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个人日记
一、少用叙述句,多用描写句
诗词要尽量少用叙述句,多用描写句。即不说什么是什么,而说什么像什么。也就是多用形容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只叙述事实与事件,要作场景、画面的描写。
如:《沁园春·咏竹》
玉立婆娑,衣袂拂风,雅趣中人。啜雨春拔节,秋筛月影,寒霜何惧,更见精神。载酒幽林,弄琴荫下,莫教风流辜负春。腰间剑,铮铮鸣侠义,绿鬓犹新。
携三友咤风云。扫阴霾松青梅气芬。丈夫冲冠发,震天炸地,狼虫虎犳,丧胆失魂。秉笔直书,丹心青汗,端正歪斜留爪痕。悠闲处,与渔翁钓雪,斜倚江溽。
如:《春寒》
春风漫卷荡枯山,待赏新颜翘首看。
横握七星斟玉液,别裁三月缀诗笺。
情题红叶笔凝墨,调寄高山琴断弦。
丽日幡然青铁色,一团冷气透衣衫。
二、不直说
“人贵直,文贵曲。”诗词当然有直抒胸臆的,但是就算直抒胸臆,也不会竹筒倒豆子,一泄而出。其曲有一曲,一折的,也有一波三折的。有欲说还羞的,有一语双关的,有弦外有音的,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总之手法也是极其多样的。
如:〖楹联〗桂香菊气常相混;秋月君容总不分。
人们常用“花容月貌”的成语来形容女人的美,这副联不直接说某女子“花容月貌”,而是把这意思化用了。上联说经常把桂花和菊花的香味弄混,下联说总是分还清哪是秋天的大月亮,哪“你”的容颜。这样上联虽然没有明说,其实,也表达也把你跟花弄混。
如:《伊州三台·石头口门水库赏杏花》
柳新芳草萋萋,浪破船头拍堤。如锦岫峦兮。紫云腾,漫山彩霓。 笑妍堪比梅妻,啜露含香僻蹊,蹀躞醉离迷,曳回头,一声鸟啼。
不直说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而说“曳回头,一声鸟啼。”
三、夸张或写实
“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夸张就要加大量度,与现实的距离要拉得很大很大,否则,人家以为是写实,而又失真。
如果是写实,就要符合客观事实,虽然可以稍有夸大,但不可太过。比如,有人给诗友赠诗称其为“泰斗”、“李杜”。
四、忌自造词
诗家历来写诗讲究“无一字无出处”。
所以要忌自造词,如:“青春者”。
如:自造简称、略语。如:“黄楼=黄鹤楼” 、“大城=大城市”。
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词中的运用
诗词是古代汉语的文学体裁,不是现在汉语的文学样式。诗词不是现代语言文字合乎平仄要求就可以了。诗词除了大量使用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和典故外,还要求有其特有的韵味。各种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韵味,唐诗、宋词、元曲读起来其“味道”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诗词一般忌口语、俚语、网络语言入诗。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秋。”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
“诗家语”要求语言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
“诗家语”的特点是诗词所特有的韵味。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用为动词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名词作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夸父逐日》“未至,道渴而死。”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丁香花季春吹苦,柳絮飞时夏雨愁。”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6)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7)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2、连绵字
连绵字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也就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节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连绵字的绝大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不过这里所谓叠韵是指同韵部,韵头不一定相同。
双声: 流离 蒹葭 踟蹰 踊跃 燕婉
叠韵: 崔嵬 扶苏 绸缪 逍遥 苍茫
忌同声、同韵字连用(连绵字除外)。
六、笔断意连
各门艺术之间的技巧是相通的。作国画或写毛笔字时,点划虽断,而笔势相连续,叫“笔断意连”或“意到笔不到”。张彦远称张僧繇、吴道子作画:“离披点划,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唐太宗赞王羲之字“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写诗也常常如此。
好的诗家并不把要表达的意思,紧密相联地、实实在在地、一丝不漏地表述出来,而是“见好就收”,余下的“缺省”部分让读者自己“补”出来。也就是留出读者联想的余地。但为了让读者能够正确的联想,能够按照作者预想的那样去联想,作者必需要有足够的引导、提醒和暗示。也就是其“断”不可“过长”,以至于无法“连”上。
七、诗要“雅而美”
文学要求“真善美”,诗词对此要求更为严格,更突出的是要“雅而美”。诗的语言要雅,意境要美。韵谱上的字不少,可是很多字因为不雅,是不宜入诗的。比如“屎”字,就很少有人写到诗里,毛泽东用过,但没有用原字,“屎”换作了“矢”,可能也是觉得不雅的原故。“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送瘟神》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于1965年秋。
鲁迅先生在谈有关小说人物艺术的时候,说过:“譬如画家,他画蛇,画鳄鱼,画龟,画果子壳,画字纸篓,画垃圾堆,但没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
诗词要表现美好的事物,要使用雅洁、美好的语言。要表达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意境。
诗词要尽量少用叙述句,多用描写句。即不说什么是什么,而说什么像什么。也就是多用形容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只叙述事实与事件,要作场景、画面的描写。
如:《沁园春·咏竹》
玉立婆娑,衣袂拂风,雅趣中人。啜雨春拔节,秋筛月影,寒霜何惧,更见精神。载酒幽林,弄琴荫下,莫教风流辜负春。腰间剑,铮铮鸣侠义,绿鬓犹新。
携三友咤风云。扫阴霾松青梅气芬。丈夫冲冠发,震天炸地,狼虫虎犳,丧胆失魂。秉笔直书,丹心青汗,端正歪斜留爪痕。悠闲处,与渔翁钓雪,斜倚江溽。
如:《春寒》
春风漫卷荡枯山,待赏新颜翘首看。
横握七星斟玉液,别裁三月缀诗笺。
情题红叶笔凝墨,调寄高山琴断弦。
丽日幡然青铁色,一团冷气透衣衫。
二、不直说
“人贵直,文贵曲。”诗词当然有直抒胸臆的,但是就算直抒胸臆,也不会竹筒倒豆子,一泄而出。其曲有一曲,一折的,也有一波三折的。有欲说还羞的,有一语双关的,有弦外有音的,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总之手法也是极其多样的。
如:〖楹联〗桂香菊气常相混;秋月君容总不分。
人们常用“花容月貌”的成语来形容女人的美,这副联不直接说某女子“花容月貌”,而是把这意思化用了。上联说经常把桂花和菊花的香味弄混,下联说总是分还清哪是秋天的大月亮,哪“你”的容颜。这样上联虽然没有明说,其实,也表达也把你跟花弄混。
如:《伊州三台·石头口门水库赏杏花》
柳新芳草萋萋,浪破船头拍堤。如锦岫峦兮。紫云腾,漫山彩霓。 笑妍堪比梅妻,啜露含香僻蹊,蹀躞醉离迷,曳回头,一声鸟啼。
不直说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而说“曳回头,一声鸟啼。”
三、夸张或写实
“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夸张就要加大量度,与现实的距离要拉得很大很大,否则,人家以为是写实,而又失真。
如果是写实,就要符合客观事实,虽然可以稍有夸大,但不可太过。比如,有人给诗友赠诗称其为“泰斗”、“李杜”。
四、忌自造词
诗家历来写诗讲究“无一字无出处”。
所以要忌自造词,如:“青春者”。
如:自造简称、略语。如:“黄楼=黄鹤楼” 、“大城=大城市”。
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诗词中的运用
诗词是古代汉语的文学体裁,不是现在汉语的文学样式。诗词不是现代语言文字合乎平仄要求就可以了。诗词除了大量使用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和典故外,还要求有其特有的韵味。各种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韵味,唐诗、宋词、元曲读起来其“味道”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诗词一般忌口语、俚语、网络语言入诗。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秋。”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
“诗家语”要求语言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
“诗家语”的特点是诗词所特有的韵味。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用为动词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名词作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夸父逐日》“未至,道渴而死。”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丁香花季春吹苦,柳絮飞时夏雨愁。”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6)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7)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2、连绵字
连绵字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也就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节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连绵字的绝大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不过这里所谓叠韵是指同韵部,韵头不一定相同。
双声: 流离 蒹葭 踟蹰 踊跃 燕婉
叠韵: 崔嵬 扶苏 绸缪 逍遥 苍茫
忌同声、同韵字连用(连绵字除外)。
六、笔断意连
各门艺术之间的技巧是相通的。作国画或写毛笔字时,点划虽断,而笔势相连续,叫“笔断意连”或“意到笔不到”。张彦远称张僧繇、吴道子作画:“离披点划,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唐太宗赞王羲之字“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写诗也常常如此。
好的诗家并不把要表达的意思,紧密相联地、实实在在地、一丝不漏地表述出来,而是“见好就收”,余下的“缺省”部分让读者自己“补”出来。也就是留出读者联想的余地。但为了让读者能够正确的联想,能够按照作者预想的那样去联想,作者必需要有足够的引导、提醒和暗示。也就是其“断”不可“过长”,以至于无法“连”上。
七、诗要“雅而美”
文学要求“真善美”,诗词对此要求更为严格,更突出的是要“雅而美”。诗的语言要雅,意境要美。韵谱上的字不少,可是很多字因为不雅,是不宜入诗的。比如“屎”字,就很少有人写到诗里,毛泽东用过,但没有用原字,“屎”换作了“矢”,可能也是觉得不雅的原故。“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送瘟神》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于1965年秋。
鲁迅先生在谈有关小说人物艺术的时候,说过:“譬如画家,他画蛇,画鳄鱼,画龟,画果子壳,画字纸篓,画垃圾堆,但没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
诗词要表现美好的事物,要使用雅洁、美好的语言。要表达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意境。
文章评论
翰墨雅韵
[em]e1000058[/em]
紫梦凌晗【悠然】
@{uin:787188969,nick:菩提树下,who:1} [em]e163[/em][em]e163[/em]
菩提树下
[em]e100006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