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手机日志

(刚接触心理学时,就买了一套三本的《少有人走的路》,囫囵吞枣看完,惊为好书。这世上,到底还有多少心仪的书,在茫茫书海,等待相遇~)


peck医生的《少有人走的路》一书,内容环环相扣,直击心灵,文笔浅显易懂,而且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层层展开,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自己的身影,加上Peck独到的见解和犀利的笔触直击心灵,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尤其最后关于邪恶的论述,会让人几乎呼吸衰竭,感受到强大的心灵冲击。对这个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观看下《邪恶心理学》--真实面对谎言的本质。
书分四个部分:1、自律。2、爱。3、成长与宗教。4、神奇的力量。



经典语录:

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孩子们便会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

父母习惯用严厉的方式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

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

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死亡的痛苦是诞生的痛苦,而诞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

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脱离情网,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

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

依赖性过强的人,总把失去伴侣当成极其恐怖的事,他们丝毫不肯降低对他人的依赖度,不肯给予对方更多自由。

虽然消极性依赖婚姻可能维持相当长时间,而且,夫妻双方对于婚姻现状感觉满意,不会产生过多的危机感,但这样的婚姻并不健全,其中也未必有真正的爱。以牺牲自由获取安全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在心理上难以健康发展。惟有学会独立,且能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是啊,与其过分依赖别人,那还不如去依赖毒品呢!毕竟,只要后者货源充足,起码会让你在相当长时间里,处于如痴如醉的状态中。把别人当成快乐之源,到头来一定备受打击。为数众多的消极性依赖患者,其实都是瘾君子,有的喜欢酗酒,有的迷恋吸毒。

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

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我们必须坚持多走一步路,才可以逐步对抗与生俱来的惰性。

性爱过程是自我的释放、肉体的体验、精神的探索、情感的宣泄。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登山,对后方营地(婚姻)却缺少经营。女人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她把后方营地当成人生巅峰。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的共同成长。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的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巅峰。

因惧怕孤独而选择婚姻,注定不会成就幸福的婚姻。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也敢于承担分离和意外丧偶的风险。



第一部分:自律。

作者认为自律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读完这部分后,对推迟满足感的感触最大,以前虽然有先吃苦、后享受的些许意识,但并没有把推迟满足感当做人生的准则,现在终于意识到了,且开始把推迟满足感去应用到生活中去。开始应用时,发现很难驾驽,特别是实践一周后,很想休息休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周无比的充实。读到后面才发现这是惰性和爱的较量。Peck医生很明确指出:对于时刻想逃避痛苦的人,这四个方面不会起任何作用,更不会从中获益。那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想要逃避痛苦的人呢?真实的回答是:有一些时候,还是想逃避痛苦。针对此,Peck医生指出:逃避痛苦,问题通常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事实上这便是自律的第二方面:承担责任。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Peck在这里非常明确的指出: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它们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面前。趋利避害,逃避责任是人的本性。为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会带来痛苦,人们为了逃避这种痛苦,往往放弃了自己潜在的无限可能,实则是将自己能够成功的权利悄然放弃。

自律的第三方面是尊重事实。这是Peck论述的自律最精彩的部分。Peck认为我们对现实的感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着这张地图我们来认识自己、寻找人生的航向和港湾,如果我们不尊重事实,便会使得地图漏洞百出;相反,如果我们尊重事实,我们的地图就能准确的绘制。Peck指出世界迅速发展,我们时常需要对地图进行修正,唯有此才能使我们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地图永远都是最好用的。例如,如果你受到过伤害,你可能会在自己的地图上画上一个“界标”,这可能会导致别人路过这个界标时你会认为他也会对你造成伤害,特别是年少的界标在长大后会被无限的扩大,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不是地图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及时的随着境况的变迁去及时的修改地图造成的,因为修改地图本身是痛苦的,而我们习惯于逃避痛苦,所以我们的地图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为了逃避地图上的不光彩部分,我们甚至会去撒谎或者隐瞒真相,但是我们又担心祸从口出。毕竟,无所保留的直抒胸臆很容易让别人觉得我们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这里Peck给出了尊重事实的准则:

1、永远不要说假话。

2、一般来讲,不说出全部真相,基本就等于撒谎。如果一定要保留部分真相,前提一定是情非得已且是出于重大到的道德考虑。

3、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

4、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评估他人对事实的需要,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

履行上述规则是痛苦的,但也唯有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人生地图,方能使心灵获得成长。

自律的第四个方面是保持平衡,这要求我们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比如我们对于不该承担的责任,可以巧妙的运用生气的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意愿,Peck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有即便生气也有可以抑制其爆发的能力,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各种责任纷至沓来,我们要巧妙的取舍。Peck认为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放弃是痛苦的,但是没有果敢的放弃所导致得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Peck指出因为放弃而感到抑郁是自然而健康的表现,抑郁是想适应新情况,想修改地图的显著信号,除非心灵找到出路、地图得到有效的修改,否则抑郁的状态就会继续。Peck深入指出,放弃某种事物,说明你首先已经拥有,你不可能放弃从来没有得东西。首先确立自我,才能放弃自我。



总结一下:


第二部分:爱。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最让人感动,可能是一直对爱有偏面的理解所致。首先Peck对爱的定义:爱,是指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很明显,这个定义未免有些抽象,对此Peck医生对爱做了进一步诠释:

1、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2、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

3、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

4、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5、欲望与意愿的区别,“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二者的差别,类似于说“今晚我愿意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的差别。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Peck医生非常明确的指出,他这样的定义并非解析爱的神秘性,而是让我们能够接近爱的本质。紧接着peck对爱与各种被误解的爱做了辨析。

恋爱与爱。Peck指出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坠入情网的人,常常激情洋溢地表白:“我爱他/她”,Peck指出这不是爱,原因如下;

1、坠入情网,通常涉及与性有关的欲望。

2、坠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

在这里,我有必要详细一点解析,因为太多的人把恋爱与爱混为一谈。在这里Peck指出为了能够认清恋爱的本质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自我界限,这里用人的成长来说明:

1、出生----七个月。婴儿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当他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跟着一起移动;他感觉饥肠辘辘时,以为整个世界与他一块儿挨饿。

2、1岁----2岁。我们已经能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身材的大小、体能的局限性,这样的认知就是所谓的“自我界限”。

3、2岁----3岁。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事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闹得天翻地覆。这时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无法让母亲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所以会闹腾。

4、3岁----青春期。到了三岁,孩子的态度有所收敛,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脑海里还是幻想如何随心所欲。这样的心态只有再过几年,当他经受到更多打击以后,才能够逐渐消失。在此之前,他还是幻想自己无所不能,强大的超人、太空飞侠之类的故事,也最受他们的欢迎。

5、青春期。超人和飞侠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不过,他们却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肉体和能力有着多么大的局限性!他们也隐约意识到,所有的个体都要联合起来,惟有彼此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他们渴望突破自身局限,却要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这通常使他们产生无助的痛苦。

自我界限会带来寂寞。大部分人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摆脱孤独和寂寞(尽管这种摆脱是暂时性的);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Peck指出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我们又感觉到强大有力,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我们感觉爱无比强大,能够征服一切,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但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这种感觉就和一个两岁大的幼儿,自认为能称霸世界一样不可理喻。残酷的现实,迟早会击溃两岁孩子的幻想,也会击溃我们的爱情之梦。

对于爱的本质,Peck和弗洛伊德站在了统一战线。Peck指出恋爱的本质与人的“里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动力)有关,或与受基因支配的生物性本能有关。坠入情网,是人类内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产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意义在于增加人类生殖机会,促进物种繁衍和生存。或者说,坠入情网是人类基因对于人类理性的征服,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落入婚姻“陷阱”。倘非原始基因在起作用,不知有多少恋人或者配偶(包括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就会因想到婚后要面对的现实,而感到张皇失措,只想落荒而逃!。

但恋爱可以发展为爱。为了明确如何发展,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精神关注:精神关注是指我们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这个精神关注的对象可以是花花草草。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可以使我们的自我界限不断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我们的世界便于所爱的对象的世界悄然融合。也许它不比坠入情网的激情更加狂热,但它更加稳定和持久,也使我们更为满足和惬意。

Peck明确指出性和爱不是一回事,却可能同时发生。例如: 在妓女面前我们都可能大声疾呼“我爱你”或“上帝啊”,狂喜过后,自我界限就会恢复原状,我们重新恢复理智,对对方再也提不起精神来,甚至连起码的喜欢也谈不上。而真正的爱带来的狂喜,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这种情形称为“人性和神性的结合”。

依赖性与爱。常见的说法有:“没有他/她,我就无法活了”,这里描述的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当然,我们必须区分病态的依赖和通常对于依赖的渴望。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心理健康者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是会成为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

Peck指出培养某种特殊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我们要为心智以外的“自我”提供养分。同时Peck明确指出爱是实际行动。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样,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最终走出初恋的幻觉时,当双方愿意各自到别处呆上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彼此之间才能够发现爱是否真的存在。Peck明确指出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有时爱的感觉不一定时时存在,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

审视了诸多被误解的爱,Peck接下来讨论了关注的艺术,简单的说,Peck认为,爱对方就会关注对方,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关注,关注的艺术包括两个方面:接受者的倾听模式和给予者的倾听模式。

紧接着Peck探讨了死亡、独立、承诺和冲突四个方面所带给人的风险。按照Peck的说法,爱对方必然会给予精神灌注,灌注的代价之一是必然会经历失去对方的痛苦,如果不想经历这个痛苦,就必须放弃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但唯有这些事物才能让人生精彩。勇气,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也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Peck甚至一针见血的指出:死亡可以丰富心灵,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

对于独立,Peck说的略显琐碎,简单的说就是我们需要独立,独立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对于承诺,Peck的理解是不能做出承诺的人可能是年少时缺乏爱和父母爱的承诺,所以长大后也就形成了消极性人格失调。同时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冲突的常见表现是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Peck认为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同时适当的指责和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爱的自律。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过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

总结一下:

第三部分:成长与宗教。

这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Peck在这里没有给出宗教的具体定义,结合Peck的理解,假设出Peck的宗教定义:人们对世界的规律和本质所持有的看法和信念的集合体。无疑,Peck对宗教的理解是广义的,比那种常人所认为的宗教仅仅是指某种神灵的信仰要宽泛的多。Peck指出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或世界观,只有局部属于意识思维层面,想当一部分属于潜意识层面,即是指我们很多时候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信仰什么的。Peck指出我们的宗教与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的经历的影响,而这构成了宗教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对立。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换言之就是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自我地图。Peck指出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但是不做任何改变似乎更符合人的惰性,我们更容易找各种理由去保持现状。为了心智的成熟,我们理应向惰性宣战。

那什么才能是我们值得依据的宗教呢?Peck的答案是:科学。Peck指出我们必须依靠科学进步并逐步以科学为宗教,来代替父母的宗教,向小宇宙提出挑战。科学是以怀疑为基础的宗教,为了摆脱童年经验的小宇宙、文化教条的小宇宙、父母似是而非的小宇宙,我们必须凭借科学的态度,从小宇宙过渡到大宇宙。

Peck指出对于我们所习得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我们唯有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能使心智成熟。Peck明确指出,充满怀疑色彩的无神论或不可知论,并不是更高范畴的世界观。Peck指出,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走出迷信,进入不可知论,再脱离不可知论,真正认识神灵的存在。


第四部分,神奇的力量。

这一部分把全书送向了高潮。Peck从健康、潜意识、好运、进化、原罪、邪恶、意识和潜意识、力量等方面----论述,层层展开,可谓是一气呵成,看的人胆战心惊。

健康 有的人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这些打击理应会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些人的神经官能症理应非常严重,但是我们往往遇到这种情况,受到这些打击的人非但没有心理问题,反而是心理非常的健康。反之,有些人哪怕只是经历了小小的挫折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Peck指出:世界上存在某种神奇的力量,在冥冥中影响大多数人,使之安然度过难关。甚至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学家认为,所有病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心理上首先出现了问题,导致或不导致身体自卫系统的失败都有可能引起生理疾病。有些人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会特别倒霉,甚至会遭遇一连串的意外事故,但同时这些意外事故往往也不会让他们死亡,反而使这些人在这些特定的阶段出现了强大的抵抗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潜意识 意识属于冰山一角,而潜意识属于水面下的冰山。对于潜意识,梦是其存在的最好证据。做梦的人往往是首先感觉自己出现了问题,这时潜意识就安排一出戏,告诉问题的来源。在这里Peck和弗洛伊德针锋相对。Peck同样承认进入意识的潜意识信息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只不过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潜意识视为“危险地带”,而是坚信“潜意识能够带来智慧”,Peck认为潜意识本身不构成问题,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意识不愿意面对潜意识,不愿意消极情感带来的痛苦,因此宁愿对潜意识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摒弃和排除,由此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在复杂的社会,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戴上了面具,不过意识的能力毕竟有限,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Peck指出,所谓心灵的成熟,意味着要聆听心灵,让意识的自我接近真实。荣格的“集体元意识论”认为有时我们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也会获得亲身经历所应获得的智慧,同时我们还可以获得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在系统排列工作中可以很清晰的观察到。

好运 这里主要引进了同步原理《荣格》。同步原理的大致定义是:这种在统计学上完全不可能出现的情形带给我们的好处几率远比造成破坏的几率大。Peck指出神奇的力量人人有份,只不过有的人能够把握,有得人却让机会溜走。

进化 Peck指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自然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即熵增加原理。Peck这里称之为“熵的力量”。懂得了这些我们就毫无疑问的可以指出进化的过程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显然违反了自然规律。换言之,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的努力的原因就在于它必须和自然力量相对抗。在反对自身自然性的过程中,心灵还要同熵的力量对抗。Peck还对幻灭感做了精辟的解释,Peck认为我们现在之所以产生幻灭感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期待远远高于上一代人,今天面目可憎、叫人无法忍受的行为昨天还被视为理所当然。Peck最后一针见血的指出推动我们走向逆熵之路的动力是“爱”。爱,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原罪 懒惰是爱的对立面。Peck认为我们只有一种原罪:懒惰。Peck指出懒惰是我们内心熵的一面,在心灵的进化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Peck指出懒惰与自己的忙碌没有什么关系,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恐惧感。为什么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时候不敢征求上帝的同意?答案是:因为恐惧。我们宁愿维持可怜的状态也不愿通过努力摆脱困境。懒惰就像魔鬼一样狡诈,使得当事者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Peck明确指出就算我们的意识思维已经成熟到一定程度,我们也未必能够主动的与惰性对抗。Peck继续深入指出在追求心智的成熟过程中,我们越是接近真理,就越是感到惰性在作祟,而我们的灵感随时都有可能继续被惰性压制。所以,当我们越是累的时候,我们越要never gave up。Peck指出,我们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病态的,一个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

邪恶 Peck认为邪恶确实存在,邪恶的人之所以邪恶,往往不是出于有意识的信念,而在于其意识思维极度无知和盲目,对自己的邪恶并不自知。Peck一针见血的指出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一般意义的懒惰只是保持原状,而邪恶却主动逃避完善,主动捍卫自己的懒惰,主动保持自己病态的自我。Peck指出它们病态的自我无法容忍健康的心灵。Peck指出人类进化到目前的阶段,邪恶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人的心灵具有熵的力量,同时也拥有自由的意志。爱的力量和熵的力量在一个人身上总是势不两立,此消彼长。Peck乐观指出在人类进化的巨大框架中,邪恶永远处于弱势地位,它每每伤害一个心灵,就会有更多的正义感被唤醒,更多的心灵获得解放。

意识 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Peck指出最接近上帝的地方是我们的心灵,所以想要达到崇高的境界,就要经常自我反思。Peck甚至一针见血的指出:潜意识就是上帝。只是这里的潜意识指的是集体潜意识,意识则属于个体。Peck指出我们患上疾病的原因在于意识抗拒潜意识智慧的结果:意识患上了疾病,潜意识想给它治疗,意识就会与之发生冲突。

力量 Peck指出没有什么比成为人生的专家而且熟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更让人感觉幸福的了。Peck指出心灵的力量不断的聚集会带来孤独感。这种孤独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冷清,是无人相伴的寂寞。但是当我们穿越者寂寞的沙漠,这些寂寞和孤独就会一扫而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