

转业后,他立刻紧张地投入汽车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被清华大学聘请为教授,并兼三个公司的技术总监,和两个大学的兼职教授,还兼一个电子科学院的副院长。

陈涛秋是华东情报协会的副会长兼江苏省的情报协会的会长,他编写的“人体特异功能”著作出版,销售国内外。

马骥被电子局聘为局总工程师。

陈可期在深圳的一个外资的企业,任技术副厂长多年。

司湘萍在军队内部的一个很有名的幼儿园任园长,该园管理上乘,多次受到全军总后勤部的通报嘉奖。

陈长珍在深圳一个大酒店,任多年的大堂经理。

陈欣华在珠海自己建厂,成为一个民营的企业家。

鲍青茹在珠海打拚多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建一个电子厂,她苦心经营,产品销售国内外,工厂不断的发展,曾达到几百人,她还是珠海三八红旗手。

曲庆华在珠海任厂长多年,退休后,成为业余的旅行家和自行车运动员,他曾骑自行车从中国最南端的珠海到最北端漠河,从最东端的上海到最西端的西藏,又经拉萨到尼泊尔。

辽源无线电六厂,辉煌达十几年之久,正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十几年,欣慰的是我们为国家建设做了贡献。

我怀念那充满激情的岁月,更珍惜我们六厂的员工,在共同创业中建立的友谊。
 

2015年5月 ——丁赞回忆录节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