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旁观

摄影作品

       对于一个严肃的、有情怀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个必定会越来越坏的时代,一个再也好不起来的时代。一方面,借助于发达的网络传播,你每天都能看到来自大师、令你目瞪口呆的好作品;另一方面,总有一些走了狗屎运的朋友,他们从来不认为摄影是门手艺,不屑于去购买专门的摄影器材,但他们就是用手机拍到了令你难以置信的画面,并洋洋得意地通过社交网络推送到你的面前。

       所以,自打我有了给自己出个摄影册子的想法的那一天起,我的内心里一直天人交战。一个声音说,不会有多少的人觉得你的作品值得一看;另一个声音说,其实你肯定不会那么差。确实,虽然我的作品曾经受到很多批评,但也曾经得到过无数赞许。就如Taylor Swift 的面孔、Arjen Robben 的球技、还有陈光标的心肠一般,总归是一旦有人说好,马上就会有人说不好。所以,何妨自己给自己弄一个集子呢——让喜欢你的人开心,让不喜欢你的人失落,哈哈。今年是我玩相机的第十个年头。瞧,我说的是“玩相机”而不是“搞摄影”。回首来路,我发现在我手捧相机的时候,“好作品的产出”其实一直是一个伪命题,虽然我一直想拍出曝光准确、构图优雅、富于内涵的照片。关键在于过程——摄影让我更细致地观察、了解这个世界,深入感触这个世界的肌理与脉搏,从而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快门声能让我忘记诸多烦扰,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镜头里的发现,经常让我满怀欣喜甚至老泪纵横老怀大慰,比如那个男人脸上的泪水,那个女人突然绽放的微笑……

  
        因此,摄影于我而言,就成了一出亲历其中的戏剧,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而我是一个永远的配角,卑微(猥琐)的旁观者(偷窥者)。我看到不同城市的不同街头的那么多不同的故事,心里泛起的情绪丰富程度足以跟这世界最大的厨房所储藏的调味品相比拟。但终有一天我发现,拍了这么多张照片,我其实没有在拍别人,我拍的都是我自己。每当我通过镜头,看到一位路人,我观察他的表情,猜测命运之神对 他的态度,寻找我与他在不同层面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让自己心底涟漪不停泛起,这种行为其实就是“社会是本教科书”、“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的最佳诠释。每一次对他人的旁观,都是我对自己的再次审视——这就是“自我旁观”。

        这段话值得一看。

图片 

文章评论

[em]e257870[/em]楠墨

写的太好了!!“我其实没有在拍别人,我拍的都是我自己。”让我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