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及拗救(第6讲)
手机日志
蔡宝瑶QQ号1158487647 梅兰诗苑群号385185969
第六讲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及拗救
1、什么是拗句?
在格律规定可平可仄之外的字位,若更动了平仄,便出律了,这样的诗句叫做“拗句”(除特拗句外)。特拗句下面会讲解。
在格律规定可平可仄之外的字位,若更动了平仄,便出律了,这样的诗句叫做“拗句”(除特拗句外)。特拗句下面会讲解。
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要注意补救的字一点要在指定的位置,更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如何拗救后面会讲解。
3,什么叫做特拗句子?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这种写法已经千年有余,最先是江西派的诗人创立的,以后诗界就认可了。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七言举例:
例句是:任是深山更深处
原格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更改后:平仄平平仄平仄
这就是特拗句,但我要重申:如果你写成了特拗句式,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就不得再任意了。(七言的第一字可以任意)。
4,什么叫做尾三平?
尾三平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对句结尾连用了三个平声字,此为律诗的忌讳,应当杜绝。即在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了;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了,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如:
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平平仄仄平平平。
又如:
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平平仄仄平平平。
“三平尾”在古诗中较多,近体诗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近体诗忌三平尾。
5,什么叫尾三仄?
尾三仄就是指出句结尾连用三个仄声字,也叫“三仄脚”,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应平而仄了,写成了“仄仄平平仄仄仄”;五言律句“平平平仄仄”中,第三字应平而仄了,写成了“平平仄仄仄”,造成收尾三字均为仄声的情况。如:
依法修行可入道
仄仄平平仄仄仄
修改一下:
依法修行能入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三平尾和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
6,什么叫做犯孤平?
格律诗的一个句子中,全句除韵脚平声字以外,句子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叫做“犯孤平”。
此慨念针对七言诗,五言诗没有那么严格,不可误会。五言只有一种句式是孤平,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成了“仄平仄仄平”,这就是孤平,但可以拗救。稍后讲解。
现在诗界里关于五言句式孤平的问题众说纷纭,如下请看例句:
野店正分泊
仄仄仄平仄:不是孤平!
野火烧不尽
仄仄平仄仄:不是孤平!
高阁客竟去
平仄仄仄仄:不是孤平!(阁入声字,仄)
到家日已曛
仄平仄仄平:孤平!
只应伴月归
仄平仄仄平:孤平!
他的意思是说:除了尾字平声外,前四个字里面只有第二个字是平声,定为孤平,其它的就不是孤平了。其它的句式是不是孤平?我想有待研究。
现在网页里、论坛里对五言格式的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讲的五花八门,不知道听谁的好,有一些人凭个人意识在讲,找了一些古诗做例句。古诗本身就有很多不讲究格式的,怎么能够做例句?我个人认为,只有句子中有两个平声连在一起的句子最好,读起来最有韵味。大家请注意正格,如下:
格式是这样规定的:
五言: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七言句式的孤平问题:
原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把第三字变动了,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故称孤平。一般来说可以“救”,即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回某个平声字,使平,仄声的比例恢复大体上的平衡。
还有一个句式是:原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把第五字变动了,就成了“中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六七就成了两仄夹一平,也意味着孤平。如:
为了避免“犯孤平”,某些句子的“一、三、五”诸字也不能不论。
凡是“仄平仄”的句子,要注意不能犯孤平。如何防止?二四六字是“仄平仄”时,第三字或第五字中必须有个平声。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7,孤仄,同孤平一样的道理。 但是,孤仄在格律诗里面还算不上大忌,放的宽一些。
8,四连平和四连仄,即连续四个发平音的字,或者连续四个发仄音的字。持续高音和持续低音,对声韵有妨害,不可。
9,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怎么解释?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这种写法已经千年有余,最先是江西派的诗人创立的,以后诗界就认可了。
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七言举例:
例句是:任是深山更深处
原格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更改后:平仄平平仄平仄
这就是特拗句,但我要重申:如果你写成了特拗句式,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就不得再任意了。(七言的第一字可以任意)。
4,什么叫做尾三平?
尾三平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对句结尾连用了三个平声字,此为律诗的忌讳,应当杜绝。即在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了;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了,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如:
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平平仄仄平平平。
又如:
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平平仄仄平平平。
“三平尾”在古诗中较多,近体诗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近体诗忌三平尾。
5,什么叫尾三仄?
尾三仄就是指出句结尾连用三个仄声字,也叫“三仄脚”,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应平而仄了,写成了“仄仄平平仄仄仄”;五言律句“平平平仄仄”中,第三字应平而仄了,写成了“平平仄仄仄”,造成收尾三字均为仄声的情况。如:
依法修行可入道
仄仄平平仄仄仄
修改一下:
依法修行能入道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三平尾和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
6,什么叫做犯孤平?
格律诗的一个句子中,全句除韵脚平声字以外,句子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叫做“犯孤平”。
此慨念针对七言诗,五言诗没有那么严格,不可误会。五言只有一种句式是孤平,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成了“仄平仄仄平”,这就是孤平,但可以拗救。稍后讲解。
现在诗界里关于五言句式孤平的问题众说纷纭,如下请看例句:
野店正分泊
仄仄仄平仄:不是孤平!
野火烧不尽
仄仄平仄仄:不是孤平!
高阁客竟去
平仄仄仄仄:不是孤平!(阁入声字,仄)
到家日已曛
仄平仄仄平:孤平!
只应伴月归
仄平仄仄平:孤平!
他的意思是说:除了尾字平声外,前四个字里面只有第二个字是平声,定为孤平,其它的就不是孤平了。其它的句式是不是孤平?我想有待研究。
现在网页里、论坛里对五言格式的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讲的五花八门,不知道听谁的好,有一些人凭个人意识在讲,找了一些古诗做例句。古诗本身就有很多不讲究格式的,怎么能够做例句?我个人认为,只有句子中有两个平声连在一起的句子最好,读起来最有韵味。大家请注意正格,如下:
格式是这样规定的:
五言: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大家就按照格式写吧,这样不会引起纷争。 不过“平平仄仄平”可以一拗三救,救了以后,也有两个平声字在一起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七言句式的孤平问题:
原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把第三字变动了,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故称孤平。一般来说可以“救”,即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回某个平声字,使平,仄声的比例恢复大体上的平衡。
还有一个句式是:原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把第五字变动了,就成了“中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六七就成了两仄夹一平,也意味着孤平。如:
为了避免“犯孤平”,某些句子的“一、三、五”诸字也不能不论。
凡是“仄平仄”的句子,要注意不能犯孤平。如何防止?二四六字是“仄平仄”时,第三字或第五字中必须有个平声。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7,孤仄,同孤平一样的道理。 但是,孤仄在格律诗里面还算不上大忌,放的宽一些。
8,四连平和四连仄,即连续四个发平音的字,或者连续四个发仄音的字。持续高音和持续低音,对声韵有妨害,不可。
9,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怎么解释?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不是说所有句式中一、三、五的地方都不要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几处第一、三、五字的地方还是要论的,不然,就会出现“三平尾”、“三仄尾”以及“孤平”现象。下面我会讲到的。
“二、四、六分明”是一种很严谨的说法,即句中的第二、四、六字不得随意出格。
关于第二个字,无能是五言还是七言,目前还没有可以随意变动的例子,
关于第四个字,只有五言的“仄仄平平仄”第四字拗了,在对句的第三字补救;七言的第四字,目前还没有可以随意变动的例子,
关于第六字,七言有两种变动的例子,如特拗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子中的五六字调换了位置,称为五拗六救,还有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出格了,必须在对句的第五字补救。如何补救,下面我会详细讲解。
10,分句式讲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
a,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一字不可以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中平仄仄平,是孤平,如果第一字变动了,要在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三字变动了是小拗,写诗的时候不好换字就算了;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
b,仄仄平平仄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平平仄;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万一第三字随意了,第四个字没有随意,就算了,也不补救;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有押仄韵的,下面同,即使是白脚,也不可以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万一第四个字变动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三个字补救。
“二、四、六分明”是一种很严谨的说法,即句中的第二、四、六字不得随意出格。
关于第二个字,无能是五言还是七言,目前还没有可以随意变动的例子,
关于第四个字,只有五言的“仄仄平平仄”第四字拗了,在对句的第三字补救;七言的第四字,目前还没有可以随意变动的例子,
关于第六字,七言有两种变动的例子,如特拗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子中的五六字调换了位置,称为五拗六救,还有七言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出格了,必须在对句的第五字补救。如何补救,下面我会详细讲解。
10,分句式讲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
a,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一字不可以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中平仄仄平,是孤平,如果第一字变动了,要在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三字变动了是小拗,写诗的时候不好换字就算了;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
b,仄仄平平仄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平平仄;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万一第三字随意了,第四个字没有随意,就算了,也不补救;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有押仄韵的,下面同,即使是白脚,也不可以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万一第四个字变动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三个字补救。
c,平平平仄仄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平仄仄;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仄尾;万一第三字变动了,第四字补上一个平声,是特拗,特拗以后,第一字就不准再随意了;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第四字变动,除特拗句外)
d,仄仄仄平平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平仄仄;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仄尾;万一第三字变动了,第四字补上一个平声,是特拗,特拗以后,第一字就不准再随意了;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第四字变动,除特拗句外)
d,仄仄仄平平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中仄仄平平;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平尾;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
七言:
(a)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孤平;如果第三字变动了,要在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五字变动了是小拗,写诗的时候不好换字就算了;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个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b)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中仄平平仄;
第五个字不可随意,万一第五字随意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平尾;
第五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不准随意。二、四要分明。
七言:
(a)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个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孤平;如果第三字变动了,要在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五字变动了是小拗,写诗的时候不好换字就算了;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个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b)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中仄平平仄;
第五个字不可随意,万一第五字随意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个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万一第六个字变动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但是,不允许五、六两个字同时变动;
(c)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中平平仄仄;
第二、四、六个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万一第六个字变动了,要在对句(下一句)的第五字补上一个平声字;但是,不允许五、六两个字同时变动;
(c)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仄中平平仄仄;
第五个字不准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仄尾,万一第五字变动了,就在第六字补上一个平声,是特拗,特拗以后,第三字就不准再随意了;但是,第一字还可以随意。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第六字变动,除特拗句外)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第六字变动,除特拗句外)
(d)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中仄仄平平;
第五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平尾;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11,格式(指的正格)可平可仄的地方是怎样规定的:
五言:
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七言:
第一、三字可以随意,写成 中平中仄仄平平;
第五个字不可随意,随意了就成了三平尾;
第七个字是韵脚,更不可随意;
第二、四、六字不准随意。二、四、六要分明。
11,格式(指的正格)可平可仄的地方是怎样规定的:
五言:
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七言:
(a)中仄平平仄仄平
(b)中平中仄平平仄
(c)中仄中平平仄仄
(d)中平中仄仄平平、
12,律诗中出现了拗句,一般要补救,这就是“拗救”。拗救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a、孤平拗救。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但是,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怎么办?
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简称一拗三救),七言(简称三拗五救)。也叫本句自救,如:
五言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李白)
平平仄仄平(正格)
仄平平仄平(自救格)
第三字救了第一字,(也称为一拗三救)
七言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仄仄仄平平仄平(自救格)
第五字救了第三字,(也称为三拗五救)
但是,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怎么办?
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简称一拗三救),七言(简称三拗五救)。也叫本句自救,如:
五言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李白)
平平仄仄平(正格)
仄平平仄平(自救格)
第三字救了第一字,(也称为一拗三救)
七言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
仄仄平平仄仄平(正格)
仄仄仄平平仄平(自救格)
第五字救了第三字,(也称为三拗五救)
b、特拗必救。在五言“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仄声,那么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必须改为平声,成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也是本句自救。如:
五言
仍邻故乡水,(李白)
平平平仄仄,(正格)
平平仄平仄,(自救格)
七言
五言
仍邻故乡水,(李白)
平平平仄仄,(正格)
平平仄平仄,(自救格)
七言
文章评论
紫梦凌晗【悠然】
@{uin:3080616240,nick:翰墨雅韵,who:1} [em]e100[/em][em]e156[/em][em]e160[/em]
紫梦凌晗【悠然】
@{uin:2292468619,nick:梧桐/夜雨,who:1} [em]e100[/em][em]e156[/em][em]e156[/em]
紫梦凌晗【悠然】
@{uin:1339712502,nick:绘離開噈莂堔擁,who:1} [em]e100[/em][em]e156[/em][em]e160[/em]