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咨询师问各位父母的问题(一):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
手机日志
导言: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写的好文,里面讲到了很多咨询中的案例,都是家长带着“问题孩子”来咨询,其实很多问题来自家长。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还是孩子。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会有问题的。因此,面对带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一问: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
一天, 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老师。
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老师好!
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老师说再见。
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老师再见!
在面谈中,我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
她立刻回答:20岁了。
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有什么不同?
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有点复杂。
她的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母亲对女儿说“叫xx”和“跟xx说再见”,这表明,在这位母亲眼里,她的女儿不是20岁,而是8岁。她没有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而母亲却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我在面谈中了解到,这位母亲的年龄比我小一岁,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去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她在无意识中不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她让自己停留在28岁,让女儿停留在8岁。
有一种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
健康的P—C关系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是指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
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都停留在8岁,不管他们的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情况严重的时候,他们会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在像一个8岁的小孩在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C—P的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父母,跟人建立一种P—C的关系。
我前面所说的这个母亲,她带女儿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因为她的女儿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女儿控制不住自己不断进食,同时又害怕自己会长胖,内心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与焦虑之中。直面的治疗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它的生活的根源和象征的意义。
在症状的背后,我们了解到,女儿出生不久,父母出国工作,把她留在国内。女儿长到6岁,父母才从国外回来,孩子接到身边。有几年时间,女儿寄养在几个亲戚家,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可能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的空缺,这可能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一个潜意识的根源。
女儿的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这位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百般溺爱,满足她的一切需求,反而养成了孩子的依赖,这种依赖关系也成了进食障碍的温床,它似乎在鼓励女儿去吃:不管你吃多少,我都给你满足。
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他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据他所说是“儿子这两天离家出走了”。我问他:你的孩子多大了?他回答说:30多岁了。这位父亲说他30岁的儿子“离家出走”,这并不奇怪,因为,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了,但在行为表现上如同一个10岁的小孩,不是他的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他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长不大,是因为父亲不让孩子长大。这位父亲,自幼丧父,在他的潜意识里,他一直把儿子当成自幼失掉了父亲的自己去爱,在无意识中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另外一个母亲,她自幼给儿子洗澡,一直把儿子洗到了青春期,她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初三的时候,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不放心,随之而去,以便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想都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澡。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大声喝斥她,这位母亲还不明白儿子何以这样对待她。
同样还有一位母亲,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她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我由此想到,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还是孩子。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会有问题的。因此,面对带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一问:你知道你孩子现在多大了吗?
一天, 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老师。
她女儿就很乖地叫我一声:老师好!
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老师说再见。
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老师再见!
在面谈中,我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
她立刻回答:20岁了。
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有什么不同?
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有点复杂。
她的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母亲对女儿说“叫xx”和“跟xx说再见”,这表明,在这位母亲眼里,她的女儿不是20岁,而是8岁。她没有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而母亲却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我在面谈中了解到,这位母亲的年龄比我小一岁,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去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她在无意识中不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她让自己停留在28岁,让女儿停留在8岁。
有一种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
健康的P—C关系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是指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
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都停留在8岁,不管他们的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情况严重的时候,他们会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在像一个8岁的小孩在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C—P的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父母,跟人建立一种P—C的关系。
我前面所说的这个母亲,她带女儿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因为她的女儿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女儿控制不住自己不断进食,同时又害怕自己会长胖,内心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与焦虑之中。直面的治疗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它的生活的根源和象征的意义。
在症状的背后,我们了解到,女儿出生不久,父母出国工作,把她留在国内。女儿长到6岁,父母才从国外回来,孩子接到身边。有几年时间,女儿寄养在几个亲戚家,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可能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的空缺,这可能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一个潜意识的根源。
女儿的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这位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百般溺爱,满足她的一切需求,反而养成了孩子的依赖,这种依赖关系也成了进食障碍的温床,它似乎在鼓励女儿去吃:不管你吃多少,我都给你满足。
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他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据他所说是“儿子这两天离家出走了”。我问他:你的孩子多大了?他回答说:30多岁了。这位父亲说他30岁的儿子“离家出走”,这并不奇怪,因为,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了,但在行为表现上如同一个10岁的小孩,不是他的智力有什么问题,而是他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长不大,是因为父亲不让孩子长大。这位父亲,自幼丧父,在他的潜意识里,他一直把儿子当成自幼失掉了父亲的自己去爱,在无意识中寻求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另外一个母亲,她自幼给儿子洗澡,一直把儿子洗到了青春期,她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初三的时候,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不放心,随之而去,以便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想都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澡。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大声喝斥她,这位母亲还不明白儿子何以这样对待她。
同样还有一位母亲,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她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我由此想到,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还是孩子。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会有问题的。因此,面对带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